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醒狮-第1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呢!我们反对封建专制,倡导民主、一科学、进步,不能只是挂在口头上呀!”
    那位显得很傲气的大嗓门的同学,紧跟着扯开大嗓门也随声附合地说:
    “就是呀!我们天天喊叫着:‘打倒孔家店!’但实际上仍还抱着孔家店的一
些腐朽霉烂的伦理不放,那我们不是在‘挂着羊头,卖狗肉’吗?”
    李大钊望着大嗓门学生,问道:“请问这位同学,你叫什么名字?”
    “张国焘。”
    “你是……”
    “我是理科预科班的。”
    陈独秀怒冲冲地斥问张国焘:“你来文科干什么?你不在你的理科班好好上课,
来文科胡乱掺和。听课可以,胡乱搅和可不行!你回你的理科上课去!”
    “陈学长,”瘦弱的文质彬彬的学生说,“国焘同学虽说是理科那边的学生,
但他也很喜欢学咱们文科这边的一些课程,他经常来我们班听课,现在是我们班的
编外学生。”
    “什么编外学生?哪儿来这么个名堂?”陈独秀又怒冲冲地问那个瘦弱的文质
彬彬的学生,“谁让来的?谁批准的?”
    那个瘦弱的文质彬彬的学生慢慢地心平气合地回答说:
    “是蔡校长同意了的。”
    蔡元培点点头:“是的,是我同意了的。学生兴趣爱好广泛,爱学爱钻,是好
事情,应当积极提倡,并加以鼓励才是。”
    陈独秀不言声了。
    李大钊说:“国焘同学,你刚才说的那句‘挂羊头,卖狗肉’的话,口气很不
对!”
    张国焘说:“我主要觉得事情很不公。”
    李大钊说:“国焘同学,有什么话都可以说,有什么建议和意见,也都可以提,
但用这样的口气来和师长们说话,恐怕有些不大得当吧?”
    左眉心有颗黑痣的同学缓和气氛地说道:“李主任,国焘同学说话的口气不很
得当,但他说的话的意思,我觉得并无不可取之处。我们北京大学是反对封建专制、
提倡民主与科学的中心,我们何不实实在在地着手干上一点反对封建专制制度的事
情?现在,男女社交已经可以公开,为什么男女同校还不能实行?依学生之见,咱
们北京大学为什么不可以在反对封建上再打个先锋,率先开禁,破个先例,实行男
女同校呢?”
    “蔡校长,”李主任,为了我们中华两万万女性同胞的觉醒和奋起,学生觉得,
在我们这大力提倡科学、民主、进步的北大校园里,应该给女性们也留有一席之地,
让她们和我们一起学习和探索富国强民之路。”那位瘦弱的文质彬彬的同学也诚挚
地动情地说道,“任何民族都离不开自己的母亲。伟大的女性,是国家和民族的重
要的组成部分。国家和民族的觉醒和富强,其中很主要的一个方面,就是女性的觉
醒、女性的解放和自强。尤其是像我们中国,更要这样!蔡校长,李主任,让我们
北京大学为中华女性的觉醒和奋起,出一些力吧!把我们北大校园分给她们一半!”
    李大钊看看左眉心有黑痣的学生。又看看瘦弱的文质彬彬的学生,问道:
    “这两位同学,你们都叫什么名字?
    左眉心有黑痣的学生回答道:“我叫邓仲澥。”
    瘦弱的文质彬彬的学生回答说:“我叫高尚德。”
    “仲澥同学,尚德同学,你们都说得很对!说得很好!男女同校共读,和男女
社交公开一样,是科学、民主、进步的具体体现,是历史发展的必然。”李大钊很
深沉而也很决然有力地说着,“西方的那些科技先进的富强国家,大学无不都是男
女同校,整个学校充满着生动、活泼、蓬勃向上的青春的朝气,他们不仅培养出了
成千上万的男性的政治家、科学家、艺术家等,而且还造就出了像居里夫人这样名
震全球的女性科学巨人和像盖斯凯尔夫人、夏洛蒂·勃朗特那样的女性文学家!我
们中华民族,有这么悠久的历史,有这么博大精深、丰富多彩的文化,我们难道不
应该培养出来我们中华民族自己的女性的科学家和文学家吗?蔡校长和我都同你们
的想法一样。蔡校长主张兼容并包的教育方针,其中就有男女同校的初步设想在内。
我最近也接到许多女性青年热切请求来北大上学的信,情恳意切,感人至深,我刚
才都给蔡校长过目了,蔡校长也深受感动。”李大钊略略停顿了一下,转过脸,对
赵瑞芝说:“今天,蔡校长和我来找陈学长,同时也想把胡适教授请来,就是想要
商量一下我们北大带头实行男女同校的问题,想再补招一些愿意来我们北大上学的
出类拔萃的青年女学生入校。”
    李大钊的话音还没落地,掌声雷动,人们都欢快地拼命地鼓起掌来。
    赵瑞芝仰望着李大钊,脸涨得火一样通红,两只大眼睛闪射着灼亮的光彩,看
着李大钊,又看着蔡元培,完后又看着李大钊,她不相信自己的耳朵,她觉得自己
好像是在梦中:
    “李主任,这……是……真的?”
    李大钊微笑地点点头。
    赵瑞芝又转向蔡元培,惊喜激动不已地嗓音都有些变音走调地轻声问道:
    “蔡校长,这、这……是……真、真的?”
    蔡元培像父亲望着赵瑞芝就像望着自己喜爱的女儿似地慈祥地微笑着点点头:
    “是真的!”
    蔡元培说着,把手中的入校保证书又看了看,然后朝胡适教授问道:
    “适之先生,赵瑞芝同学的这份入校保证书上,原来是你和仲甫先生签的名具
的保,现在仲甫先生因为是原来不明实情、现在实情大明而不愿再为赵瑞芝同学当
保证人,把自己的签名勾划掉了。你呢?适之先生,你想不想把你的名字也划去?”
    胡适看了赵瑞芝一眼:“我看算了吧!我的名字就不划掉了。我还愿意替赵瑞
芝同学入校当保证人。”
    赵瑞芝充满感激之情地看了胡适教授一眼。
    “那好。”蔡元培点点头,很郑重其事地宣布说:“赵瑞芝同学,我决定你正
式为北京大学第一名女学生!”
    惊异的寂静。但很快,山呼海啸般的掌声骤然而起,打破了寂静。啊,掌声雷
动,又一次掌声雷动。震天撼地的掌声雷动。在场的人们,尤其是屋里屋外的那些
青年学生们,都疯狂地热烈地狠劲地鼓掌。雷动的掌声久久地久久地息落不下去。
    赵瑞芝狂喜得全身每一根神经都在激奋地跳跃,心潮在胸中一阵阵猛烈地掀卷
着炽烈的巨浪,眼睛扑闪扑闪着,热泪如泉水般地从眼眶进涌而出,喷涌不止。她
又一次感到像在梦中一样,身子微微颤抖着,飘飘悠悠地有些头重脚轻地失重。
    “赵瑞芝同学,”蔡元培校长把赵瑞芝从极度狂喜的恍惚中召唤了回来,“按
照我们学校的规定,新生入校填写的保证书上,至少得有两位老师签名具保,方可
有效。现在,仲甫先生把自己的名字勾划去了,还缺一位老师的签名。”
    “我来签!我来替赵瑞芝同学具保。”李大钊很决然地对蔡元培说。
    蔡元培望了望李大钊,微微笑了笑,问赵瑞芝道:“赵瑞芝同学,新生入学的
保证书上至少要有两位签名,多了不限,让我和李主任都来当你的保证人吧?你同
意吗?”
    啊,这还有什么说的?高兴都来不及呢,哪里还能说什么同意不同意呢?这简
直就是喜上加喜!赵瑞芝没有想到,堂堂北京大学的校长蔡元培先生,她所崇仰敬
服的李大钊教授,都是这样的慈祥,这样的平易近人,使人感到这样的亲切。赵瑞
芝被这一个又一个接踵而来的意外的狂喜和幸福感重重包围着,都有一点不知所措
了,不知怎么说才好,只是一个劲儿地高兴地笑着点着头。
    不知是谁,好像是宋维新,对,就是宋维新,轻轻地提醒了她一句:
    “还不赶快谢谢蔡校长和李主任!”
    她恍然醒悟,忙向蔡元培和李大钊深深地鞠了一躬,激动地说:
    “谢谢蔡校长!谢谢李主任!”
    完后,转身,向胡适也鞠了一躬:
    “也谢谢胡教授!”
    最后,又转过身向陈独秀也恭恭敬敬地鞠了一躬,很诚挚地说道:
    “恳切请求陈学长原谅瑞芝的女扮男装的欺骗之罪!瑞芝是实在太想进北大读
书学习,恳请陈学长能谅解瑞芝这切切心愿!”

                                   四

    赵瑞芝正式成了北京大学的学生,成了北京大学第一名女学生,这确实出乎人
们的意料之外。在社会上引起的震惊和轰动且不说,就在宋家兄妹的表姨家里,也
都是一派欢快的气氛。表姨父漆立德,好像这早已在他的预料之中,像小孩似地美
滋滋地摇晃着头,洋洋自得地说:“怎么样?我没说错吧?蔡先生是个大好人吧?”
表姨杨玉霞在一旁撒着嘴:“看你那得意的样儿!好像你是蔡先生似的!”当天下
午,杨玉霞还亲自下厨房,置办了一桌家宴。漆小玉、宋一茗也都从学校回来了。
宋维新、孔文才也都来了。大家都围坐在一起,像庆贺一件大喜事一样,向赵瑞芝
祝贺。
    一星期后,漆小玉、宋一茗也都从女高师转到了北京大学文科学习。
    在这期间,班上还来了个女学生,是从青岛来的,叫林丽萍,人长得瘦小,年
龄也比漆小玉、赵瑞芝她们都小。
    这女学生来的那天,刚好他们是课间休息,只见那位平时傲气十足、大嗓门的
张国焘,从陈独秀学长那里请教一个问题回来,走进教室,一反平常的那种盛气凌
人的大嗓门,很神秘地压低嗓门对坐在教室里的同学说:
    “诸位,请注意!告诉大家一个可靠消息:我们班又来了一个林——妹——妹
——”
    张国焘把最后的“林妹妹”三个字,还故意地拖长声腔,学着越剧《红楼梦》
戏文里贾宝玉的那种细腻腻的酸调儿。
    这边话音刚刚落地,那边陈学长就领着那位被张国焘称之为“林妹妹”的女学
生走进教室来了。
    “同学们,你们又来了一位新同学,叫林丽萍,希望你们相互关照,团结友爱!”
    陈学长像每次来新学生那样介绍了一下,就走了。
    这林丽萍,确实是个活脱脱的曹雪芹笔下的“林妹妹”:身材瘦瘦的,很显单
薄,面容白皙而清丽,修长的细细的弯弯的黛眉下,闪动着一双挺秀气的眼睛;从
这相貌上不仅是活脱脱的“林妹妹”,尤其从神态上更是相同如一:黛眉微蹙,被
愁烟笼罩,秀眼泪光点点,娇弱的身子如弱柳扶风,悲戚戚的,打不起精神来,好
像心里总是压着一种什么很沉重的负担似的,使别人望着她时,心里很不好受,一
种说不出的怜小惜弱的怜悯之心会油然而生。
    林丽萍是从青岛来的。她在同学们跟前,从来不说她家里的情况。还是有的同
学从别的班同学那里风言风语地听来,说林丽萍的父亲是个“假洋鬼子”,是个东
洋化了的亲日派官吏,还说林丽萍一方面是由她的性格所定,另一方面她精神上的
压力太大,她羞愧,自卑,总觉得在国人面前低人一等,但又无可奈何,所以一天
到晚总是那么悲戚戚的。
    漆小玉、赵瑞芝、宋一茗、还有这活脱脱的小“林妹妹”林丽萍,她们都同住
一室。
    说是说,陈独秀陈学长这个人也还可以,还是挺不错的,不像人们开始时觉得
那样偏执、冷酷、不通人情,尤其是对女的特别冷酷,其实有时也是挺随和的。赵
瑞芝之后,漆小玉、宋一茗,以及林丽萍她们几个进校,陈学长再也没有提出反对
意见,而且还很积极、主动热情。一天下午,陈学长还专门来她们寝室看望她们几
个。
    正好她们几个都在,都正在说着什么,说说笑笑着,见陈独秀突然驾临,惶然
不知所措,都赶紧惶恐恭敬地立起身来迎候陈学长:
    “陈学长好!”
    陈独秀微微笑着,点点头,坐在了桌子旁边的椅子上,并招呼她们几个都坐下:
    “都坐!你们也都坐下!”
    她们都有些紧张地挤坐在一块儿。
    “不要紧,没什么事情。我只是来看看你们。”陈独秀笑着宽慰她们。
    她们的几颗悬吊在嗓子眼儿上的心,一颗颗都慢慢地实落了下来。
    “怎么样?你们都还过得惯吧?”
    “过得惯。过得惯。”她们几个都悄声回答。
    “功课都能跟得上吧?”
    “都还可以。”
    “你们几位都是北京大学首当其冲开放女禁的第一批女学生,也可以说是反封
建的巾帼先锋,希望你们都能成为中华妇女奋起自强、争取妇女彻底解放的榜样!”
    陈独秀平心静气、和颜悦色地说着,完全没有平时的那种傲气和盛气凌人样子,
使得她们几个绷得紧紧的神经也放松了胆子也大了起来。赵瑞芝明亮的大眼睛闪射
着对未来充满憧憬的神来:
    “请陈学长放心!我们一定不辜负陈学长对我们的厚望!”
    “你对中华妇女的解放和奋起自强,有些什么见解?可以说给我听听吗?”
    赵瑞芝迟疑地望了陈独秀一眼,轻声说道:“学生浅见,妇女的解放和奋起自
强,第一步就是如西洋妇女那样,能独立自营之生活,要冲破一切封建束缚,以男
女社交公开、男女同校共读而为妇女大胆地公开走上社会生活开辟通径。学生反复
习读过学长刊出在《新青年》上的《孔子之道与现代生活》一文,感受很深。学生
非常赞赏学长在文中所表明的那些看法。学长文笔犀利,洞彻封建伦理之朽恶,切
中时弊,使学生极为崇仰诚服。”
    陈独秀笑笑:“赵瑞芝同学誉之有盛,陈独秀尚还不敢全然领受。”
    漆小玉、宋一茗她们都欢快地微微笑着。
    寝室里洋溢着轻松欢娱的气氛。
    正这时,一工友敲门进来:
    “陈学长,蔡校长有请!”
    “何事?”
    “详情不知。好像是听说段大总理要来学校视察校政。”
    “段大总理?哪个段大总理?”宋一茗眨巴眨巴眼睛问。
    漆小玉嘴角微微一撇:“还能有几个段大总理?就是当今国务总理兼陆军总长
的段祺瑞段大人吧?”
    “就是。”陈独秀点点头,“他来北大干什么?他怎么想起到北大来?这个袁
大头的影子和幽魂,他怎么突然想起视察什么北大校政?”
    赵瑞芝问:“听说这位段大总理,和袁世凯一样,也是狂热地鼓吹尊孔复古的
人?”
    陈独秀愤然地说:“何止这一点一样?哪方面都一样!简直就是袁大头第二!
完完全全的袁大头第二!尤其是也想借助于东洋势力而独坐天下,为此不惜把自己
的老祖宗都整个廉价拍卖光!”说到这里,陈独秀耿立的浓眉间,凝聚起一股浓重
的忧虑和愤慨,“这个袁大头的影子和幽魂!那个袁大头,死有余辜!至今,中华
民族依旧还正在噩梦中,‘二十一条’的亡国的阴霸还依旧沉沉笼压在神州大陆的
上空……”
    死有余辜的袁世凯袁大头!
    丧权辱国的“二十一条”!
    “二十一条”和袁世凯还得从青岛说起——



  

                                 第六章

    神州成了一块肥肉。西方狼群的争抢,也激起了东方一只恶狼的垂涎。“二十
一条”,丧权辱国,亡国之约。袁大头打起孔孟招牌,做了八十三天皇帝梦,呜呼
哀哉。

                                   一

    神州是块元宝地,宝地处处皆风光。
    地处华夏神州胶东半岛的胶州湾,就是一胜地。胶州湾,得天独厚,其形体如
一个倒悬的口袋面凹进陆地。南面的湾门狭窄,东被灵山、西被崂山的岩角夹峙,
北面正日前有几座小岛为天然屏障,形成极为险要的地势。由于口小内大,湾内水
域深而宽阔,一年四季风平浪静,冬季也不结冰,便成了一个极好的商港、军港、
渔港和避风港的所在地。
    在胶州湾东南岸,有一座被人们称之为“神山”、“仙界”、“神仙窟宅”的
山,叫峻山,山势不高,低于泰山,但因是从海中陡然而起,显得陡峭险峻,巍峨
挺拔,气势磅礴。“泰山虽云高,不如东海崂。”崂山,远望,似层层锯齿交错;
稍近看,如柄柄剑戟刺天;再近,则座座岩石突兀,如龙盘虎踞,威武雄壮无比。
整个山势,峰上有峰,谷下有谷,石峰巍峨,岩谷幽深。山脚下,海水潮簇汐拥,
烟波渺渺,浪浸湾环。蔚蓝的海,翠绿的山,互衬互托,交相辉映,云气岚光,交
织成锦,加之清泉、飞爆、碧丛、古洞,以及一座座云托雾绕的琼阁王楼,而且,
一年四季,无冬无夏,不寒不暑,其景色风光,实为奇秀壮观,旖旎迷人。
    就在这峻山脚下,倚胶州湾而坐落着世界闻名的海滨城市——青岛。
    青岛,以湾口一个草木茂盛、四季长青的小岛而得名。许多年以前,这里原是
一个荒僻的渔村。自宋朝起,这里开始变成了对外通商口岸。元朝时,又加以了扩
展和修建。到明朝中叶,为抗击倭寇的进犯,又修建了一些军事设施。清朝以来,
随着对外贸易的逐渐繁盛,清政府派重兵屯防,这里就成了军事要塞。以后,渐而
成了一座海滨港口城市。
    1840年,鸦片战争浓黑的硝烟凝聚起的阴沉沉的乌云,笼压住了华夏山河。铁
蹄踏踏,凶狂地敲击躁蹭着神州大地。身穿燕尾服和和服的帝国主义列强海盗,把
中国这块东方古老的土地,当作他们可以任意逞凶霸道、为所欲为的场地。烧杀奸
掠,无恶不作。数以百万、千万的中国人,在罪恶的枪弹和血淋淋的屠刀下,扑倒
在血泊中。在这铁蹄、枪弹和屠刀的同时,还是从这些海盗船上,又源源不绝地走
下来一批又一批胸前戴着十字架、手里捧着《圣经》的道貌岸然的所谓的传教士们。
他们口里念念有词:“上帝与我们同在”,宣讲说人类都是上帝的羔羊,羔羊皈依
仁慈的上帝,死后便可升入天堂。还说上帝把平等、自由、博爱赐给了西方,现遵
照上帝的旨意,由他们再把平等、自由、博爱传到东方,让天下都充满着祥和和仁
爱。于是,教堂遍布中国城乡,甚至一些地僻人稀的地方,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