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最后一个北洋幕僚-第95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协理大臣两名,分别是徐世昌与那桐,那桐是皇族,担任步兵衙门统领一直,主管者京师安全,由他大人协理大臣,只是挂着一个名,而徐世昌担任过封疆大吏,曾经长官部门实务,更是一名汉人官员,由此二人辅佐奕劻,倒也并不过分。

    但是其余各部掌权者却说不过去了,民政大臣肃亲王善耆、度支部大臣(相当于财政大臣)镇国公载泽、陆军部大臣荫昌、海军部大臣多罗贝勒载洵、司法部大臣贝子溥伦、藩理大臣寿耆都是满人,而汉人各部大臣只有邮传大臣盛宣怀、学务大臣唐景崇、外务大臣梁敦彦,再加上徐世昌在***阁十三人汉人只有四人,而皇族却有七人之多,顿时举国大哗。

    其实如今这些满人阁臣并非全是酒囊饭袋,奕劻是宗室里的改革派,甚至提出三权分立的主张,其余人也支持宪政主张,只是这些人里有不少只会喊口号却不懂得做事的人。

    以海军大臣载洵为例,他今年不过十七岁,十七岁的载洵做海军大臣,让天下人如何看待?而载洵自然只新任自己的兄弟,任命载涛为海军协理大臣,两个兄弟把持海军部,岂能让海军部上下听令。

    实际上在这场立宪的真正幕后黑手便是摄政王载沣,他虽然不在内阁大臣之中,但是俨然以皇帝自居了——毕竟载沣是皇帝溥仪的亲爹,而载沣的算盘却搞砸了,先是各省咨议局不敢了,随后外国人也开始嘲笑起来,中国人还真是不懂得政治,不懂得妥协艺术啊。

    王永安也从蔡乃煌的口中得知皇族内阁成立之事,他只是哈哈一笑,对蔡乃煌说道:“蔡道台无须惊慌失措,国家还是那个国家,人还是那一群人,只不过称呼变了一下罢了。”

    但显然王永安小看了皇族内阁带给大清国的反面作用,革命党趁机提出,从皇族内阁的组成来看,满人防备汉人许久,连那十七岁的贝勒都能做大臣,王永安这等汉人英杰却只能做地方官吏,由此可见大清国不值得汉人效忠。

    于是天下汉人百姓议论纷纷,民风越来越朝着反清的情绪驶去,而因为革命党的这一系言论,王永安算是受了无妄之灾,遭到清廷的痛斥,勒令他即可起航,不得耽搁片刻。甚至陆军大臣荫昌还打算免去王永安江北护军使的职务,只是此时风头浪尖,若是真的免去王永安江北护军使的职务,难免给天下汉人坐下口实,这才作罢。

    王永安气得够呛,革命党,清廷,你俩妹的,我是招谁惹谁了我!我在上嗨练兵为的是出国护侨,为的是中华民族的颜面,我容易么我?你们两个王八蛋一唱一和,都不希望我过得好是吧?

    也不知道这革命党之中谁出了这么一个阴损的主意来,非要把我也拉下水,甚至为了不惜恶心朝廷,革命党人吹嘘王永安是民族英雄,汉人代表云云,他们月吹嘘王永安,王永安越是一身冷汗。果然,几日之后,在军营周围突然多了不少劲装汉子,恐怕是来监视王永安会否谋反的清廷鹰犬。

    这海军护航舰队迟迟不到,护侨大军岂能只乘坐两艘邮轮便出海,想到这里,王永安气得给李准打电报,让他快点到来,免得自己承受压力。岂料到那李准居然称病了,说自己出海之后偶感风寒,昏迷了三天,如今不能担任海军护航司令,还请谅解,并请朝廷予以定夺。

    好家伙,这李准倒是逃得快,知道王永安如今是个定时炸弹,赶紧离他远远的。

    王永安心说难道我成了扫把星不成,便冷笑不已只顾训练士兵不管其他,左右自己手下大军在握,朝廷也暂时管不着自己。

    而朝廷的形式也影响了护侨军的军心,众人纷纷为王永安的前途担心,也为自己的未来担心,王永安知道军心未定,便召开会议,宣布:“我们不为朝廷,我们为的是中国百姓,为的是海外侨胞,为的是天地良心。若是有人要对不起你们,除非我王永安死了,若是有人出卖了你们,我就要带着你们跟他们死干!诸位,安心训练,只需听令于我,无需考虑其他!”军心方定,然而军队之中充斥着对满清政府不满的情绪。

    不过因为各位将领与自己相处时间不久,唯恐他们心里担心,王永安与诸将一一谈心,并且对众人说,如果大家担心前程未来,可以立即回去,我王靖云非但不会阻拦,反而会送你三个月的军费当做辛苦费和路费,兄也知道如今护侨军得不到朝廷银子支持了,一切费用需要自筹,我只能说拿出这么点银子送兄返乡。

    包括蒋雁行、段兰芳、李士锐等人听了王永安的话之后,先是哭笑不得,后反过来劝说王永安道:“此前辞去旧职前来护侨军,便已经舍去了过去的功名,只为能够为中国争一口气,何须司令如此担忧。我等虽为一介武夫,却也懂得知恩图报的道理。”

    王永安也为了拉拢各位军官,在扬华房地产公司开发的新小区内为每个军官准备了一套三室一厅的房子,全做拉拢之用。而扬华房地产公司如今的开发小区全部在法租界内,可以说是让诸位军官没有了后顾之忧,因此得到了诸位军官的一致称赞与支持。

    军官既已安定,士兵更加没有担心必要,护侨军上下无有二心者,虽然外界对王永安的前程不看好,可是护侨军五千多军官士兵却反而对王永安更加忠心耿耿了。

第二百五十五章 盛宣怀的坏主意() 
此时各省咨议局议员们再一次上书清廷反对皇族内阁,且本次上书中,议员们语气极度强硬,道:“内阁应负责任,不宜任命懿亲卫总理,请另简大臣,改组内阁。”但折子被摄政王载沣留中不发,咨议局议员代表不服,继续上书要求罢免皇族内阁,终于载沣回复了议员们:“用人为君主权力,各省议员不得干涉。”

    这次算是真正伤了各省议员的心,诸位议员原本还对这个满清朝廷恋恋不舍,想要通过君主立宪改革大清,强国富国,可是到头来却是一场梦,不少议员痛哭流泪,返回故乡。

    张謇在津门的时候给王永安发电说:“满清无药可救,死不足惜啊。”

    安抚了军队,上海道台蔡乃煌又来拜访,王永安问清楚来意之后沉思起来,原来还是庚子赔款一事,去年(1910年)的庚子赔款由朝廷担保向外国银行借款偿还了,可今年的庚子赔款该如何偿还呢?上嗨银库里依旧没有银子,且不说股灾导致清廷损失了银子,就是其他富户也把银子存在了中华实业银行之中,如今整个江南江北最有钱的便是中华实业银行,有人给蔡乃煌初步估测一下,存在中华实业银行里的白银足足八千万两,于是蔡乃煌找到王永安,希望能够从中华实业银行之中借一些银子偿还庚子赔款。

    王永安明白来意之后笑道:“借款不难,但朝廷用何担保?”

    蔡乃煌道:“朝廷对将军委以重任,将军应该知道朝廷绝不会让将军吃亏,一定会找机会偿还将军。”

    王永安讥笑道:“这个找机会算是搪塞之词吗?我不相信什么机会,也不相信承诺,要么给我一定准确的抵押,要么一切免谈。中华实业银行不单单是我一个人的,也是江南江北士绅百姓的,蔡道台,你可见过中华实业银行胡乱引发华币?”

    “不曾。”

    “所以,我不会做自私的决定。”王永安道,“但是如果蔡道台能偶做出,将江南制造局抵押给中华实业银行,我倒是可以考虑说服股东借款给朝廷。”

    蔡乃煌大吃一惊,道:“岂能如此,岂能如此啊?”

    王永安道:“在商言商,没有抵押的借款,我终究是没有信心的,银行董事会也没有信心。”

    蔡乃煌无奈告退,向度支部大臣载泽告知,载泽见王永安办了一个中华实业银行就能圈银子,朝廷何不办一个银行呢。

    于是载泽找到盛宣怀,要与他一起半个银行,盛宣怀哭笑不得,说:“办银行复杂至极,我们身边没有人才,且银行需要大一笔启动资金做本钱。那王永安开设银行,主要是江南江北商人支持,将银子存在中华实业银行之中,而他本身也富家千万,有了资本才能开银行。镇国公,朝廷又银子开银行吗?不多,只需要两百万两银子即可,当初王永安的初识资金便是两百万两银子。”

    载泽道:“我哪弄来两百万两银子啊。”

    盛宣怀道:“那银行便开不成了,没本的买卖,谁会相信我们。”盛宣怀自然知道王永安的银行背后承担的是江南江北汉人士绅富商们的希望,这个大清财富门户俨然准备自立,朝廷想要筹备金钱,须得另寻他法。

    “可不办银行,就不能偿还庚子赔款,以后利滚利就会更多了。”载泽道,“我这个人度支部大臣,几乎成了讨饭的了。”

    盛宣怀忽然灵机一动,道:“何不铁路国有?”

    “铁路国有?”载泽问道,“铁路不是你负责的吗?如何国有?”

    盛宣怀笑道:“我们向百姓赎回铁路,然后抵押给外国银行,从外国银行借款,有了借款之后朝廷可以施展拳脚,也能够用这笔银子来开银行了。”

    载泽一拍大腿,立即说:“铁路国有好,铁路国有好极了,我们一起去面见摄政王陈情一切,一定能够说服了他。”

    这盛宣怀之所以提出铁路国有,实际上是想从中捞取刚打的好处,原本清末传邮部是油水衙门,谁当了传邮大臣都能捞取油水。可惜盛怀宣妻妾众多,只是小妾就有二十多人,子女更是不计其数了,且各个吃喝嫖赌极尽奢靡,盛宣怀自从担任传邮大臣之后,发现陆航邮电各部多是外债,如中华航运集团背后的金主是王氏兄弟,盛怀宣要是敢动这个蛋糕,估计他在常州老家的子孙就会被王氏兄弟杀个干净,所以在四处动手勒索之后,盛宣怀依旧发现不够贴补家用,于是这才打了铁路的主意。

    而载泽这个年轻人根本想不到盛宣怀的阴险,他们一起找到摄政王载沣,盛宣怀开始了对载沣进行忽悠,盛宣怀说:“川人百姓起初拒绝洋人资金,自筹资金修建川粤汉铁路,本来说一件好事,可是如今资金匮乏,川人无钱继续修建,只好将铁路停办了。不如朝廷花钱从百姓手中赎出,划归国有,再抵押给洋人,如此一成即还了外债,还有盈余。”

    载沣欣然同意了,而盛宣怀立即找到英法美德四国,以川人百姓自筹建设的川粤汉铁路抵押给洋人,借了银子之后再强行从百姓手中赎回川粤汉铁路。当然,盛宣怀要是老老实实地给川人老百姓发银子,也不会闹得太大,岂料到这盛宣怀自知自己今年已经六十八岁,有感自己时日无多,不如捞一把大的,便给川省百姓不发银子只发银票。

    川省百姓自然不是傻瓜,虽然他们没有如同江南江北百姓驱逐银庄票号开始使用中华实业银行的华币,可他们也是知道,如今票号银庄信誉太差,这银票在手中就是废纸一张,于是纷纷抗议起来。

    盛宣怀只是以银票代替银子一项,便贪墨百万白银之多,而他从洋人手中拿了回扣便有两百万两,铁路国有前后,邮传大臣盛宣怀净赚四百万两银子。

    当洋人勘探队来到川粤汉铁路勘测的时候,川人百姓不敢了,将洋人赶走,并扬言道:“川粤汉铁路是川省人的,外人别想沾染。”川省百姓为了抗议,商人罢市,学生罢课,四川总督赵尔丰深知百姓气氛所在,不能随便压制。

    盛宣怀立即对载沣说,川人百姓刁蛮,不懂礼数,应将扰乱者射杀无论。此时端方求官,盛宣怀便推荐端方担任川粤汉铁路督办大臣,并对他承诺,若端方能够镇压川省百姓,便推荐他担任川省总督。

    端方兴高采烈,抵达武昌之后向湖广总督瑞澂(音同成)借兵入川,但瑞澂向来与端方不和,自然不可借兵。

    可就在此时,发生了成都血案。

第二百五十五章 逼走王永安() 
公历1911年6月7日,成都各团体两千余人在铁路公司开会,成立“川省保路同志会”,推举立宪派人士蒲殿俊、罗纶为正副会长,提出了“破约保路”的宗旨,发布《保路同志会宣言书》等文告,出版《四川保路同志会报告》,四处张贴,宣传保路。并派会员分路讲演,举代表赴京请愿。

    全川各地各族各阶层人士闻风响应,川省女子保路同志会、重庆保路同志协会和各州、县、乡、镇、各团体保路同志分会相继成立,会员众至数十万。教师学生、农夫苦力、商人士兵、回族同胞、羌族土司、基督教徒、僧尼道士以各种形式集会演说痛斥清廷卖国卖路行为。

    川省总督赵尔丰下令抓捕保路会首脑蒲殿伦等数十人,成都数万群众相率奔赴总督衙门请愿,要求释放被捕人员。赵尔丰看到数万百姓用来,唯恐革命党趁机起义,便下令清兵当场枪杀请愿群众三十余人,制造成都血案。

    血案当天,同盟会员用木片制“水电报”,投入锦江传警各地,在同盟会员和哥老会首领秦载赓、龙鸣剑等人率领下四面围攻省城成都,并与清军在城郊红牌楼、犀浦等地激战。

    周鸿勋率所部巡防军在邛州发动起义并与南路起义军占据新津。

    罗子舟率雅州、荥泾同志军扼守大相岭,阻击清军。

    大竹李绍伊、犍为胡潭等会党首领也揭竿而起,川省一时之间烽火四起,清廷在川省的统治岌岌可危。

    由于川省危机重重,湖广总督瑞澂终于不再刁难端方了,下令湖北新军第八镇第十六协第三十一标及三十二标一部随端方经宜昌入川,镇压川省起义。

    川省起义最开始的缘由并不是为了反清,可是事到如今发展成为了一场轰轰烈烈的反清运动,川人上下对满清朝廷无不痛恨连连,革命党在川省四处煽风点火,再加上清廷一系列愚蠢行径,最终让这个西南人口最多的省变成了大清的火药桶。

    此时的全国各地,也因为清军镇压四川起义变得风云变色起来,上嗨境内,以陈其美为首的同盟会激动得不能自已,却又无奈得抓耳挠腮,盖因为护侨军现如今驻扎在上海县城,这五千精英士兵可不是巡防营那些挥拳秀腿的玩意,人家可是江北新军之中的精锐,是为了对付墨西哥叛军准备的精兵强将,号称天下第一军。

    陈其美、李书平、李燮和、冯少山、李显谟、沈缦云等人在在虞洽卿的公馆内商讨如何响应川省起义一事,可是商量来商量去,众人始终绕不开护侨军。

    “英士兄,你和王靖云最熟,你去套一套他的心思。”李书平道。

    陈其美摇头苦笑:“我这靖云兄弟不喜欢我等同盟会,也不喜欢清廷,他只相信自己,所以如果我们发动兵变,他必定趁机夺取上嗨,吞并江南。”

    “那也好,他吞并了江南,也许就会反清。”李燮和道。

    陈其美道:“别人可能会被冲昏头脑,但小诸葛王永安却不会。”

    “到底该怎么办呢?”冯少山气呼呼地说道,他看着陈其美说道:“不如我们刺杀了他吧。”

    陈其美吓了一跳,道:“你疯了吗?若是你刺杀了王永安,那王永泰江北大军立即杀来,更有借口强占上嗨了。”

    “左也不行,右也不行,到底怎么才行?”李燮和自言自语道,忽然他一拍手,说道:“我们是不是想差了,只要让王永安带领护侨军出发,离开上嗨即可,我们何必出手对付他们。这护侨军是民族英雄,若是我们碰了他们,才会惹怒天下百姓,不如我们送他们出海,诸位觉得如何?”

    “送他们出海?如何送他们出海?”余人忙问。

    李燮和笑道:“这很容易,我们在报纸上造势,让文人墨客评说,就说那王永安不愿带兵出征,先前扬言护侨不过是一纸空话,如今屯兵上嗨进退不得,实乃唯恐吃了败仗丢了面子,也是因为他胆小如鼠不敢亲自上前线。”

    “绝妙啊!”陈其美笑道:“我这兄弟最重面子,这一招祭出,他不得不带兵离开上嗨。哈哈哈哈……铁仙啊铁仙,不愧是我等头领啊。”李燮和在同盟会中的地位远高于陈其美,且凭借着湘省同乡的关系,他频频策反清军军警中湘省中人,被公推为未来上嗨起义总司令。陈其美表面上对李燮和非常顺从,但实际上却嫉妒李燮和的地位,且陈其美认为自己在上嗨所作贡献远远超过李燮和,却因为自己备受排挤而只混得一个庶务长的职务,心中愤恨不平。

    李燮和的办法很快被革命党布施起来,前些日子还在对王永安歌功颂德的报纸,如今纷纷谴责王永安拥兵自重胆小如鼠不敢出兵海外。

    此时的王永安虽然留在军中,却时时关注着天下局势,他内心矛盾至极,因为他这才发现自己犯了一个天大的错误,在值此天下更替之际,居然要率军远赴墨西哥护侨——即便自己护侨回来,也耽误了时间,在未来没有多少伸展的空间了。

    “这才叫做作茧自缚。”王永安自嘲地笑道,龚武远在一旁嘿嘿一笑,也不回答,王永安白了白眼说:“你就笑话我吧。”

    龚武远道:“不……不……不敢。”

    王永安吃过晚饭,独自坐在宿舍之中,看着桌子上的几十份报纸,什么《号子将军留沪记》、《居心叵测》、《还要等多久》、《嘴炮将军》……他的心中百味聚在,真是一夕天堂一夕地狱,媒体能够把人捧成天上地下绝无仅有的英雄,也能把人贬成十恶不赦的混蛋,便如同现在的自己一般。

    出兵,顺应民意振奋人心成为英雄,不出兵,几个月后夺取上嗨滩成为一方霸主。出兵是为了国家和民族,不出兵是为了自己的未来,在个人利益与国家利益面前,王永安犹豫不决,他不是一个伟大的人,但也不是一个自私的人。

    但是所有的英雄都是用来祭奠的,自己成为英雄,也会成为历史的祭奠。王永安意识到,有人在逼迫自己,逼自己离开上嗨,逼自己离开中国。这个幕后黑手,表面大概是革命党吧,但实际上希望自己离开上海的,是全中国的百姓,他们迫切希望看到中国军人强硬的护侨来振奋民族精神,自己便是他们唯一的希望了。

第二百五十六章 吐血昏迷() 
内心复杂至极的王永安独自走出房间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