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拔椅馐伦盼使げ康娜耍撬担衷诠こ掏旯ち耍掖梢越桓康饔茫前耸蛄降目В簿涂梢悦运车募窃诒空噬狭恕!
冷不防对方给出这样的解释,沈默知道他们是准备先自我撇清了,然后那给宫里的八十万两做要挟,你要是不接受这个说法,那咱们就彻底查下去,扣去我们能说清的部分,再查剩下的流到哪里去了?倒要看看谁敢查下去!
“还真是光棍啊!”被反将了一军,沈默不由暗暗皱眉,他曾掌市舶司,对船只造价很是熟悉,建造三十艘大船,其中还有十艘运输船,哪怕用最高的规格,最多二十万两银子足矣,哪用八十万两?
而且沈默知道,这些年来,大明的运输业已经十分发达,从天津到山东,从江浙到福建,从福建到两广,从两广到南洋,都有大型的船队如梭往来,只要付出一笔可观的运费,就能把木材从东南运到北京来,哪用得着专门造船?
但人的观念总是落后于时代的,京里的大人们,尤其是紫禁城的皇帝们,意识还停留在几十年前,片木不许下海的时候,将从海南到天津的海路视为畏途,若不亲身经历,是无法改变的。
如果沈默抓住此事不放,最多就是朝廷派员追查此事,广东可在大明朝的最南端,一来二去就是好几个月,严党现造船都来得及,可真是没法说清。
向来很有想法的沈默,竟一下子没了思路,只好权且接受了涂立的说法,于是涂立说,第二天便面圣说明情况……沈默身为下官,也没法阻拦,只好由他去了。
其实沈默不怕涂立如此上报,他早通过内线,得知嘉靖皇帝的态度,这次无论如何都要拿下严世蕃了,所以痛快接下这个差事,实指望着再给自己加个功劳,好让未来更有把握些。
可如果等到嘉靖驳回涂立的意见,那不是给自己加分,而是减分了;而且更严重的是,一旦严世蕃被皇帝逼急了,用那给内廷的八十万两银子做要挟,让嘉靖帝夹得难受的话,自己一定会成为出气筒的。要是真到那一步,可就猪八戒照镜子,里外不是人了。
沈默更担心的是,自己自出道以来,一直英明神武的形象,会毁于一旦,那可是维系自己脆弱小团体的重要武器,绝对不能有失。他岂是善罢甘休之人?让铁柱把所有卷宗一股脑打包,带回家继续寻思。
~~~~~~~~~~~~~~~~~~~~~
回到家中,他便一头扎进书房,开始仔细研究工部的账目,想要找出些漏洞,在最后时刻翻盘。但他悲哀的发现,自己于账目一道,简直是一塌糊涂,看到头晕脑胀,却还是不得要领。
他想到自己自信满满的结果差事,想要完成对自己最有利的局面,谁知竟一头碰了壁,反让严党摆了这么一道,真是偷鸡不成蚀把米啊!沈默不由火气上升,把来请吃饭的丫鬟好一个凶,吓得丫鬟落荒而逃。
沈默低头准备继续研究,却发现天暗的看不清东西了,不由大叫道:“掌灯!掌灯!”等了片刻,还是没动静,沈默怒道:“人都死哪去了!”
话音未落,外面有了亮光,然后便见若菡端着烛台进来。
沈默不由尴尬道:“夫人,不是说你……”
若菡白他一眼,用烛台将屋里几处灯光点着,书房便亮堂起来,这才对沈默道:“老爷是主子,当然想骂谁都可以,只是万一教坏了孩子们,那就麻烦了。”
沈默讪讪道:“我也是急得,所以才口不择言。”说着笑道:“你来的正好,我有问题请教。”
“奴婢惶恐,” 若菡装模作样道:“愿为大老爷分忧。”
沈默便问道:“你在各省里都开着分号,却从来不亲临视察,是怎么防备那些掌柜的中饱私囊?”
“水至清则无鱼,”若菡道:“他们无伤大雅的拿点吃点,我也就睁一眼闭一眼过去了,但凡事有个限度,要是闹得不像话,我就直接砸了他的饭碗!”
“我知道你厉害,”沈默拉着她的手道:“我是问你怎么做到的?”
“查看账目呀,”若菡道:“每个月都有账本送到我手里来,我通过对账目的查看,便能发现收支异常,往往那些徇私舞弊,就存在于这些异常的地方。” 轻巧的话语背后,不知凝聚了多少汗水和心血,只是她不说罢了。
“那……你能不能帮我,把这个帐理一理?”沈默指着那堆案件相关的账册,对若菡道:“我知道有点多……”那些账册足有厚厚的二十多本,在沈默看来,没有十天半个月,甭想理出个头绪来,可时间不等人,哪有那么多时间?所以他才急的失了态。
谁知若菡翻了翻那些账册,很淡定道:“一晚上就够了。”
“夫人,莫要消遣我?”沈默苦笑道:“为夫向你赔不是了……”
“我有那么小心眼么?”若菡千娇百媚的横他一眼道:“就是吃了雄心豹子胆,奴家也不敢哄骗老爷。”便拉着沈默的手道:“咱们先去吃饭,等吃完饭便开工,保准不耽误。”
沈默将信将疑,但不敢得罪权威,只好答应下来。
等心不在焉的吃完饭,沈默和若菡又回到书房时,便见门前站着十个模样伶俐的女子,一齐向他俩请安。
沈默见她们肩上都背着个制式的包裹,心下觉着奇怪,但没有问,他知道若菡必有计较。
进了书房后,若菡人让人抬来两张大方桌,将屋里的灯全都点亮,光明如昼,又把门窗关得严严实实。趁着下面人忙活的功夫,若菡小声对沈默道:“我培养这些女孩子好多年,那么多的账目能及时算清,全仗着他们的铁算盘。”说着对那些女子道:“这里有二十本账册,只有收支两项,没有销售、借贷,所以你们必须尽快理清楚。”
“是!”女子们一起脆声应到,便将包袱里的算盘、纸、西洋铅笔拿出来,噼哩叭啦算了起来。
沈默看这些女子一面运指如飞,一面翻动账册,不由眼花缭乱、目眩神迷,对若菡小声赞叹道:“看来你能把事业做那么大,真不是侥幸得来的。”
若菡幸福看着沈默道:“没有大老爷撑起一片天,小女子就是有再大的本事,也没地儿施展啊。”
“行了,咱们别互相吹捧了。”沈默笑道:“也不知道账目理清楚,到底有没有什么收获。”
“一定会有的。”若菡轻声道:“老爷放心吧。”说完两人便沉默下来,书房中就只闻一阵沙沙的春蚕声。
~~~~~~~~~~~~~~~~~~~~~~~~~~
今夜的北京城,不止一处算盘声,西苑紫光阁内,这时也是噼里啪啦的一片声响。
两张长长的紫檀木大案上,摆着两具长一丈、宽一尺的大红木算盘,站在案前的,是二十个从针工局、衣帽局、尚衣监临时调来的记账太监,十个太监共用一个算盘,十只细长的手正在飞快的同时拨弄着算珠,满头大汗地统算着账册。
司礼监的四大太监,此刻齐聚紫光阁内,却没有了往日的神气,都俯身跪在一道珠帘前面,一动不敢动。
珠帘后面的软塌上,盘腿坐着大明朝的至尊,嘉靖皇帝陛下。此时皇帝正母不转瞬的盯着榻边小机上的几张账单,面色越来越难看。
过一会儿,珠击声停了,跪在地上的黄锦赶紧爬起来,拿过新理出来的账单,轻声道:“主子,总账目出来了……”直到里面的嘉靖哼一声,才送到珠帘后面,轻轻搁在小机上的最后一片空地儿,然后倒退着出去,再跪在珠帘外面。
大殿里恢复了往日的安静,明明有十几号人待着,却一点声音都听不到。
对跪在地的司礼监四大秉笔来说,每一秒都是无比的煎熬;对于跪在殿外的二十四衙门首领太监来说,更是如此。
过了不知多长时间,珠帘后的嘉靖终于出声了,“黄锦,你在江南织造局,每年可以给宫里多少进项?”
“回主子,五十万两。”黄锦轻声道,今天这些人里,就他心情稍微轻松点,因为他已经五六年不在京里了,烂账一般算不到他头上。
“五十万两啊,”嘉靖皇帝道:“这五十万两,可是全入了内帑的,”说着声音冰冷道:“你们怎么就弄出这么大窟窿,还得靠外臣给你们补!”原来今天晚上,皇帝跟太监们算账,就是为了查明内廷那八十万两两的窟窿,是怎么造成的……李芳虽然被皇帝派去修陵,但还是很忠心的,冒着被治罪的风险, 也将严世蕃的底牌禀告了皇帝。
暴怒之后,嘉靖很快恢复了冷静,因为他知道,自己越生气,就越中了别人的算计——他当然可以一气之下,把严世蕃逮捕入狱,随便找个罪名咔嚓了。可那样天下人会说,严世蕃为天子补亏空,最后却被卸磨杀驴,实在让人齿寒。这是死要面子的嘉靖,万万无法接受的。
嘉靖虽然老了,不愿多事了,但他骨子里还是那个聪明绝顶,掌控欲超强的皇帝,从来都是他玩弄别人,岂能容忍被人玩弄?而且是一而再再而三!不就是欺负他年老体衰,已经无心无力再重整朝政?
严世蕃为什么这么多大胆?因为他生活在一个政治稳定的社会里。中国自古以来,正朔王朝都是君与士大夫共天下,皇帝在政治生活中,并不是随心所欲的。只有开国的一两代皇帝,因为是帝国缔造者,可能不太在乎官员阶级,敢大刀阔斧的干些什么。但到了他们儿孙继位时,政治稳定下来,皇权便被全天下的官员,一起装到笼子里,皇帝想要干些什么,必须得到大臣们的支持才行,不然就没法干,汉晋唐宋明,五大正朔汉人王朝,从没出现过皇帝独揽大权的情形。君臣总是互相试探、互相制约着,共同治理偌大的国家。
像嘉靖这样不守规矩,蛮不讲理的皇帝,绝对是历代的异类。大臣们跟他讲道理,他就跟大臣们讲感情,大臣们跟他讲感情, 他就跟大臣们讲道理,一句人话也听不进去,非得我行我素。在经过漫长而艰苦的斗争后,最终引发了千年未见的“哭门事件”,那位让嘉靖恨了一辈子的扬升庵,对众臣道:“国家养士百五十载,仗节死义,正在今日!”。于是,群臣跪伏于左顺门,高呼太祖高皇帝、孝宗皇帝。嘉靖命太监传谕:“尔等姑退!”但群臣到中午师范仍然伏地不起。于是,皇帝命锦衣卫将翰林学士丰熙等八人逮入诏狱,杨慎等人于是憾门大哭,一时间“声震阙庭”。嘉靖大怒,对哭门官员施以廷杖,打死十余人,几乎人人重伤残废。杨慎等侥幸未死者,被发配充军,遇赦不赦,终生不得翻身。
这件事后,嘉靖终于将原本君臣共享的权柄,尽数收入囊中,真正成了唯我独尊的独夫……但他悲哀的发现,自己跟正人君子、直臣清流已经离心离德,不可能再得到这些人的真心拥戴了,于是严嵩粉墨登场,拉开了严家父子专权的二十年。十几岁就能跟内阁老家伙周旋的皇帝,难道越活跃差劲,真不识人焉?不,嘉靖知道这父子俩不干好事儿,把他的国家弄的乌烟瘴气,可嘉靖真被那惨烈无比的“哭门事件”给吓怕了,所以说他离不开严家父子。不是因为怕国家乱了……其实嘉靖很清楚,都已经一地鸡毛了,还能乱成啥样?
让他真正恐惧的是,一旦没了这父子俩的镇丄压,没了听话的严党,大明会再次出现“众正盈朝”的可怕局面,再来一次大礼仪?再来一次憾门哭门?那自己真要成为古往今来第一昏君、第一暴君、第一独夫了!这才是嘉靖对严家父子纵容的本质原因。
可惜,谁都没看懂帝心,包括严世蕃。都把嘉靖想的太简单了,身为大明朝在位时间最长,政治斗争经验最丰富的皇帝,嘉靖太清楚自己怕什么,不怕什么了。
于是严世蕃把皇帝的纵容,当成嘉靖无心政事、偷懒怕麻烦了。在嘉靖一次次容忍下,越发觉得皇帝好欺负,竟然敢一再要挟起皇帝来!
第十卷 莫道浮云终蔽日 第六四五章 帝王术
嘉靖何尝不知,有本事的人,往往不屑于以这种阿谀钻营上位,而对自己一味柔媚的人,一般都动机不纯,往往对国家无益,但皇帝是真怕了那些不要命的大臣,真不想重温当日的噩梦……他躲在西苑二十多年,不肯回宫、不肯上朝,说别的都是借口,其真实原因,不过是怕了自己的大臣,怕再陷入孤独无援的境地。
所以他躲开金銮殿,就躲开了这个国家的正常秩序,他通过跟内阁几个人接触,对这个国家施行着间接地统治,这样可以避开绝大多数精力过剩的大臣,不必承受以一敌百的痛苦;但他这样做,无疑加重了内阁……尤其是首辅的权柄和和威信——代表皇上与大臣会见,总制军政大权。使权威之中远超本朝历代大学士,甚至宋朝的宰相也有所不及。
嘉靖也意识到这个问题,他曾对严嵩道:“公有宰相之实,而无宰相之名,权位之重,虽李、胡所不及。” 李、李善长,大明第一任宰相;胡、胡惟庸,大明最后一任宰相,都因冒犯皇帝的权威,被朱元璋咔嚓了。 嘉靖如是说,便充分证实,在严家父子的问题上,他是苏醒的。
那嘉靖为何还要用这父子俩二十年,且极不愿意换人呢?因为严家父子之于嘉靖,其尖就是看门狗、替罪羊和描金马桶。正因为有这对父子当看门狗,能力把那些讨厌的清流自臣挡在外面,让皇帝眼不见心不烦;正因为有这对替罪羊。皇帝的不作为才能化为严家父子的专权祸国,当嘉靖觉着这父子已经臭不可闻、无法容忍时,就会把马桶扔得远远地。
就是因为这爷俩不得人心,没法跟群臣真正的抱团,必须时刻紧依着皇权,能力狐假虎威,随时想开就开的掉,才不会出现相权过大,要挟皇权的情况,嘉靖才能吃得香、睡得好,闭关多久都不怕……至于老百姓受不受苦?对不起,皇帝陛下根本不在乎。如果他能稍稍不那么自私,大礼仪也不会产生。大明朝也不会落到今天这般地步。
底本嘉靖认为,姓严的马桶满了。帮就端出去,换上个姓徐的马桶接着方便。
但现在情况变了,严世蕃拿着皇帝的纵容当软弱,几次三番的骑在他脖子上拉屎,这条嘉靖亲手养大的恶狗,已经不把主人的意志当回事。想要逼着主人让步了!
通常这种情况,距离变成狗肉火锅的日子,也就不远了。
龙有逆鳞,触之则死!嘉靖是个多么强硬的皇帝?在他还是个少年的时候,为了保持自己的主张。他能跟全天下作对,哪怕注定要青史蒙垢、跟大臣们离心离德。也不肯转变主意,岂能容忍被一再的寻衅?嘉靖这次是真下定决心,要让严世蕃付出代价!
但事到临头,才知道做起来有多难。皇帝、至尊,大明朝的主人,看起来是手握乾坤、随心所欲、不可违逆的,其实要比平头百姓更加拘束,不能轻举妄动。
尤其在武人当权过去六百以后,皇帝想要将意志转化为人人屈服的法令,就必须有一帮文官的支撑;没有任何人支撑的独夫,将悲惨的失去一切,包含皇帝的权柄。
嘉靖已经在大礼仪中,失去了太多正人君子的支撑,现在假如再把小人赶走,还有什么人肯听他的?到时候满朝文武、离心离德,天下士人、横眉冷对,圣旨出不了紫禁城,黄泉尊严悲凉扫地,自己这个皇帝,还是上吊死了算了。
当然不能这样,还没到灰心的时候!痛定思痛之后,已经沉沦半载的嘉靖皇帝,终于振作起来,开端对自己的晚年之争生活进行布局。
沈默的判定一点没错,一个如此没有安全感的皇帝,是不可能把皇位让给自己的儿子,那所谓的“想当太上皇”,不过是嘉靖抛出来的烟雾弹,就是要试一试百官心意。
成果让他大失所望,大家都去捧他儿子的臭脚,将置我这个皇帝于何地?于是,他得出了最终结论,大臣皆不可信!无论奸臣还是直臣,每人都有自己的算盘,不会跟他同心同德!那该怎么办?难道真要变成孤家寡人,从此专心修道,把天下交给他们闹?当然不行,嘉靖修道,是为了多活几年,多当几年皇帝!可不是转为修炼而修炼。
于是,困扰大明历代皇帝的难题,也涌现在嘉靖的面前一大臣不跟我一心,可他们人多势众我也打不过,疼时该怎么办?找帮手啊,于是,就像他的列祖列宗一样,嘉靖将眼力投向了,身边无所不在,无比听话,绝不会背叛自己的宦官。
刨去太祖时代,明朝的太监混得还是不错的,郑和、王振、刘谨、张永这些人,都曾经叱咤风云,领一时风骚,逝世后也是或者流芳百世,或者遗臭万年,成为太监们的偶像。从成祖爷开端,历代皇帝都十分倚重这些阉人,命其侦辑不法、领宫掖禁卫,京城兵马;甚至出镇处所,监督军队,负责税收……内廷号称“十万太监”,有特务、控军队、掌税收,甚至可与外廷分庭抗礼!
事实上,内廷的司礼大珰,甚至有“内相”之称……
当然,那都是嘉靖朝以前的事情,自从换了嘉靖皇帝,太监们的好日子就到头了,还想发财、带兵、操控朝政?做你娘的清秋大梦去吧!他在圣旨中,重申太祖皇帝的祖训,“内臣不得干涉政事,犯者斩!” 起先,太监们并没放在心上。 一百多年都这样过来了,还能说变就变?谁知道还真的就变了,嘉靖很快下了第二道谕旨,命所有派驻外地的镇守太监,立刻返回北京。有迟滞怠慢者, 定斩不饶!
把太监们都弄回来,嘉靖便着锦衣卫开端清查太监们的不法之事,一旦查出,或打一顿撵出宫去,或发为苦力劳动改革,再严重点的,就直接打逝世,挂在司礼监外示众,太监们终于意识到,这位爷确实是来真的!于是宦官的权利跌入了历史的低谷,不仅不允许干涉朝政,更不能与官吏串通一气,甚至连置产业的权利也没有,一个个穷得叮当乱响。若不是这些年皇帝宽仁了些,把江南织造这一块,交给太监们管。像陈洪、黄锦这样的大太监,连养老钱都存不够,真要让诸位无根的先辈笑掉大牙。
~~~~~~~~~~~~~~~~~~~~~~~~~
如此瞧不上太监的一个皇帝。怎会又动了重用太监的念头?这并不抵触,因为不用也好,重用也罢,都是符合当时情况的决择而已。
因为皇帝要想治理偌大的帝国,就必须依附文官集团,但那些深具才干的文官,大都是桀骜不驯的死硬派,尤其是爱好跟皇帝对着干……这并不希奇,因为士大夫忠于的是国家,而不是某个皇帝,而皇帝会把对国家的忠诚,等同于对自己的。
想不到一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