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回到三国的无敌特种兵-第330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驻守江夏的荆州水陆两军共有四万之数,其中步兵两万、水兵两万,完全可以扼守住荆州南下江东的门户,可谓是极为重要的战略要冲。文聘在撤退时,果断选择了用战船运输步卒,然后搬空了西陵城内的所有粮草和军备物资,然后这才率军逆流而上。

如此以来,埋伏在陆上的黄祖自然没有机会伏击文聘,而当他率军冲进曾经驻守多年的西陵城后,发现文聘只给他留下一座空城,当时的沮丧和郁闷便可想而知。

文聘率军赶到襄阳的时候,襄阳大战结束已经三天,但也不算晚。按照当时的情形,霍峻的两万部队率先抵达襄阳时,曹军已经没有了攻陷襄阳的可能。文聘军的返回,不过是让刘表的底气更足而已。

曹操的部队还在邓县呆着,虽然从来时的十二万变成了现在的七万多,看上去已是遍体鳞伤,但瘦死的骆驼比马大,对襄阳城的威胁仍然存在。一旦曹黑子头风病好过来之后,万一他要是再从北方调兵南下,又是很大的麻烦。

文聘既然带着四万部队回到了襄阳,今后便与霍峻两人一起专心防守襄阳城。有这两员擅长防守的将领坐镇襄阳,又有七万大军可供他们调度指挥,只怕曹操今后就算出动十五万人也难以拿下襄阳城来。

文聘军回来了,天翊军却是毫不犹豫地离开了。

按照吕蒙的建议,刘表要求留守夷陵的黄忠一部今后与天翊军合于一处,两军将沿着上江逆流而上,夺取尚被益州东路军占据的秭归和巫县。

如果有机会,这次黄忠和陆逊还要挺进益州,夺下鱼复城,彻底堵死司马懿再次向东的可能。

赵兴对付益州的司马家,如今也到了最后收官的阶段了。

第十九卷 中原大战 第九一六章 垂死挣扎犹不悔

天翊军与南下曹军在襄阳城外的一场激斗,或许在刘表等人眼中已经是很不得了的大战,可在卧虎统帅部看来,不过是一场热身赛而已。

若非赵钢坚决向卧虎统帅部请求率军赴荆州锻炼部队,赵兴是不打算将天翊军这么早投入正面战场之上的。东北军团的辽东军三万人马已经抵达冀州常山地区,赵兴可以抽调定远军赴凉国接替苍狼军防守凉国的任务,然后派苍狼军出玉门关更换平西军入关作战。

四万平西军的战斗力与昆仑军基本一致,一旦加入到益州北方的战团之中,则可以将先锋军完全置换出来,到时候不论是东进支援襄阳抑或是围攻长安,都显得游刃有余。

当然了,天翊军一开始不过是作为佯动兵力,并没有承担主攻的任务,如今却生生地在荆州打开了局面,却也使得围攻益州的战役更加周密和细致。如今天翊军开赴夷陵与黄忠部共同防守司马家向东逃窜的出口,赵兴就再也不用担心会让司马懿再次钻了空子,掏出生天。

夷陵对于益州军是一片伤心断魂之地,可是对于陆逊而言,却是前世今生的福地。虽然赵钢身负重伤无法问事,但只要有陆逊在夷陵主持大局,益州军就别想跟他玩出什么花样。

张郃和徐荣分别统率的两路攻益北路军,已经将司马家在北方修筑的防御设施基本上摧毁殆尽。先锋军四万精锐如今夺下了成都北面三百里外的重镇梓潼,兵锋直指涪水关。昆仑军则是从刚氐道穿山越岭直插涪水关与绵竹关之间,直接威胁驻守涪水关的益州军。

太史慈带着攻益南路军已经抵达南安一带,距离成都不过两百里的路程。一路上,南路军几乎没有遇到什么像样的抵抗,就跟公费旅游一样轻松。除了偶尔路过一些城池时遇到一点阻力之外,益州南部如今实在是抽调不出来像样的部队阻击太史慈的部队。

对于如今身处成都城内的司马懿而言,在益州南部突然出现的太史慈这支部队,实在犹如一柄插入后心窝的尖刀,已经彻底打乱了司马懿的计划和部署。

一开始的时候,益州四路大军分别镇守北路、东路、西路和南路,可谓是将成都防守的滴水不漏、严严实实。自从司马懿开始打起荆州刘表的主意之后,一切便发生了无法逆转的改变。

先是防守益州南部的吴懿军被调往夷陵,结果被黄忠阻挡在荆门山下无法前进;接着司马懿又将原本防守益州西部的贾龙军调往夷陵支援吴懿,结果在眼看要突破虎牙山防线的时候,被从江陵赶来支援黄忠的李严军又打回了原形,依然是隔着长江望山兴叹。

攻打荆州的益州东路军被黄忠和李严阻挡在夷陵不得寸进,完全打乱了司马懿意图吞并荆州,向东寻找出路的部署。于是司马懿派出张任前往东线督战,本人则亲自坐镇益州北线防备凉国的攻打。可惜好景不长,忽然传来了益州南部发生蛮族骚乱的消息。当时张任在夷陵已经取得了进展,而朝廷也开始向荆州动手,这便导致司马懿不惜铤而走险,将原本防守益州北线的严颜军紧急调往南方平叛。

已经意识到益州北线防守有些薄弱的司马懿,紧急招募十万新兵入伍,却没有将其投入到北线,而是让法正带往夷陵,希望一战而下虎牙山,迅速夺取南郡和武陵郡,然后再将张任军调回北线,让益州新军驻守荆州。

司马懿的这个主意,其实是想打一个时间差,争取在凉国对益州发动大规模的攻击之前,便拿下荆州的西南部,好为自己寻一条出路,但是他却没有想到赵兴早已开始对益州发动真正致命的攻击。

导致司马家最终走向覆灭之路的,便是严颜在益州南部的战败和被俘。如果严颜军在南下的时候不是被告知去平叛,而是要与晋国的正规部队进行对决,那么严颜就不至于如此轻敌冒进,被太史慈和李儒轻松算计在南山腊谷。而如果严颜军如今还在益州南部与太史慈进行缠斗,司马家就不会面临南北被包抄,东面被堵截,西边根本难以进入的窘境。

到了这个时候,司马家唯一能期盼的就是张任可以尽快率领十几万主力部队及时回援成都。而在这之前,司马懿仅凭剩余的八万部队只能做到以成都两百里为范围的坚守待援。一旦张任军无法在成都被攻陷之前赶回来,那么司马家就难逃覆灭的命运。

虽然已经到了山穷水尽的地步,但是司马懿仍然没有想过要放弃。他如今尚且不知魏延已经率领两万山地部队从雪域高原逼近邛崃山的消息,所以他还想着若是成都失陷,便向西逃进羌人部落的势力范围,无论如何也不能落入赵兴军队的手中。

从一开始与赵兴对着干,司马家便走上了一条无法回头的道路。要么将赵兴彻底消灭,司马家割据西南以自立;要么被赵兴彻底消灭,从此世上再无河东司马氏。

尽管成都外围的形势如今变得更加严峻,但司马家还是抓紧最后的一点时间在大力发动成都周围的豪门大族,让这些本地富户和大族组成民间抵抗力量,迟滞晋国和凉国军队的行军速度,好为张任的回援争取一些时间。

在司马家免费向各地分发的传单上面,尽是宣传和鼓吹晋凉军队负面消息的不实之言,他们吓唬百姓说晋国和凉国的军队一旦打过来时,不仅烧杀淫掠,还吃人肉、寝人皮,简直是禽肉不如。在当时的社会环境下,基本上都是官府怎么说,老百姓就怎么信,否则也不会出现仅凭一条鼠疫爆发的消息,便让赵兴从关中地区拐走上百万人口的事情。

成都四周的老百姓听说凉国和晋国的军队如此残无人性,自然是吓坏了,有的向着成都城里拥挤,有的则是躲进四周的山区,一时之间将成都周围的乡村和城镇都搞得混乱不堪,人心惶惶。

南下的张郃、徐荣,北上的太史慈、东进的魏延,他们在遇到这种混乱的局面之后,又会如何处置呢?

PS:今日第4更,感谢青蛙长久不停的支持,还欠着猫猫的一更,南道明天争取继续爆发……

第十九卷 中原大战 第九一七章 司马家的绝户计

攻打益州的张郃军,是从梓潼向着涪水关进发的,因此他们面对的是涪水关的前面。徐荣军却是从刚氐道沿着涪水一路向南而行,因此绕到了涪水关的背后,来到了绵竹关之前。

也就是说,张郃军和徐荣军将涪水关来了个前后包抄。

涪水关和绵竹关是成都北面最后两道门户,一旦失陷,则再无险可守,只能依靠成都城做最后的殊死抵抗。而涪水关又在绵竹关之前,原本是可以起到不小的缓冲作用,如今却因为徐荣军的抄后路而变得的形同虚设。

留守涪水关的守将名为杨任,却是跟晋国和凉国部队打惯了交道的老熟人。这货当年跟着司马懿北出汉中作战,差点没被先锋军的乱箭射死,后来兵败之后逃往益州,连原本的老巢汉中都不敢回。

杨任在涪水关上提心吊胆地等着先锋军来攻,只待神武大将军炮几声怒吼之后,便撒腿往绵竹关逃窜。这一路从北向南,益州守军都是这么干的,逃啊逃的就养成了闻炮而动的好习惯。

可惜这次杨任打错了主意,先锋军在涪水关前几声炮响,杨任率领关内三千守卒急忙向西面的绵竹关撤退而去,半路上却遇到了早就等候多时的徐荣。昆仑军是三万人,杨任手下只有三千人,而且还是那种已经被吓破了胆的败卒,所以双方根本没有动手,杨任便带头缴械投降了。

从涪水关前往绵竹关,之间有大约六十里的路程,并不算长。先锋军此前一路攻城拔寨、无坚不破,早就惹得昆仑军的将士们眼红不已,所以徐荣在抓了张任之后,立即命令大军向绵竹关猛扑过来,希望撵在张郃赶来之前先夺下绵竹关,将大军开进成都平原。

然而,当士气高昂的昆仑军将士们抵达绵竹关时,一个个都被眼前所看到的情形惊呆了,他们一个个蔫头耷脑地返回了本阵,没有一个人敢提用神威大将军炮招呼绵竹关守军的。

没过多久,昆仑军军长徐荣亲自来到绵竹关外不远处,仔细观察关下的情形。看过之后,只间他脸色铁青地放下了手中的望远镜,然后转身对几位师长骂道:“今日我才算领教了司马懿的卑鄙、无耻、下流……我操他八辈祖宗!”

究竟是什么事情能把一向稳重儒雅的大将徐荣都气成这样呢?原来,驻守绵竹关的主将乃是司马防三子司马孚,为了避免绵竹关在神威大将军炮的猛烈轰击下变成废墟,他竟然赶着时间在绵竹关之前修建了一座高达数丈的土城,城头上填满了绵竹关内的益州老百姓,粗略估算下来,至少有上万之数。

掩护在绵竹关前的土城,要比关城还要高出不少,上面的百姓有吃有喝就是不能下土城。其实,就算这些百姓想要下来,那也没有办法,因为土城没有阶梯之类可供上下。此时已是五月份,益州的天气温暖宜人,也冻不坏这些老弱病残的百姓。他们每天只能等着关内的士兵抬出云梯将饭食和饮水送上城头,吃完饭之后便是挤坐在土城之上闲聊。

更令昆仑军觉得可气的是,土城之上过万的百姓每天拉屎拉尿都没有遮掩,一个个将白花花的屁股冲着土城向外的沿边,就这么在昆仑军的眼前解决内急问题。

也不是土城上的百姓不知廉耻,实在是土城修建之初司马孚就没有考虑在平整的土城台子上给百姓们修建茅厕。说不定这就是司马孚想要刺激城下攻打益州军队的一种手段呢!

说白了,司马家用了这一手,就是想用土城之上的过万益州老弱妇孺的生命,为绵竹关搭起一座道义的屏障!

你平西王不是一向自诩爱民若子么?你晋国和凉国的军队不是一向吹嘘自己是仁义之师么?我就找来一万多百姓,也不虐待,好吃好喝地招待着,把他们放在关门前方,看你是不是还敢用神武大将军炮来炸我!

昆仑军就是被司马懿这条绝户计给挡在了绵竹关之前。徐荣曾经设想夜间派出小股部队靠近土城,然后将云梯之类的下城工具搭上土城,将城上的老弱妇孺解救下来。没想到,土城之上的老百姓根本不领情,大骂昆仑军是“土匪恶霸”、“吃人恶魔”、“杀人强盗”,不仅不肯下城,而且点燃藏在身上的炸药抱着好不容易登上城头的昆仑军士兵一起坠落城下!

在损失了数百士兵之后,徐荣变得有些狂躁,他真想承担起战后上军事审判庭的风险,下令大军强行攻城。幸好,不等徐荣下达这个命令,张郃和沮授及时赶到了绵竹关下,拦住了徐荣。

张郃对徐荣说:“就算我们停在绵竹关下,也做不得炮轰益州平民的事情。平西王的脾气你又不是不知道,他是真把老百姓当亲人看待,不是假惺惺地做给天下人看。”

徐荣焦急地说:“那我们这七万大军就这么在绵竹关下耗着?若是不能赶在张任率军回援成都之前灭了司马氏,我们的兄弟可能死的比土城上的益州百姓还多!这可是最忠诚于平西王的精锐啊!”

沮授此时忽然想起了当年赵云在壶关之前发动百姓夯土为城,硬是顶住了攻打并州东路的十几万联军之事,于是建议道:“张军长、徐军长,不如我们组织大军连夜在土城之外再筑一条斜坡土坝,让大军可以同时登上土城,如此以来,则不用担心土城上的百姓对我们的士兵发起攻击。”

徐荣反驳沮授:“若是土城之后的绵竹关守军发现了我军意图,不顾城上百姓的死活,对我们发起反击,将会对我军造成重大伤亡!”

张郃凝神思索片刻,然后说道:“还是先按照共与军师的计策来办,到时候土坝修筑靠近到土城之上时,守关士卒的攻击若是实在猛烈,我们再做打算!”

张郃是攻益北路军的元帅,他既然这么说了,那就是定下了调子,于是两军抓紧时间行动起来。

第十九卷 中原大战 第九一八章 壮士暴起欲杀人

攻益北路军被司马家的无赖手段阻挡在了绵竹关下,一时半会难有进展。而同样的问题,现在又摆在了攻益南路军的将士们面前。

就在徐荣军兵临绵竹关下的时候,太史慈也率领着八万大军兵临成都以南一百五十里外的武阳城下。尽管南路军没有装备威力巨大的神武大将军炮,但还是携带了不少体型小巧的神威炮。这玩意一路上也把益州守军吓了个半死,所以司马懿在对付南路军时依然采取了在绵竹关的策略。。绑架无辜百姓来作为掩体,保护武阳城!

攻益南路军与北路军不同,他们乘船南下交趾的时候,威力巨大的神武大将军炮尚未研制成功,而且就算那时候研制成功,也不能给他们配备。这玩意确实厉害,但太过笨重和巨大,根本不适合在山高林密道路崎岖的的益州南部运输。

当太史慈看到了武阳城前临时筑起的那道土城上挤成一团的老弱妇孺的时候,心中的怒火比起徐荣还要更甚。

太史慈出身苦寒之家,侍奉老母亲那更是孝顺至极。当初赵兴能够顺利招揽到太史慈,就是因为赵虎挺身而出护住了太史慈的老母亲。越是像太史慈这种出身草根的汉子,越是知道普通百姓的冷暖和疾苦,所以他看到司马家不惜用普通百姓的生命作为武阳城的掩护时,当时就有单枪匹马潜入成都城内宰了司马懿的冲动。

还别说,如果是十几年前的太史慈,他真能干出这等壮烈的事情。而一旦谁被太史慈给盯上,估计也很难逃过他的夺命神箭。

其实,何止是太史慈如此生气。关平、王路等人同样看着武阳城狠得牙痒痒。这些深受赵兴影响的将领,也从来都是将保护普通百姓的安宁作为第一责任,在别的将领中如同鱼腩一般的百姓,在他们眼里那都是衣食父母,从来没有什么怠慢之心。

当然了,最为生气的还是甘宁。这位出生于蜀中的精壮汉子,虽然少年时有些放荡任侠,但他可从来没有干过这种断子绝孙的勾当。想当年,锦帆甘宁在蜀中,不过就是宰了几个郡县的官吏,灭了几个沿江的黑团伙,让自己成为更大的地方“恶霸势力”而已,他可从来没有让手下兄弟对身处最底层的穷苦百姓下手。

看着蜀中父老乡亲竟然被出身河东郡的司马家如此的糟践,甘宁一没有破口大骂,二没有当场落泪,而是径直前来找太史慈请命,说自己要带几个兄弟潜入武阳城内将守军将领全部做掉,好出了心中这口恶气。

太史慈自己其实也有如此疯狂的念头,但他毕竟已是身为元帅的人物,自然要耐心细致地劝慰甘宁打消了这个念头。经过这一年多来的相处,太史慈与甘宁这位蜀中汉子相处的十分融洽,甘宁也用实际行动证明了平西王的毒辣眼光和自己的超级价值。太史慈可不希望眼看着大功告成的时候,却让手下先锋大将出了意外。

赵兴在回给太史慈的书信中,已经原则上同意了今后由甘宁作为益州军团主将的方案,要是这个当口上折了甘宁,真是亏大了。

然而,有时候甘宁倔强起来,就是三头牛都难以拉得回来。这一次,他虽然在太史慈和李儒面前表示了沉默,但并不代表他心中真的打消了这个疯狂的念头。

潜入武阳城刺杀益州守军主将,在城中制造混乱,这个想法看似疯狂,但并非毫无成功的可能。相对于王路和关平等人,甘宁有着别人无法比拟的优势,那就是他地道的蜀地人身份。

武阳城外的土坝子上的老百姓们虽然不待见攻打益州的军队,但如果甘宁扮成反水的士兵摸上土城,用一口纯正的蜀地方言,却绝对可以打动这些老百姓的同情之心。只要有了土城上的百姓作为掩护,甘宁就能顺利溜进武阳城中。进入武阳城后,甘宁可以想办法弄到一套益州士兵的服装,然后伺机靠近守将的身边暴起杀人。

以甘宁直追太史慈的个人武艺,能够抵挡得住他的搏命一击地蜀中将领,除了张任、严颜之外,还真是难以再找到第三人。

甘宁想到便做。等到夜幕将领之后,甘宁从已经被编入攻益南路军中的原益州降兵中挑选了几十个已经铁了心跟自己走的士兵。这些士兵的亲人们有的此刻便在土城之上,相信就算为了营救自己的亲人,他们也不会干出来临阵反水的事情。

甘宁将这些从益州军中转投过来的兄弟们聚集在一起,然后说出了自己心中的想法,当时便得到众人的一致支持。好几个看着父母姊妹在城头受苦的士兵,流着眼泪发誓就算是自己死在武阳城内,也要将守城的将领给杀了为家人报仇。

这些如今跟着甘宁的益州士兵,基本上都是甘宁的同乡,有的当年穿着开裆裤的时候,甚至还被甘宁摸过裆下的“小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