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花开锦绣-第108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拔乙锎鳌!�

    跟着进来的童氏看着傅庭筠鬃角的点翠大朵,窘然地解释道:“太太,外面天太冷,我就哄着大小姐做了朵绒花……我再给您做朵好的。”

    “不用了!”傅庭筠笑着抱了呦呦。歪了脑袋,“呦呦给娘戴上。”

    呦呦高兴地应了一声,把自己做的小绒花戴在了母亲的点翠大朵旁边。

    傅庭筠让雨微拿了靶镜来。

    “不错。不错。”她点着头,“很漂亮。”

    呦呦听了咯咯地笑。转身要下炕:“我还要给弟弟做一朵,二叔做一朵,雨微做一朵,郑三娘做一朵,童妈妈做一朵……”她扳着小指头数。

    大家都笑了起来。

    童氏有些激动地抱着呦呦去了暖房。

    傅庭筠和雨微商量着年节礼的事,定下了哪几家由阿森去送,哪几家由郑三去送。

    晚上阿森得了信,跑去问正在厨房打热水的雨微:“什么时候送王家的年节礼?”

    雨微掩了袖笑:“腊八之前全送完就行了,至于哪家什么时候送,全看二少爷的意思。”

    阿森听了,跑出了厨房。

    雨微笑道:“这是怎么了?”

    “谁知道。”正在烧火的郑三娘笑道,“这些日子都神神叨叨的。”

    雨微笑着打了水,服侍傅庭筠歇息。

    第二天一大早,阿森就出门去了,中午回来吃午膳,跟傅庭筠打招呼:“我下午想去王家送年节礼。”

    立冬过后阿森就放了假

    “行啊!”傅庭筠吩咐郑三送他。

    他到掌灯时分才回来:“王夫人非要留我用晚膳不可。我看着王大人不在家,王家就王夫人母女三个人,偌大的宅子,冷冷清清的,就留在那里用了晚膳。”

    不过是二进的宅子,除了他们一家四口,还有七、八个仆妇,哪里就称得上冷清了。

    傅庭筠在心里暗笑,问了问去送年节礼的情景,知道王夫人那边正准备过年,见阿森送了年节礼过去十分的高兴,还说过几天会派人来回礼,就打发阿森下去歇了。

    阿森回了屋。

    傅庭筠却叫了跟着他一同出去的砚青:“阿森送了什么东西给王家的两位小姐?”

    砚青先是骇然,继而释然——以为阿森曾向傅庭筠提起,道:“二少爷送了一盆金钱桔给王家的大小姐,送了一盆水仙给王家的二小姐。为这个,王家的二小姐还生了半天的气,被王夫人数落了几句。”

    阿森不是这么不通人情世故的人啊。

    傅庭筠奇道:“他怎么想起送王家大小姐一盆金钱桔?这么冷的天,他从什么地方弄来的?”

    砚青笑道:“前些日子王家大小姐来家里的时候曾说过,她们在福建过年的时候,家里都会摆了盆金钱桔。二少爷满大街地找也没有找到。后来还是问了个卖水仙才知道,原来丰台那边有暖房,二少爷就去了丰台那边,却只有两家种金钱桔的,一盆就要五十两银子。二少爷就帮着人在城外打了鸟,赚了十几两银子,这才把买金钱桔的钱给凑齐了。就天天寻思着怎么给王家大小姐送过去……”

    难怪他主动请缨,要给王家送年节礼呢!

    却是送给王家大小姐的……

    一般人家,多半会留长女。

    傅庭筠觉得有些头痛,悄悄和雨微说。

    “我看着二少爷像是和王二小姐更玩得拢……”雨微也很是意外,“要不,您探探二少爷的口气?”

    “他那么小,未必就想得这么远。”傅庭筠叹着气,“而且就算他真有这心思,也得王家瞧得上才行啊!若是问了他王家又没这意思,岂不让阿森伤心?”

    雨微笑了起来:“太太您这是关心则乱——哪天去王夫人那里问问王夫人准备留谁在家,然后在说家常的时候说给二少爷听不就得了。您看二少爷这金钱桔送的,一看就是个有主见的。说不定没待您开口,二少爷已先有了主意。”

    “也是啊!”傅庭筠笑起来,待过了正月十七落了灯,她写了帖子给王夫人,约她二月初二到玉鸣山踏青。

    谁知道帖子刚送去,珍珠进来禀道:“太太,四喜胡同那边的傅大奶奶要见您。”

    还好不算太晚……o(n_n)o~

    ps:因为这几天在参加内训,明天考试,所以明天只能一更了。

    ※

第二百零一章 嫂嫂() 
嫂嫂?

    傅庭筠愣住。

    这还是她第一次登自己的门。

    傅庭筠想到去年腊月间傅五老爷登门吵闹的事,不由眉头微蹙。

    她上有公公,下有夫婿,两人都不待见自己,她又是循规蹈矩的妇人,按道理不可能随意和她走动才是……难道她也来趟这淌浑水不成?

    傅庭筠心里就有些不喜。

    但想到傅家少奶奶一直对自己很是和善,她还是吩咐珍珠:“快请了傅家少奶奶进来

    。”

    珍珠应声退下。

    傅庭筠换了件衣服,迎了出去。

    傅少奶奶穿了件大红色遍地金的褙子,鬓角簪着一朵莲子米大小的珠花,手上戴了对羊脂玉的镯子,打扮得很是贵气,却掩饰不住眉宇间的憔悴。

    难道真给自己猜中了?

    傅庭筠在心里嘀咕着,脸上却笑意盈盈地把嫂嫂迎到内室临窗的大炕坐下。

    傅少奶奶不由松了口气。

    傅五老爷在赵家的遭遇尽管瞒着儿子和媳妇,可时间一长,在傅五老爷身边服侍的人多多少少透了些风出来,她可是一清二楚。因担心和公公一样被傅庭筠拒之门外,她想到“人怕对面”的话,连帖子也没敢下,直接就上了门。不曾想傅庭筠不但亲自去垂花门迎了她,还在内室待客……她心里不禁觉得侥幸。

    珍珠和蔻儿在上茶点的时候忍不住打量了傅少奶奶几眼。

    傅少奶奶看得分明,笑容就平添了些许的窘然。

    傅庭筠眉头微蹙。

    珍珠和蔻儿忙低下头,轻手轻脚地退了下去。

    傅庭筠端了茶盅:“今秋的铁观音,嫂嫂尝尝。”

    傅少奶奶笑着呷了一口。赞道:“醇厚甘滑,好茶。”

    傅庭筠笑道:“嫂嫂若是觉得好,等会我让人包些嫂嫂带回去喝。”又道,“嫂嫂既然来串门,怎么不带了两个侄儿一起来?说起来我也有几年没见到他们了。不知道两个侄儿现在怎样了?”然后喊了雨微:“把大妞和大哥儿抱来给奶奶看看,也认个脸。”只和傅少奶奶说着家常,一副要堵了她的嘴的模样儿。

    傅少奶奶看着微微笑了起来。说起两个儿子:“……都是乖巧的性子,只是这两天天气不好,怕带他们出来着了凉。”

    童氏和雨微带了呦呦和曦哥儿过来给傅少奶奶问安。

    傅少奶奶褪了手上的羊脂玉手镯给呦呦做了见面礼。解下腰间挂着的羊脂玉玉佩给曦哥儿做了见面礼。

    过年的时候呦呦给人磕了不少头。行了不少福礼,得了不少红包。

    见傅少奶奶给她见面礼,也不用童氏吩咐,麻利地给傅少奶奶行礼道谢。

    曦哥儿还懵懵懂懂,雨微抱着他,代他给傅少奶奶行礼,还没有起来,曦哥儿已把玉佩往嘴里塞。

    雨微看着冒汗。忙将玉佩从他口中夺下来,他却嘴一瘪,哭了起来。

    大家都笑了起来。

    傅庭筠就对傅少奶奶道:“可见嫂嫂的东西曦哥很是喜欢。”

    “是啊!”傅少奶奶起身抱了曦哥儿仔细地打量。转头对傅庭筠道,“不怪人说姑舅老表骨肉亲。他和你的两个侄儿也有几分相似。”

    傅庭筠搂了站在她身边的呦呦笑

    傅少奶奶弯下腰,和蔼可亲地问着呦呦的日常起居。

    呦呦口齿伶俐,问一答三,逗得大家哈哈大笑。

    屋里的气氛变得很好。

    傅少奶奶就摩挲着呦呦的头叹了口气,道:“也不知道以后还有没有机会再见到大妞儿和大哥儿……”笑容渐敛。

    傅庭筠听着她这话里有话,知道终于说到主题了,也不搭腔,只照着字面上的意思应酬:“这有什么难的,嫂嫂想什么时候来看他们,什么时候来就是了。我出嫁,嫂嫂可是给我添了箱的。我们家的大门,永远都为嫂嫂敞开着呢!”然后岔开了话题,笑道,“二月初二的时候我邀了王夫人一起去玉鸣山踏青,要不嫂嫂也和我们一起去玉鸣山玩一天吧!到时候把两个侄儿也带上,我正好可以看看,呦呦和曦哥儿也可以认认表哥……”

    傅少奶奶眼底就露出几分洞察世事后的明了,道:“二月初二,我恐怕不得空——我已经和公公、相公说好了,二月初一就启程回华阴……”

    傅庭筠愕然:“嫂嫂回华阴,那老爷和哥哥?”

    “他们留在京都。”傅少奶奶的神色有些淡然,“年前听华阴老家的人来说,祖母身体微恙,婆婆虽然不在了,可这侍疾的事我们这房也不能袖手旁观。所以我和我的娘家人商量,决定带你两个侄儿回华阴,一来是尽尽孝道,二来两个孩子生在京都,长于京都,对华阴却陌生得很,时间长了,说不连自己的堂兄妹们都不认识了,更不要谈什么手足之情了。我娘家母亲和哥哥们听了都觉得好……”

    “祖母病了?”傅庭筠听着有些急起来,“病情怎样?要不要紧?”

    “年纪大了,受了些风寒,一时抵御不住,”傅少奶奶道,“听说不要紧……”

    既然如此,为何要回华阴侍疾?

    傅五老爷和哥哥都没有纳妾,她走了,傅五老爷和哥哥在京都由谁照顾?

    祖母身体有恙,母亲不在,嫂嫂回去尽孝,因为不放心孩子太小,带着一同回华阴也说得过去,为何还要写信回娘家去商量娘家的母亲和哥哥?

    知道祖母的身体不要紧,这些疑问一个接着一个地从傅庭筠的脑子里冒了出来。

    好像知道她在想什么似的,傅少奶奶苦涩地笑了笑,声音骤然低了下去,道:“我原来觉得。姑奶奶受了委屈,那也是不得己,后来知道真正的缘由,心里很是不安……跟你哥哥说,你哥哥却不以为然……”她说着。咬了咬唇,好像有千言万语不知道该怎样表达似的。

    傅庭筠也怨傅庭筀。

    他们好歹是一母同胞,原来不知道是什么事也就罢了。现在知道了,竟然还是这样一个态度……可怨归怨,总不能因为这个就让嫂嫂和哥哥起罅隙吧?哥哥是个无心无情的人。到时候为难的还不是嫂嫂。

    她忙道:“这件事与哥哥无关。嫂嫂不要多想。”

    傅少奶奶闻言轻轻地叹了口气,端起茶盅,垂了眼睑低头望着茶盅内金黄色的茶汤,小声道:“我也是幼承庭训,从小在家里跟着哥哥们读过四书五经的人……”她有些艰难地道,“言传身教……莫过于此……就写了封信给我娘家的母亲……母亲知道了,就和我哥哥商量……娘家的人都觉得我还是带了孩子回华阴的好……公公身边没有个照顾的人,正好你哥哥还要到国子监去读书……有他代我在公公面前尽孝

    。我放心得很……以后若是没有什么事,我也不会再回京都了……姑奶奶这里,我怎么也要来辞个行……只可惜你哥哥管得紧。不能带了侄儿来给你磕头……”她说着,掩面而泣。

    “嫂嫂!”傅庭筠如遭雷击。呆呆地望着无声哭泣的傅少奶奶,不知道为什么,竟然泪如雨下,“您,您何必如此……总归是我不好……”

    傅少奶奶听着掏出帕子擦着眼泪,强露出个笑容来,打趣道:“自古劝合不劝分,我知道姑奶奶是好心,只是这话未必就是姑奶奶的真心话!”

    傅庭筠见了心里更觉得酸楚,张口正欲再劝,傅少奶奶已道:“我知道姑奶奶是好意,只是我主意已定,姑奶奶若是还当我是你的嫂嫂,就什么也不要说了。我人虽懦弱,却不是那是非不分的人。若是我图一时的安逸留在了京都,以后你两个侄儿渐渐长大,到了明事理的时候该怎么办?回了华阴,有我守着,有他们的舅舅帮衬着,或许不一定会成才,却也不会让他们长歪了……你也是做母亲的,应该知道嫂嫂的苦衷才是!谁都能来劝我,姑奶奶却不应该劝我的。”

    傅庭筠哑口无言。

    面颊上挂着泪珠儿。

    傅少奶奶看着一笑,把手中的帕子递了过去,道:“快擦擦眼泪,我们家姑奶奶可不是那遇事只知道哭的人。”

    那轻快的语气让傅庭筠也跟着心中一松。

    她接过傅少奶奶的帕子擦了擦眼泪,道:“那您以后准备怎么办?公中分到各房的银子,只能够嚼用……”说到这里,她站起身来,“我这里还有些贴己银子,嫂嫂先拿去用吧!”又怕嫂嫂拉不下这个脸皮,道,“母亲离开华阴也有四、五年了,家里只留了几个老仆看守,这么久无人居住,家具、陈设恐怕都阵旧不堪了,这花钱的地方多着呢……”

    傅少奶奶一把拉住了傅庭筠:“哪里就用得上姑奶奶的体己银子了!我这里还有娘家的陪嫁,娘家的哥哥也答应家里的出息以后每年分我一成,”她说着,笑道,“你以为我为着什么要和我娘家的哥哥商量?”语气带着几分俏皮。

    傅庭筠很是意外,睁大了眼睛望着傅少奶奶。

    傅少奶奶笑着朝她眨了眨眼睛。

    傅庭筠失笑。

    难道这才是她嫂嫂的本性……或者,这些年嫂嫂也过得很压抑?

    她坐了下来,朗声道:“那好,等嫂嫂什么时候需要,再告诉我一声也不迟。”

    傅少奶奶笑声清脆:“你放心好了,你两个侄儿成亲的时候我不会忘记你的!”

    傅庭筠也笑。

    两人四目相对,突然都觉得颇此间亲昵了不少。

    考完之后是总结,明天的时间不好说,五点钟之前没有加更,那就只有一更了,还请大家多多包涵!

    o(n_n)o~

    ※

第二百零二章 花树() 
到了二月初一,傅庭筠带着呦呦和曦哥儿去了十里铺。

    傅五老爷没有出现,只有傅庭筀来送傅少奶奶母子。

    他们在阳关饭庄大厅的单间用午膳的时候,傅庭筠就坐在二楼的雅座,推开槅扇就可以看见大厅的情景。

    她推开槅扇的时候正好看看见傅庭筀和傅少奶奶母子从单间里用完餐走出来。

    傅庭筀甩手走在前面,傅少奶奶牵着两个儿子跟他的身后。他一边匆匆朝外走,一边不耐烦地道:“……若是祖母没事,你就早点回来。父亲这些日子心情不好,家里再没个主事的人,岂不要乱套了!”

    傅少奶奶垂睑应着“是”,显得有些心不在焉。

    傅庭筀不满地停下了脚步,正欲说什么,看见旁边单间有人出来,他皱了皱眉,又转身朝外走去。

    可见傅五老爷和傅庭筀还没有意识到事情的严重性,认为傅少奶奶这次回华阴不过是普通的探亲罢了。

    傅庭筠轻轻摇头。

    郑三蹬蹬蹬地跑上了楼:“太太,我已经跟傅少奶奶身边那位叫冬姑的贴身妈妈打过招呼了。”

    傅庭筠点头,走到雅间的另一边,看见傅庭筀离开,便下楼去了阳关饭庄的后门。

    傅少奶奶的马车在那里等着。

    看见傅庭筠,傅少奶奶面带几分感激:“让姑奶奶受委屈了。”

    “哪里的话,”傅庭筠笑着,两个侄儿正睁大了眼睛好奇地望着她,“本来想在阳关给嫂嫂送行的

    。见你们一家四口,就没有打扰。”她的目光落在了两个侄儿的身上,“这是大哥儿和二哥儿吧?”

    “正是。”傅少奶奶领着两个儿子下了马车,让两个儿子给傅庭筠磕头。

    “不用了,不用了。”傅庭筠忙携了两个侄儿。“这里尘土飞扬,小心弄脏了衣裳。”

    傅庭筠在傅家是个禁忌,两个孩子都不太记得她了。闻言不由朝母亲望去。

    傅少奶奶看着不知道为什么心中一酸。眼角忍不住泛起些许的水光:“你是他们的嫡亲姑姑,这么老远地来送行,不让他们给你磕两个头怎么说得过去!”执意要两个孩子给她磕头。

    那边冬姑已机灵地拿两个坐垫放在地上。

    两个孩子规规矩矩地给傅庭筠磕了三个头。喊着“姑姑”。

    此去经年。不知道再见是什么时候。说不定她已是满头白发,两个孩子已成家立业,擦肩过去却互不认识……更不要说呦呦和曦哥儿,血亲成了陌路。

    她心里很是难受。

    “快起来吧!”傅庭筠摩挲着两个孩子的头,送大哥儿一块端砚,送二哥儿一匣子湖笔,“好好读书,将来好光耀门楣。”又让呦呦和曦哥儿来认亲。

    小孩子们地喊着“表弟”、“表妹”。两个大人却是感慨万千,还是冬姑小心地道“少奶奶,再不走。就赶不上客栈落脚了”,傅庭筠和傅少奶奶才互道珍重。

    傅庭筠亲自抱两个侄儿上了马车。

    傅少奶奶朝着傅庭筠挥手。

    马车渐渐驶出了十里铺。

    傅少奶奶一手一个地揽着两个儿子。

    二哥儿好奇地道:“娘。姑姑过年的时候为什么不到我们家串门?”

    “那是因为……”傅少奶奶一时语塞。

    大哥儿见母亲露出为难的表情,忙道:“娘,我们什么时候才能到华阴?华阴是不是有很多的堂哥堂弟,表哥表弟?”

    “是啊!”傅少奶奶笑着搂了搂长子,道:“你大伯家有两个堂哥,两个堂姐,你们要叫大堂哥、四堂哥和二堂姐,三堂姐……”她趁机告诉两个儿子认人:“你大姑姑家一个儿子,一个女儿,你们要叫大表哥和大表姐……”

    “娘!”二哥儿跳起来打断了母亲的话,“那姑姑家的表妹和表弟排行第几?”

    傅少奶奶有些意外,想了想,道:“你姑姑和你父亲是嫡亲的兄妹,和别人不一样。他们不论序,你们叫表妹和表弟就行了。”

    大哥儿笑道:“和舅舅家的表哥、表姐一样吗?”

    傅少奶奶一愣,笑了起来:“对,对,对,和你舅舅家的表哥、表姐一样,也不论序。呦呦和曦哥儿跟你舅舅家的表哥、表姐是一样亲的。你们记住了吗?”

    大哥儿和二哥儿连忙点头。

    傅庭筠自然不知道这些

    她满心感叹着傅庭筀的后知后觉,写信给�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