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最后一个北洋幕僚-第5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由于如今股票行情一路看涨,大量中国富户将钱财金银投入到炒股之中,导致房价大降,王永安正是看中了这一段时间的房价暴跌,才有意进入房地产业。所以在看了一圈之后,他决定投资法租界房地产,除了一些房产之外,他准备购买闲置土地,建设后世的标准楼房。

    想到这里,王永安心里琢磨着自己是不是要抢先注册个商标,什么恒大地产、绿地地产、万科地产、保利地产、中海地产、碧桂园地产、富力地产……不过想来想去,王永安还是决定算了,还是以扬华为名字,创立扬华房地产集团,成为中国房地产第一大鳄。

    返回县城后,见到客栈外居然站着巡防营的兵士,王永安不由得吓了一跳,唯恐袁念祯受到伤害,连忙走上前去。却见一位头戴正七品顶戴花翎的清官笑呵呵地迎了上来,原来是因为王永安带了一队军队到来,引起沪市警察所的注意,调查得知扬州王协统的弟弟,人称扬州小诸葛的王永安来到沪市县城,沪市县令刘怡前来拜访,并询问王永安此行来沪的目的。

    王永安笑着说自己行程的目的只是想要在法租界购买一些土地,当然如果可能的话,自己也想在上海县郊区购买一些土地,例如几年后成为新的法租界界地的西南地段。(即普陀区、长宁区、徐汇区中心地区)

    刘怡忙问四公子带着兵丁武器,这是为何,王永安屏退左右,笑着说自己不过是为了保护财产之后。刘怡顿时感同身受地点了点头,三年清知府十万雪花银,多找一些人保护自己才能安心,四公子这么做无可厚非。

    刘怡虽然不是大贪官,但是小来小去的贪污,这些两年也赚了十几万两银子了,他也天天担惊害怕自己被人劫掠了银两,因此对王永安带兵进城,心里便网开一面了。

    刘怡告辞之后不久却送来一张请帖,送请帖的人说陪同者还有前上海道台聂缉椝(同规音),王永安心想刘怡前脚走后脚送请帖,莫不成是这聂缉椝想要宴请自己?送请帖的未知可否,王永安笑着答应了下来,说今晚一定前去。

    王永安知道,这聂缉椝在沪市不是一般的人,可以说在清末的沪市里,聂缉椝名声无人不知无人不晓。此人出生于湘省衡阳,不单是曾国藩小女婿,还是李鸿章的得力干将,历任江南机械制造总局总办、淞沪道台、浙省布政使、苏省布政使、苏省巡抚、鄂省巡抚、皖省巡抚、浙省巡抚,创建沪市恒丰纺织新局。

    聂缉椝在李鸿章掌权的时候风光无限权力通天,但李鸿章因甲午战败失势后,聂缉椝随即遭到政敌的诬陷,多亏李鸿章仗着面子在慈禧面前求情,这才侥幸逃得一命被罢官回家。聂缉椝对朝争痛定思痛,闭门不出,翌日后对聂氏子孙提出要求,从今往后聂氏一门永不为官。

    聂缉椝不远与官场在接触,便移居到法租界,但是由于恒丰纺织厂在沪市县城,因此常常来往租界与县城之间,如今年纪大了,便由其三子聂云台主持聂家的恒丰纺织厂。

    被王永安料中了,刘怡之所以晚上多此一举地宴请王永安,是应了聂云台的请求,由刘怡做东,撮合王永安的扬华服装厂能够与恒丰纺织厂合作,以应对日本的纺织品对国内的冲击。

    王永安不认识聂云台,却也听过他的大名,聂云台谨遵家训一生不为官,但是确实中国机械制造的第一人,他与张骞、黄云奇合作创建了中国民国时期第一家也是最大一家机械制造厂中国铁工厂,从山寨丰田式自动纺织机开始,并逐渐进行改良。由于质量可与日本同类产品媲美,价格适中纺配易得,运输方便节省时间,厂方又守合同,全国各纱厂纷纷前来采购。抗日时期,聂云台的沪市工厂被日本占领,但抗战结束工厂却被***大佬们纷纷占领,聂家多方呼吁却始终无法取回聂家的财产,其实***大佬们贪婪的嘴脸已经天怒人怨,聂家与众多爱国者一起投奔了红党。

第一百三十八章 无用的咨议局() 
王永安一来想见一见那聂云台,二来也不能不给刘怡和聂缉椝的面子,但是聂老爷子年纪太大不便前往,酒桌子上只有刘怡和聂云台二人,三人把酒言欢之后,聂云台提出两家合作可能。王永安心中记着迷彩服的布料问题,与聂云台仔细商量能否生产迷彩服的布料,聂云台在听取了诸多要求之后,拍胸脯保证一定会让扬华服装厂满意。

    王永安便当即拍板,与聂云台的恒丰纺织厂达成合作关系,并入股恒丰纺织厂,以三万两银子购买恒丰纺织厂10%股份。

    这笔收购对聂家来说实际上是亏损了银子,但是对他们的发展却起到了非常重要的推进作用,有了王家的支持,恒丰纺织厂未来可以在长江以北销售,尤其是苏北苏中地区,甚至在正面对抗鲁省纺织过程中有了依仗。而更重要的是,恒丰纺织厂要与日本纺织品对抗,则必须有官方身份的人支持才行。聂家人不从政,但聂家人却知道必须依靠政客。

    私事谈完,聂缉椝居然在家人搀扶下出现了,原来他是邀请王永安几日之后前往沪市咨议局听取会议。王永安微微吃了一惊,不知道这是咨议局的主意,还是聂缉椝自己的主意,但是对咨议局,王永安还是抱有很大的偏见,他知道咨议局不过是大清政府为了笼络汉人设下的一个牌子罢了,一块掩人耳目的贞节牌坊,牌坊的名字就叫做“君士共国”。

    半年前,全国咨议局成立之后,在南京召开了第一次会议,要求清廷颁布宪法、组织内阁、开设议院等要求,而且奉天的代表要求明年就召开国会,并认为军机大臣责任不明,要求设立责任内阁。

    由于摄政王载沣对咨议局积极响应,使得咨议局议员们误以为清廷对咨议局仰仗甚深,遂提出更多建议与意见希望清廷能够按照他们的要求颁布政令,逐渐将大清帝国过渡为君主立宪制的帝国。

    年底十七省咨议局议员在沪市再一次召开会议,商讨明年一月集体前往京师向朝廷请求内阁改组。

    本来王永安受邀旁听全国咨议局会议,应该是一件挺振奋人心的事儿,但是他知道这次咨议局议员们是剃头挑子一头热,即便是摄政王载沣也逐渐失去了对朝廷的控制,导致朝廷出现了七皇党。

    载沣虽然贵为监国大臣,但是他势单力薄,皇族内部正在渐渐将这个毛头小子架空。满人们在面对汉人大臣时候尚且能够团结一致外,但在其余时间内,满清贵族只是在一味地争权夺利相互捅刀子。

    最终在咨议局不断要求声中和汉人不断的起义逼迫下,载沣促成了大清帝国内阁的建立,首任帝国内阁由十三名国务大臣组成,但是其中满人九人汉人四人,而九人中皇族七人,恰恰是七皇党各自首领。

    考虑之后,王永安拒绝了聂缉椝的邀请,他觉得自己除了见证一段可笑的历史外,此去参加咨议局会议别无它用。而且王永安身负军职,被人弹劾一下也不好看,若是连累了王永泰反而不好。

    酒宴之后回到客栈,却见袁念祯没有睡觉,她居然坐在船头缝着鞋子,看起来是小孩儿的鞋子。但是王永安严重怀疑自己的孩子将来能不能穿这么小的鞋子,啧啧摇头感叹说:“这种粗活还是交给别人吧,念祯,我觉得你还是看看书就好了。”

    “哼!你是嫌我做的不好吧?”袁念祯白了他一眼,“用不着拐弯抹角,一身酒气,我都没有嫌弃你,你居然嫌弃起我来。”王永安嘿嘿笑着坐在他身边,看到桌子上有两封请柬,便问是谁的,袁念祯看了一眼,道:“好像是叫什么张静江的,另外一个是扬州商会的。”

    王永安没有理会扬州商会的请帖,倒是拿起了张静江的请柬,笑着说:“这个张先生,可是革命党。”

    “啊?”袁念祯吓了一跳,忙道:“赶快扔掉,不能跟革命党有什么牵扯。”

    王永安却摇头,笑着说:“世界上没有绝对的敌人,也没有绝对的朋友,你怎么知道革命党不会有一天和我们坐在同一张桌子上?”

    “革命党没有什么好人,不过安生日子,天天想着造反,老百姓都不支持。”袁念祯嘟囔着说道,洗漱整理了一下休息了。

    次日王永安带着保镖卫队前往张家,见到张静江和宋嘉树,三人聊起了沪市的股票,尤其是他们的股票涨势喜人,如今股票价格已经翻了二十几倍,宋嘉树担心股票会下跌,王永安拍着胸脯保证道:“还有半年的时间,再等半年,我敢保证,价格会比现在贵一倍。”

    “那就是六十倍,六十倍啊。”宋嘉树目瞪口呆地说道。

    王永安嘿嘿一笑道:“所以咯,不要着急,不要着急,你们若是等不及了,现在也可以抛售了,但是我可不敢保证你们能不能再买到股票。现在市场只要有新股票出现,便一售而空,你们还能买到新股票吗?”

    两人想了一想,还是决定相信王永安的判断,毕竟听了他的话才有如此丰厚的回报,王永安又问起来陈其美,张静江笑着说现在陈其美在青帮堂口混得风生水起,一天到晚忙着呢,他们都没有时间聚聚,不过倒是可以借着王永安四个人聚一聚。正说着话,有下人通报说陈其美陈先生来了,还没进门就喊道:“人杰兄,人杰兄,我听说靖云来了,这小子来到沪市也不告诉我,当真是让我好生恼火。”一抬头,却见到张静江、宋嘉树、王永安三人坐在餐桌前吃着西餐喝着红酒聊着天,更加生气了,大叫道:“好哇你们,好哇你们,居然吃喝不叫我,还有没有把我当兄弟?”

    众人大笑起来,宋嘉树道:“英士,不要鼓噪,我们先前几次三番请你过来,你借口太忙,怎么如今靖云来了你才过来,是不是靖云比我们重要?”

    陈其美叫道:“大家都是兄弟,哪有谁比谁重要的,岂不像小女儿家一般?来来来,喝酒喝酒喝酒,我今天迟到,自罚三杯!”

    张静江赶忙拦了下来,笑道:“这红酒自罚三杯可是要昏头的。”

    陈其美咋舌道:“洋人的酒就是不如咱们中国的酒好喝,不上头,前些天有人送给我一坛绍兴女儿红,说是在地下藏了十六年,女儿结婚挖出十坛,这最后一坛送给了我。改日你们都去,一起喝酒。”

    众人大笑起来,一叙旧情,说着说着,有时不自觉地说到了国家改革一事,尤其是最近咨议局准备进京请命,要求清政府效仿英国或者日本,建立内阁制度,由内阁作出决定,而不是皇权令下。

    宋嘉树叹道:“若是内阁建立,同盟会同志的努力也算是没有白费,总算是逼迫朝廷放弃昏庸了。”

    陈其美撇嘴道:“手中权力岂能说放就放,我看清廷肯定会耍花样,那些旗人老爷跟小赤佬没两样,反口无情。”

    王永安这才说话道:“英士兄所言极是,我看满清贵族必然不会轻易放权。”

    宋嘉树皱眉道:“可是如今天下都在讨论内阁改组,你看那报纸上还刊登着摄政王载沣支持建立内阁的决议。”

    王永安道:“他当然支持,因为改组内阁,他必然会是第一任内阁总理大臣,还是由他掌权。他现在渐渐被那几个满清贵族的老人架空权力,建立内阁之后,载沣倒是可以跳过那几个老家伙,使用自己的人马。不过我始终不看好这个载沣,他今年不过二十六岁,怎能斗得过那些老狐狸?别到时候非但架空不了他们,连带着把咨议局和天下百姓给坑了,天下汉人群起而怒之。”

    陈其美忽然一拍巴掌笑道:“别说汉人不满意朝廷了,就是满人也不满意这朝廷,我认识一个满人,叫农劲荪,便是孙先生铁杆的战友同志,反对朝廷得很呢。”他忽然想到了什么,立即说道:“对了,今天晚上农劲荪做东,邀请我们青帮的一些兄弟给他的朋友摇旗呐喊,不知道大家有没有兴趣过去?”

    “是不是皖省药材商人农劲荪?”张静江问道。

    “对,就是他。”陈其美道。

    张静江看了看宋嘉树,宋嘉树笑道:“我们就不去了,今天是你们青帮兄弟和农先生叙情,我们就不打扰了。”

    王永安饶有兴趣地问:“农劲荪的朋友,叫做什么?”

    “好像是津门大侠霍元甲。”陈其美道。

    王永安对霍元甲大感兴趣,便说自己愿意去看一看,陈其美笑道:“有扬州小诸葛的王四公子在场,相比是蓬荜生辉了。”

    张静江摇头好笑道:“蓬荜生辉哪里是这么用的,乱弹琴。”惹得大家大笑不已,再一次相聚,大家心情都还不错,尽管陈其美受在同盟会遭到另一派系的打压,可是在青帮里陈其美如鱼得水。而陈其美也觉得同盟会的一众“同志”不靠谱,不讲义气,有什么大小事不与自己商量不说,甚至有些决定居然不告诉他,于是更加气愤,反倒是青帮兄弟对他多有支持,他便广为结交,隐忍下来,等待有朝一日有机会一鸣惊人。

第一百三十九章 中国人是硬骨头() 
晚上的时候,王永安随着陈其美来到大雁堂酒楼饮酒听戏,青帮的几个兄弟们已经到期了,陈其美向众人一一介绍起了王永安,众人早就听说过扬州四公子王永安,却没想到他如此年轻,不由得好生感叹长江后浪推前浪。不一会儿,农劲荪便带着一个精干的中年男子走了进来,王永安一眼看出来这男人便是霍元甲来。

    一番介绍之后,上酒上肉,却没有叫来戏子在一旁唱歌伴奏,农劲荪起身开始向众人介绍起了自己的这位兄弟霍元甲来。

    原来月前英国大力士奥皮音来沪市在英租界北四川路52号亚波罗影戏院(ApolloTheatre)登台表演举重,露肌及健美种种姿态,一连数晚表演二十分钟健美。这奥皮音表演健(贱)美也就罢了,表演完后扬言任意中国人可以与他决斗,对中国人轻蔑至极。台下观众之中有不少中国人,见状后大怒,其中有一位沪报记者连夜将奥皮音辱华言论卸了下来,翌日见于报端,于是沪人哗然。

    陈有美、农劲荪、陈铁生、陈公哲等人咸欲聘请技击名家登台与赛,以显中华魂,不过邀请函发出之后,响应者不多。这个年代外国人享有治外法权,也就是说他们打死中国人不用负责,最多交点赔偿金后离开中国,而中国人要是打死外国人,可是会被杀头的。所以很多武术名家不愿意招惹麻烦,反倒让奥皮音更加嚣张了,每日以侮辱中国人为乐。

    农劲荪与津门大侠霍元甲交情甚深,遂即发电报给霍元甲,希望霍元甲南下打败奥皮音。霍元甲大名早就响彻华北,他年轻时在津门便击败过俄国大力士,名震津门,而这次听说英国人居然在沪市设擂侮辱中国人,愤然接受农劲荪的邀请,携其徒刘振声南下沪市商谈比武事宜。

    沪市的青帮众兄弟倒也不是不能收拾这奥皮音,只不过奥皮音受到各国领事的赏识,又暗中与诸位领事参赞的女人们有着不清不楚的关系,大家摄于英国人的背景没办法暗地里下手,只能正面回应。可是青帮人中,没有几个擅长打擂的,若是暗杀下毒背后来一闷棍,祸害得别人鸡犬不宁,倒是青帮的拿手好戏,可偏偏就是这打擂不成,否则青帮也不会被张铁一个人打得十几个屁滚尿流。

    听到霍大侠要迎战奥皮音,青帮兄弟们自然要支持与他,纷纷嚷嚷着霍大侠请放心,以后但凡有什么差遣,我们青帮一定会鼎力支持。

    王永安端坐在一旁笑着看着诸位,他内心早就知道这奥皮音只不过是一个健美选手,别说霍元甲,便是曾经的霍元甲手下败将俄国大力士也能把他骨头拆了,所以后来奥皮音才灰溜溜跑去澳大利亚了。不过现在霍元甲刚来上海滩,这奥皮音还不知道他的厉害,此时正在大戏院子里和外国女人调情咧。

    “这一次,咱们堂堂正正地打败英国大力士。”陈其美一拍桌子道,“让洋人瞧一瞧,咱们中国人的厉害。”

    农劲荪道:“此战的目的不是打败那英国大力士奥皮音,而是长中国人的脸,所以一定要让全天下的人都知道此事。”

    “如何让全天下的人都知道此事?”有人问道。

    众人沉思起来,王永安此时笑着起身道:“我有一个主意,让英国人低头,让洋人向我们中国人低头。”

    “小诸葛出马,自然是一个顶三个,快说一说你的办法。”陈其美笑道。

    王永安哭笑不得,道:“英士兄,以后不要叫我小诸葛,可否?”

    “诶,这可是湖南才子杨皙子送你的美名啊,那杨皙子是湖南神童,连我这个大老粗都不得不承认,虽然他是清廷的人,但那篇《湖南少年歌》振奋人心,必定会流传天下。”陈其美道。

    “杨皙子那句‘若道中华国果亡,除非湖南人尽死’的确是千古名句,不过……他却是看走眼了。”王永安摆手苦笑着说,“小弟愚昧得很,若靖云真是小诸葛,哪能还坐在这里?早就被载沣请去当军师了嘛。别人开玩笑罢了,怎地英士兄也如此消遣我了?”

    陈其美道:“靖云,你就是太谦虚了。”随后又问:“你说的办法是什么?能够让洋人低头,那可是给我们中国人长脸了。”

    “很简单,广而告之!”王永安自信地说道,“在报纸上刊登广告,向全世界公布霍大侠代表亚洲人迎战欧洲人!广告的效果比你们想象的还要强大,报纸的力量是无穷的,是延续性的。兄弟们,我们在广告中再增加一些民族感的东西,一定会立即让全天下甚至全世界轰动起来。”

    “怎么个民族感的东西?”霍元甲大感兴趣道。

    王永安嘴角勾起一抹坏笑道:“我们在报纸上宣布,中国第一武士霍元甲与英国第一武士奥皮音将与1910年1月5日决战沪市,介时邀请天下名流各国领事观看,到底是中国武术强,还是西洋拳击强。”

    霍元甲连忙摆手谦虚地说道:“中国第一武士不敢当,在下可不敢当,靖云公子太夸奖了。”

    王永安却说:“霍大侠别说什么不敢当,第一武士指的可不是武艺,而是胆量与胸襟,为何是霍大侠你独独出面迎战英国人的挑衅?中国那么多武术名家,那么多功夫好手,那么多名门后人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