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撕晖即笠怠儆钅谥碓福蘼廴绾危家暗靡簧肀臼拢戳罱床蛔阋猿宸嫦菡蟆⒔∩钡校惨员S杏啵舻米约旱男∶T诼沂乐校馊税邓阒Р患破涫约褐挥卸米员#拍茉俅尤莶黄鹊纳烫钙渌�
金楼之事,正是给他敲响了警钟。
“啪”的一声,李煜一不留神,结果被孙菁绊倒在地。
此时天气虽然严寒,但经过一个早晨的对练,两人都已是一身大汗。
孙菁似乎察觉到了李煜的异样,一把拉起李煜,关心的问道:“殿下,你莫非有什么心事不成?是担心谭照、申屠令坚他们,还是担心淮南战局?”
李煜苦笑道:“我是在担心自己的小命,再过两天即是新年,初二我就要亲自去江州一趟,但又不想闹出太大动静,所以决定微服前往。怕只怕途中遇到什么流寇,一不留神把本王给杀了,那岂非死得冤枉?”
孙菁被李煜严肃的表情吓了一跳,正想劝解、安慰几句,却又忽然听到李煜忍俊不禁的笑声,始知是李煜在调侃她。
不过孙菁显然是知道轻重的人,听李煜这么一说,不由问道:“主公为何突然要去江州?如今战事在北而不在南,攻取南汉之事,申屠令坚等其他方面亦尚未准备妥当,心急不得。如今之首要,卑职以为,该是前往楚州,东拒吴越,西援寿州,以为多方应策。”
第五十章 四大发明(下)
李煜道:“楚州之事,有欧阳广、张彦卿此二人配合无间,本王完全可以放手任由他们施为,昨日欧阳广刚送来密报,言三十万石粮食业已北上开封。想不到欧阳广素来老成持重,却也能巧施如此奇谋,实在令本王大开眼界。我江南三千里河山,的确人才济济,比之中原,有过之而无不及也。若本王未能礼贤下士,致使世有奇才而遗之草泽,岂非罪大莫及。”
孙菁恍然道:“这么说,主公是打算前往江州庐山国学了?卑职早就听说庐山多有隐居之高士,主公肯屈驾前往求贤,固然大善,然安危亦不可不忧,不如就请卑职陪同主公一趟,如何?”
李煜摇头道:“我有胡仝等人随侍,相信安危问题不大,你只管全力操练兵马就好,千万不要为其他事情分了心神。”
孙菁微微点头,接着道:“其实以主公如今的功夫,应付一般贼寇已是绰绰有余,加上主公临敌的急智与胆略,相信不出三年,主公的功夫就能超越卑职。主公能在短短一月间,就有如此成绩,进步神速,已经是百年难遇的武学奇迹了。”
“什么?竟还要三年?”李煜大惊道,“三秋如隔世矣。难道本王真要再练三年才能和你打成平手?若是如此进度,本王这辈子,岂非都没有可能达到赵匡胤那个境界?”
孙菁不禁莞尔,无言以对。
待孙菁告退前往校场之后,李煜找来了史守冲、潘佚二人。
史守冲、潘佚自救醒李煜,不但获释赦免,在李煜的再三要求下,李璟还允准此二人到龙翔府专为李煜炼制丹药,可谓“沉冤得雪”,苦尽甘来,殊荣极矣。
韩熙载为此事却曾私下多次劝谏李煜,言不可迷信丹药、宠信道人,李煜只是笑而摇头,不怒不答。
直至李煜带韩熙载到了江宁郊外一处偏僻的道观,韩熙载才恍然大悟,从此对李煜更是佩服得五体投地、奉若神明。
原来,李煜之所以向李璟要来史守冲、潘佚,表面上说是为了修炼丹药,其实不过掩人耳目,而实际上,则是李煜要此二人为自己研制火药,以作为夺取天下的秘密武器。
好在李煜对高中时候学习的火药的反应式还有印象,“一硝二磺三木炭”的混合比例规格更是记忆犹新,再加上史守冲、潘佚多年的炼丹经验,总算初步研制成功。
而事实上,火药用于军事,在唐末已经有过先例,故而对于史守冲、潘佚的思想工作,李煜亦变得容易许多。
只是此二人常常抱怨,说是李煜暴殄天物、大材小用,不该让他们两个堂堂的仙道来干这等折寿杀戮、有违天伦的事情。结果他们却被李煜一些简单的化学常识说得体无完肤,所谓仙道的谎言被猜穿,最终只好心甘情愿的替李煜效犬马之力。
不过火药的问题虽然已经解决,然而火枪、大炮之类的器械发明还是没有着落,李煜虽然能凭印象画出火器的形状,但毕竟对内里的工作原理不清不楚,遂寻找器械方面的能工巧匠,成为了李煜近段日子最是迫在眉睫的问题之一。
至此,古代的四大发明之中,除了指南针之外,李煜都已见识过了。同时他亦希望可以倾尽自己所能,一一的对这些发明的做些长足的改进,以推动历史的进程。
想起指南针,李煜又是心中一动,须知指南针是海上航行最为重要的仪器,在历史上,直至元朝才广泛运用于航海之中,预示着航海新时代的来临。
元朝将指南针用于航海,称之为“定盘针”,不仅如此,元朝还研制出第一具支撑式的指南工具——即指南龟。
李煜记得自己曾无意中见过指南龟的结构示意图。它是用木头雕成龟的形状,然后在中空的腹部嵌入磁体,再将木龟放置在竹制的尖柱上,由于地球磁场的作用,木龟的首尾就自然而然的指向南北了。
想到这里,李煜的热血竟不自禁沸腾起来,若是自己命人制成指南龟,然后将国人的视野引导扩向海外,则已如今南唐水师的实力,必定可以迎来了崭新的航海时代。
明朝的郑和下西洋,说不定亦能够在此预演。看来自己除了要留心骑兵之外,对于水师亦有必要格外关注了。
李煜美滋滋的幻想了一番,得卢梓舟的提醒之后,始知此史守冲、潘佚二人已经来到府上,而且还静候了许久。
李煜当下收回心神,照例询问史守冲、潘佚一些火药的进程的问题,之后则抱着姑且一试的心态,问道:“史先生博闻广志,可知当今世上,有什么能工巧匠,最精于奇技淫巧?”
史守冲得意道:“殿下问贫道此事,可还真就找对人了。贫道心中,其实有一个不二人选,只可惜此人淡泊名利、退居山野、甘为农夫,无志于朝廷,故贫道恐怕殿下即使找到此人,也未必能劝服他。”
李煜为之一振,道:“这却是本王自己的事了,你且不妨说说,此人姓谁名谁,现今又在何处?”
史守冲摇头道:“贫道被困天牢近二十年来,时移世易,我又如何知得许多。不过若此人没有更名换姓,应该叫做墨经,殿下也许在江州庐山能找到他。”
李煜道:“又会这么巧的?本王正准备去庐山一趟,史先生不如就陪同本王去庐山云游一番,如何?”
岂料史守冲却断然拒绝道:“不去,炸死我我也不去。”
李煜愕然道:“先生莫不是怕了这个墨经?”
史守冲哂道:“我与墨经情同手足、多年不见,我倒是巴不得殿下能寻得到他,并请他来江宁府,这样贫道也好和他好好的叙叙旧。贫道又怎会怕了他。”
李煜不解道:“既然如此,本王邀你同行,你却有什么顾忌?”李煜看史守冲没有要说的意思,转而问向潘佚,道:“潘先生可知这是为何?”
潘佚正要说话,史守冲自然一个劲的阻止,最后史守冲却敌不过李煜的高压,只好告饶,道:“实不相瞒,在庐山有一个我这辈子,最怕见到的人。”
李煜好奇道:“是谁?”
史守冲露出难得的羞愧之色,道:“他叫史畏名,是我兄长。”
“史畏名?”李煜皱眉道,“名字倒挺奇怪的。能令先生如此害怕之人,想来必定非同寻常,本王倒还真想见他一见。”
第五十一章 凤结珠胎(上)
史守冲一听,立即觉得遍体生寒,颤道:“殿下你见归见,可千万别是见猎心喜,把他给带回江宁府来了,否则到时候贫道脸上无光、心中紧张,恐怕会一个不留神把殿下的火药给配错了。”
李煜反而更加来了兴趣,好笑道:“听先生这么说,似乎这个史畏名颇有些板斧,他的事迹,可否说来给本王听听?”接着又促狭的补充道:“哦,对了,你自己也知道火药的威力,若是不小心配错了,你即令没有被史畏名吓死,也先被你自己炸死了。还有,你死了不要紧,可万一连累了潘先生,恐怕到时候太上老君、地藏王都不会放过你的。”
史守冲面对李煜赤裸裸的恐吓、威胁,最终只好勉为其难的道:“简简单单一句话,我那兄长,常自比孔明、李泌,有经天纬地之才,谁可召而用之,可安天下。”
李煜为之一振,道:“莫不就是韩熙载口中所说的大贤?”
史守冲却无精打采的道:“也许是吧。当初中原大乱,我兄长就是与北海韩熙载一同南投,这么多年来,他在江南还是亲友无几,韩熙载则是这些人中最被我兄长看重的一个。一直以来,两人志趣相投,交情甚笃。他对韩熙载,甚至比对我这个弟弟还要亲厚。”
李煜不解道:“既然是亲兄弟,先生又为何这么怕见你的兄长?做兄弟,有今生没来世的,这也是一种缘分,先生要好好珍惜才是。如果兄弟之间有什么误会或者心结,不妨去当面说个清楚。史先生你是道长,又比本王年长了几十岁,这些道理,总该不需本王来教你吧?”
史守冲愧疚道:“话虽然这么说没错,但我肯定兄长这辈子都不会原谅我了。他看见我,只会勾起往事、徒惹伤心,殿下,您还是放过我吧。”
李煜看史守冲一时也不会肯再说些什么,心中虽然纳闷,但还是叫他们退下了。
寿州。
刘仁赡偷袭李榖军营回城,登上寿州城墙,望着李榖军中漫天的火光,却是摇头长叹,片刻后,胡则来到刘仁赡左右,望着刘仁赡略微失望的神色,道:“将军,虽然李榖识破我们的伏兵,没有追来,然而我们已烧其粮草,也算是大胜了一场,为何将军还闷闷不快?”
刘仁赡叹道:“李榖果然不简单,虚虚实实,我虽能避开其精锐,奇兵突入,然而却摸不准他的粮草所在,适才我们烧的,不过是些柴薪罢了。”
胡则惊道:“这么说,李榖军所谓的北营粮草受潮,转屯西营是确有其事?”
刘仁赡摇头笑道:“在西营等我们的,肯定不会是粮草,而是李榖埋伏的主要兵力。李榖先是连番打击我们的士气,逼我不得不与之一战,接着又故意散播这个谣言,目的就是为了诱我军出袭西营。我所以亲自率军偷袭,不过是因势利导,借以重振军心。而我攻取北营,其目的也并不在他的粮草。”
胡则眼前一亮,道:“将军的意思是。。。。。。”
“小胡你想到哩!”刘仁赡赞许的道,“不错,我所以趁势烧其柴薪,而且不折一兵一卒,目的就是为了振奋士气,树立军威,让将士们都以为我军烧了刘仁赡的粮草。同时也要让他们知道,周师虽然来势汹汹,但只要我们众志成城,周师亦并非是不可战胜的。所以此战的意义,并不在敌军粮草,而在于激励我军。”
胡则道:“将军就不担心李榖会派人揭破我们这个谎言吗?”
刘仁赡笑道:“李榖是知兵的人,自然恨不得我们都这么以为,那么他届时就可以巧布奇兵,又岂会如此不识情趣?所以为了不至弄巧成拙,我们一方面要派人送捷报回江宁,但另一方面,也需秘密知会圣上以及皇甫晖等一些高级将领,免得让他们误会。”
两日后,正是大年三十,也就是在这一日,传来寿州捷报曰:刘仁赡亲率两千精兵烧了李榖军粮草,一战尽搓周师气焰。江宁府由是人心鼓舞,新年之喜庆气氛愈浓愈烈,人人以为江南固若金汤,原有的警惕之心却也随着周师压境的恐慌,一同消散了。
寿州城外,李榖军营。
后周殿前都虞侯韩令坤到帅帐找李榖,沉吟不解的道:“将军,卑职还是想不明白,当日刘仁赡来袭我营,既觉之,我军追杀至途中,何以将军又忽然下令撤军返营?”
李榖似大不对题的道:“刘仁赡不愧为知兵之将,明知我故意散播粮草因连夜大雨而受潮、军心浮动的谣言,是为诱唐军来攻,他竟丝毫不惧有诈,将计就计、一反常态,破天荒的主动出击,只此胆识,已远非一般将领可比。”
韩令坤听得愈发迷糊,待要追问,李榖又道:“更难能可贵的是,刘仁赡竟然能早一步预料到我军部署之虚实,驰突如风,避实击虚,直捣我军守备最为薄弱的北营,令我们所有的安排如同画脂镂冰,徒劳无益,刘仁赡处处料敌先机,真名将也。”
韩令坤一头雾水,道:“将军,你还未解我疑惑哩!”
李榖好笑道:“难道你倒现在还没有看出来吗?刘仁赡撤军之时,表面上凌乱无章,其实则人马皆有所侍,并无惶恐之象,若我没有猜错,只要我们再追出两里,必遭刘仁赡伏兵。”
韩令坤惊道:“这怎么可能,两里之外一片旷野,刘仁赡如何会选在那里埋伏?就算是真要伏兵,也该是四里外的尖峰峡才对呀。”
李榖道:“此正是刘仁赡的高明之处,令我们在毫无戒备的情况下追击至原野,他则可趁机掩杀。”接着又笑道:“只不过刘仁赡一心想要激励唐军士气,却忽略了一样比士气更为最重要的东西。”
韩令坤皱眉道:“将军指的是。。。。。。”
第五十一章 凤结珠胎(下)
“实情。”李榖淡淡的吐出这两个字,心道:刘仁赡将错就错,诓南师曰已烧尽了粮草,自以为得计,殊不知这却更加的令唐师不能知己知彼,结果只能是弄巧成拙,刘仁赡既然一心如此,自己自然也用不着急着拆穿他的谣言。一旦刘彦贞信以为真,才是真正好戏的开始。
李榖续道:“我不但要敌方将士以为我们粮草被烧,更要使我军的将士也信以为真,小胡你传令下去,从今日开始,每名士兵粮饷减半。一旦我军军心浮动,被敌方获知,就不愁刘彦贞不贪功而来了。”
就在前方将士遥想对峙的同时,无论江宁还是开封,却都在同一时刻迎来了新的一年。
除夕,即年三十晚上,李煜与李璟、李景遂、李从善等皇室中人祭完祖先之后,又在宫殿一起和和气气的吃了一顿团年饭,放关门爆竹。李弘冀因要镇守润州,却是没有赶得回来。
在特别为皇宫定制的爆竹的燃放声中,一家人谈笑、守岁直至半夜,李煜等人这才各自回府去了。
这一晚的家宴,李煜却是听出些许的名堂来。
他开始觉得李璟越来越像李渊,而自己身处的情况也与当年的秦王殿下如出一辙,区别只在于自己现在尚缺少赫赫军功,此外便是在李弘冀与李从善之间,还多了两个人,即是皇太弟李景遂和齐王李景达。
因着烈祖李昪兄终弟及的遗言,此二人虽然在李璟面前,百般暗示自己并无觊觎皇储之心,但对于皇储,却也有着很大的威胁。尤其是李景遂,再怎么说,他现在还是皇太弟,一旦李璟驾崩,那么按照规制,便该是由他来继位称帝。
之所以说李璟像李渊,是指他的矛盾心理以及优柔寡断的性格。一方面,他既属意立自己的皇儿为储君,另一方面,他又不敢违背先帝的遗诏,一旦他无缘无故废黜了皇太弟,宋齐丘自然就会以先帝之名大做文章,届时凭宋齐丘在朝中的威望、势力,不需他宋齐丘亲自出面,只要轻轻的说上几句挑拨的话,表个态,必然又将朝野震动。
更糟的是,李璟似乎对李煜两次的遇袭已经有些察觉,知道了是谁要处心积虑的陷害李煜,然而他却一心要庇佑此人。
在家宴上,李璟巧妙的有针对性的对幕后黑手做了告诫,但却并没有予以责罚,更加没有把话挑明。如此姑息、迁就,只怕不但达不到告诫的效果,反而还会更加长了阴谋构陷者的气焰。
念及此处,李煜不禁心中暗叹:看来想要拔除在背的针芒,只能靠自己了。这是李璟逼着自己走李世民那条老路呀。
马车中,周宪敏感的察觉到李煜的异样,关心的道:“夫君,你怎么了?”
李煜自然不希望周宪知道自己心中的想法,免得爱妻为自己担心,心中一动,道:“适才我用了下宫中的奚氏墨,忽然想起一事,按说奚氏墨乃万中无一的墨宝,为何我以前书画却不肯用奚氏墨,反而选择了用普通的墨锭,而且这还是众所周知的习惯?”
周宪道:“因为重光你曾说过,墨不香而书画自香,墨不美而书画自美,这才是书画的最高境界。一个真正的画师或者书法名家,凭借的不该是笔墨纸砚的优劣,而应是更高一层的内蕴、意境,只有脱离了对俗物的追求,才能使你的书画真正达至大乘的境界。一直以来,重光你都是这样来要求自己的。”
接着周宪却忽然玉脸一红,拉过李煜的手轻轻按在自己的小腹,赧然道:“重光,我有一件事想和你说。”
李煜看到周宪脸红的动人模样,促狭道:“呀,娥皇该不是动了春心,突发奇想,要和为夫在马车上欢好一番吧?”
周宪啐道:“我和你说正经事呢。”
李煜故作惊讶道:“难道为夫说的,就不是正经事了?”
周宪佯怒道:“你若再这样,娥皇便不理你了。”看到李煜连番告饶之后,周宪才缓缓道:“都是快要做父亲的人了,你怎么还能这般没个正经呢,当心以后教坏了孩子。”
李煜感觉到周宪按住自己的玉手的力度,惊喜道:“什么!娥皇你有身孕了?你为何不早先告诉我?”
周宪显然满意李煜的反应,花容羞涩的道:“妾身也是方才知道的嘛。适才和母后一起的时候,母后见我有些不适,硬是找来吴太医给妾身把脉。”
“结果吴太医就告诉你们,号的是喜脉?”李煜抢白道,“难怪我横看竖看,觉得娥皇你这些天有些长肥哩。原来你却不只多了些细皮嫩肉,还变本加厉,多藏了一个小生命。”
接着李煜对着周宪的肚子又摸又贴,最后挠痒逼供道:“说,是否已经又六个多月了?不然你又怎会重得这么快?”
周宪虽穿着厚厚的冬衣,却仍受不住痒,咯咯发笑,嘴上则卖着关子道:“小腹不隆不凸的,怎会一来就有六个月呢。”
李煜做出凶神恶煞的模样,加重力气,恶狠狠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