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对祆教这样很明显是超出掌控之外的力量总是充满了忌惮。
看来,是时候想办法去限制一下了。
恩,也许接受他们,允许其传教,让他们藏在地下的力量浮现在表面上才对,那样的话,将其纳入官府掌控中才是正理。
至于女王的调侃,李哲才不会放在身上,多年的相处让他们这对夫妻彼此之间了解甚深,知道她不可能会把赫斯提亚的威胁放在心上。更别说,比起女王来,赫斯提亚的弱点太多,出身邪教,喜欢出头露面,这样的人物注定不可能对她做成威胁。
这里面李哲或许是真的想让提娅在里面立上一功,这样他李哲就更容易为提娅在宫中找到位置了。
这点小心思在女王眼中堪称是洞若观火。这时候点出来却是让李哲有些不好意思了。索性做了这么长时间的上位者,李哲的脸皮也已经锻炼的厚到了一定的境界。
至于接下来怎么考虑?
“怎么,难道你还想要扶持她做波斯女王么?”
女王假做不屑的看着李哲,倒是想要看看李哲到底想要怎么做。
“不,不可能!”
波斯女王,别逗了!
李哲一惊,蒙古人花了几百年时间总算将这个中亚传统古国的痕迹抹去,他吃饱了撑的会想要去复辟波斯。
不仅是波斯,中亚所有的国家他都不打算复辟,过去只是代表过去,天竺可不是蒙古胡人,他们有的是办法将这些已经被蒙古人消去血性的中亚民族归于治下,最后全部同化成顺民,到最后这一片土地上只可能有一种人民,那就是汉人。
至于打跑西胡,扶持本地人?
那怎么可能,那样最终只会为后代子孙留下后患,他可没有这么短视。
这个时代对于征服者来说是多么好的时代,不管是在亚洲、还是炎洲、还是新大陆,无数的国家消失,无数的土著民族消失在历史上,甚至有些族裔在后世只有博物馆里才能找到。胜利者是不受谴责的,他又何必要死守着什么狗屁的道德底线。
这个时代是真正弱肉强食的时代,在这个时代消失的一切那就是真的消失了,永远不可能再去找的回来。
所以这种情况下,既然是要征服,他当然是要将征服进行到底,必要时就学像是欧洲殖民者在新大陆做的那样也不足惜。
也只有这个时代才能够这样做,这个时代之后一旦这些被征服的当地民族的民族意识觉醒,再想要彻底征服就没有那么容易了。
所以打一开始,李哲就没想要搞什么民族自治什么的,那样除了给后世制造分裂隐患和民族矛盾之外真的没有半点卵用。
当然有这样的底气也是因为有素有文化征服传统的华夏文明站在他后面。
在这个时代,这样的武功,加上这样的文化征服力,除了光辉璀璨一脉相承的大宋文明之外别无他人。
这个时代的偏僻海疆,孤独小岛,不知道有多少土著民族哭着喊着想要投奔大宋呢。只不过没有机会而已。
而这时代的西方人更是粗暴野蛮的不可置信,他们远还没有后世的那一套所谓的西方中心主义的文化征服力,所以,不管是在西部炎洲还是新大陆,西方人表现的都是纯粹的兽性,野蛮屠杀、种族灭绝数不胜数。新大陆原住民几乎被他们杀个精光。
这和这个时代的大宋刚柔并济,武力征服和精神文化并进的殖民策略一比就差了老远。
可以说,如果说后世米国的文化征服力是80的话,那么这时代的大宋文明就是绝对的99以上,无限接近于100,没到这个时代你绝对感受不到在这个时代的大宋文明对周边的几乎是无处不在的影响力。
所以既然有这种底气,李哲自然是想要兵不血刃完全的收服中亚的这些异民族就成为可能。
可以说有之前数百年的大航海拓张时代的磨砺,现在的宋人在这方面早已经有一套十分行之有效的吞并土地,编户齐民,直到最后将所有的异民族纳入己用并将其完全融入到官府体系中的手段。
天竺安王藩初开始不过区区不到百万人,就轻易的在天竺大陆这块原本是别人的土地上扎下脚跟,并最终成功吞并对方就是明证。
当然这或许也和天竺本地土著的奇特民族性格和信仰有关,但是本土大宋文明强大的文化征服力可也同样是立功非小。
这样的国家在征服一个国家的时候还要使手段?不,根本不需要,直接将对方剥皮抽筋完全吞下肚子即可。
这对本地的中亚民族本就是最合适的。
要知道在历史上,这些土地上的任何本土文明最后全都被天方文明征服,被同化的甚至本土文明的一点残渣历史都瞧不见,可见这些民族在面对文化征服时候的免疫力上表现的究竟有多差。
在世界史上,游牧民族文明的脆弱性就是这样。
波斯人在其中或许还算是仅有的能够表现出自己的历史文化传承的民族了。
而没有了天方,却换上了远比天方文明的征服力还要更强,更加充满包容性的大宋文明,那么他们还有机会反抗么?
最起码在熟知后世历史的李哲看来,这个时代对他们来说被征服还真的是个不错的选择。否则,等到历史真正转入现代工业时代,所谓的游牧民族和原始部落也差不上多少,那个时候他们可就会更惨了。
二百六十二章大不里士城中()
石秀和秦方在大不里士城中,获得的缴获果真是像预料中一样丰盛。
像是伊尔汗国这样始终走在抢劫之路上的国家,数百年持之不懈的劫掠积累下来的财富简直是一个天文数字。
要知道,便是君士坦丁堡这样的雄城,这个国家的汗王也曾经攻陷过几次呢。
最后总算下来,单单是诸军在大不里士王宫中取到的缴获,几乎就足以和李哲讨伐军攻下满剌加全境的所得相比了,各种黄金钻石珍珠玛瑙,堆如山积,更有无数奇珍异宝,便是石秀和秦方两人也是难以辨明。
这其中主要的缴获当然是需要西征军妥善处理一起运回孟州了,但是作为友军,天方侯秦方也是有机会分得一部分的。
不过现在主要的问题不是这个,而是城内一路膨胀起来的仆从军倒是真的成了一个问题了。
先前两军带到城下的仆从军已经有三十多万,而进了城内,祆教登高一呼,两人手下就又多了二十多万。
这其中,倒是有十万原本就是原本城里的守军,和他们的首领一样直接投了西征军,剩下的十几万却是听了祆教的宣传陆陆续续投来的。
现下石秀的麾下各部仆从军已经膨胀到了接近六十万,几乎将附近几乎所有的各族英雄豪强一网打尽,其中还有大半是骑兵,这些家伙们聚集到大不里士城里,整日里喧闹驰骋,若是一个处理不好,被这些人反噬回来那可就不好了。
这些家伙们大半都是祆教借着复国的由头召唤来的,里面可是有不少的各族枭雄人物。天竺军西征,一举击毁了伊尔汗国这个一直盘旋在中亚西亚地区各民族头上的大山,但也同时给他们带来了野心。
混乱的时代,在豪杰人物们眼中就是机遇。
这些在蒙古人手下被蹂躏了数百年的各族部民们谁不想要立国,谁不想要当上新王?
但是底下的人不知道,他石秀和秦方可是清楚的很,上面的大都督可是从未想过要给这些家伙们复国啊。
因此,这几日如何处理此事倒是已经成了众人的心头大患。
有这桩事悬在心头,便是众人立下了再大的大功,有再多的珍宝都不能让人心安啊!
两人正在头疼,远远的宫门前,一道宏亮的声音高喊:
“圣女到!”
两列全身光鲜亮丽的衣甲,簇拥着一群异族美女围在中间的赫斯提亚来到。
两人眼前一亮,这几日如果你要问大不里士城中谁最光鲜,却不是方辰和秦方这两位征服者将军,而是昔日的琐罗亚斯德教圣女,今日的天竺亲王李哲的妃子,赫斯提亚了。
虽然来之前,这个女子在大都督身边还没有什么名位,但是这次一过,一旦回到孟州,便是女王再不愿,恐怕也要同意亲王给这个女子一个名位了,最起码也是侧妃。
这次这个祆教昔日圣女在战争中起到的作用可是非同小可,便是现在,天竺军已经占领大不里士,城里的各族仆从军首领大半也是只认这位圣女殿下,而不愿意直接接受石秀的调遣的。
这个女人的身份在现在的大不里士城中太受欢迎了。
伊尔汗国谁不知道那个声名赫赫的神将亲王的威名,赫斯提亚既然是那位的女人,而且又是波斯人,又曾经是祆教圣女,这使得便是祆教的几位教宗也是隐隐的以她为首,想要借她之手直接投靠到李哲名下,而不是只屈从于石秀这个区区将领之下的。
所以,现在城中的形式很微妙,而解题的钥匙却只掌握在提娅这个女人之手,便是石秀和贵如天方侯世子的秦方,在这里却要依靠提娅。
掌握了权利的女人光彩照人,脸上仿佛是在无时无刻不在放射着道道金光,逼得人不敢直视。
提娅大步走上前来,直接在昔日汗王的王座上座下,石秀和秦方如同属下一样忙上前行礼,然后道:
“怎样?那些人可曾答应?”
提娅娇躯斜倚在王座上,散发着惊人的魅力,摇头道:
“没有。这些人既然已经聚集起来,再想要他们放下手中的刀枪,就很难了。”
“况且,”顿了一顿,又道,“便是他们自己,也不愿放下手中的兵权啊!”
他们说的就是现在祆教的那些领兵的高层,将近六十万仆从军倒是有绝大部分掌握在这些人手中,西征军和飞雄军各自只捡取了极少数其中的精锐弥补损失。
这些家伙们手下有兵,谁会甘心将他们再解甲归田,赫斯提亚前去劝他们解散手里的兵权实在是很难,这个时候便是西征军的命令在他们这里也不太管用。
秦方一听,登时眉头一皱。
而石秀更是一怒,
“不,那不可能!大都督明令在上,复国是不可能的,他们还想要什么,不肯解散兵权,难道还想要闹出什么乱子?哼!哼!”石秀狰狞一笑,脸上已是怒极。
那些人想要什么?难道荣华富贵还不行,还想要在他石秀的眼皮子底下做反么?哼!六十万胡人,听着倒是厉害,不过在他石秀眼中不过土鸡瓦狗而已,真的当人多便是长了胆气了么?
提娅闻言笑道:
“不,石将军莫要发怒,事情,还没到那一地步!”
恩?什么意思?
“夫人的意思是?”秦方问道。
提娅伸出一只芊芊手指摇了摇道:
“让他们反叛,还不太可能!他们不傻,现在的天竺实力究竟有多强大,他们可也是知道的。这次攻灭伊尔汗国,我们也只是派出一只偏师,这个众人皆知,现在在这片土地上还没有人敢违抗我们的命令。他们的愿望只是——”
“只是什么?”
提娅再次一笑,道:“他们只是想要恢复祖先的荣光,同时还想要借此机会为各自谋上一点利益而已。毕竟手下有这么一支军兵,这样的机会何等不易?这样的机会今后再没有可能了。”
秦方一听,点点头,这么一说,倒也还算合理。
这些人的目的也只是讨价还价一下?
这么说来,事情还有转机。
毕竟,这么一支大军,即使是他秦方和石秀两人眼中看来若是就这么解散了也怪可惜的。
二百六十三章北伐北伐()
大不里士城里的尴尬也很快传到了后方的孟州,这种事需要中枢决断也是正常,毕竟石秀和秦方两人都不是方面大将,远没有资格决断这样的大事。
李哲在孟州,接到前方的传信,没有直接决定,反而踱步走到厅里正中悬挂着的巨型世界舆图边上负手观看了起来。
他和前方的两位将领不一样,总是需要时刻关注全局的。
地图上以偌大的天竺半岛为中心,下方是巨大的西洋(印度洋),天竺陆地上的疆域向两翼张开,东边接着满剌加将触手伸到了南洋周边,另一边从天方半岛一直向下,整个东部炎洲全部被代表天竺国土的颜色染红。
东至南洋,西扼地中海,北上世界屋脊,南下直到南极,一个巨大的环绕着西洋的红色帝国横在地图的中央,与之相比,周边几乎所有的国家都是渺小的如同虫子,远远的匍匐在大陆的周边。一个巨大的狰狞巨兽在世界的正中央快速崛起,暴戾的双眼俯视着周边的整个大陆。
不知不觉间天竺已经膨胀到了如此这样一个地步,单从疆域上来看的话,貌似面积也已经超过了大陆东方的大宋中央王朝?
这次伊尔汗国落入手中,对天竺同样是意义重大。这个只需要抬头看看舆图就知道,天竺疆域以环绕西洋为中心,几乎将整个西洋变成了内海,红海,天方海,则是这个内海向外伸出的两处内湖,伊尔汗国则是巨大包围圈上唯一的缺口。
现在吞下伊尔汗国,意味着天竺的环形疆域终于完成了闭合,从今后已经没有敌人可以穿过外环进入西洋威胁到帝国内部了。
而整个西洋现在则完全成了帝国内部专属的快速通道,不管是敌人从哪里来,帝国的军队和物资都可以借着海运的便利迅速向那个方向部署。
这就是说,到了这种程度,未来不管是任何规模的战争,天竺在战略上已经立于不败之地,单从地理上而言,天竺不再畏惧任何方向上的威胁。
这一战看似轻松,却是为天竺打下了万世之基。
和此时的天竺比,曾经的罗马、阿拉伯、奥斯曼不管是国力还是面积都差了老远。
而这样一个帝国却是他李哲一手成就!这种成就感简直让人陶醉!
女王此时走到李哲的边上,臻首轻轻靠在李哲肩上,和李哲一样陶醉于此刻的这种巨大的成就感中。
李哲此刻的心情她完全能够感觉到,对一个国家的统治者来说,没有比亲手打造这样一个帝国更令人兴奋了。
而现在的天竺还只是刚刚崛起,它的潜力还远远没有释放出来,未来的道路还会很长,它还会有一个相当长的成长和扩张期,它的两位统治者也还很年轻,他们充满了征服欲。
两人互相对视一眼,都从对方的眼中看到那膨胀跳动的勃勃野心。
那么下一步,帝国的目标会放在哪里呢?
这次西征伊尔汗国过程太过顺利,事实上这次拿下整个伊尔汗国几乎没有费什么劲儿,简直就像游玩一般,出动区区不到一万人的西征军就拿下来如此一块广袤的疆土,这让天竺朝野充分意识到己方的强大和几大汗国的外强中干。
伊尔汗国是如此,那么老对手察合台汗国呢?
两人的目光从里海西南角的大不里士一直往北,看到了另一个名字——马什哈德!
………………………………………………
作为天竺这样一个帝国的中心,孟州城外的港口变得越来越是繁忙,来自天方的天方商人,来自波斯两河的胡女,还有来自东边中原故土的中原文士,来自炎洲的带着大量象牙和钻石而来的红人和黑人,哦,原本黑人曾经被称做昆仑奴的,但是随着东部炎洲进入帝国的势力范围,黑人中的精英也开始慢慢在天竺社会中出现。
孟州城已经从几个月前的兴奋中平静了下来。
孟州人慢慢已经开始适应自家国家的这种强大,不时的从某个边境上传来胜利的消息。
东征满剌加大胜带来的冲击已经慢慢平息,从满剌加运回来的一船又一船的物资,填满了孟州城港口的仓库。当时沸腾的市场现在也逐渐恢复了正轨。
朝中一系列的升官加赏尘埃落定,满剌加各地的官吏也已经安排完毕,这意味着这块土地算是初步被吃下来了。
段志深,新任孟州府通判,官居正四品,以他的年纪能坐上这个位置绝对是属于超拔之列,不过如果有人看看他的背景,恐怕也只会觉得果然如此。
段志深可是当年随着方觉远一起投奔李哲的第一批心腹之一,不过是因为属于文官,在这个领域里便是李哲也有些鞭长莫及,所以升迁的并不算快,比起出名的大都督府参事,李哲亲手一步步提拔上来的洪彦演来说已经落后了许多,弄得他都有些后悔当初没有直接进入都督府了。
不过即使如此他也要比那些普通背景的官员升迁的要快得多了,要知道仅仅在一年多之前他段志深还没进入官场呢。
要说这次段志深能够得到这个位置,还要东征满剌加,偌大的一个满剌加可是为天竺的官场提供了大批的空缺职位,前几月选拔官员时,这边一时间差点都找不到足够的官吏呢。
一下子各州各府的才子们一下子都被塞进了官场,填补官员流动留下的空位。
原本人满为患的天竺官府猛然间就感觉轻松了许多。
天竺学子们的上升通道一下子就打开了。现在的情况是几乎几年前十几年的冗官冗吏全都解决了,大家伙皆大欢喜。
其实所谓盛世大致就是如此,只要摆在大家伙面前的资源充足,众人也没心思宫斗,这样的朝廷自然就有效率,何必要争个你死我活呢。
段志深知道以他的才智,只要是抱紧上面的那条大腿,一路自然是青云直上。只是身为才子,心里都有个争强上进的心。
“北伐,今年又要北伐么?”
看着手中上面发下来的公文,他的心陡然间变得火热。
二百六十四章马骨()
刚刚结束了一场大战没多久的天竺又要动起来,孟州街头巷尾的百姓们很快的从官府的动作中看了出来。
有人兴奋,自发的为自家母国的强大而自豪,当然自然也有人躲在暗处愤愤不平。
“哼!这是穷兵黩武!小贼!我看天竺在尔等手中亡无日矣!”
说出这话的是曾经的孟州知府张骏,孟州张家的家主。只可惜受大宋钦使张家玉的拖累,曾经在孟州城也算一流世家的张家如今不得不灰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