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我这就传令下去,都督要北上,沿路所有的镖局都会派船接力接送都督的船。即使是出了天竺,也一定让都督跟天竺一般舒服,绝没有什么两样。”
李哲忙起身回礼,
“好说,好说,如此,那就劳烦镖局的兄弟了。”
李哲也不推辞,这样的人情,不用白不用,总之,这顺风镖局不是本就干的就是这个的活吗。
…………………………………………
半个月后,开城,一支庞大的船队要从这里出发北上,李哲众人就在这支船队中,刘家,方家,提娅和王得功都跟着李哲一起北上,而马忠和闫国珍等人却要留守开城,坐镇开城的建设和金矿的开发。
现在开城已经是李哲小势力的第一个支点,重要性甚至比起孟州还要重要一些,现在的李哲小集团,丢了孟州或许还能苟延残喘一番,但是如果丢了开城,丢了南炎洲的这一番基业,恐怕马上就大祸临头,各自潜逃了。
所以最受李哲器重的马忠不得不镇守这里,闫国珍同样如此,这家伙可是老牌的雇佣兵,在海外经验丰富,有他帮助马忠,正好是弥补马忠不够灵活的特点。
现在开城经过几个月的建设开发,城市像是铺开的面包一样,正在向陆地上迅速延伸,整个开城现在已经聚集起了超过十万的人口,大部分都是李哲从炎洲其它的几个总督区里调来的,为此李哲还惹恼了几个总督。
这其中超过三万都是宋人,其中包括捧日军军兵、建筑的工程师,手工艺人、海商、船主、佣工和雇佣兵。
船厂,干船坞,各种手工作坊在城内遍地开花。
这样的人可都是海外殖民地里的精英,有了这几万人骨干,现在的开城实力已经不可小觑。要知道现在的欧洲,人口超过十万的城市,已经是了不得的大城了。
有此基业,已经足以称霸一方。
一百七十二章回孟州()
大海上,极目远去,天地茫茫,即使是李哲偌大的一支舰队,在这里也只是如同沧海一粟。现在,他们行走在后世的莫桑比克海峡,在这里,被叫做穹州海峡,取天地无极,终有穷尽之意。
那么,理所当然的这里的莫桑比克也不叫莫桑比克,而是叫做穹州总督区了,和隔海对望的马岛总督一样,在开城总督区被开辟之前,这里就是大宋疆域最靠近西南的地区。当年海宋时期的航海家方逐海走到这里,认为这里已经是天地之极,再没有前方——他们没有到好望角,当然也就没有绕过好望角,看到那一边的奇迹。所以将之取名为穹州。
这个方逐海说起来可和方鸿渐方家有关系,也正是靠着方逐海这一代方家特意培养出来的航海家,方家才把家族殖民的脚步延伸到了各地,成为当之无愧的当时的第一海上家族。
当然,现在有事将近两百年过去了,方家已经不像当年那么鼎盛,穹州也已经不再是大宋的最边缘,现在大宋疆域的最西南,当然应该是开城。
“都督,船队还要在马岛上停靠,我们去打打那老吕的秋风?”
李哲在舰桥上观景,刘勋刘爵爷靠过来道。
船队从穹州海峡穿过,另一边是马岛,相比起穹州,马岛才是之前天竺在炎洲开辟的殖民地中最成功的一个,可能是因为地利,也可能因为是马岛特殊的气候原因,马岛的殖民过程远比整个东部炎洲其它的几个殖民地顺利。
历经百年,岛上据说已经颇有看头,马岛总督简直就是这岛上的土皇帝,李哲以大都督府都督之尊征调马岛的物资,现任马岛总督竟然还敢不乐意,官司都打到了长公主那里。
这马岛总督姓吕,就是刘爵爷口中的老吕。
听口气,刘爵爷和这老吕关系还挺好?
不过,李哲是绝不会送上门去见那个老吕的,李哲怕自己见了这个马岛总督会忍不住下手,到时候恐怕又要酿出很多风波。
刘爵爷看李哲不去,很有些可惜,
“哎,这马岛可是个好地方啊!岛上区区一岛,竟然有四季分明,岛上有火山,有森林,还要各种独特美丽风景,岛上物种独特,有许多别处从未见过的动植物,我慕名已久,只可惜一直缘铿一面,实在是遗憾啊!”
刘爵爷听着很遗憾。
实际上李哲也有些遗憾,那马岛就是后世的马达加斯加,在后世也是世界著名的旅游风景胜地。岛上有很多地方值得一游。
只可惜现在实在是没时间啊!
他们此去可是一路要直达金陵的,在这个时代,一下子走这么远的海路,即便是这一路所经都是大宋疆域,都是海船跑惯了的熟路,这一路路途遥远,也够他们喝一壶的。
还想去马岛一游,这刘爵爷心可真大。还真当这一路是一帆风顺,不会累的吗?
过了穹州海峡,从科摩罗群岛旁边掠过,下一站船队要在平安港靠岸,进行补给,这平安港,就是后世的达累斯萨拉姆,也就是后世非洲国家坦桑尼亚的首都,第一大城市和港口,西印度洋上的海运枢纽,也是该国唯一像样的城市,后世著名的坦赞铁路也是起始于此。
只是在这个世界,这里却是宋人一手建立起来的城市,当年宋人海路到此,发觉此地在海运道路上的重要,那时这个地方还只是一个原始的荒凉海湾,现在宋人一手将它建造成西洋上的明珠,西洋海路上的必经之地。
所以它就成了宋人的平安。
平安港口见了李哲这一支船队,也是好一番忙活。李哲这支船队中不仅仅是随他北上金陵的人员,还有从开城返回天竺的商船,这些船从天竺装载物资一路南下到开城,现在正好趁着李哲船队返回天竺。
这样就省了商船主们请镖局护航的钱了,这些船主们主意打的精着呢。
李哲的船队,有水师自己的一艘战船,一千五百料的一艘巡航舰,另外的还有顺风镖局派出的三艘武装商船,虽然不及水师战船的犀利,但是也都各栽了数十门炮,到了海上威力绝不逊于水师的巡航舰,只是比巡航舰船速满了许多而已。
这样安全可靠的大腿,这些商船主当然不会不抱。
在平安港忙活了好几天,船队才补给一新,连带着船上的船员们也焕然一新,平安总督到没有像是穹州总督和马岛总督一样对李哲这个大都督充满怨念。
因为平安距离开城较远,李哲并未太多调用平安的人力物力,反而由于开城的大开发,这半年来,从北方南下的装满物资的船队一支接着一支,都要在平安港停靠,有船队,自然有人,有人自然就有消费,事实上这半年来平安港间接的在开城的开发上也得了不少好处。
所以他平安总督怎么会埋怨呢——他巴不得开城一直这样热闹下去呢。
从平安再次出发,路过桑给巴尔群岛,查克查克岛,接着又路过蒙巴萨,这又是一座不逊于平安的大港,宋人南下的时候,费尽千辛万苦才把它从天方人手中夺来,被改为肯州总督区。
李哲先前已经在平安补给完毕,因此就没有在肯州停靠,继续沿着海岸线北上,经过摩加迪沙(哈马),塞拉莱(塞港),卡拉奇,终于回到了孟州。
此时时间已经是九月,距离年初李哲南下炎洲已经过去了将近一年。
港口上,亲自前去迎接的长公主赵婕妤再次见到李哲,眼中含满了泪花。
李哲上去一把抱住公主,
“婕妤,我回来了!”
一百七十三章扬帆起航()
李哲和长公主这一对,不能说没有感情,但也绝对不能说是多么亲近。
李哲甚至觉得,自家和长公主更像是政治联姻,否则怎么会直到现在两人的大婚都还没有举行呢?
年前,那时候早就有了长公主青睐的消息,然后两人后来见面时李哲也确实得到了长公主的的默认,只是这和当朝公主谈恋爱可不像是后世年轻男女恋爱。
先前两人没有关系时两人还有些亲近,结果关系一确定,反而李哲感觉更远了一些,每次见面不知道多少人站在旁边虎视眈眈。,
然后还没到成婚,李哲就去了万里之遥的南炎洲,直到将近一年后才回来,两人素日间飞信来往也往往是谈论公事居多,从未涉及私情。
李哲原本心里对公主有些感觉的,偏偏这么长时间过去,就连他也感觉这感情淡了许多,也不知道公主那边是什么样?想想后世那些两地恋的结果,即便是当初公主的确是属意李哲,经过这么长时间过去,恐怕也淡了吧!
李哲从未想到两人见面竟然还能迸发出如此强烈的感觉,感情这一事真真让人觉得不可思议。
李哲跟长公主回去,当夜被公主特旨留宿到北静街府,也就是当年公主的潜邸,公主这意思是公然宣告了李哲的身份。
这一次李哲又是以公主的准驸马的身份前去金陵,这下李哲在天竺的身份算是彻底坐实。
今后公主自己即便想反悔恐怕也很难了。
在孟州的几天里,李哲忙得脚不沾地,因为要去金陵,李哲还要经过宫中女官的种种调教,李哲家虽然也是世爵,但是和宫中王家的礼仪相比却是要差了许多,按照宫中礼仪女官的话说,李哲现在比那些港口上的水手们差不多,言语粗陋,举止粗鲁,就这个样子去金陵绝对是败坏天竺的名声。
李哲必须要从头到尾彻彻底底的改造,改造完成后才能登船。
所以这最后的几天就成了李哲的受难日,整个一批使节团的成员全部要受训,不过和人不同的是,别人其他的都是都是对这种受训欣然受之,只感觉是一种荣幸,就连那个公认的粗胚王得功都对此甘之若饴,唯有李哲自己感觉是被折磨。
几天下来,李哲出了不少洋相,终于完结,整个人的确是脱胎换骨,不管是穿戴衣着,言语行止都不知不觉间大有进步,隐隐间竟也有些大家公子的风范。
“都督,我等都不敢认你了。”
再上船时,众人见了他都感慨道。
岂料,在船上,李哲再次见到为自己培训时的宫中女官梁夫人,李哲当时只感觉身子登时就挨了一截儿,差点没当场逃跑,和梁夫人站在一起的却是另一个熟人,李进忠李公公,
“都督!您的礼仪训练可没有完,”
李哲听了差点没晕下船去,他怎么都想不到,这大宋朝这上层礼仪举止讲究有那么多。
李进忠笑吟吟的,
“其实要训练的还有很多,我大宋皇室秘闻,宗谱谱系,各宗室纹章记录,这一路船上,大家要学的还有很多,梁夫人等人还很重,什么时候下船,什么时候才能训完,诸位可千万要稳住了。参加大祭礼可不是那么容易的哦!”
这下,叫苦的可不止李哲一个了,几乎所有使节团的人都要叫苦了。
李哲只在孟州停了几天,接下来就是马上出发。在他之前,天竺藩下面所属的各个诸侯、世爵领主代表,都早已齐聚孟州等候多时,等李哲一到,立时就扬帆启程,这次北去金陵,甚至比从开城回来的时候船队的规模更要大上许多。
天竺洲治下七侯十三伯二十三子三十七个男爵,总共八十世爵,再加上一百多家高官巨商被长公主钦点参加这次大祭礼的家族。
每家至少一个代表,再加上这些代表随身的侍女,管家,武士,总之,出行时整个团队的人数已经突破了一千人,光是随行护航的战船就有十几艘,都是天竺水师里的新锐战船。
整支船队的规模达到了近七十艘,其中大半船只中都是装着天竺安王藩的贡品,今年既然是大祭礼,相应的今年的贡品规模也就翻了几番。装船的时候李哲也去看了,其中奇珍异宝不计其数。甚至还有几船时专门装的活物,雄狮十几头,巨象也有五头,都是要送到金陵供皇家赏玩的。
这旧时代,以天下供一人,皇家的一举一动,在下面引起的动静可见一斑。
船队扬帆起航之后,各家代表聚集到舰队的旗舰上聚会,聚会上李哲竟看到其中有几个年轻的小子看向他的眼光颇为不善。
李哲纳闷,这是谁家的孩子,在这支船队上,他是当之无愧的主帅,就是在船下,整个天竺洲他李哲也是大都督府都督,这谁家的孩子竟然敢对他露出这样的目光,难道这几家不怕他大都督雷霆一怒,斩了这几个刚向他挑衅的小子么?
刘勋刘爵爷也看到了这一幕,笑着朝李哲耳边凑道:
“都督,切勿发怒,这几个少年我知道为何?”
李哲扭过来看着刘勋,
“爵爷!这几个孩子到底是哪家的,怎么这般不守规矩,莫非我李哲什么时候得罪了他么?”
刘勋神秘一笑,
“你还别说,都督你的确是得罪了这几家。”
李哲莫名其妙,
“我什么时候得罪了人,我怎么不知道。”
刘勋道:
“都督你知不知道当年长公主还是郡主时,那可是有多家追求的,窈窕淑女,君子好逑,郡主当年是王爷膝下第一爱女,况且本人又生得天姿国色,才气逼人,朝野内外不知道多少人倾慕。”
李哲点头,这个他自然是知道的,不说别人,他自己就是其中之一。
刘勋道:
“所以啊,后来都督你后来居上,得了公主的青睐,不知道夺去了天竺洲多少少年豪杰的心!这眼前的几个就在其中。”
哦?原来是这回事儿。
李哲点头,心里面还有些美滋滋。
刘勋又继续道:
“都督你夺人所爱,自然被人记恨,不过现在你大权在握,若是普通人在你面前自然是不敢造次,可是偏偏就有那么几家,就是如今你已经是大都督,手握整个天竺的兵权,这几家也不一定就会怕你,这几个小子就是那其中几家的了。”
哦,原来如此。
知道其中缘由,李哲再看向那几个小子,也就不觉得奇怪了。
一百七十四章一怒杀人()
舰队的第一次宴会上,姜国侯世子齐辉狠狠的看着李哲,丝毫不掩饰自己眼中的恶意。
连他身边的自家老臣,绰号青面雕的齐云也看不过去,凑近自家世子身后,
“世子!不可太莽撞了,这船队可是安王的水师,这里可不是咱自家的领地。”
齐辉听了,尤自不肯服输,
“不是咱自家的领地怎么了?难道他一个幸进子还敢将我们吃了不成?”
那李哲恐怕真的敢把咱们吃了的,齐云暗地里嘀咕,当初在孟州事变中就连王禀那样的顶头上司,诸王子那样的身份,他都敢全部抓起来,咱们不过是王爷下面一家封臣,你怎么知道他就不敢杀了你?
当初那陆轩陆家就只为泄愤,李哲还将陆家整个一门都给屠了呢?这李哲心狠手辣,天竺贵人圈子里谁人不知,怎么就你偏要在这人面前充大头蒜?
这李哲现在可是大都督府都督,掌握藩国中所有军事,位高权重,而且和长公主的婚事又是板上钉钉,近期内风头正盛。
你怎么就知道他不敢杀你?齐云对自家世子的任性真是格外的捏了一把冷汗。
姜国侯世子的行为很蠢,齐云已经注意到,甚至周围的人的目光都被吸引过来了,若是被人看到了太多齐云可不保证那李哲会不会恼羞成怒,真的走过来发火。
这时候竟然有个人真的向着齐辉走了过来,齐云吓得不轻,赶忙正准备上前挡住,突然听那人一句声音,齐云真不知道该喜还是忧:
“齐兄,看来咱们真是有志一同啊,你也还在记恨着这李都督吗?”
这一句声音,让周围人人听了变色,这船队李哲就是主人,在整个船队中李哲拥有绝对的控制权,这众目睽睽之下,这到底是谁,连这种蠢话也能说出来?
即便是你真的对李都督有隙,那也应该暂时隐忍,毕竟形势比人强,你在这场合说出这种话,这是表现自家的威武不屈,还是别的什么?
周围众人登时跟见了鬼一样,刷的一下给这人让开了地方,只留下这人和原本人群中的齐辉一行,船上不是没有人嫉恨李哲,但是绝没有像是这个人这样这么蠢,敢公开说出来。
齐辉顺着声音一看,这不是吉州侯家的世子张伯豪又是谁?这张伯豪和他齐辉一样,都是当年襄阳郡主的追求者。
吉州侯虽然当初封爵爵位名位不如姜国侯,但是几百年传承下来,家中势力已经和姜国侯不分轩轾。同为安王藩下,七侯之一,吉州侯张家,比起姜国侯齐家差不了多少。
当初两人竞争郡主的时候,也是势均力敌,是适龄者里面呼声最高的两位。现在郡主花落李哲,难道这张伯豪和他李哲一样也是心有不甘?
说起来两人现在倒是真是难兄难弟了。
这吉州侯世子和齐辉一样,平素在自己封地里都跟太子一样,想要的东西从来没有要不到手的。这次出来代表家族去参加大祭礼,头上少了老爹管教,更是跋扈。
要说这两人也不是傻,不知道现在李哲的厉害,关键是各自都是在自家封地里坐井观天太久,一时出来了竟然改不过来。
两人心里都是想着,两家可都是开国元勋,便是现在家中也都各自有上万人的私军,李哲难道还真的砍了他们不成,那样的话,他李哲难道就不怕引起国中内乱?
所以,自古以来,没有智商不够,只有自作聪明?
都一心想着让对方顾全大局,自家为所欲为。
这两人到了一起一时间兴致所致,将李哲编排的难听之极,两个人还个顶个的比赛着编排李哲,仿佛不如此不能将对方比下去一样。
旁边的人听着越来越是提心吊胆,都纷纷越躲越远,都拿眼睛看着上首高高在上的李哲,就看李哲准备怎么办?
是准备息事宁人,只当没听见?那恐怕接下来整个团队再没有尊卑了,连这等明着挑战他李哲权威的人他都不敢管,那到时候别人也照着比葫芦画瓢怎么办?难道还能全都不管?
这世间凡是人多了,事情就是这样,凡事最怕的就是有个先例,一旦有了先例,就跟有了成法一样,大家都会跟着亦步亦趋。
李哲到底准备怎么办?这个使节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