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最后一个北洋幕僚-第230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而恰在此时圣卢卡斯发电,说由于墨西哥发生今年冬天饥荒,造成圣卢卡斯也发生了饥荒,特请王永安能够借给他们一些钱度过饥荒。王永安二话不说立即通过花旗银行拨款五百万美元给圣卢卡斯特区政府,解了海外华人的燃眉之急。王永安的慷慨大方让圣卢卡斯的华人们唤醒鼓舞,他们给王永安发电,希望他能如果不在国内从政,应该立即来到圣卢卡斯,圣卢卡斯人永远将他奉为第一特首。

    处理完陈其美和张謇的合作,王永安决定返回浦口,然而陈其美却带着黄兴来了,与陈其美的吊儿郎当不同,黄兴一本正色地说:“靖云,宋钝初(宋教仁,字钝初)遇刺案不日即将审理,还劳烦请你做个见证。”

    “在哪里审?”王永安问。

    “在沪市。”

    “案子查的怎么样了?”

    “大有进展。”

    王永安想了想说:“好,我旁观一下。”

    黄兴又道:“如果结果是有些人为了自己的政治立场而暗杀了宋钝初,我想请问靖云老弟,你会不会替冤死的宋钝初说几句话?”

    王永安摸着下巴反问:“我的话有用吗?”

    “有用。”黄兴急道,“若是再没有人替宋钝初说话,中国就真的没有公理和正义了,中国再也没有民主和共和了。”

    王永安叹道:“我这个民族汉奸替宋钝初说话,岂非可笑啊。”

    黄兴和陈其美都知道王永安因为与日本合作修建迪海铁路一事而被全国痛斥为汉奸卖国贼,各大报纸纷纷鞭挞他的行为,最终导致铁路计划告吹。而在这件事上,很多人都明白王永安的用苦良心,修建这么大的一条铁路,中央政府肯定不能拿钱出来,只能找外国合作修建。只不过王永安找的是日本罢了,而日本在中国人的心中地位极其特殊敏感,这才导致王永安被谩骂。

    黄兴语气淡了下来,苦笑着说:“靖云,我知道宋钝初在沪市的时候批评过你,但是他也是为公罢了,却不是徇私。你你知道他的内阁名单吗?在他的未来内阁名单中,你可是陆军总长的第一人选。”

    王永安略感兴趣问道:“还有这事儿?”

    “我可以作证。”陈其美在一旁举手说,“我听宋钝初说过,他说你是不败将军,让你做陆军总长,肯定可以收复蒙古、西臧和台湾。”

    王永安摇头说:“他是抬举我了,我从来没有指挥过任何一场战役,我呢,不过是个挂名的大元帅罢了。其实我对宋钝初没什么印象,毕竟我和他从未有过任何接触,但是如果真的有人以暗杀的形式来实现自己的政治目的,这种人我是一定要铲除的。”说到最后,王永安有一些咬牙切齿了,他屡次遭到暗杀,着实对暗杀的人刻骨铭心地憎恶,恨不得将其戳骨扬灰。

    黄兴道:“正式如此,民国建立,岂能忍受这种人。”

    陈其美在一旁笑着点头目光闪烁不已,心中流着冷汗。

第六百四十一章 十万大军入川边(七)() 
早在抵达沪市之前,王永安便从报纸上得知刺杀宋教仁的刺客兵痞武士英被法租界巡警抓获后移交陈其美,经过审问(拷打),武士英供出幕后主使为应桂馨,随后应桂馨被法国巡捕抓捕,但由于应桂馨指使嫌疑人,因此并未移交给沪市警察局。

    应桂馨,浙省人,早年间为沪市青帮头目,后结识了同乡陈其美,两人既是同乡又是青帮同门,自然成为了至交好友。一年前沪市光复,应桂馨与会党一起参加起义支持陈其美,而在光复胜利后,应桂馨积极帮助陈其美排挤走了沪市起义指挥官,光复会的李燮和,赶走了商团领袖李平书。陈其美为了感激众青帮兄弟的帮助,随后大肆“分封”兄弟们担任沪市要职,应桂馨被委以重任担任沪军都督府谍报科科长。

    当孙逸仙从美国回来之后,陈其美知道很多人刺杀孙逸仙,为了保护孙逸仙他派遣心腹应桂馨一路护送。孙逸仙见到应桂馨忠心耿耿,又深知南京政府危机重重,于是向陈其美提出由应桂馨担任自己的总统府卫队长一职。

    此时应桂馨前程似锦,风光无限,如果按照正常轨迹,应桂馨必然是革命英雄。然而应桂馨到了南京之后,不久,他的老毛病又犯了。毕竟应桂馨出身于江湖草莽,身上带着很多陋习,吃喝嫖赌抽更是家常便饭,尤其是他喜欢流连于妓院之中,甚至于他与其他革命同志会面也在妓院中,而他更喜欢包养妓女,为此四处弄钱贪污受贿。

    南京临时政府初立,拜访大总统孙逸仙的客人非常多,因应桂馨担任总统府卫队长,所以巴结他的人很多。应桂馨起初只是看人下菜,其后发展为公然索贿,否则有些人根本见不到大总统。

    在孙逸仙得知此事之后一怒之下将其贬为庶务科科长,然而应桂馨担任庶务长后不见收敛,反而更加大肆贪污,如一桌一两银子的酒宴在他手中需要报销五两银子。由于庶务科花销突然增多,随后总统府开始对庶务科进行查账,应桂馨很快被查出贪污行为,这惹怒了一直为银子发愁的孙逸仙,如果不是应桂馨一路保护他,且应桂馨是陈其美的心腹兄弟,应桂馨的下场可不止被孙逸仙直接赶回沪市那么简单。

    应桂馨回到沪市之后依旧得到陈其美的重用担任沪市警察总长,后南北和谈,民主之风盛行,全国各地出现了不少自发组织起来的党派。应桂馨自然也凑起了热闹与青帮、洪门、公口三大帮派一起组建了中国国民共进会,由于三大帮派力量强大,很快中国国民共进会会员发展迅速超过民党,让陈其美等民党党员感觉到了威胁。而应桂馨还担任沪市警察总长更让陈其美忧心忡忡,便将其调离警察界,引起了应桂馨的不满和仇恨。

    南北和谈时,袁世凯意识到帮会力量会给未来中华民国带来一些顽疾,便与南京方面商议一起解决会党力量,共同签署了严查帮会敕令。帮会的种种行为和陋习引起了革命党与各地督军的反感,于是众人纷纷表示支持,尤其是曾经依靠帮会推翻满清的革命党们,更是巴不得踢开这些会党独占革命胜利果实。宋教仁作为民党党魁自然冲在前头,数次批评帮会扰民乱国,孙逸仙虽然没有明说,但他在遏制帮会力量上还是支持宋教仁的。(因其出身于洪门,在中国时一直受青帮保护,不便公开反对帮会力量。)

    内阁十二部之内务部部长赵秉均的秘书洪述祖作为南方革命党情报收集负责人,敏感地认识到,在革命党的打压下,青帮洪门哥老会等一众帮会逐渐衰落,并对抛弃他们的革命党心怀怨恨。于是洪述祖暗中拉拢帮会力量协助他收集革命党活动情报,其中应桂馨便是他拉拢的对象,而应桂馨自认为靠上袁世凯这棵大树低下好乘凉,说不定以后风水轮流转,不知谁才是沪市之主,至此,应桂馨与陈其美分道扬镳。

    在武士英供出应桂馨之后,应桂馨很快被法国巡捕抓捕,并在应桂馨家中搜出与洪述祖之间的秘密通信,证明他被中央政府内务部收买,成为北面的人。

    然而武士英承认他受应桂馨指使暗杀宋教仁,也只是一面之词,没有任何证据能够证明武士英没有撒谎,因此此案疑点重重,引起了中外各界的关注。

    次日,当王永安乘坐陈其美的车来到了沪市地方法院的时候,发现法院外人山人海,中外各界记者与市民们将法院外围得里三层外三层水泄不通,现场维护秩序的沪市警察竟然达到一千余人,协助维护的沪军士兵也足足有两个营一千余人。看到沪督的专车抵达法院,记者们一下子涌了上来,警察们立即驱赶记者们,但警察不敢对于记者们真的动手,只能用胸口将记者们推离此地。

    陈其美道:“没想到这么多人,靖云,等一会儿记者会问你一些问题啊。”

    王永安摇了摇头:“兵来将挡水来土掩,不是有大哥你吗?”

    两人下了车,在拥挤的人群里被卫队士兵们护送到了法院门口,但是记者们还是涌了上来,纷纷提问案子的情况,询问沪督对此案如何看点。

    陈其美信誓旦旦地对记者说:“我相信,中国还有公理和正义,中国还有良心,中国的民主绝不会被强权压垮。”

    王永安你说你这都什么和什么啊,还没开审呢就剑指袁世凯了,老袁心里苦,但老袁不说……

    自然有人也认出与陈其美并列前行的就是镇边将军,江北王王永安,大家也纷纷向他提问,一个记者伸着脖子冲王永安喊道:“镇边将军,我是护士《华报》记者晁可云,请问你对宋教仁遇刺一案怎么看?”顿时其他记者纷纷看过来,还有人拍起了照片。

    王永安摆摆手说:“法院里有椅子,我坐着看。”

    记者一愣神,这是个什么答案?

第六百四十二章 十万大军入川边(八)() 
没有等到王永安解释,众人便走入了上海地方法庭,王永安作为见证人坐在了第一排,他的身旁坐着一众革命党人江苏都督程德全,江苏民政长应德闳,前川汉铁路督办黄兴等等,独独他一个非革命党人,让他感觉有一点点别扭。

    其中黄兴因孙逸仙辞去了全国铁路局长而一同辞去川汉铁路督办,而孙逸仙辞职带给中央政府最大的变局便是江北获利,得到了全国铁路局的权利,所以王永安更加感觉到尴尬。为了缓解这种尴尬,王永安只好看了看法庭的布置。

    由于中国并没有法庭这个概念,所以民国初立后的法庭完全照搬法国式法庭,而法国式法庭与英国式法庭最明显的不同便是没有十二名陪审员,主审法官拥有很大权力。原告席上坐着宋教仁的革命同志,今天控诉的是内务总长赵秉均的秘书洪述祖。但洪述祖拒绝前往沪市接受调查,因此被告人一席空缺,一旁坐着一个法庭制定的辩护律师。

    开庭后,一个王永安不认识的大法官(庭长)走了进来,随同他的有六位法官,全都带着无檐帽。大法官坐在中间的椅子上,陪审官分别坐在左右两侧。全体起立,所有人都垂手站着,胡鼎也不例外随后法官开始公布:“开庭,请坐。”

    众人这才坐下,王永安很不习惯这种西式庭审,不过他很尊重法官和法律。随后大法官陈述了案件过程,随后由检察官开始了公诉,指责应桂馨与洪述祖策划了这一场谋杀,并传唤了证人一直与应桂馨有生意往来的古董商人王阿发,两个来自川省的学生目击证人,其中王阿发提出应桂馨把照片给他,他转交给武士英。检察官逐一列出证据,然而大家发现这个王阿发素质不高,说话沪语夹杂着宁波话让人听不懂,言语之间脏字连篇,让很多人心生厌恶,甚至辩护人律师数次打断并数次抗议。

    接下来该轮到关键证人出场了,大法官宣布带武士英,等了一会儿之后,忽然有一个法警慌张地跑了进来说:“武士英自杀了。”

    一时之间,法庭内外喧哗不已,武士英死了?!最重要的证人死了?!武士英死了怎么能够证明应桂馨指使,如果不能证实应桂馨是幕后凶手,那今天对于洪述祖的则毫无价值。

    大法官只好宣布休庭,而因为武士英已死,除了一张带血的证言外没有更多的证据证明应桂馨指使武士英,法国巡捕只好放了应桂馨。

    在应桂馨得到自由后立即逃向北方投靠他的主子洪述祖去了,但洪述祖也犯了一个极大的错误,他居然派人将这个惹是生非的应桂馨在天津火车站给杀了,使得此案扑朔迷离起来,所有人心中都升起了杀人灭口这个成语。

    王永安参加了这一场闹剧一般的庭审之后,只觉得这次庭审参加者种种阴谋,一切都在民党控制之内的法院,如何能够自证清白而指责别人呢?

    庭审结束后,陈其美邀请王永安与程德全等人参加宴会,但王永安并不愿意与程德全会面,他与程德全没有什么矛盾,不过由于程德全担任江蘇都督,可程德全的权利只能管辖苏州、吴县、无锡、常熟罢了,他既不能管辖苏南,也不能管辖苏中苏北,尤其是苏中苏北仗着王永安与江北系,完全对程德全不屑一顾。

    但碍于陈其美的面子,王永安还是参加了宴会,但陈其美等人也发现,王永安与程德全的会面非常尴尬。第二天王永安便乘船前往浦口,汇合了镇边军之后,这才正式开始了西征。

    此时的镇边军前锋部队国防军第九师已经抵达武汉,并在武汉停留三天,此时恰逢西方圣诞节,武汉租界内外热火通明一片祥和,中国人看热闹地领略着外国佬的节日。本来在西方国家圣诞节是需要留在家中与家人团聚,但是在中国的很多外国人都是单身汉,所以他们宁可跑到酒吧里或者中国人的酒馆里喝酒。

    汉口有五大租界,分别是英租界、法租界、德租界、俄租界和日租界,其中秩序最好的反倒是日租界,人口最多经济最好的则是法租界。当然,年轻人喝多了便会惹事儿,尤其是一向心高气傲的英国大兵们,他们的战舰便停在汉口外,而英国佬也以善于饮酒而著称。这会儿几个喝多的英国佬喝多了酒,满大街的瞎逛。

    一个十三四岁的小女孩抱着油纸包来到一辆黄包车前面,一个三十来岁黑瘦的中年人见到女孩之后呲着大黄牙露出欢喜的笑容说:“闺女,你来了。”

    “爹,我娘做的包子,肉馅的。”小女孩睁着大眼睛笑着说。

    “怎能做肉馅呢,咱家哪有这个钱呢。”中年人嘴上说着不舍,手里还是接过来肉包子,自己先吃了一口,随后将肉包子递给女儿说:“来,跟爹一起吃。”

    小女孩流着口水转过头说:“爹,我吃饱了,我和弟弟都吃饱了。”

    “你骗你爹还早了点儿,咱家能有多少肉,你娘肯定只给我做了肉包子,你们吃的都是素包子吧?”中年人将肉包子塞进了小女孩嘴里,宠溺地说。

    小女孩咀嚼着肉馅,心中大为满足,今天娘只做了三个肉包子,给弟弟一个,给爹爹两个,肉包子真好吃。

    此时喝醉的英国大兵走了过来,见到人力黄包车之后大喊道:“我们坐一坐这该死的人力车怎么样?我猜这猴子一样干瘦的中国佬肯定拉不动我。”

    “我不信,约翰,你让他拉着你跑一圈。”

    约翰跳上了黄包车,车子几乎跳了一下,中年人心疼不已,这可是他跟老丈人家和连襟家借钱买来的车子,全家紧巴巴地过日子为的就是为了还债,要是让这外国佬给弄坏了就糟糕了。

    “GO!GO!GO!Chink!”(贬义词中国佬,眯眯眼)

第六百四十三章 十万大军入川边(九)() 
中年车夫听不懂英语,醉醺醺的约翰夸张地拍了拍脑袋,对其他英国士兵说:“该死的黄皮猴子,没有进化完整啊。”

    “作为上帝的子民,我觉得是上帝没有照顾他们吧,简直太可怜了。”保罗在一旁嘲笑道,其他人也忍俊不禁。

    约翰厌恶地看着中年车夫,指着前面的道路让他跑,中年车夫只好拉着这个醉鬼慢慢跑了起来。

    岂料到刚走出不到十米的距离,中年车夫便听到女儿的叫喊声和求救声,他心中猛然一惊,最近武汉地界上已经发生不少起外国士兵**中国女人的事情了,他起初没有想那么多,毕竟自己的女儿才十三岁,甚至还不到这群英国人的腰的高度。不过当车夫猛回头的时候,却吃惊地见到其余的三个洋人正围着自己的女儿,有的扯头发,有的摸脸蛋,还有的想要抱住她。

    喝醉酒的外国佬们并不是真的想**这个小女孩,只是像遛狗一样逗弄她玩,等他们高兴够了便放了他。这些天武汉地界的确有外国兵**中国女人,但那些都是俄国佬和美国佬干的,英国人自诩为文明世界的领袖,自然不会干出这种事。只是他们逗弄小女孩的行为也着实吓坏了那十三岁的少女,她蹲在地上哭喊了起来,叫声凄惨,惹得周围的百姓纷纷看了过来,却对外国人敢怒不敢言。

    “哈哈哈,中国的小姑娘太有意思了。”

    “你看她像不像一只受惊的青蛙?”

    “不,青蛙受惊会逃走的,她倒是像一只受惊的海龟。”

    “所罗门,还是你的形容最贴切。”

    “那当然,我可是度过十二年级的,你们啊……”

    中年车夫立即扔下车子跑了回去,他一把抱住女儿将她护在怀里,嘴里不住地央求了起来。三个英国佬像是愣了一下,继而哈哈大笑起来,却不肯离开。中年车夫知道得罪不起洋大人,于是他只能跪在地上磕头,只可惜英国佬只拿他当做笑话,不肯放过小姑娘。

    周围的路人见状不敢声张正义,纷纷转过头去远离此地,英国佬们的气焰更加嚣张了。然而大家都忘记了约翰,中年车夫坚持车子扔在一旁的时候,醉醺醺的约翰差点从车子掉下来,他大骂着从车子上跳了下来,却一不小心扭了脚倒在地上,巧合的是他的脑袋撞在路边的石头,顿时流出了鲜血。

    约翰摸了摸脑袋,忽然大喊一声:“混蛋,我的头破了,我的头破了。”

    “该死的,怎么回事?”所罗门先跑了过去。

    “都是这该死的中国佬!”约翰指责道。

    “打死他。”加百利转身跑过去一脚将车夫踹倒在地。

    “打死他没事儿吗?”所罗门忙问道。

    “所罗门,你认为打死一只鸡会有什么事?”艾伦回答说,“该死的中国佬,碰到他们真是太倒霉了。”

    “要是真的打死他的话,我想我们会赔钱的,至少一英镑。”加百利在一旁咬着手指说。

    “哈哈哈,我有钱。”约翰掏出一沓小面额英镑挥舞着高喊着,四个人一边说着一边借着酒劲冲过去开始围攻中年车夫。车夫的女儿见状要保护父亲,被英国佬加百利一脚踹飞到一旁。

    英国佬这一脚势大力沉,直接踢坏了女孩,小女孩口吐鲜血倒在一旁,英国佬并没有在乎中国人的死活,继续围攻中年人。

    此时路过的国防军第九师士兵们正在穿着便服逛租界,因为要补给三天,他们得到了两天半的假期,很多国防军士兵下船之后不愿意回到船上休息,再加上他们的开拔费不菲,身上算是有点钱,于是一�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