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最后一个北洋幕僚-第10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在离开夏威夷檀香山四日之后舰队遇到了大麻烦,暴风雨来了。

    实际上在海面上经常遇到大风大浪的天气,甚至眼看着晴空万里,转眼间便暴雨如注。海面的气候让陆地生活的人们极其难以适应,可是这一次的台风有点大,船体在海浪之中起起伏伏,船与船之间不敢距离太近,唯恐彼此被大浪卷得撞击到对方。

    王永安只能将自己绑在床上,免得四处跌倒,而士兵们也不得不祈求老天爷不要让船只沉没,同样把自己绑在床上。众人吃饭也非常费劲,船工只好将煮熟的盐水土豆分给大家,每人五个土豆,作为一天的食物。

    李准说,这种暴风雨指不定刮几天,大家只能省着点吃,而且不能开火做饭了。大家吃着吃着,只感觉土豆一股子咸腥味,一打听才知道是海水煮的,幸亏土豆都煮熟了,否则又该有人拉肚子了。

    台风整整持续了两天两夜才平息,可把众人折磨得够呛,风平浪静之后,众人纷纷跑出船舱来到甲板上晒太阳。但很快大家全都跑了回去,太平洋上的太阳太晒了,众人晒了一会儿太阳之后全都感觉到脸疼。

    “现在是夏天,正是最热的时候。”李准笑着说道。

    “李将军,你在英国学习过?”王永安问道。

    “是的,青年时期在英国学习过。”李准道。

    王永安问:“你觉得如果大清国想要恢复北洋水师的水平,需要做到哪些?”

    李准想了一下,摇头道:“二十年投入,二十年训练,二十年造船,二十年国家稳定。”

    “你觉得我们接下来的二十年,能够国家稳定吗?”王永安笑着问道。

    李准没有给出答案,只是笑着反问:“只要朝廷多一些司令这样的人,这二十年还是能够得到的。”

    王永安大笑道:“未必吧,如果天下多一些我这种人,我想天下会更乱。”

    李准心中大惊,王永安未来一定会有一番大动作,而这番大动作,甚至能够影响到国家的命运和朝廷的未来。他心里突然害怕了起来,因为他将这支护侨舰队的命运绑在了王永安的身上,但如果王永安效仿赵匡胤陈桥兵变黄袍加身,自己将如何是好。

    李准越想越觉得可怕,甚至他一度想到向朝廷告密,可惜他既没有这个胆量,又没有途径,毕竟他的一举一动都在王永安的掌控之下。

    如今护侨军上上下下都是王永安的人,自己就像只被黏在一张大蜘蛛网上的猎物,要么与之融为一体,要么就会成为牺牲品。最终,在激烈的思想斗争之后,李准暂时决定跟随王永安,甚至算是暂时“潜伏”在王永安身边,看看他到底会耍什么花招。

第二百七十七章 大厦将倾的大清国() 
此时的大清国内风雨飘摇,清廷却浑然不知,依旧沉浸在自己的美梦之中,而此时的湖北新军之中,同为革命党,曾经的同盟会分子,因与孙逸仙意见不合而独立建立的共进会,正在积极地策动士兵秘密反清。

    共进会是激进的反清组织,1908年由川粤闽赣湘鄂六省激进革命党建立,并在当年便在广西省南宁发动了起义。南宁起义失败之后,又在梧州发动起义,同样也宣告失败。1909年,共进会在胡南省发动暴动,次年,由于胡南省发生灾荒奸商哄抬两家,朝廷官员参与其中,共进会趁机发动抢米风暴。彼时胡北省新军被朝廷派遣胡南省平息抢米风暴,共进会准备趁机发动兵变,但因走路风声而宣告失败。

    共进会党魁之一的孙武在广州起义失败后逃回到武汉,此时胡北省革命青年多以为孙武是孙逸仙的弟弟,而孙武为了拉拢更多的青年加入共进会反清,几步否则自己是孙逸仙的弟弟,也不承认,这就让很多人误信传言,加入会党之中。为了积极反清,胡北省革命党在孙武家中召开胡北省革命会议,岂料到会议刚一开始,便纷争四起。

    原来胡北省革命团体中,除了孙武、邓玉麟、汤玉如的共进会外,另有一支革命力量蒋翊武、刘复基的文学社。文学社的本名叫做振武学社,是胡北省新军中留日军人回国之后自发建立的反清革命党,党员之中绝大多数为从日本留学回国的军校生,包括日本陆军士官学校和日本振武学校的学员,因此他们在军队中的影响力颇大。而共进会则在百姓和会党之中影响力更大,所以双方第一次会谈,非但没有成功,反而因为以谁为主先吵了起来。

    胡北省的革命党还没有推翻满清,却自己先吵了起来,但也侧面的反应了清末的大历史环境。由于清廷无力控制地方,而地方政府只顾自己敛财,导致整个国家风雨飘摇,各会党党派纷纷自立,而众多的党派之间也存在着巨大的矛盾,乃至于清廷形成了一种畸形的和平。

    摄政王载沣等非但没有看到其中的危险,反而以为大清国海内歌舞升平,自己面临的危险不过是北面的俄国和南面的法国,西面的英国和东面的日本。在国内,皇族内阁面临最大的问题也不过是各省咨议局不断的抗议,抗议,抗议——抗议顶个屁,就让他们去抗议吧!

    于是清廷将自己的脑袋扎进了沙子里,成了一只看不见外界一切的鸵鸟。

    而此时由于端方带走了部分胡北省新军,导致胡北省兵力紧张,为了能够有效及时地对付胡北省革命党,湖广总督总督瑞澂决定允许新军士兵在非射击训练时间持有武器,但处射击训练时不得持有子弹。

    但这个消息给革命党人的巨大震撼,让文学社和共进会振奋务必,他们认为起义的日子就要到了,革命党的春天就要来临了,于是在共进会让步的调解下,双方决定屏气争执,联合组建胡北省革命党(此革命党与孙逸仙毫无关系)。胡北省革命党人,由孙武担任军事领导人主管战斗指挥,蒋翊武担任军政领导人主管军政后勤,刘复基为总理负责民政,并提出未来推翻满清后建立中国革命军政府。其中刘复基将担任革命军政府首任总理,宋教仁、杨时杰、居正、熊秉坤、李作栋等胡北省革命党人军身居要职——不过他们又忘记或者说刻意地排斥了同盟会党人,认为未来主导中国的,只能是胡北省革命党。

    与此同时,共进会胡南省人焦达峰与谭人凤在胡南省四处联络,秘密推动起义,焦达峰在湘东召集全省30名帮派会党首领,共议反清大局。不过胡南省士绅多忠于满清政府,焦达峰认为胡南省应在胡北省起义之后再顺势起义,且共进会在胡南省势力并不大,无法起到主导作用,只能居中联系,并随后与胡南省新军中的各革命同志私下频繁联系,积极准备发动革命。

    西北重镇的陕省,同盟会成员井勿幕积极与哥老会、刀客等会党联系,由于同盟会名声极大,陕省各会党纷纷歃血为盟表示效忠同盟会,公举孙逸仙为大当家,推翻满清——要不是井勿幕阻止,众会党甚至喊出推举孙逸仙成为新皇帝了。而陕省新军之中,张钫、钱鼎、张凤翔等军官早在保定陆军学校之时便秘密加入同盟会,在担任新军军官之后,他们组建了军事研究社,以研究军事的名义策划推翻满清。

    江西省,林森、吴铁城、李烈钧等同盟会成员也积极策划江西新军起义。

    山西省,同盟会成员景定成、革命军官阎锡山等人积极策划山西省新军起义。

    云南省,同盟会成员杨振鸿、蔡锷、罗佩金、李厚存、唐继尧、李根源、顾品珍等人积极策划新军起义。

    上嗨,陈其美、沈曼云、李平书等人积极策划上嗨起义。

    浙省革命力量原本非常分散,然而因为秋瑾、徐锡麟被杀,反而促进了浙省革命党人的联合,蒋尊和、吕公望、朱瑞、周凤岐、黄元秀等革命党人也暗中策划起义,只是因为浙省作为清廷重要税收大省,又屡次发生起义,因此清廷对浙省防备教严密,暂时没有起义的好机会,但浙省革命党蛰伏发展,其中浙省新军绝大多数军官都有反满倾向。

    苏省苏南地区,同盟会成员刘之洁等人将苏州巡抚程德全发展为革命党,苏州起义在即,但陈其美认为在长江以北有王永泰、王永安兄弟二人,其江北新军只知王氏兄弟不知天下朝廷,因此应当等待王氏兄弟反清之后再发动起义。但因为苏州上下皆为革命党,并成为江南地区的革命党大本营。

    皖省吴春阳、韩衍、管鹏、王天培、胡维栋等人积极策划皖省起义,并悄悄聚集在安庆,由于王永安对皖中地区控制较差,因此给予了革命党以极大的发展空间,但吴春阳等人也认为,在天下未定之时,皖省革命党人绝不能轻易招惹江北军,也不能轻易发动起义。

    贵州革命党人在同盟会成员张百麟的积极策划下,招兵买马准备反清起义。

    广西革命党人在同盟会成员苏无涯、李应元等人认为广西提督陆荣廷为绿林出身,且对广西新军控制极其严密,因此广西革命起义需要争取陆荣廷参与,负责绝难成功,于是对陆荣廷日夜灌输反满的思想。陆荣廷一方面对革命党等严加防备,另一方面虚与委蛇,坐看天下风云。

    广东省、山枺 ⒑訙 ⒅绷ナ 

    除了少数几个偏远或人烟稀少省份,但凡汉人较多的地方(东北三省除外),革命势力蠢蠢欲动,一股反清的革命暴风正在形成,与此同时朝廷却依旧认为革命者不足为惧,搓饵小贼罢了,只等端方和赵尔丰平息川乱,天下自然会继续被大清统治——至少名誉上被大清统治着。

第二百七十八章 洪门搞鬼() 
大清国内局势愈发紧张起来,汉人知识青年参加革命成为一股潮流,尽管此时的大清国文盲率达到百分之八十五,知识青年数量并不多,但是不可否认,一旦当这股力量迸发,就是大清国亡国之时。

    而在此时大清护侨舰队经过了一个月的航海行程,于1911年7月29日抵达美国西海岸港口城市城市圣弗朗西斯科市(旧金山)。

    中国人有一种特殊的家乡情结,在家乡的时候说这里不好那里不好,但是在外地总会说自己多么多么怀念家乡。中国人在国内骂这里骂那里,但是一出国大部分全都变成了“愤青”爱国者,不允许别人说祖国一丁点不好。

    如今的海外华人也是如此,对于大清国护侨舰队的到来,他们感受到了别样的国家情结。对于此时的绝大多数海外华人来说,大多数还不懂得祖国的概念,更多的人只是因为大清朝廷派出军舰出兵保护海外华人让他们觉得一种依靠。

    作为美洲大陆华人居住的最主要地点,十几万旧金山华人蜂拥来到港口欢迎护侨舰队的到来,甚至连西海岸的华人也纷纷跑到此处观看护侨舰队的风采。

    彼时大清国驻北美公使馆便设在旧金山,公使张荫堂率领一众官员迎接王永安等军人的到来,并积极协助护侨舰队进行补给。两艘日本运输舰也在此时结账离开,整支舰队舰船都悬挂着大清国的青龙旗和护侨军的红龙旗,民众为了表示欢迎,纷纷举着红旗挥舞着双手叫喊着护侨军万岁。

    “噼里啪啦……”

    鞭炮声响彻云霄,大白天的居然有人开始放起了烟花,舞龙舞狮的华人们兴高采烈,美国华人的热情可远比后世偶像见到艺人之后要疯狂。

    等待了将近一个世纪,中国终于派遣军队到国外武装护侨,甭管他到底有没有用,单单是这份心意便让大家欣喜若狂。一个依旧留着辫子的粤省老人跪在地上高喊道:“朝廷没有忘记我们,朝廷没有忘记我们啊!”

    他的短发孙子扶着他分辨说道:“阿公啊,朝廷不会管我们的,这是人家江东王派兵来的。”

    “江东王是谁?”老人家疑惑道。

    年轻人眉飞色舞地说道:“您应该知道这次护侨军的司令是王永安吧,那王永安是扬州人,古代江淮大地就是江东,项羽,刘邦,朱元璋都是江东人士,而王永安又姓王,所以大家给他起了个外号江东王。”

    “你们这些扑街仔可不要乱起外号,大清国的异姓王都没好下场。”老人家吓得够呛。

    年轻人不屑一顾道:“大清国……切!鞑子王公贵族还真不敢动江东王,我可是听说江东王手下几十万精锐江东子弟大军,可是忠诚江东王咧。”

    “那王司令岂不是要裂土封侯了吗?”老人惊讶道。

    “虽朝廷么,管一管其他地方还行,至于那江东地区——可是王将军的老巢。明太祖朱元璋就是江东人,要是朝廷逼急了王司令,我倒是支持王司令做皇帝,起码比满清鞑子做皇帝好吧。”年轻人激动地说道,“反清复明,乃我洪门之夙愿也!”

    “啪!”老人家气得一个大嘴巴抽了过去,怒道:“竖子,居然敢诋毁朝廷,看我不揍死你。”

    年轻人早就加入洪门,对满清非常不满,但是却不敢和自己爷爷争辩,只好赔礼道歉。在很多老人的心中,这天下必须是清廷的,皇帝必须是满族爱新觉罗家的。年轻人孝顺得很,纵然心里有自己的想法,也不会顶撞爷爷,跟顽固的爷爷讲什么理想。

    美国的华人革命党人们虽然对朝廷心存不满,可是他们却不拒绝护侨舰队,毕竟王永安所作所为,实在是给全世界的华人提了一口气。

    人群之中,革命领袖孙逸仙也在远远地看着护侨舰队的威武军威和霸气的军舰,心中感慨不已,如果这支军队参加了革命的话……一想到这里,他连忙找到了司徒美堂,希望司徒美堂以北美洪门堂主的身份,秘密接触王永安,并安排他与王永安见面。

    司徒美堂,原名司徒羡意,广东开平人,1880年司徒美堂赴美谋生,在三藩市做厨工,后加入洪门致公堂。1894年司徒美堂创立致公堂下属安良堂,并很快发展到两万人的规模,成为洪门北美最大的堂口,并聘请了富兰克林·罗斯福担任法律顾问——这厮就是最著名的二战总统罗斯福。

    洪门的宗旨便是反清复明,但时至今日,复明成了一纸空谈,反清到成了唯一的宗旨。而孙逸仙等革命党的反清复汉主张,恰好与洪门宗旨不谋而合,于是双方达成一致,洪门为孙逸仙的反清运动提供了大量的资金援助。

    司徒美堂打听到王永安只在旧金山逗留两日便南下墨西哥,于是便以华人代表的身份请求代表旧金山华人面见护侨军司令王永安。张荫堂本不想让王永安与司徒美堂等人见面,他知道司徒美堂是洪门的大佬,且洪门是反清组织,只是大清国的大使馆想要在美国办事,却又少不了洪门的帮助,只能被迫答应询问。

    张荫堂于是便问王永安是否有时间接见当地百姓,王永安因为忙于舰队补给一事,便对张荫堂说暂时没有时间接见了,于是张荫堂便对司徒美堂说王永安司令公务繁忙无法接见。司徒美堂知道张荫堂一定是耍了一手,他太了解这群清廷的官员了,文字游戏偷换概念,所以他没有指望张荫堂见到王永安,而是安排了另一手准备。

    罢工!

    护侨舰队需要在旧金山补充燃煤,但旧金山码头苦力工人多为洪门帮众或受洪门庇护,尽管工人们崇拜王永安,但当司徒美堂发动工人罢工之后,护侨舰队依旧没有颁发。

    王永安不得不接见工人的代表,两个苦力工人被搜了全身之后,才被带到会议室。

    王永安抬起头来,只见到两个中年人脸色坚毅地走上前来,王永安忽然感觉到面前的这二人有些眼熟。

    两人微微一笑,其中之一说:“司令您好,我是司徒美堂,洪门致公堂安良总堂总理事。”

第二百七十九章 三人密会() 
居然是司徒先生,王永安就算是不熟悉历史人物,也知道这个司徒美堂,那可是日后开国大典上站在主席背后的男人之一,没想到年轻时候的司徒先生长得如此一表人才,难以想想此人居然是北美洪门大佬,当真人不可貌相。若是司徒美堂生在古代,简直又是一个兰陵王一样的奇男子了。于是王永安笑着道:“原来是你们洪门搞的鬼,但我和洪门并无瓜葛,且我本次率军前来祝海外华人声势,却不知道是哪里得罪了贵方?”

    司徒美堂连忙作揖赔笑道:“非也非也,是我的这位兄弟想要见一见司令大人,因为别无他法,只能出此下策,还请司令见谅。其实就在刚刚,我已经通知工人重新工作,这伙儿正连夜加班,还请司令见谅。”

    王永安苦笑不已,便侧身向另人看去,此人身高一米六八左右,身材偏瘦但浓眉大眼,微笑起来流露出一种神秘不可阻挡的亲切感,嘴角上一撇胡子。还没等司徒美堂没有开口介绍,此人便主动用官话自我介绍道:“王靖云司令你好,我是孙逸仙,非常高兴见到阁下。”

    王永安忍不住噌地一下地站了起来,身边的人以为他要动手,纷纷拿出武器。孙逸仙毫不在乎,只是双目紧紧地盯着王永安,脸上始终挂出自信的笑容来。

    王永安不禁为孙逸仙的胆量而折服,对手下众人说道:“你们现在都出去,没有我的命令不准进来,我不主动找你们,不能进入会议室十米以内。”

    贴身侍卫长张铁连忙劝道:“司令,我们都出去?万一他们对你动手……”

    “不可能,他们一定不会对我动手。”王永安哈哈一笑,让所有人都走了出去,临走的时候张铁还好奇地看了看孙逸仙,他知道这个家伙是造反头子,是清朝的大通缉犯,清廷花了十万两银子买他的人头,没想到今天他居然走动走到清军大营之中,当真是胆大包天,让人动容。

    会议室里只剩下王永安、司徒美堂、孙逸仙三人,气氛一时之间有点静谧,王永安便笑着让他们坐下,方道:“孙先生,久仰大名,我一直以为你是反清斗士,胆子非常大,但没想到你的胆子居然这么大。要知道我可是大清的三品武将,你就不怕我拿了你吗?你的头颅可是价值十万两白银啊。”

    孙逸仙爽朗一笑道:“若能推翻满清,孙某人大好头颅尽可拿去。”王永安哈哈一笑,未知可否,孙逸仙则忽然叹了一口气道:“孙某反清斗争三十余载,万事不成,但若是有一线希望,孙某宁可用一切交换,头颅亦可,身躯亦可!只要推翻满清,中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