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严嵩只好再一次下跪请罪。
嘉靖将那金杵扔回钵里,哼一声道:“手里拿的是哪里的报丧信啊?”
“回禀陛下,浙直总督张经的战报。”严嵩双手奉上道。
黄锦刚要过去接,却被皇帝喝住道:“不用给朕看了,这个张经太不像话了,都成陈谷子烂芝麻了才报给朕看,要是指着他的奏报了解行情,朕早就成睁眼瞎了。”
严嵩心中一惊,暗道:“看来陆炳也盯着江南呢。”便恭声道:“张半洲也有他的难处,陛下还是看看吧,毕竟他是主事人,很多事情还是他最清楚。”
“朕今天不想听坏消息!”嘉靖一挥袖子道:“整天是坏消息坏消息,难道就没有一条消息吗?”
“有。”严嵩很镇定道:“绍兴大捷,陛下!”
第三卷 谁人试手补天裂 第一五二章 浙江巡察
“快快讲来。”嘉靖帝终于来了精神,呵呵笑道:“黄锦,快给朕上木樨露,也给阁老倒一碗。”
黄锦笑眯眯应下,不一会儿便用个雕龙金碗和个朴素的银碗,给皇帝和阁老一人上了一碗色泽清透的木樨露,这种饮品温润可口,饮下去却浑身清爽。嘉靖皇帝自幼体弱,肠胃十分畏寒,是以十分钟爱这木樨露。
严嵩年纪大了,这玩意儿也正对他胃口,现在却无暇品尝。见陛下已经摆好听故事的姿势,他便清清嗓子,开始绘声绘色的讲述起来,让皇帝跟着长子和沈默,重温了一遍惊险刺激之旅。
为了能让皇帝开怀,老严嵩拿出天桥耍把戏卖艺的手段,把个姚长子如何勇敢机智,沈拙言如何文武双全,吹了个天花乱坠,果然令嘉靖皇帝胃口大开,连喝了两大碗。
严嵩察言观色,发现皇帝尤其爱听那沈默的事迹,便益发添油加醋,专拣那小子的事迹讲……什么自称“浙江巡演”慑服村民;什么油泼倭寇力保城池;什么孤胆双枪勇救长子;什么指挥乡勇力阻倭寇;什么破船之计大功告成。
嘉靖皇帝终于笑逐颜开,拍着喝得圆滚滚的肚皮道:“事实证明,倭寇不是不可战胜的,一个小书生就能将其玩于股掌之上。”说着便总结出一个道理道:“可见东南能不能平定,关键还是有没有用对人的问题。”
严嵩深表赞同道:“陛下圣明。”他本想借题发挥一番,谁知皇帝十分体贴道:“喷了这么多吐沫星子,朕都替你口干了,快喝吧,不够还有。”
严嵩只好满面感激的小口喝钦赐的木樨露,心中愤愤道:“想喝的时候不让喝,不想喝的时候非让喝……”
他在那喝着,皇帝便把话题转回到绍兴大捷本身去,轻轻磕动他的玉钵道:“虽然这次胜利本身不算太大,但意义却非比寻常。如果将三月来的剿倭比作一团漆黑,那一仗就是唯一的亮点!”
虽然刚喝没几口,严嵩赶紧搁下碗道:“陛下英明,大力宣扬这次大捷,是十分有必要的。”
“尤其是那个什么?”嘉靖帝挠挠耳根道:“叫什么来着?”
“沈默。”严嵩恭声答道。官话中还带着些许江西口音。
“就是那个小三元,他叫什么名字?”嘉靖有些不耐道。
“沈默。”严嵩又一次如是回答。
“到底叫什么?你这个老糊涂!”嘉靖几欲抓狂道。
严嵩这才恍然大悟。赶紧赔罪道:“陛下息怒。那小子姓沈名默,叫“沈默”,不是“什么”。”说着羞涩笑道:“微臣的乡音太重,让陛下误会了。”
嘉靖这才听明白,不由跌足笑道:“沈默什么,这小子的名字着实有趣。”笑得泪都出来了。
严嵩和黄锦赶紧陪着笑起来。
~~~~~~~~~~~~~~
笑了好一会,嘉靖皇帝觉着浑身通透,竟是许久没有过的神清气爽,不由龙颜大悦,擦擦龙眼角地龙泪道:“为什么抗倭如此艰难?我大明朝的灵根,读书人没有发挥应有的作用,是很重要的一个原因。只有读书人的心气起来了,我大明的气势才能起来!所以朕准备把这个小子树起来,给天下读书人做一个榜样!”
越想越觉着这是个正办,嘉靖皇帝笑道:“有情有义,有勇有谋,又是文昌之地的小三元,很好的苗子嘛!”
严嵩心说便宜这小子了……有了皇帝这句话,这小子就仿佛上了直通翰林院的青云道……当然他也不敢打包票,因为当今圣上有个很显著的特点,便是反复无常,谁知到时候还记不记得这句话。
但至少现在,嘉靖皇帝是兴致盎然地,他命黄锦给阁老磨墨,拟旨封赏。
严嵩提起笔来,恭声道:“该作何封赏还得请陛下示下。”
嘉靖扶着黄锦的胳膊站起来道:“一般怎样褒奖啊?”
“依照常例,无非是文人封文职,武人封武职,父母师长各晋一级。”对于曾经担任过礼部尚书的大学士来说,这些东西都是随口就来的,严嵩微一沉吟,又提出一点看法道:“微臣妄揣圣意,觉着陛下似乎有意着力奖沈拙言,但他毕竟仅一秀才尔,也不是领兵的将领,也没有取得什么平定一方的大功绩。封他爵位有点过……但封官位也不妥,凭人家绍兴小三元的本事,怎么也能考个翰林官出来,肯定还是希望走正途出身,脚踏实地的做官。”
稀里哗啦说了一大顿,听起来句句都是建设性的,但细细一琢磨,是一句有用的建议也没有……到时候有了成绩,他严嵩可是提过意见地,若是出了岔子,他就会说“建议不是我提出的。”既不会留下话柄,也不会跑了好处,进可攻退可守,这就是当朝首辅的绝世功力。
嘉靖皇帝虽然聪明绝顶,却也没听出这话有问题来,还在那微微点头道:“确实如此,赏轻了不足以体现朕意,赏重了他还承受不起,得想个两全的办法。”说着在地上兜起了圈子……
这时候严嵩是绝对不会插言的,每次皇帝要拿主意地时候,他都以“简在帝心,乾坤独断”,将皮球踢回去。只有实在被逼得没法时,才会小心翼翼的提出一种皇帝最愿意听到地主意……人人都说他严首辅没原则,其实太冤枉他了,因为严首辅至少有一条始终不渝的原则,那就是“在家不得罪老婆,上班不得罪领导,可保天下太平!”
嘉靖帝转了好几圈,也没想出个所以然,竟然问侍立在一边地胖太监道:“黄锦,你有什么好主意?”
“奴婢是个笨蛋,能有什么好主意?”黄锦生就一副喜相,让人看着就不讨厌,只听他掩口笑道:“不过奴婢倒有个好笑的主意,不如说出来给万岁爷和阁老解闷。”
“讲。”嘉靖帝饶有兴趣道。
“那沈默不是曾经自称浙江巡演吗?”黄锦笑道:“不如陛下就真赐给他个“钦命浙江巡演”,听起来颇为尊贵,实际无品无级,自然就不耽误他考科举了。”
嘉靖闻言竟颇为意动道:“阁老以为如何?”
“黄公公的主意令人耳目一新,”严嵩呵呵笑道:“不过巡演一词有失庄重,还是换成别的好些。”如果一句有用的不说,如何显示自己的水平?再说皇帝也不会要一个屁都不放一声的首辅。所以当有人提出建议后,他便会认真的提意见,比起提建议来,还是这个比较安全。
“叫什么名字呢?”嘉靖皇帝搜肠刮肚一番,双手一拍道:“有了,就叫钦命浙江抗倭安民靖海巡察使……简称浙江巡察,阁老以为如何?”
一听这个官名,已经脱离了方才“巡演”那种弄官范畴,严嵩立刻打起精神道:“陛下,浙江抗倭任务最重,总督巡抚、兵备总兵各司其职,忙而有序,实在不宜再加职官进去了……而且据说那沈默还未弱冠,也不可能胜任要职啊。”
“什么职官要职?”嘉靖皇帝哈哈笑道:“朕还没荒唐到那一步,所谓浙江巡察,就是让他在抗倭战场上到处走走看看,把他所见所闻所想告诉朕,仅此而已。”
严嵩一听,按照皇帝的意思,这个浙江巡察甚至不能算官,只能说是“奉命差遣”的临时职务,这才放了心。
而且这只不过是个临时委任、无品无级的观察员,由皇帝钦命既可,连吏部都不需要知会。
所以当严嵩拟旨,皇帝用玺之后,钦命浙江抗倭安民靖海巡察使沈默沈拙言,便新鲜出炉了。
~~~~~~~~~~~~~~~
最麻烦的弄完之后,其余的封赏就简单多了,嘉靖帝让严嵩拟出来,简单一看便准了。
把这件事情忙完,嘉靖帝心情大好,终于说出深夜唤他来的真正目地:“陶真人说,倭寇首领乃是东海恶蛟化形所成,所以才兴风作浪,屡剿不灭。所以要想彻底平息倭乱,必须先祭祀东海龙王,请他老人家发兵消灭恶蛟,朕深以为然……”说着淡淡一笑道:“你给朕推荐个人选吧。”
严嵩想了想,不动声色道:“老臣以为,通政司通政使兼工部右侍郎赵文华,忠诚练达,性情淑均,可为陛下担此重任。”
“赵文华?”嘉靖帝看看老严嵩的脸道:“你倒真是举贤不避亲啊。”
严嵩坦然笑道:“为陛下祭海,要的是忠心诚心细心虔心,而不是才干,所以老臣觉着赵文华足堪重任。”
嘉靖一想也是,不就去祭个海吗,用谁不是用?便点头道:“就依你了。”
两位大人物都觉着今晚决定的都不是什么大事,也就都没放在心上。
然而他们却忘了,世上有种人,给点阳光灿烂,给点雨水就发芽——赵文华是,沈默更是。
第三卷 谁人试手补天裂 第一五三章 徐渭治丧
转眼间沈默已经回家几日了,一回来沈贺便病倒了,说是浑身乏力,咳嗽不止,请来的大夫说这是“神破心伤,惊惧忧思之症”,主要因为某事心恸过度,导致气带不连,体虚乏力,才会有此症状。
沈贺一听吓坏了,叫大夫开最好的方子,拿最贵的药。
大夫也不客气,开出五钱银子一副的药方,让沈默照方抓药,说每日早晚各一副,连服一个月便能痊愈。
沈默一听这么多钱,着实吃了一惊。他博览群书,自然读过《难经》、《内经》、《千金方》,虽然不会给人看病,但还称得上是“粗通医理”,以他看来,老头就是在外面转悠了一天一夜,再加上大喜大悲、情绪起落,身体免疫力下降,被风寒入了体,也就是俗称的感冒了。
他捻着方子冷笑道:“不如请济仁堂的大夫再来诊过。”
那医生登时紧张起来,一个劲儿的直朝沈贺瞅去。只见沈主簿歪在床上,一边咳嗽一边骂道:“为啥这么贵呀?便宜点不行吗!”
大夫陪笑道:“沈爷这病说大不大,可容易落下根,要是不用最好的药材,再好生照料着,往后每年都犯一次,那该多遭罪啊。”不知为何,他将“好生照料”四个字咬得极重。
见沈默还要说话,沈贺气急败坏道:“你爹我难得生次病,就让我花两个吧!”
老爹都这么说了,沈默只好把质疑憋到肚子里,伸出脖子挨上一刀宰,让沈安跟着大夫回去抓药。
待他俩一走,沈默也起身往外走,沈贺不由紧张问道:“你要去哪?”
沈默说去徐渭那。沈贺面色惨白道:“你还要走吗?”说着使劲咳嗽起来道:“我都快把肺叶咳出来了。你就不能不走吗?”那丫鬟春花赶紧上来给老爹抚背。
沈默翻翻白眼道:“我总得取回行李来吧?”
沈贺登时大喜过望。身子好似立刻就痊愈一般。使劲挥手道:“汝速去速回。”
沈默狐疑地看他一眼。沈贺立刻又剧烈地咳嗽起来。
沈默有颗七窍玲珑心。心里已然跟明镜似地了。不由无奈地摇摇头。嘱咐春花一声道:“你给老爷好生揉背。可别真地咳出肺叶来。”春花吐吐舌头。小声答应下来。
待沈默走出去。沈贺又示意春花出去看看。待确认那小子已经离开院子后。他地咳嗽声便戛然而止。指着桌上地蜂蜜水道:“嗓子都快咳冒烟了。”
春花赶紧给老爷端水。沈贺咕嘟嘟喝下一碗,一擦嘴巴道:“怎么样?你家老爷可以去演社戏吧?”
春花捂嘴笑道:“奴婢觉着少爷一准看出来了,就是不拆穿老爷罢了。”
沈贺顿感无趣道:“看出来又怎样?我是他老子,我说病了就是病了。”说着小声骂道:“这个臭小子,非得让老爹学司马懿装病才肯回来!”
~~~~~~~~~~~~~~~~~~~~~~~~~~~~~~
沈默已经猜出老爹的小把戏了,一片父爱拳拳,他又怎会不解人意的揭穿呢?再说他在外面漂着其实也很难受了,正好就坡下驴,两全其美。
从后院走到前院,沈默却没有往正门走,而是顺着南墙根前的梯子,爬到了邻家院墙上,再顺着对面的梯子,爬到人家的院子里。
邻居家是个富户,一家几口正在院子里围坐吃饭,见沈默进来竟然毫不意外,还热情招呼他坐下用饭。
沈默摸摸他家小孙孙浑实的脑袋,笑道:“又给你们添麻烦了。”
那家老爷子理解的笑道:“沈相公见外了?人说远亲不如近邻,不麻烦地。”
沈默苦笑道:“实在想不到,竟然有被人堵在门口,得爬墙出去的一天。”说完挥挥手道:“继续吃,我去也。”便带上个斗笠,从后院推门出去了。
望着他离去的背影,这家的小孙孙无限羡慕道:“爷爷,要是有人在门口抢着请我吃饭,我一定不躲。”
儿媳妇也羡慕道:“那么多送礼的,沈相公怎么就是不让人家进门呢?就算不让进,留下礼物也是好的嘛。”
儿子也羡慕道:“还有那么多媒婆说亲地,为什么一概不见呢?真实可惜可惜。”
当家的老爹冷笑道:“一群蠢物知道什么?沈三爷和沈相公是明白人,人家知道这些人一半是贪恋沈相公高中“小三元”的名气,一半是借机给沈三爷行贿,世上哪有无事献殷勤地?有所出必有所求!”说着叹口气道:“而且我绍兴刚死了一船人,正在举城哀悼之际,沈相公家中倘若门庭若市,显然是不合时宜的。”
“可惜可惜……”一家人摇头叹息,八成是没听明白。
~~~~~~~~~~~~~~~~~~~~~~~~~~~~~~
沈默偷偷从邻家溜出来,找了艘乌篷船,便往山阴行去,一路上看到好几家人家挂出白幡,支起灵堂,那撑船的老哥也在不停叹息,说太惨了呀太惨了。
到了大乘弄里,沈默竟然在徐渭家门口,又看到了灵堂白幡,不由心惊肉跳,心说这家伙可是孤家寡人,难道半个月没见,阎王爷把这个大才子收去解闷了?
三步并作两步,冲到徐渭家里,便见院子里搭着灵棚,那徐渭一身素白祭服,正背对他坐在地上烧纸。
沈默这才稍稍放心,看灵棚两侧悬挂着白底黑字的挽联,不由轻声念上联道:“讶道自盟,天成烈女名。”再念下联道:“生前既无分,死后空余情……”
话音未落,便听那徐渭戚声接着道:“粉化应成碧,神寒俨若生。试看桥上月,几夜下波明……”
沈默走过去,蹲在他身边小声问道:“老哥,你这是祭奠谁呀?”
徐渭也不看他,一边专注地烧纸,一边轻声道:“兰亭严老翁的女儿。”
沈默吃惊道:“就是你去相亲的那位?”
徐渭点点头,涩声道:“本月初严翁携两女去杭州省亲,前日返回,不幸乘坐殷家商船,为倭寇所袭,争斗中严翁身死,其两女不愿为敌所辱,竟投水而死……其长女即有意愿配徐渭者……”
说完捶胸顿足,放声痛哭起来,其撕心裂肺的程度,竟如真个丧妻一样……其实他完全就是以亡妻的规格在祭奠那位小姐。
沈默听他言辞中多有自责之意,便轻声劝道:“文长兄,你与那严姑娘一未曾见面,二未曾文定,怎能说责任全在你呢?”
徐渭边哭边道:“当其时,芶成之,必可得免……”他的逻辑是,如果当时定下这门亲事,那位严家大女儿就得在家待嫁,不能再出门了,也不会遇到倭寇,也就不会为保名节而自尽了。只听他十分认真道:“所以说严大小姐之死责任全在徐渭,这也是我既不祭严翁,也不祭严二小姐,而单单祭她一人地原因。”
沈默默然,陪着这个忠厚的多情种子烧了一会儿纸,望着袅袅升起地青烟,他突然叹口气道:“文长兄,我不如你多矣!”
~~~~~~~~~~~~~~~~~~~~~~~~~~~~~~
为了祭奠严氏女,徐渭倾尽所有,还借了二两银子,这个窟窿当然由沈默帮着填上了。
看他仍在那痛哭不已,沈默拿着借条出去给他还上钱。回来后徐渭已经不哭了,正坐在桌边发呆。
沈默又掏出二两银子来,搁到桌子上道:“这些钱先花着,过两日我再给你送些过来。”
徐渭肿着眼道:“虽说朋友有通财之谊,可老占你的便宜,我也怪不好意思地。”
“正话反话全让你说了!”沈默笑骂一声道:“谁让咱俩是朋友呢。”便指指东厢道:“我家老爷子病了,哭着喊着要我回去,只好先把铺盖卷回去了。”
徐渭面露不舍道:“一看到你还以为管饭的回来了,谁知连饭馆子一起搬走了。”
沈默哈哈大笑道:“不过是多走几步道而已,欢迎随时去吃,就算长住也行。”
徐渭笑笑道:“少不得叨扰。”便拉着沈默在天井里坐下道:“快跟我说说化人滩用兵地始末,早就想去找你问问,这几天忙着治丧,也没顾得上。”
沈默点点头,沉声道:“正想找你参详一下呢,看看病根到底在哪里。”便将俞大猷率军抵达化人滩以后,发生的种种情形讲与徐渭,末了叹息道:“三千手持鸟铳弓箭的大明军士,被二百多倭寇撵得屁滚尿流,真是让人难以置信啊!”
徐渭面色凝重道:“这并不稀奇,倭寇能以一敌十打败官军,已经成为公论了。”
“原因何在?”沈默叹息道:“我这些天想了很多,现在想听听你的看法。”
“抛去朝廷那些蝇营狗芶,单说军队的战斗力,我认为原因有三。”徐渭沉声道:“其一曰以文制武;其二曰卫所弊政;其三兵源不佳。”
第三卷 谁人试手补天裂 第一五四章 小戚
“先说第一个“以文制武”,是我太祖祖制,为的是防止武将做大,实行起来效果也不错。却导致外行指挥内行,将领地位低下。”徐渭叹口气道:“我朝对武将防范太严,管训练的将领不带兵,临场指挥的将领不知兵,且还要受上级文官的掣肘。一个三品武将见了六品御史,说不得还要下跪,一旦有所忤逆,御史竟可当场命人将其压下打板子……试问武将地位如此之低下,除了那些世袭军户之外,有谁还愿意习武卫国呢?”
“没有,一个也没有!”徐渭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