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现在他见到了真人了,见到了真人,他就更头疼了。
今天能组织这个场合,本来就十分难得,徐远明能出面讲这个话,也已经算是给足了一营面子了,他本来不用冲在第一线,去做这些得罪人的工作的,他在招待所喝喝茶,听听汇报,也算是他工作到位了。
所以,今天这个座谈会结束了之后,想再让徐远明单独给刘建设讲一遍刚才说过的话,别说徐远明不愿意了,就是徐远明愿意,胡星宇和谢正林,包括萧正阳在内,也没人敢去请他来讲。
除非出现了大的冲突,胡星宇和谢正林都善不了后了,徐远明才会在最后关头,出面做做工作。
领导是用来善后做好人的,不是来冲锋陷阵做恶人的,前面一道道的防线都摆在那里,如果一点作用都发挥不了,你们还好意思占着现在的位子吗?
第92章 批斗大会()
领导对你客气,为你撑腰,那是领导善良,你如果觉得领导好说话,就一味地向领导提要求,给领导派活干,那是你不懂事。
会议室里,大家都在笑,笑的原因,自然是刘建设老人家旁若无人的呼噜声。
他旁边的人,看到徐远明停止了讲话,而且全屋子的人都在看着他这个方向,就轻轻地拍了拍刘建设的胳膊,想把他叫醒。
徐远明呵呵一笑,冲着那人说道:“别叫了,让老领导睡一会,萧助理,你去招待所拿个毯子过来,给老领导盖一下,别受凉了。”
大热天的盖着毯子吹空调,这种滋味,其实挺舒服的。
只不过,刘建设的呼噜声一直没停,徐远明的讲话就没法继续下去了。
有人在那打呼噜,又不能把他叫醒,在呼噜声中讲话,就显得不那么正经,不正经的讲话,自然就烘托不出气氛,没有气氛,徐远明讲的那些大道理就失去了应有的效果。
所以,徐远明就不再讲了。
在呼噜声中讲话,不太合适,在呼噜声中聊天,还是可以的。
徐远明久经考验,见识过得场面,比这更复杂更尴尬的都有,他自然不会被小小的呼噜声给打闷了。
所以他就话锋一转,说到了帮大家解决实际困难的话题上。
聊到这个跟大家的切身利益都有关的事情上,大家的情绪,自然而然地就高涨了起来。
到了这个环节,徐远明就不怎么讲话了,他主要是让大家发言,他在那听。
而且,他一边听,还一边认真地做着记录,时不时地也插个话,问一问具体的情况,或者转头吩咐张志胜,说,老领导的这个问题,要尽快帮助解决好,一定要做到让老领导满意才行。
张志胜也认真地做着记录,时不时地答应一声,极力地配合着徐远明的节奏。
至于他们能不能把他们答应的事情都落实了,这就不太清楚了。
在座的一屋子人,也不是每个人都有问题需要解决,但是,大家在这个气氛中,即便自己没有问题,也偶尔插两句嘴,说一点自己的看法,找找共鸣。
所以,不管他们提的问题,最后能不能解决,他们聊天聊得还是比较开心的。
可能是有好长时间都没人倾听他们的意见了,今天好不容易有这个机会,让他们诉说自己的想法,他们无形之中就找到了一种被认可被重视的感觉,然后,就越说越来劲了。
开始的时候,还只是向徐远明反应他们需要解决的困难和问题,到后来,就是对部队的现行工作提建议了。
建议这个东西,语气委婉一点是建议,语气直接一点就是批评。
这么说着说着,胡星宇脸上的表情就越来越丰富了。
这帮老干部,要是表扬部队的现行工作做得好,指向的人也是一营和一营的领导,牵涉不到青源市的旅机关和首长,如果要是提建议提批评,指向的也是一营和一营的领导,同样牵涉不到旅机关和首长身上去。
说白了,这些住在东港市的老领导,基本上都是从原来的团里退下来的,所以才被安置到东港,他们口中所说的,心中所认为的部队,就是指以前的团部,现在的一营营部。
他们所提的建议,也就是批评,主要指向的就是一营,说一营现在的工作有缺陷,有问题,不就相当于指着胡星宇的鼻子说他的工作做得不到位吗?
萧正阳在旁边听着,也觉得后背凉飕飕的。
即便这些老人家本来的目的,只是就事论事,不是故意指责胡星宇,但是这个现状,不就相当于是在指责胡星宇吗?
如果徐远明今天不在这里,胡星宇被这帮老干部这么说,他可能敷衍敷衍,口头应付一下,也就过去了,老人家讲的话,有时候只要耐心地听听就好了,最后能不能按照他们的意图去做,他们其实并不在意。
但是,今天副旅长徐远明在这坐着呢,胡星宇作为营里的教导员,被一帮老干部指指戳戳地说出了一些工作上存在的不足,他怎么能受得了呢?
受不了也得受,徐远明没叫停,胡星宇也没法叫停,他只能隔三差五地出言解释一下,说一说营里自身存在的一些困难和限制,以推卸自己的责任,但是,他还不能说的太过了,如果他为了摘清自己,把责任往旅机关推,徐远明第一个就不会愿意。
坦白讲,徐远明还是比较有城府的。
他一边听一边记一边做指示,但是他并没有因为这些老干部提出的这些建议对任何人发脾气,他时不时地对老干部说几句让他们宽心的话,也时不时为胡星宇做一些解释。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利益诉求,但是不管胡星宇作为现在一营的领导,还是徐远明作为副旅长,他们都不可能满足所有人的愿望,毕竟,工作的目的,是完成上级交给的各项任务,在完成任务的同时,要保障大家的切身利益,也只能尽量地保障大多数人的利益,而不是让每个人都满意。
胡星宇没有这个能耐,徐远明也没有让所有人都满意的能耐。
对徐远明来说,大家提出的这些问题,基本上都和他没有关系,所以,不管是委婉地提,还是直白地提,他都是站在一个裁判的角度,而不是站在一个队员的角度去听。
只要不是原则性的问题,他都可以置身事外,站在一个更高的角度去听去化解。
可胡星宇就不一样了。
大家说的这些问题,大部分都是指向一营的,也就相当于是指向他的。
说部队的工作做的有问题,就是说一营的工作做的有问题,说一营的工作有问题,就是说他和谢正林的工作有问题,现在谢正林不在,他就得一个人扛着。
你说一营的工作,也就是胡星宇和谢正林的工作,有没有问题?
有当然是有,谁干工作都会有不周到的地方。
但是,今天在这些老干部的集中轰炸之下,就显得有点严重了。
胡星宇的脸一会青一会绿,房间里开着空调,也没耽误他的额头上往外冒汗。
对于这个场面,萧正阳是喜闻乐见的,但是,他也意识到,这么搞下去,很快就会搞成批斗大会。
今天开这个会,目的是为了什么?目的是为了清房啊!如果搞成了批斗大会,让胡星宇被人批判一番,萧正阳心里是舒服,但是对于他手头上的工作,却是没有任何帮助的。
所以,他不得不想办法结束这个局面,把话题转到清房工作中去。
第93章 成效显著()
徐远明因为刘建设的呼噜声,不得不把话题转到老干部们关心的问题上,胡星宇又因为老干部们花样百出的建议尴尬无比,这个情况下,萧正阳如果还在后面缩着,就说不过去了。
只所以会有这个会议,是因为他开始提出的建议,所以,他现在要出头帮领导们挡挡枪了。
既然是出来挡枪的,就不能抢了徐远明的风头,也不能让胡星宇继续尴尬下去,那么,萧正阳要做的,就是把大家的注意力吸引到自己的身上来。
他从角落里站了起来,走到了徐远明的身边,轻声道:“首长,会都开了一个多小时了,您休息一下,我给大家讲一讲清房的事情吧?”
徐远明放下了手中的笔,转头看了萧正阳一眼,表情正常,眼神却蕴含着一丝疲倦,道:“好好好,你讲一下吧。”
萧正阳点头答应了一声,徐远明也转过头去,脸上带着笑,看着大家,道:“各位老领导,刚才大家提的建议都很好,我都做了详细的记录,我们回去之后,一定把这些建议向党委汇报,也一定全力解决,让各位老领导满意。接下来,我们营里的萧助理,还有点事跟大家说一下,谢谢大家配合。我去个洗手间,很快就回。”
说完话,徐远明起身就走出了会议室,胡星宇也急忙起身跟了出去,口中还说道:“副旅长,卫生间在这边,我带你去……”
徐远明来一营也不是一次两次了,这一次又住了这么长时间,还能不知道洗手间在哪里?还需要他胡星宇给指路?
很明显,徐远明既然出去了,就不可能很快就回来,而胡星宇呢,说是出去给徐远明指路,其实也是想借机逃离会议室。
萧正阳刚才在那坐着的时候,已经打了腹稿,所以,他也没有耽误时间,直接跟大家说道:“各位老领导,我是助理办的助理,叫萧正阳,首先,对于今天断电的事,我代表我们助理办,给大家道个歉,是我们事先考虑的不周全,没有提前做好通知,我也向各位老领导保证,以后绝对不会再出现这样的事情……”
“哎呀,没事没事,干工作哪有十全十美的?小伙子你好好干,不要有什么心理压力!再说了,今天要不是断电了,我们也没机会到营里来,也没有这个机会跟你们的副旅长和教导员反应一下我们的问题。”
“是啊,是啊,别有压力,小伙子,我们年轻的时候,也一样会犯错误。”
众人七嘴八舌,接上了话,竟然没有人怪罪萧正阳。
这还真是出乎了萧正阳的意料。
他本以为,自己说了断电的事,这帮老干部会把火气撒到自己头上呢,谁知道,大家反过来都在安慰他。
看来,大家当着徐远明的面,发了一顿牢骚,提了一顿建议,说的十分痛快,心里的火气已经全消了。
虽然大家没有怪罪萧正阳,他还是再次给大家道了个歉,然后,他就直接转入了正题。
“各位老领导,耽误了大家半天的时间,实在是不好意思,接下来呢,我把这次清房有关的人员名单宣布一下,等会还有点事要和大家商量一下,不在名单里的各位老领导,如果想回去的,就可以回去了,如果想再坐一会的,我们也十分欢迎。电,我们马上就给大家送上。”
更换线路,本来就是换的营院内部的,跟公寓楼那边没关系,要把电送上,只是分分钟的事情,所以,萧正阳敢跟大家说这个话,但是,他也不能明说。
房间里暂时安静了下来。
断电的事情,大家可以不怪罪萧正阳,清房的事情,却是很多人都关注的。
自己住的房子是不是违规的,其实并不是每个人都清楚。
今天来到这个会场的人,大约只占全部住户中的百分之七十左右,而且,基本上都是退下来的老干部。
至于那些还住在公寓楼的转业或者自主的干部,他们白天或者上班去了,或者干别的事情去了,很少有人在家,所以也不可能过来,要么就是他们的家属过来了。
这些老干部和其他的一些家属,平日里和部队的接触并不是太多,对部队现在的政策也并不是十分了解,而且,上次清房,清了一半就不了了之,很多人根本就没有搞清楚什么样的该清理,什么样的不该清理。
刚才徐远明已经讲了一通,他们大致是了解了政策,但是,具体会不会清到自己的房子,他们也不能完全确定。
所以,萧正阳现在要宣读名单,除了睡着了打呼噜的刘建设,其他人都竖起了耳朵,仔细地听着萧正阳的声音。
萧正阳对照着名单,一个一个地把清房对象的名字念了出来。
有些人舒了一口气,有些人的表情就变得凝重了起来。
听完之后,觉得和自己无关的,就浑身轻松地站起了身子,聊着闲天,三三两两地离开了会议室,被念到名字的,脸色不大好看,坐在那里没动。
也有人走到门口,又回头叮嘱了萧正阳一句:“小伙子,赶紧把电给我们送上啊!”
等到该走的走的差不多了,萧正阳默数了一下,还留在会议室里的,除了依旧在打呼噜的刘建设以外,还有十六个人。
其中就有他之前见过面,谈过话的那七个人。
二十一户清房对象,来了十六个,包括已经谈好了三个,谈的差不多的三个,较劲的一个,总体来说,这个会议的成果,还是挺显著的。
比起之前跑了几天找不到人,这个会开的也是值得的。
但是,十六个人当中,只有六个算是基本上没问题了,还有十个不知道到底是什么想法的,萧正阳还是觉得压力山大。
在座的这十六个人,互相之间,也是你瞅瞅我,我瞅瞅你,都没有主动开口说话。
坦白讲,在这个场合里,愿意腾房子的,不会主动表现出来,他怕人家说他瞎积极,不愿意腾房子的,也不会主动表现出来,他在看形势,看别人是个什么态度,看自己有没有同盟军。
萧正阳清了清嗓子,道:“各位老领导,实在是不好意思,要多耽误大家一会时间……”
“你不用说了,小伙子,还是把你们领导叫过来吧!”
刘建设不知道什么时候停住了呼噜,醒了过来,突然对萧正阳来了这么一句。
第94章 贵人相助()
听了这话,萧正阳的脸色有点不大好看,他主动站起来说话,目的就是给领导挡枪,现在怎么可能去把领导叫回来呢?
但是,他如果不去叫徐远明和胡星宇回来,刘建设肯定不能和他算完。
萧正阳有理由相信,刘建设不是刚刚睡醒的,而是一直都没睡着。
看样,这个老头啊,不但会摆资格,还会耍心眼。
而在座的这些清房对象,虽然都还没来得及发言,但看着刘建设率先出头了,他们心中一定都十分高兴。
都知道枪打出头鸟,但是只要这只鸟不是自己,大家就都愿意看到更多地出头鸟冒出来。
有人冲在前面,自己跟在后面浑水摸鱼,这种感觉比起自己冲在前面死扛的感觉,要好的多。
萧正阳脑子里飞速运转,片刻之后,就有了自己的打算:此时此刻,不能去把领导叫回来,而是要坚定自己的立场,以理服人。
不管清房工作牵涉到谁的利益,最终也说不过一个“理”字。
就算在座的这些人之中,有一些人是蛮不讲理的人,萧正阳也没打算后退半步。
之前一些关于清房工作的传言,包括清理王天安房子的一些历史,都曾经让萧正阳有过畏难情绪,但是,经过这段时间的工作,他也发现,只是听信传言,其实也是不太靠谱的。
本来他还觉得,所有被清房的对象,都是极其抵触这个清房工作的,可是在前期拜访到的七户房主中,竟然将近半数是十分配合工作的,还有将近半数只是有些犹豫,只有极个别的,态度是十分强硬的。
他亲自经历的事情告诉他,实际状况和传言有些不符。
他现在反倒觉得,上一次清房,之所以不太顺利,最后还和王天安发生了激烈的冲突,很有可能是因为前期的工作做得十分不到位,甚至于在采取强硬措施之前,营里的人连被清房的对象都没有亲自见过一面。
从传言来说,都说营里做了很多说服和沟通工作,都说助理办先上的门,然后副营长又上的门,最后营长和教导员再次上门,一而再,再而三地做沟通和说服工作,都没有效果,可实际上,他们真的做了吗?
还是说,他们只是简单地贴个公告,限定一个清房期限,然后人家没有搬走,就直接开始采取强制措施了呢?
从这一次的清房进程来看,萧正阳觉得,助理办的这几个人,根本就没沉下心去做前期的沟通工作,在没有他督促的情况下,王小勇甚至于连公告都懒得去贴,更不用说后期再三上门,找不到人还要三番五次地去找了。
而谢正林和胡星宇,或许知道这个情况,或许并不知道,只是听了助理办的汇报,就以为前期做了很多沟通却没有效果,所以他们一气之下,就带着营里的人,去采取了强硬的对策。
传言终归是传言,站在自己的立场上,每个人都会在传言的过程中美化自己,所以,当这个传言传到萧正阳耳朵里的时候,很可能已经跟事情的本来面目大不相同了。
萧正阳能做出这个判断,当然是因为他这段时间跟助理办的几个人有了接触,也对这几个人的工作作风有了一定的了解。
所以,他决定,自己先在这里顶一会,即便顶不到最后,他也要尽自己的努力,争取大家的支持和理解。
刘建设看萧正阳没有回音,又催促了一句:“小伙子,你太年轻了,不管事,赶紧去把你们领导叫过来吧!”
萧正阳站稳了身子,清了清嗓子,带着笑容,说道:“刘政委,各位老领导,我今年三十岁,我的父亲今年五十八岁,论年龄,各位都是我的长辈,论军龄,给我都是我的老前辈,希望大家给我一点机会,容我先说两句……”
刘建设道:“你说了又不管用,说那么多干什么?”
旁边有人搭腔道:“哎呀,老政委,我看小伙子挺实在的,人家干工作也不容易,你就让人家说两句能怎么了?”
刘建设呵呵一笑,道:“好,让他说,我看他能说出什么花样来!”
萧正阳也不知道为什么有人会帮他说话,他感激地看了那人一眼,也看了看刘建设,道:“谢谢老领导理解!”
那人笑了笑,道:“小伙子你接着讲,我们虽然年纪大一点,兵龄老一点,但我们也不是不讲道理的人,你只要说的有道理,我们就听,你说的要是没有道理,那可就别怪我们摆老资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