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一股豪壮而凄美的诗情,在他的心胸涌动……
2007…4…28
写于浏阳河畔·豫园
后记
写完《村路》和《花炮祖师》后,我自己都没想到第三个长篇小说是《金秋烈焰》。写李畋祖师因为材料太少,可以大胆想象和虚构,写秋收起义因为材料太多,我感到后者更难。史实尤其是红色革命史实、背景和主要人物等是不能凭空想象和虚构的,我必须借助于前人现有的研究成果,否则这本书将失去生活真实;但又不能不展开想象和虚构,否则将不成为以虚构为特质的小说从而失去艺术真实。找到合适的切入点是要费一番功夫的,我想其难度大概就在这里。何况我手头搜集到的有关秋收起义的材料中,光是书籍就有十余本,在阅读这些史料的过程中,各种书的材料大同小异又绝非同一,有些人名甚至地名和时间都有差异,对历史人物历史事件的评价更有差异。这就有一个选择、取舍和辨别的过程,当然也会有一个加工的过程。
在阅读资料的过程中,我被年仅23岁的秋收起义总指挥卢德铭深深感动。他是一个军事天才,那么优秀的人物,为什么在所有文字记载中都那么简单,更无文学作品来描写他呢?于是,我在小说中浓墨重彩地表现了这位被我感动的人物,我还想,像他这样的英年早逝的英雄,应当有一位美丽可爱的女孩深深地爱恋着他,因此,我写了他和杨小雪的纯洁美丽的爱情绝唱,以告慰这位青年英雄的在天之灵……
今年的4月28日,我写完了这本书稿的最后一行文字,终于舒了一口气。我很庆幸在这几个月的写作中,我没有得感冒,身体只出现了一点小毛病但很快就好了,连一天都没有中断过。我欣慰地说,也许这是毛主席和卢总指挥在护佑着我,是工农革命军烈士们在护佑着我。
(完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