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重生完美福晋-第50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不会忘的,”四阿哥不只是难得的出现了笑容,笑容也还不浅,“你也是怪,人家都是要弄花园,你偏要弄个菜园,就不知最终能不能有菜吃到口里了。”

    “花园当然是要有的,”讷敏笑眯眯的说道,“菜园也不能缺,如果有可能,我还想种粮呢,到时候,用咱们自己种的粮,自己种的菜,做一餐膳食给太后玛玛和汗阿玛用,想来他们一定会很欢喜的。”

    “这话倒是,”四阿哥心中一动,“只是在府中种种菜也罢了,种粮之事还是移到庄子里吧,到时候咱们各弄一块地,看看谁种出来的收成高。”

    “好啊,”讷敏忙不迭的点头,“能跟爷一同得嫁穑之乐,我自是乐不得的,”见弘晖正迈着小短腿往自己这边走来,一把揽住了,在他的小脸上狠狠的亲了几口,“等元寿大些,也给他一块地。”

    “你只说我想得急,自己还不是一样想得远,”四阿哥伸手去捏捏儿子的小脸,他现在的心情正好,但也不能同意讷敏的主意,“再说,等元寿大些,就要入学了,总是要以课业为重,不好在这些事上分心,要想让他知道嫁穑之艰难,跟在你身边劳作几回也就是了。”

    “还是爷考虑的周全,”讷敏小小的反省了一下,随即又将弘晖立着抱在怀里,面冲着四阿哥挑衅道,“只是我们娘俩一处,爷就不怕输给我们吗?”

    四阿哥看着那脸贴着脸的母子二人,挑了挑眉,“你觉得有这个可能吗?”

    “为什么没有?”讷敏把着弘晖的小手,扳着他的手指数给四阿哥听,“第一,我虽然进宫时也不大,却总比爷在宫中生、宫中长的,多知道些农事,第二,爷每天都有朝廷大事要做,这庄子里的事务是要报到我这里来的,这也就让我可以从他们那里多问些经验,第三,也是因为爷每天都有朝廷大事要做,所以我花在地上的时间就必定比您要多,第四,应该还有,但暂时我没想出来,不过就只凭前三点,相信也能赢爷了。”

    说完之后,讷敏还问着弘晖,“元寿,你说额涅说的对不对啊?”

    “对!”元寿当然不明白讷敏话中的意思,但并不防碍他拍着小巴掌支持自己的母亲,同时又对自己的父亲笑得满脸花。

    “对什么对?”四阿哥轻轻的在儿子的脑门上拍了一下,“你听得懂吗?就对?”心里却另有了一些感触。

    讷敏这话当然是与自己的斗嘴之言,其中也尽是想当然和砌词狡辩之语,却让自己起了些联想,宫里生、宫里长的,不只是自己,自己那些兄弟全是这样,而等分给自己的府邸修建完毕,自己就会搬出宫去,其他被封爵的兄弟们也都是如此,惟独太子,是要一直生活在宫中的,就不知是好事还是坏事了。

    大阿哥一直对储君之位有所觊觎,明珠一党虽被汗阿玛打压过,但大阿哥与太子的相争之心并没有死,而且还有越来越烈之势,实在是有些愚蠢,不过,自己一直以储君待之的太子也未见得聪明到哪里去,他的才学和能力是没问题的,毕竟是汗阿玛一手教出来的,只是他的性子实在是。。。。。。现在大阿哥要出宫了,与朝臣的来往更加方便了,而太子却早已经用他的骄横让一些朝臣心中不是那么舒服了,这时间一长。。。。。。

第九十二章 南巡() 
康熙三十八年到了,虽过了年,四阿哥却并没有按照计划带讷敏出宫去看重新分给他们的府邸,因为康熙要开始他的第三次南巡了,黄淮两河连年溃决,虽耗费库银数百万两,却多年仍无成效,而今年春天的雨水正少,正宜讲求疏浚,于是康熙决定去亲去查看河道,指示方略,同时也要巡历江浙,察吏安民。

    这些与前世并没有什么不同,不同的是,前世四阿哥并不在此次扈从之列,而这一世,康熙却点了他,四阿哥则又决定要带讷敏同去。

    讷敏当然想出去走走,不管是在前世还是在今生,这种机会都是很少有的,只是她也有她的担心,弘晖现在岁数还小,康熙自然不可能让带着他,当然若是他让了,讷敏就更不放心了,可是将他留在京中,虽然可以留下心腹照顾着,到底还是没有自己在身边看着塌实。

    “你是担心元寿?”四阿哥见讷敏听过自己的话,面上刚浮现出惊喜之色,随即眼中就带出了犹豫,也明白了她的心思。

    “女人家总爱多紧张,是不是?”讷敏对四阿哥自嘲的笑笑,去年的东巡,自己就因为弘晖还小,没跟着四阿哥同行,这一回若再不去就不大好了,要知道出巡这一路,是要见各种人的,内眷的表现,也是人们在心中对皇子评定的一个方面,“其实有姨母在宫里,本也用不着我担心什么的。”

    虽然小佟佳氏有管理皇宫之权,但德妃却是弘晖的亲生玛玛。只是讷敏对她实在是缺乏信任,四阿哥也很能理解,虽然有隔辈亲的说法,德妃对弘晖也显着要比对自己好些。但这个好毕竟还是有限的,还不足以到让他放心托付的程度。

    “我也会把李嬷嬷留下,”讷敏接着说道,“差不多的事儿,可以交由她来做主处置,实在不好决断的,再去麻烦姨母。”

    “行,”四阿哥又点了点头,“这些事儿,你就安排吧。”

    “除了爷之外。还有哪些兄弟会去?”大方向定好了。其他的细节也不急着现在就想。总不过就是让大家都深居浅出,不要随意招事惹非等等,现在讷敏要多知道一些南巡的信息。也方便她做准备,刚才四阿哥说过,此次是要奉皇太后而行的,老人家会喜欢的东西就要多带些,而若是有小阿哥,自己这个当嫂子的,也该有所照顾。

    “太子依旧留在京中,”四阿哥一一数着,“大哥、三哥、五弟、七弟、八弟、十三弟和十四弟要随行。”

    “十四弟也去?这可是他第一次随驾,一会儿我就去额涅那里帮着收拾行装。”前事的事情太多。讷敏不可能桩桩件件都记得,十四阿哥何时开始随驾出行也是其中之一,虽然有他同行会让她多出些责任,却也不至于让她动容。

    “爷也将一些要注意的地方跟十四弟说过了吧?”讷敏又再问道,虽是问句,语气却是肯定的,十四阿哥对四阿哥不亲,但四阿哥对他却还是很尽兄长之责的。

    只是四阿哥的这些举动,经常会被十四阿哥看成是他仗着兄长的身份,在自己面前耍威风,对他也就更不亲了,在这般的恶性循环下,在德妃的大力促成下,又有八阿哥横插在中间推波助澜,十四阿哥后来会那般对四阿哥也就不奇怪了。

    想到十四阿哥对着自己面上、眼中那种毫不掩饰的不耐烦,四阿哥的脸色略沉,“我是说过了,但他能不能听得进去,就不一定了。”

    “十四弟年纪还小嘛,又是第一次出门,会兴奋难奈些也正常,”讷敏用眼神向四阿哥传递出自己的安慰之意,“只是他这个样子,可能难免会拉东拉西的,不如咱们将那些比较重要的,又容易被遗漏的东西多带一份。”

    十四阿哥的事儿其实并不用担心,就算要帮他多带些东西,也不用他们来搬搬扛扛,讷敏现在想着的是十三阿哥,敏妃就是在这年薨的,三阿哥在丧期不满百日就剃了头,才到手没多久的郡王因此被降成贝勒,从而也导致了他以后和十三阿哥之间关系的不融洽,虽然没有证据,但前世十三阿哥在一废太子事件中突然被康熙厌弃,应该就是三阿哥从中做了手脚,他在那时候可是连与自己没多少恩怨的大阿哥都告发了。

    不是没动过试着救救敏妃的念头,但讷敏并不记得前世她有什么遭人暗害的迹象,若只是因病而亡,她纵是想出力也使不上劲儿,真要有这个本事,她也不会眼睁睁看着孝懿皇后离世了,而对敏妃,她所能做的,也只是将自己知道的一些养生方法告知于她,至于会不会有作用,讷敏的心里是一点底儿也没有的。

    不过,就当下看来,敏妃倒是没显出有什么病容,所以十三阿哥也依旧很是兴致勃勃的准备着南巡的相关事宜,十四阿哥不耐烦听四阿哥说的那些注意事项,十三阿哥却是认认真真的记着,并不时的与四阿哥探讨着,但却从不在十阿哥面前谈及这些,没被点入扈从之列,已经够让他郁闷的了,不过对讷敏拜托他在此期间对弘晖多加照顾的话,却是拍着胸口应下了,而德妃那里,虽然缺乏信任度,讷敏也还是提前去谢了恩。

    一切准备工作就绪了,此次南巡也在二月初三日这天开始启行了,自大通桥登舟一路南下,虽然临行之前,康熙就颁下旨意,“凡一切往返供应已皆俾办于京师,即途次日用所需,亦令各衙门照本地时值采买,总于民间一无所累”,但这毕竟是圣驾出巡,又奉有皇太后,不是说俭省就能俭省的,也不是说不扰民就不扰民的。

    而“地方大小文武官员不许与扈从官员藉称亲旧擅相馈遗,违者与受人员并以军法从事”,更是上有旨意,下有应变之法,如四阿哥这样处事严正的也难免有从权之时,其他人员自是更不用说了,等到了苏州,康熙品过“吓煞人香”,倍加赞赏,并将其命名为“碧螺春”之后,此茶更是成了随行人员行囊中不可或缺的一项,而在扬州,讷敏却是又听到了一位她前世没听说过的人物,巡盐御史林海。

第九十三章 灵异之事() 
实际上讷敏初听到林海这个名字的时候,并没引起多少注意,她是女子,主要负责的也是内宅以至后宫之事,政事上虽然也知道些,但多听说的还是京城中的人物,南方的也不能说没有,却基本都是或有些出身、或本人博出些名气的,就这些里,讷敏也只不过是少许知道一些,其余的就更不必说了。

    但讷敏既跟着出来了,身为皇子福晋,与这些官宦人家的内眷见见面,也是她的工作之一,而要见人之前,先就要做些了解,这一了解,林海就显出来了。

    林海,表字如海,祖先曾袭过侯爵,他这一辈儿,是第五世,没爵可袭了,原本是只该封袭三世的,到林海父亲这儿,正赶上康熙登基,被额外加恩,又袭了一代,林海虽然未能继续袭爵,却从科第出身,考中了探花,此时刚刚被点到扬州做巡盐御史不久。

    扬州盐商之富,是天下闻名的,能被派到这里来做巡盐御史,这林海除了有出身有才能之外,必然也有康熙的信任,这些是讷敏会关注他的原因之一,但更主要的却是因为,林海的妻子贾氏。

    对封候之家,讷敏还有可能知道得不很全,但对公爵却是绝对有印象的,可她就从来没听说过有什么宁国公、荣国公,然而向自己汇报的人,却在那里明明白白的说着,这林海的妻子贾氏的祖父贾源是荣国公,贾源的兄长贾演则是宁国公。虽说承袭到现在,这两个公爵已经分别是一等将军和三等将军了,可起根上连这两个公都不应该存在,这两个将军就更没有了。可这两家,却偏偏还都是住在京城里的。

    因为出现了这等出乎意料的情况,讷敏对林海之妻贾氏自然是要着意加以关注的,这一关注,又关注些事儿出来,原来和前段时候闹得沸沸扬扬的新月格格的阿玛端亲王一样,宁国公和荣国公也是因战功被封爵,贾氏的父亲贾代善已经去世,母亲史氏也是候爵之女,现在荣府中做太夫人。贾氏的长兄贾赦。袭了荣国公降等之后的一等将军之爵。二兄贾政,因其父临终时上了遗本,被赏了个主事的官位。现在则已经升为工部员外郎。

    听到这里,讷敏的面色虽保持平常,心下却是一晒,有着这样的家世,这么多年的时候下来,官位居然就只升了半品,这贾政的才能也是可见一斑了,可就这样的,在宁荣两府却还算是好的,其余子孙更是不争气。只靠着祖宗的功业吃老本,却还是一派张扬之态,这些事儿,康熙不可能不知道,就不知他是体恤功臣不忍下手,还是想让他们积累过错,以备秋后算账了。

    贾府之人却是一点没有危机之念,反而又弄出个灵异之事来。贾政的妻子王氏,共生有两子一女,头胎为男,名唤贾珠,倒还是个好学的,只可惜还没等有什么作为,就病逝了,二胎是个女儿,生在大年初一,那灵异之事却是第三胎,也就是贾政的二儿子身上,据说是一下胞胎,嘴里就衔下一块五彩晶莹的玉来,上面还有许多的字迹,此事一出,京城之中人人以为稀罕,只是当时讷敏正为孝懿皇后守孝,并没有听说。

    而当她与四阿哥闲聊的时候,得知他也听说过此事,就出言问道,“这玉有多大?”

    “说是有如雀卵一般,”四阿哥也不用讷敏再问,直接往下说道,“上面的字,虽也有人说了,我却不记得许多,好象一面是些吉利话,再一面是除邪知福什么的。”

    “雀卵一般?”讷敏还是再问了一句,“那上面总共有多少个字,爷可还记得?”

    “一面也就十个左右吧,”四阿哥想了想说道,又问讷敏,“你问这么仔细做什么?”

    “我在想,”讷敏笑着说道,“这雀有大有小,卵也是一样,只是上面还要有十个左右的字,字还得让人能看清楚了,怎么着也应该差不多有这般吧?”又用手圈出一个大小给四阿哥看,“大自然是不大,但若是说能由刚出生的孩儿衔出来,我却是不信的,我也不信这话传到现在,就没人提出过疑问,至少,爷的眼里却是不揉沙子的。”

    “理他们呢,”四阿哥冷哼着说道,“很明显这就是个假招子,是那家人故意放出来的风声,以此来显示自己的不平,且让他们闹吧,等闹到一定份儿上,有倒霉的时候。”

    “他们在京城,现在我就是想理,也是理不着的,”讷敏倒了一碗茶递给四阿哥,“不过林海的妻子贾氏,我却是马上就要见了,爷可有什么要交待的吗?”

    “林海这个人,我见过了,”四阿哥接过茶来,却没马上喝,而是沉吟着说道,“他倒是个人才,为人也够谨慎,对他的妻子你言谈间可以亲切些,却不用太近。”

    “好,我明白了。”讷敏点了点头,看来这个前世不知道有没有的林海,是康熙的人了,只不知前世肯定没有的宁荣两家又是谁的人。

    但不管是谁的人,宁荣两府若还是以这样的形态发展下去,那除非登基的不是四阿哥,或许这样才能让他们有些喘息的机会。讷敏是不知道这两府的男人是什么样,只看荣国出来的女儿贾敏,必定是出生以来就钟鸣鼎食,才能养出这样的作派,姿容又是绝佳,虽只是五品宜人,却比一般的一二品夫人还更有气度些,不过这身子,却显孱弱了些,还好,倒是没什么病态,不过话又说回来了,若是有病态,她也不可能来见自己等人了。

    “听说你女儿是在花朝节出生的?”讷敏微笑看着贾氏问道。

    “她这个生辰确实是好,”还没等贾氏答话。三福金却笑着开了口,因大阿哥尚还没有续弦,此次出来的福金中就以她为长,在接见地方官员内眷的时候。也是她坐在首位,“再看你这个母亲,她长大了必也是不凡的,正好我才得了一样物事,正合小女儿之用,且权当做迟送的生日之礼吧。”

    “奴才不敢,”贾氏忙行礼道,“小女也受不起。”

    “有什么受不起的,”三福金笑着说道,“我们家到现在还没女儿福。能给别人家女儿一些东西。我心里也觉得高兴的。”

    三阿哥到现在确实是没有女儿。生下的四个全是儿子,只是第二子和第四子还没得名呢,就已经夭折了。倒是三福金所生的两个嫡子弘晴和弘晟俱都健在,所以她这个话,说是遗憾,却也有炫耀之嫌。

    讷敏有弘晖倒也罢了,七福金也因为刚查出有孕被送回京了,五福金和八福金这两个没生过孩子的,听着可就觉得很刺心了,尤其是八福金生性好强,立时就忍不住的出言说道,“三嫂这一个高兴。我们免不得也要跟着出些生日之礼了,只是你既对贾宜人的女儿这般看重,不如直接收了她做女儿吧,正好也免除了你没女儿福的遗憾。”

    “我倒是想呢,”三福金也是得了三阿哥的意思,才对贾氏有几分另眼相看的,但同时也知道过近则可能生害,遂连消带打的说道,“只是咱们的身份,却是容不得太过随意行事的,更何况最先问起贾宜人女儿的,可是四弟妹呢。”

    “我却是有女儿的,只可惜就剩下一个了,”讷敏见三福金把话头扯到自己身上,稍敛起笑容,轻轻一叹,随即又提起精神,看向贾氏微笑道,“适才三福金给了你女儿一样刚得的物事,我正好也才得了一样,虽没有三福金所送之物可供赏玩,用来盛水喝,据说倒还有些健脑醒神之效,权当是我对你女儿的一分祝福吧。”

    讷敏送出的是一个墨玉的杯子,不只是暗合了林海女儿黛玉的名字,这墨玉又是泰山墨玉,贾氏和林海都不是见识浅的人,此等礼物当然不可能让他们心生所向,但留下个善念却还是可以的,而对林海,当前做到这些也就足够了。

    林海能当上扬州巡盐御史,是因为得到了康熙的信任,但要论及心腹,还得说是江宁织造曹寅,此次康熙过来,直接就驻跸在织造署中。

    而越是康熙的心腹,接触起来就越是要谨慎,他们虽是包衣出身,却绝不能将其等闲视之,别人虽然已经看到了康熙对曹家的恩遇,但却没重生而来的讷敏知道的更清楚,再过些时候,他们家还要出一个铁帽子王妃呢,这种事儿,估计是连他们自己都不敢想的,可康熙却这么做了,当然,有康熙称呼曹寅的母亲为“此吾家老人也”,并御书“萱瑞堂”三字以赐,也已经让其他臣子羡慕不已了。

    康熙的这一次南巡,一共历时一百零三天,也确实发现了一些问题,对百姓的生计大不如前,也查到了一些弊端,于是在五月十八日,也就是返回京城的第二天,康熙宣谕大学士九卿等人,着其议定出永革横派、严禁贿赂、察吏安民之法。并决定今后各督抚要正己率属,查参贪污害民官员,尽革积弊,不得仍前因循,如被纠参,督抚一并治罪,等到了七月十八日,朝廷开始裁减官员,包括宗人府、内阁、六部、理藩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