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大宋天朝1630-第49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见了这些从战场上走下来的大兵,虽然其中都是满身征程,疲累至极,但终究是让人放心了许多,这下,终于不用只靠手下那些半吊子的保安队来撑场面了,手中有着这支自己一手从北伐战场上带出来的精兵,再配上保安队和庄子上组织起来的壮丁,李哲终于可以自豪的说,他现在在孟州城真正有了和几方势力周旋角逐的实力。

    在城市巷战中,兵贵精而不再多,只要是王禀和杨无敌不想将孟州城打个稀巴烂,他们就只能和李哲进行小规模局部的战争,而在这种战争模式中,有后世城市特种战破袭战的理念的熏陶,手中又有这样一支精兵,装备李哲特意为这种战争特意打造的装备,再加上郡主方面的情报支持,李哲是决不惧怕当今之世任何的敌人的。

    想到前几天,杨无敌托人给李哲带来的警告,嘿!这个老家伙,他知道杨无敌对自己抱有善意,但如果其就是要仗着资历和实力对此时还弱小的他想要指指点点的话,那对不起,你还没有资格!

    这几天李哲为了避风头,已经连城外的庄园全都彻底放弃了,庄园里的工坊也彻底停了,反正这些也只是暂时,到了今后大局已定,这些东西早晚会返本代利的还回来。

    如果说先前他造火铳、开工坊,都是为了在市场经济中得利的话,那么现在他所做的这一切,就是用刀枪和火炮作为资本,再为自己在这场乱世纷争中得利。那些陆轩、王禀之流用各种手段压迫他,逼着他走上这条路,却不知走上这条路后的李哲,会在这当前局势中释放出何等巨大的破坏力。

    自从他一举灭掉城内陆轩陆府一门之后,城内很多人都不得不关注到他这个原本在这个局势中本应该弱小默默无闻的他。都为他大胆狠辣的作风而吃惊。

    其实城内很多人看他不惯,不喜欢他,认为他这样的人出现在此时的局势中只会给原本就波诡云翳的孟州城平添乱数。让本就已经激化的矛盾彻底不可调解。这些人其中绝大多数还都是郡主的盟友。

    这些人本就是旧秩序的受益者和维护者,诸王子打乱了旧秩序让这些人被动,引起许多人的反抗,但却还并没有打破大家的心理底线,而李哲动辄灭门的行为却是彻底激怒了这些人的神经。

    李哲知道,有许多大人物明里暗里都通过各种渠道警告了郡主那边,给了郡主很大的压力,让郡主管束住他李哲这条疯狗,却不知道李哲和郡主之间并没有绝对的隶属关系,郡主也不可能管得住他李哲。

    而李哲在这场动乱中,没有资历,没有地位和势力,唯一凭恃的只有手中这支武力,但这支武力已经足以让李哲在这场大局中发出属于自己的声音。

    和这些人的逻辑不同,李哲自始至终只相信一句话,那就是枪杆子才能决定一切,这句话在后世流行,在此一世也同样适合,从古至今从未手中掌握绝对的实力而被翻盘者。

    李哲根本不在意这些人的狂吠,因为自始至终大家都不可能是一路人。

    李哲自信自己手中都已经握着足以左右局势的实力,又怎么可能不挺身而出,

    或许勉强点儿说,类似于黄立行这种海商们反而和李哲的理念有点儿接近,还有那个内务府的公公李进忠,李哲没想到,这种时候,这个内务府的太监竟然还敢联系他,给他送来了价值数万贯的火药和物资。

    其实认真说起来,这些火药和物资才是李哲近期最需求的,李进忠送来的这批物资可以说是解决了李哲的燃眉之急,否则,等李哲手下的兵到齐了,但是作战物资却备不齐,那才真让人头疼呢。

    看来这个内务府总管也在暗中下注在了李哲这边,这份情,李哲今后可还得记着要还呢。

    远方大军缓缓逼近,到了李哲跟前,李哲上前一步,直接拥抱住走在最前头的马忠。

    这一路来风风雨雨,面对各种掣肘,马忠能保住这支李哲手下唯一的军兵,并将之完整的送回来,可想其中之艰难。

    马忠被李哲抱住,先是一怔,然后好半天才感觉适应,显然李哲这样过于亲热的热情还是让他稍微有些感动,他稍微有些哽咽的对李哲道:

    “路上,咱一接到爵爷的手令,就马上准备启程,谁知一团的高指挥还欲强行拦阻,还威胁说要缴咱们的械,当时情况危急,咱狗急跳墙,不得不击杀了他,顺带连他手下的亲兵也全都死在咱的手上,也不知道会不会给爵爷惹了麻烦!”

    “不会,不会!惹不了什么麻烦,我李哲手下的兵,绝不会有什么麻烦。”

    李哲道。

    他李哲能够命人前去联络马忠,那边王子们当然也可以,而且就以王禀的老谋深算,绝不会没有在军中留下后招,只可惜,他终究没有想到,不仅李哲狠辣果决,就连李哲手下的马忠也同样染上了李哲的嗜杀的作风。

    原本马忠多么老实的一个人,跟着李哲久了,以下犯上,公然弑杀上官的事也做了出来,可见现在李哲手中的这支军兵杀气是多么强盛。

    王禀想要用军中原本的律令来约束这支军队,纯粹是瞎了眼,这一点却是他这种在军中混迹了多半生,循规蹈矩的人很难想到的。

    松开马忠,李哲向马忠身后看去,跟在马忠身后的不是同样穿了一身军装的军官,不是赫斯提娅又是谁?

    不过,和马忠他们一起,杀官造反,连夜赶了几天的急行军回来,美人身上的那股销骨噬魂的脂粉气儿已经弱下来了很多,不知道是不是错觉,李哲反而觉得这个样子的提娅更好看了,更有一种别样的英姿飒爽的一种美。

    除了马忠、提娅,李哲没想到还意外的看到了闫国贞,和王得功几人。

    王得功哈哈咧嘴一笑,

    “大人!没想到么?接到马兄的传书,我们几个也来凑个热闹。”

一百三十一章归来() 
闫国贞和王得功几人远在天竺各处,这短短几天的时间能按时赶过来,只能说明这几人本就是顺道来投李哲的。

    几人手下原先招募的私军已散去了许多,现在只有区区几百人。但这几百人可都是经过了北伐大战的老兵,各个战力不俗,而且本就和李哲手下军兵一起作战过,融入李哲的体系绝无问题。这可比庄子里临时招募的那一批庄户要强得多。

    三人能在这时候赶过来作战,真可谓是雪中送炭,让李哲开心不已。别的不说,但就三人这份心意就让人暖心

    “好!真有你的!”

    李哲拍着王得功的肩膀笑道,

    “不过咱这丑话可要说在前头,我这里没有别的,你们既然来了,恐怕还得端起家伙跟人打仗!”

    几人一笑,三人一起来时和马忠早已经都知晓,知道这次来孟州的情况,闫国贞一笑,道:

    “大人,咱们兄弟就是来打仗的,说起打仗,只要是在大人手下,跟谁打仗都不怕,在北疆,咱们连胡人的几万大军都撑过来了,就孟州城的这点小场面,咱们兄弟可不怕。”

    几人凑到一起,不需多言,立刻就能知道彼此心意,北疆战场上并肩作战接下的深厚情谊,已经足以让几人肝胆相照。

    几人寒暄几句,终于轮到提娅,李哲玩味的看着和他已经有肌肤之亲的祆教圣女,道:

    “怎么,圣女大人,马忠没有告诉你我现在的情况么,我现在已经不是大宋的爵爷了,我们现在是反贼!你们教里难道连大宋的反贼也要支持么?”

    赫斯提娅笑道,

    “大人,说得哪里话来,您只是大宋的反贼,可是我又不是宋人,你是不是反贼和我又有什么关系?”

    “可是这样一来,你们难道不怕投在我身上的支持,全都打了水漂了么,更何况和大宋的反贼走在一起,你也不怕你们教派被我连累?”

    “大人说笑了!”赫斯提娅媚眼一抛,依然是那么明媚,依然是那么摄人心魂,这位圣女对李哲道,“连那些跑买卖的行商都知道愿赌服输的道理,更何况是我们圣教,我们圣教所言所行都是受神的指引,根本不怕失败。更何况大人您现在的情况,也只是稍有小挫,试问世间哪个大英雄不是历经千难万险才能最终得创所愿,大人放心,圣教不会轻易改弦更张的。”

    李哲听了,扬眉一笑,提娅这番话说的冠冕堂皇,其实他心里并不很相信。

    其实认真说起来李哲身边的这些追随者们,李哲最不放心的就是赫斯提娅他们这一路,怪只怪后世从书本上得来的历史经验,从古至今最不可相信的人群就是职业政客和这些神棍们。

    尤其是这些神棍,在历史上的搅屎棍的表现实在太深入人心,让李哲实在是想相信也相信不了啊。

    要说起来,提娅和他两人还是有了肌肤之亲,按说本应该是感情上最为贴心的,李哲平日和提娅相处也的确是轻松愉快。

    可是赫斯提娅那是什么人,琐斯亚斯德教的圣女,职业交际花级别的女人,这种察言观色伺候人的本事儿那是从小练就出来的。这种人哪怕是李哲按照最保守的态度去估算她的忠诚度,那也只会是个位数。

    这种女人别看表面上亲和度爆表,但骨子里依然是狂信徒的本质,人类历史上狂信徒是最可怕的,李哲哪怕是脑残了也不可能将信任给予她呀。

    没办法,都已经上了床,却彼此心思各异,这对李哲也不得不有些郁闷。没办法,如今他已经不是后世那个的太平盛世中的普通小民了,权势人物身边的感情总是会夹杂着各种权衡利益,这也是现在的他不得不适应和学会的了。

    不管因为李哲明显的态度而娇嗔不依的提娅,李哲这边说说笑笑接到了众人,带着一群人到了城外,李哲命大家按照各小队分散进城,然后再次汇聚到外港码头,这里原本船厂的废弃仓库够大,尽可以将众人全都安排进来。

    安排已定,李哲将大家再次聚集起来,这次,李哲手中兵强马壮,总数两千左右的一支武力,已经足以撬动孟州城的这一摊池水。

    不管这孟州城里的别人会怎么想,但李哲行事做事却只会按照自己的节奏。

    依照李哲的性情,不动则已,一动必是泰山压顶,先前带着保安队突袭陆府一事只是牛刀小试,如果不是陆轩逼迫太甚,他甚至当时根本不会一回来就和陆轩对上。

    盖因当时手中力量太小,就是李哲自负指挥能力出众也是不敢大动干戈的。

    现在这些李哲手中能够动用的力量终于全都聚集起来,李哲才不禁生出拔剑四顾的豪气来。

    ……………………………………

    傍晚,孟州城里,东城福满楼,顶儿尖儿的宴饮之地,往日这时候原本应该是人声鼎沸,川流不息,那些普通的公子哥儿们拿着钱都挤不进来的地方,今日却冷冷清清。

    这几日城里情况越发的不对,已经没有多少人敢冒着风险出门,因此这往日最是繁闹的地方也只有大猫小猫三两只。这时候能这么大心出门应酬的人,那自然也不应该是普通人。

    整个福满楼,楼上楼下总共只有一桌人,福满楼的老板,万福山,往日里最是心宽体胖的一个人,今日也伏低做小,手里拿着酒壶,只把自己当做是一个大厅里跑堂子的小儿一样,候在身旁,一张脸时刻盯着席上的几个人物,今日来的这几个可都是大人物啊!

    上首第一个,刘勋刘爵爷,当年安王藩开国时安王麾下的大将,和姜国侯一样第一批封侯的世袭侯爷,许州侯,如今虽然在官场上和军界的力量都没落了,但许侯刘氏一族却将精力转向了海外殖民和经商,是安王藩第一个真正的爵商。

    因为地位尊崇,在大宋朝政商两界有着非同一般的人脉积累,几百年来生意做下来,刘氏一族生意涉及极广,可以说无所不包,触角深入到大宋朝各个领域,家中恐怕不得有上千万贯家产,是真正的富可敌国。由官而商,刘氏一族是安王藩几百年来转型最成功的家族,这样的人物出现在他福满楼,他万福山怎么着不得小心伺候着。

一百三十二章豪商() 
左手第二个,方鸿渐方大员外,在大宋朝商圈也同样是个举足轻重的人物,其祖上据说是当年武宗时候的名人,生平最得意的一件事就是在武宗朝流落海外的时候,挺身而出帮助武宗联络了当时的越朝,开发现在安南行省,当时越朝属地的鸿基煤矿,以至于被武宗亲许为国朝第一行商。

    当时武宗皇帝流落到了如今金兰湾一带,身边跟着的虽然有十几万百姓,几万残兵,但所在之地一穷二白,什么都没有,正是借着鸿基煤矿大量的精煤,海宋在海外开启了大炼钢铁的征途,整顿军备,东征西讨,横扫了满剌加,才最终建立起后来海宋时代的根基。

    所以说金兰府方家,那是海宋开国时的重要人物,虽然是海商,但是其功劳丝毫不下于那些帮助武宗开疆拓土的重臣,方鸿渐方大员外,虽然没有官身,而且只是金兰府方家在天竺洲的分家家主,但其在大宋的根基丝毫不下于刘勋刘爵爷。

    这样一个人物万福山当然也不得不小心。

    惹恼了刘勋刘爵爷,或许万福山出海,只要除了安王藩势力范围还有一丝活路,但要是得罪了方家,那整个大宋朝,你很可能都再无丝毫立身之地了。

    这一席,席上前面有这两位铺垫,那么席上再出现一位天方侯秦家那么也就不意外了,秦简,天方侯秦家在天竺洲商业圈子里的代言人。

    当世天方侯秦明,这是个在贵族圈风评很是矛盾的人物。

    一者他功勋卓著,堪称大宋朝在世人中第一武勋,当年一战之下征服天方的战绩便是放到大宋朝历朝历代的武将中也是,这是不仅是安王藩,就是整个大宋朝也是当之无愧的英雄,大宋朝民间不知多少少年郎的偶像。

    但这人却有一点让人很是诟病,那就是他始终改不掉贪财的毛病,哪怕是现在贵为一方诸侯,辖下有数百万领民,却还始终与民争利,家族内几十年来一直有着规模庞大的商团。

    安王藩其它的贵爵家里虽然也都是或多或少的经商,但却多半都遮遮掩掩,唯恐人知,而只有天方侯秦家是明目张胆,不仅不怕人知道,而且是举其全国之力经营,将商业定位于国策支持。

    秦侯藩身处天方,却将积极将那欧罗巴地中海而来的西方物品采买卖到天竺,另一方面同时也将天竺出产的大宋朝商品卖到欧洲,所以说,这个时代大宋朝和欧罗巴之间贯通东西方的大规模商路,除了从南炎洲好望角转过来的海上贸易之路之外,同时还有从地中海跨越天方红海而来的另一条商路,天方侯秦家占据了这条商路上最关键的一段,可想而知其财富积累的程度。

    所以说,秦家虽然是贵爵,但同时也是安王藩商圈里最大的一支,今天出现在这里当然也不意外。

    今天除了这三位以外,席上出现的最后一个,今日的主客,却只是不算很特别的一个人,虽然也身家豪富,但在孟州城里这商业圈里却实在是称不上是多么特别的角色。

    黄立行,安王藩奴隶贩子中也算有点名气的一个,身家总有个几十万贯,但这点身家而和前面的这些巨鳄相比,怎么也谈不上对等,层次差了几千万里之远,根本不可能做到同一个席上,今天几位大鳄相请这位黄员外,究竟为了何事?

    只听席上诸人言道,

    “黄兄,你刚才所说的可是当真?”

    听刘勋刘爵爷的语气,似乎还有些不肯相信。

    ‘“当真,当然是当真,我老黄有几个脑袋,敢在几位的面前乱说,这李哲所说都是千真万确,老黄我一个人都不敢改,就听爵爷您来给大家拿拿主意。”

    席上三人听了黄立行的话,沉吟良久,互相对视了一眼,然后那方鸿渐开口说道:

    “这李哲,在下有所耳闻,前些日很是出了些风头,被军中传为天生的将才,听说在练兵挺有一套,最关键的还是年轻很轻,年前才从孟州州学里毕业出来,而且就是前些日的北伐途中,这李哲麾下率军也立了大功,积功为军中第一,一个刚刚从州学里毕业进入军伍的学子,能率军立下这样的功绩,真是后生可畏,不管怎么说,这小子很能打仗是跑不了的。这样的一个人,据说还很受郡主喜爱,说出来的话,应该还是可信。”

    李哲现在虽然也算是有些身份,但毕竟在眼前这个几个人面前,算不得什么,几个人谈起他来还是有些轻视,只是将他当做郡主那一方的代表来看。李哲本身的身份这几人似乎并不放在眼里。

    可是方鸿渐这边刚刚说完,旁边那秦家的代言人秦简就阴测测的插言道,

    “关于这李哲,方员外您说的还是少了,这李哲岂止是很能打仗,而且还很能杀人呢?”

    “秦兄何出此言?”方鸿渐诧异道,

    那秦简继续回道,

    “就在前几天,城内出了件大事,国朝的宣节子陆轩陆都督被人屠灭满门,而且杀了人之后还放火焚烧,这件事,据我所知,就是这个李哲做的。”

    “什么?”

    方鸿渐很吃惊,立刻皱起了眉头,这个他倒是没有想到,这个事竟然是李哲做的,那郡主身后的那些支持者会怎么看?

    陆府灭门一事,手段太残酷,太狠毒,开天竺数百年来第一手最恶劣的先例,天竺洲安王藩几百年太平年间,从未出过这样的事,影响太坏。

    这李哲之胆大包天,心狠手毒由此可见一斑,看来他原本对这个李哲的看法有些小看了,这李哲既能打仗,做事又这么出格,这样的人到哪里都是被人忌惮。他刚才以为李哲说过的话可信,现在,这个看法,恐怕要打上个折扣了。

    就在方鸿渐方大员外因为秦简的话思路上有些转折的时候,上首,刘勋刘爵爷再次开口。

    “嘿!这个李哲,我倒是觉得挺好,年轻人,快意恩仇,有什么心狠不心狠的,在座的人,哪个手里没有千百条人命,在我看当前的时局,就需要这样的有冲劲儿的人。这天竺洲太平了几百年了,有些渣滓是需要清理清理!如若不然,怎么又会有今日这样的事?

    咱们又何必将那几个小子扯出来。”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