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回到三国的无敌特种兵-第240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你又说错了,即使把扬州的兵源掏空了,咱也不能放过他!”~

第十卷 东成西就 第六五二章 一败再败很操蛋

高平训练团团长周仓,是赵兴收服的第一位家将。

这位满脸络腮胡子、眼睛大如铜铃、眉毛粗如扫把、声壮似洪钟的河北汉子,有一种最珍贵的品质,那就是绝对的忠诚。自从当路霸不成,被赵兴三言两语忽悠到李家庄之后,他便鞍前马后地见证了太傅大人从佃农之后到雄霸北地的全部过程。

周仓对于赵兴的忠诚,没有任何人会去怀疑,因为无须怀疑。

当太傅大人被胡人围困在昆仑塞的消息传回高平时,周仓恨不能肋下生翅,一口气飞到敦煌去营救主公。但关羽给他下达的命令却是耐心等待,等候凉国重新招募的四万新兵,接替已经在高平训练团内受过系统训练的三万预备役部队之后,他便可以率领已经转为正规军的三万步兵前去敦煌。

周仓当时那个急啊,重新招募四万新兵,那可不是一天两天的事情,但作为一名军人,严格执行命令却是天职,所以他只好苦着脸苦苦等候。

半个月之后,他终于可以带着三万没有上过战场的士兵前去敦煌了。尽管自己率领的是一群没有挥刀见过红的生瓜蛋子,即将面对的可能是西北胡人数万大军,但周仓丝毫不惧,因为他有底气。

周仓的底气不仅来自于卧虎装备院量产的步兵制式装备,还来自于刚刚从卧虎讲武堂一毕业,便被分配到自己队伍中来的几位牛人。这几个牛人,当年周仓还有幸在壶关之下跟其中某人交过手。

没错,他们就是昔日袁绍部下中的颜良、文丑、逄念庞纪和辛评。

让这几人前往周仓麾下报到,是卧虎统帅部的命令,没有任何理由和解释。作为已经毕业的讲武堂学员,颜良等人有足够的觉悟一丝不苟地执行这道命令,而不是讨价还价或者闹什么情绪。

见到周仓之后,昔日还曾在壶关之下交过手的颜良,对于自己的顶头上峰态度谨慎、语气尊敬,没有丝毫因为自己武力胜过周仓便觉得牛逼的意思。

周仓对这几位的态度很满意,所以他的底气就更足了。

在武威地区基本已经完成集结的三万凉国新军,没有番号、没有旗帜,但是他们精神抖擞、义无反顾地奔向了玉门关。为首的周仓,如今终于感受到了单独统帅一军的威风和潇洒,但他的眼神之中除了焦急之外,看不出任何的骄横和跋扈。

忙着急行军的周仓,在心里默念:时间已经过去一个月了,也不知道主公是否会像以往那般创造出新的奇迹?如果这次主公万一出点什么意外,自己说什么也要带着手下三万兄弟杀出玉门关,在西域掀起一阵血雨腥风!

实际上,在周仓赶到昆仑塞之前,已经有位更加心急的将军只带着四千预备役士兵抵达了这里。这位急冲冲的将军,准确来说现在应该是武威郡的太守,他就是方悦。

当年的河内都尉方悦,被赵云绑回上党之后,便死心塌地跟着赵兴混,累积军功一直干到了苍狼军重骑一师的重要职位。后来赵兴扳倒了董卓,控制凉州之后,因为考虑到当时的金城郡西边有许多喜欢作乱的羌人,需要一位懂兵事的铁腕太守来镇守,于是一股脑地将方悦、华卫国和赵虎三人任命为金城、陇西和武都的太守。

马腾死后,韩遂造反,最终被马超率军彻底剿灭。再之后,马超和张绣两路大军围剿武威和金城以西的作乱羌人,总算彻底肃清了凉州境内的隐患,于是调任方悦前往扼守着东西凉州要害之地的武威担任太守,如今任期尚不满一年。

方悦只带着四千预备役部队,便敢冲向敦煌郡,主要是因为他对赵兴有一种近乎盲目的信任。按照刘继礼当时路过时所说的,赵兴手下有三千骑兵,足可以跟胡人周旋一段时间,自己带的这四千预备役部队虽然战力不足,可一旦交到赵兴手中,便可以发挥出超乎寻常的作用。

只要有了七千步骑混合的部队驻守昆仑塞,就算是面对五万以上的胡人,方悦相信凭着赵兴的能力,也足以抵挡到后续大批援军的到来。

然而,方悦这次失算了!当他抵达昆仑塞的时候,发现这里已经人去塞空,只留下一场激战过后的惨烈景象,而他心目中犹如战神一般的赵兴,没有了踪影。

方悦于是继续催促部队向着五十里外的敦煌城急行赶路,等他气喘吁吁地到了这里时,看到了更加惊人的情景——原本因为重筑而热闹异常的敦煌城,如今满目疮痍,城内没有一个活人,准确地说,是没有一个人!原本储存军需物资的大型仓库,每一座都是四门打开,里面干净的如同被人用舌头舔过一般。

看到敦煌城内的这番景象,原本还残留一线希望的方悦心灰意冷地一屁股坐到地上,竟然捂着脸“呜呜”地哭了起来。

“主公啊,你怎么就没了呢?你让我上哪儿去找你哇!”伤心欲绝的方悦,越哭越伤心,到了最后几乎是泪如雨下。

哭过之后的方悦,擦干眼泪,红着眼眶对手下四千士兵说道:“主公肯定不会有事的,他是老天爷降下世间专门来拯救大汉的真命天子!胡人一定是听说了主公英明神武的事迹,所以将主公带回了西域,希望主公能连他们一起搭救!我们现在守住敦煌和玉门关,等候后续的援军到来,然后一起杀进西域,将主公给抢回来!”

过了些时日,一脸焦急的周仓终于抵达了昆仑塞,然后他看到了和方悦当时所见一样的画面,接着做出了和方悦一样的判断,发了疯一般向着玉门关而来。

见到方悦之后,周仓猛地冲上来双手像铁钳一般箍住方悦的胳膊,然后紧张地问道:“老方,主公人呢?”

方悦似乎忘记了被周仓箍得发麻地双臂,有些木然地回答:“我一路赶到这里,没有看到一个活人,主公去哪里了,我也不知道。”

“一定是被胡人给掳到关外去了!我这就带人去追!”周仓撂下方悦,二话不说便带着人冲出了玉门关。

周仓一怒之下冲出玉门关,很久很久都没有回来,跟在他屁股后面的三万新军以及颜良、文丑等人,也是很多年之后才返回中原……

不久之后,有消息从玉门关走漏出来,说赵兴已经被胡人掳到西域,他的家将周仓率领三万新军紧急出关营救,结果再次受到西域三十六国的联军伏击,全军覆灭。

大汉各地的百姓不由得在心里发问:一向战无不胜、攻无不取的晋国大军如今怎么了?一败再败,难道真的到了山穷水尽、穷途末路了吗?~

第十卷 东成西就 第六五三章 主公欺骗俺感情

一口气跑出玉门关二十多里的周仓,终于意识到了自己的冲动,于是赶紧命令三万步兵停了下来,就地结成防御阵型。

周仓想起来自己队伍里还有两个高参一直没有机会启用呢,于是让人赶紧把逄纪和辛评二位请了上来,然后虚心请教说道:“还请二位军师教我,下一步该怎么行动?”

逄纪没好气地说:“你不分青红皂白就一头出了玉门关,如今大军的补给还能维持几天?太傅大人的去向尚且不明,倘若我们就这么蛮干,保不齐又是第二支西征军!”

辛评为人和善一些,说话给周仓留了一些面子,他婉转地提醒周仓:“西域诸番国以骑兵和骆驼兵为主,来得快去的也快,我们若是没有补给和栖息之地,在西域境内行动将会十分危险,只怕下场比苍狼军还要危险!”

周仓不是固执的人,听了两位军师的意见之后,也意识到自己犯了轻兵冒进的错误,他不好意思地搔着后脑勺,瓮声瓮气地说:“现在可怎生是好?若是往回走不仅士气会受影响,只怕这附近正有敌军在盯着我们呢!”

正在众人商议之际,忽然听到外围的侦察兵急急忙忙地跑了过来,大声喊道:“报告团长,附近发现了大量骑兵,人数只怕不少于五万!”

周仓一听这话,顿时急眼了,大吼道:“啥?五万骑兵!真个直娘贼,一来就是狠的,跟他们拼了!”

这边正准备动手,前面又有传令兵跑回来大喊道:“团长,对面来了个汉人将军,自称‘麻袋’,让你上前答话!”

“管他娘的布袋还是麻袋,老子倒要看看这汉人将军是个什么来路!老颜、老文,咱们去会一会这货!”周仓一副很义气的模样,捎带着把颜良和文丑也忽悠上跟他一起前去。

关键时候,周仓这货也不傻嘛,竟然知道带两个金牌打手!

周仓带着颜良和文丑来到阵前,果然看到一位汉人将军,不过他正好认识这人。人家不叫“麻袋”,人家是马超的弟弟马岱!

“老周,你终于来啦!”马岱笑眯眯地跟周仓打招呼。

周仓看着马岱身后汉军骑兵和胡人骑兵混在一起,一时半会吃不准马岱如今的立场,只好大声喊道:“马家小哥,咱们熟归熟,可你带着大军围过来,是想打架还是怎么地?”

“周老哥,你误会我啦!是主公喊你和颜将军、文将军到中军大营里面叙话!”马岱耐心地向周仓解释。

马岱不提赵兴还好,一体“主公”二字,周仓顿时火起,他狠狠地啐了一口唾沫,然后骂道:“我呸,你当我三岁小孩儿?你如今跟着胡人滚在一起,定然没安什么好心,想以主公的名义诈我们几人过去,顺手便可以将我们绑了,我才不会上你这个当!”

正当周仓骂的起劲地时候,忽然他从对面的阵营中听到一个十分熟悉地声音:“周仓,马上给我滚过来!我还没死呢!”

周仓一听到这个声音,脸色马上变了,扭头就对颜良和文丑大吼一声:“是主公没错,我们赶紧过去,看他有什么命令要吩咐!”

不等颜良和文丑二人做出反应,周仓狠狠地一抽胯下战马的后臀,如一阵黑旋风般冲着对面的胡人骑兵大营里就冲了过去。周仓身后距离远一些的士兵,并没有听到赵兴与周仓的对话,所以他们看到周仓亡命一般向前冲刺的时候,还以为周团长患上了失心疯。对面可是有近五万骑兵啊!难不成周团长蚩尤附身,霸王重生?

颜良和文丑看到周仓不顾一切地跑远了,只好对视一眼,露出苦笑,然后赶紧拍马远远地在后面缀着。

周仓进得胡骑大营,便看见主公赵兴正端坐在中军大帐之内写着批文,身边站着《晋报》的女记者蔡琰正给他研墨。看见赵兴毫发无损,周仓鼻子一酸,眼眶一红,破锣嗓子说出来一句话来,差点没把蔡妹妹惊得扔掉手中的金不换。

周仓说:“主公,你欺骗人家的感情!”

赵兴没好气地瞅了委屈的周仓一眼,然后说:“我这次连几个媳妇都没有告诉,骗你还算轻的呢!你不就多跑了几步路嘛?我这里可是有个肥差给你准备好了哦,就连你一直没有媳妇地问题,这次都能一并给解决啦!”

安抚了周仓,颜良和文丑相继进了大帐,规规矩矩地向赵兴行了半跪大礼之后,便自然而然地闪到周仓的对面,一副等候赵兴下达命令的架势。这哥俩,原本是骑兵将领出身,一路上混在步兵队伍里,那可真叫一个憋屈,如今看到赵兴统领着众多的骑兵,自然是十分热切就靠了上来。

赵兴将这一切都看在眼中,然后下令:“众将听令!今授予三万出关新军昆仑军的番号,军长周仓,军师逄纪;任命颜良为征西大都督关羽帐前右先锋将军,任命文丑为左先锋将军,任命辛评为西域都护府从事。”

周仓记得自己临行前关羽还给他在高平城送行过,所以一时半会想不明白关羽怎么成了征西大都督了,于是开口问道:“主公,关老大不是要坐镇凉国的吗?他什么时候来了西域?”

赵兴回答:“关大都督马上就会抵达西域,今后西域战事由他全权调度和指挥,征西军团总共包括西凉军三万骑兵、昆仑军三万步兵、焉耆军四万骑兵!今后若是有能力扩军,则可以不必请示卧虎统帅部,自行扩招即可。”

周仓还是有些发懵,他问赵兴:“主公,那你干什么呢?”

赵兴思考片刻,然后笑眯眯地回答:“我当然是继续坑人了!如今这里诸事已毕,是该我回到中原地区大展伸手的时候到了!”

周仓小心提醒赵兴:“如今各州都在调动预备役部队,估计过不了多久,还有不少人会来玉门关,到时候大家看到你没事的话……”

赵兴拍拍周仓的肩膀,然后说:“这个你就别操心啦,还是抓紧时间把昆仑军给我带往焉耆,与那里的马超赶紧汇合才是正事!”

在玉门关外见过周仓、颜良和文丑,向大家交待了下一步的行动之后,赵兴立即带着五千当初留在敦煌护卫自己的汉军骑兵,雄赳赳气昂昂向着玉门关而来。~

第十卷 东成西就 第六五四章 赵兴心底的野望

?赵兴与周仓在玉门关外分别之后,只带着五千定远军汉军骑兵师的兄弟,缓缓向着敦煌方向而来。

既然是他自导自演的一场大戏,当日马岱和马玩率兵攻打玉门关便是假的,至于留在敦煌城内,掩护华卫国他们抬着赵兴撤退的两千断后骑兵,在戏演完了之后便与赵兴带走的三千骑兵合为一处。

敦煌城内储备的大量军需物资,是被马岱和马玩转移出了关外,这些物资的去向自然是焉耆国都员渠城。下一步焉耆国将作为赵兴收服西域的重要根据地,如今由马超和田豫亲自镇守,这些军需物资的抵达,将会成为征西军团取得一个接一个胜利的保障和基础。

敦煌城内原本忙碌着修筑新城的数万工匠和劳力,被赵兴开出的双倍工钱吸引着去了员渠城。玉门关内没有了工匠,下一步还可以从各州征募和调集,而不善于修筑防御工事的焉耆国,却十分需要这批技艺娴熟的建筑工匠。

大汉原先设置的西域长史府治所,位于宜禾都尉城与前车师国之间,距离玉门关倒是很近,但明显不利于对更为偏西的诸番国进行管理和统治,所以赵兴计划把焉耆国的员渠城作为新的西域政治文化乃至于经济中心来建设。

员渠城的位置得天独厚(可参考如今新疆自治州焉耆回族自治县的位置),葱岭河从旁流过,紧邻着秦海(今博斯腾湖),又处于焉耆盆地的腹心位置,周边的农牧业十分发达,可以容纳和养活大量人口。如果在这样的地方修建一座类似于卧虎城一般的中枢城市,可以极为有效地掌控西域全境,并且为今后向西继续扩张预留足够的战略空间。

直到现在,很多已经参与了“玉门关事件”的将领,仍然弄不明白赵兴这么来回地折腾所图谋的是什么,但赵兴本人从一开始目标就十分明确!

赵兴这次不仅要让辽东的公孙度跟乌丸族和高句丽打得不可开交,还要彻底检验一下各军团独立应对重大危机时的能力,最为关键的是,他要逼迫朝廷给自己封王!是的,必须封一个最大的王!

实际上,就算朝廷不给赵兴封王,依然难以阻挡他东征西讨的步伐,但这样无形之中会使赵兴在百姓心目之中的威望降低。

当年五十万大军围攻并州时,赵兴可以发动全州之力抵御来自四面八方的入侵。那时候,他站在道义的制高点上。百姓们是为了保护自己的家园和财产,这样的战争不仅不会削弱赵兴的威望,相反,还会使他的领袖核心地位更加牢固。

后来,禁盐运动爆发,晋国百姓生产的商品被人查封和充功,晋国商人被人捉拿甚至捕杀。赵兴于是又发动了一场大规模的战争,这次占据着复仇的名分,仍然得到了百姓的全力拥护和支持。

但是接下来,无论是对西域用兵,还是对辽东征战,都跟保家卫国和复仇雪耻没有了多大的关系。已经习惯了安逸生活的晋国百姓,他们的心里真的还那么甘愿把自己的子弟送上危险的战场吗?还真的对占领那些冰冷苦寒之地那么热衷吗?

当然了,赵兴在北地百姓心目中的地位和威望不可能一朝便会崩塌,如同当初他的威望不是一朝之间建立的一样。但水滴石穿、绳锯木断,再顺服的百姓,也有心里的诉求;再善战的部队,也有厌战的时候。所以,赵兴必须寻找新的道义制高点,寻找新的威望增加值。

赵兴想让朝廷给他封的王叫做“平西王”,这个称呼后世有人用过,那人做了汉人的叛徒,成了满人的走狗,他的名字叫做吴三桂。赵兴不想做走狗,他想让别人给大汉做走狗,所以这个“平西王”的头衔必须拿到手。

从玉门关出去,大汉便称之为“西域”,但是西域到底有多大,许多人不知道。西域都护府在赵兴眼里,不过就是新疆那么一块地方,可玉门关以西的版土足足有好几个大汉这么大,除了赵兴如今有资格、有能力做这“平西王”,试问普天之下还有谁具备这份实力和雄心?

一旦朝廷被逼迫着封了赵兴“平西王”,那么接下来的许多事情便顺理成章。今后以玉门关为界,关内的事情属于大汉,而关外的事情从此跟百姓便没有了多少关系。

当然了,赵兴是不会放弃他头上顶着的晋王傅、凉王傅这两个大帽子的,他也不会放弃卧虎城主的至高地位和荣誉。赵兴想要的是整个天下,而在实现这个理想的过程中,又分成了大汉之内和大汉之外两部分。

道理就这么简单,用句粗话来形容,那就是脱了裤子放屁。但汉人就喜欢讲究一个“师出有名”,名不正则言不顺,似乎万事开头都要搞一个冠冕堂皇的理由,那怕是准备动手侵略和征伐,不然便觉得底气和信心不足。

既然大家都需要一个理由,那么赵兴便排出天下最奢华的一个大场面,好让天下人看着他再次走上道义的制高点。

老子是“平西王”赵兴!所有玉门关以西的地盘都得由我说了算!乌孙、贵霜、康居、大宛,你们臣服不臣服?不服?那就对不起了,让我大哥关羽带着兄弟们来收拾你!谁要是能扛过青龙偃月刀的怒吼,谁要是能打赢马超、颜良和文丑,老子便饶你不死!

一份疯狂的计划,一个疯狂的理想。

那么,到底该如何逼迫朝廷就犯呢?如今的朝堂之上可是有卢植、刘备、钟繇、诸葛亮等一群明白人的。尽管朝廷的势力不断被蚕食和挤压,但他们始终占据着大义和正统的地位,想要动手硬抢这个王位,除非赵兴像董卓那样兵入洛阳,将皇帝玩弄于股掌之间。

赵兴的计划很庞大,他打算用关内从各州紧急调集到敦煌的预备役部队,前去替换马超和焉耆国的骑兵,然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