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封德彝想象不出,还有谁能做的比这更好的了。
不到三个月时间,张超就给朝廷押运了一万来贯钱,这是上缴国库的税钱。不是租庸,而是关税、商税。
一万多贯啊,虽然有些豪强大族,家产都不止这么多。但对于开国之初的大唐来说,朝廷的财政收入很少,当然开支也较少。
连官只都只有京官有俸禄,外官都没有俸禄,甚至连地方官府的办公费用,朝廷都不会拔给。外官们的俸禄以职田顶,官衙办公费用由公廨田、公廨钱来抵。
大唐现在的很多支出,其实都是靠的战争的收入。前朝的府库,还有一些被击败势力的财产等等,靠着这些,大唐的府库还算是好的。
加上官员给职田、士兵采用府兵制,让朝廷省去了养官和养兵的开支,这才能在如今极低的财政税收下,一直支撑着。
一万多贯的商税,还仅是一个边州的上缴,还只是三个月不到的,甚至这上缴的只是其中的一半。
如封德彝这样的重臣,甚至很清楚的知道,张超上缴的绝对没有一半。
毕竟据他们所知的,张三在洮州光是征讨番部所得到的奴隶,就足有两万多人。他缴获的那些牛羊马匹,更是数之不尽。
若把这些都算上,那张三这几个月赚到的钱何止两万贯,十万贯都有了。
这还只是几个月,若是一整年?得有多少?
大唐三百余州,洮州是独一家。
封德彝不期望张超一年给朝廷上缴百万商税,哪怕能缴个十万贯,那也非常了不得了。朝廷其实也很需要钱,如今朝廷只能给少数京官发俸禄,这其实也是无奈之举。
一年若能另增十万贯收入,宰相们也会因此高兴的合不拢嘴的。
李渊拍着自己的多毛的胸口,“要是我大唐多几个张三郎,朕何愁之有啊。边关之地,最需要张三郎这样的臣子,文能安邦武能定国。吐谷浑这回算是被砍掉了一根指头,朕心甚慰啊!”
这一次,吐谷浑趁着突厥和江淮叛乱之机,趁火打劫,弄的李渊相当的惊险。
凭着儿子世民的勇敢,还有张三的机智,最后大唐才没有让吐谷浑趁虚而入,但最后也是相当狼狈,数州陷于战火,损失惨重。
更重要的是大唐被打了脸,打的啪啪响啊。李渊每次一回忆,自己当时差点就让吐谷浑打进关中,二儿子差点就被干掉在陇西了,都不由的一阵阵的后怕。
然后是无比的愤怒。
可偏偏李渊现在还不能马上报复吐谷浑,不但不能报复回去,还得派人去跟吐谷浑汗和议,还要送公主和亲安抚。
每每想到此,李渊就无比的郁闷。
不这样还不行,毕竟他和大臣们议定的策略是先内后外,暂时还不能先跟吐谷浑人开打,中原都未来定,北方还有突厥和高句丽呢。
不过这次是吐谷浑人先来犯境抢掠洮州的,张文远只是防御。是吐谷浑人再一次撕破了协议,唐军是防御反击。
吐谷浑吃了大亏,可也只能打落牙往肚里吞。
李渊听到张超一下子灭了吐谷浑一个两万余人的大部落时,真的兴奋的跟六月天大太阳底下喝了一杯冰镇酸梅汤一样的爽。
“来,让我们为张文远举杯!”李渊笑呵呵的举起手里的酒杯,反正今天不是朝会不是议事,也没有监礼官员在,他也是十分的放松。
酒过三巡。
君臣正开心,内侍报太子求见。
“太子来了,让他进来。”李渊笑着挥手。
李建成跟着内侍进殿,看到殿内的景象有些异外。
“太子,你来有何事?”李渊问。
“父皇,儿臣接报,听闻洮州刺史张超私挑边衅,与吐谷浑冶利部发生严重冲突,妄自出兵,杀死冶利部千余人,并袭击俘虏数万吐谷浑人。父皇,张超这是目无朝廷,擅自妄为!儿臣请求立即派人将张超逮捕回京,严加审问,依法惩处!”
李渊脸上的笑容渐渐的凝固了。
殿中的一众宰相和尚书等重臣们,也一个个嘴巴张的大大的。
皇帝刚刚和他们一起无比的称赞了张三,夸奖张三在洮州干的好,尤其是打冶利部更是打的大快人心。
可现在太子却跑来弹劾张超,说他擅自挑起边衅云云,这。。。。。。。
李渊现在对太子非常失望,甚至失望透顶。
他想不到堂堂一国储君,居然能说出这样一番话来。他自然知道太子和张三之间的事情,可想不到,太子能因私废公,颠倒黑白。
他本来让张三留在洮州,是希望给太子一些时间考虑。他甚至认为张三这样的人才,太子应当珍惜重用。打算过段时间,让张三再回东宫,辅佐太子。
可现在,李渊真的很失望。
“父皇。。。。。。。”
“叫朕陛下!”李渊气呼呼的喝道。
李建成一惊,也不知道怎么突然就惹怒了皇帝。
“是,陛下。儿臣认为张超。。。。。。”
“张文远在洮州独当一面,镇守一方,征讨、安抚、屯田、兴商、办学,一件件一桩桩办的非常漂亮。至于剿灭野利部,征讨黑冶利,更是毫无错失之处。倒是你,太子,你的眼光放在哪里,你有没有从太子从大唐的角度来对待张超,对待洮州发生的这一切?”
李建成面色微变。
“张文远是我大唐之功臣!”李渊重申。
李建成手在颤抖,料不到皇帝如此看重张三。
“还有什么事吗?”李渊怒瞪着李建成。
“儿臣没有其它事了。”
“那就回东宫去,好好的学习处理朝政,不要黑白不分,是非颠倒!”李渊带着几分醉意,说出的话也十分不留情面。
李建成又羞且怒,当着一众宰相尚书等重臣,被皇帝如此训斥,真是什么脸面都丢光了。他低着头,向皇帝告退,离去。
李渊看着李建成消失的身影,忍不住长叹了一声。
“朕欲立世民为太子,你们以为如何?”
皇帝一语惊醒众大臣,虽然刚才那一幕让他们看的很过瘾,也都在暗中鄙夷太子的不合时宜,但在座的绝大多数人,其实都还是一直支持着太子的。
不仅仅是有如郑善果这样的太子妃娘家人,也有如裴寂等纯粹就是认为理应让太子建成为储君。
嫡长为太子,这是最好的继承人。
何况,太子建成,这几年来也一直都表现的还不错的,虽不如秦王那般优秀,可也中规中矩,并没有什么大错之处,怎么皇帝突然就要换储?
“陛下,万万不可啊!”裴寂等几名宰相连忙惊呼劝阻!
还欠11章!(。)
第356章 被辜负()
第四更送上,求打赏!
李世民很快就知道皇帝欲立他为太子的事情,杨温是检校侍中,也是甘露殿亲耳听到那句话的人。离开宫殿之后,他马上让人给李世民送了封口信。
内容正是甘露殿中发生的事情。
听到这个消息后,李世民激动的脸色通红,人兴奋的跟喝醉了酒一样。
“朕欲改立世民为太子!”这短短的九个字,让李世民激动的想哭。可当他听说裴寂、萧瑀、陈叔达、封德彝几个宰相都立即出声反对了皇帝这一打算,让皇帝收回了这个念头,不再提起后,又不由的脸色变的铁青,咬牙切齿起来。
尚书左右仆射、侍中、中书令,四个宰相没有一个支持他为太子。连向来跟李世民关系不错的中书令封德彝,都没有站在他这边。封德彝可是平时与他关系最近的,没想到这次都不帮他说一句话。陈叔达、萧瑀原来也和他关系尚好的,可一样的反对了。
甚至其它的几位尚书、卿等,也都一样是多站在太子那边。
杨恭仁今天其实也没有替李世民说话,他虽然暗中支持李世民,可今天那场面,几乎是一面倒的反对之声,他站不站出来都没有用处。
“殿下也别丧气,既然陛下有些意,那么此事就有希望。”
李世民叹气,“可这已经不是陛下第一次说欲立我为太子了,当年我帅兵出征薛举之前,陛下曾经说过待我凯旋,立我为太子。后来我去征刘武周,出征前陛下也说过要立我为太子,还有我统兵打王世充窦建德前,陛下又说过一次。这一次,其实是第四次了!”
说到这里,李世民目光中有些火。
皇帝第一次说那话的时候,他是真的相信的。后来他打薛举,浅水塬大败,后来虽雪耻灭了西秦,可回来后皇帝不再提立他为太子之事。李世民觉得是自己兵败原故,也就不好意思再提。
再后来他去打刘武周,皇帝又重提立他为太子之事,他再次相信,然后非常用命的作战,一战击败刘武周,夺回了大唐起家之地河东。但凯旋后,皇帝依然不再提立他为太子之事。
等到皇帝后来让他去打王世充,再提立他为太子之事时,李世民已经不太相信了。后来他打下了洛阳,开始在洛阳暗中布置,招揽人才,结纳英豪,其实心里就已经是不相信皇帝会立他为太子了。
可今天再次听皇帝说出要立他为太子时,李世民还是非常激动的。盖因前三次,其实都是皇帝私下对他说的,而这一次,皇帝没对他说,却是对着一众大臣们说的。
李世民本以为自己这些年来,为大唐南征北战东征西讨,立下无数汗马功劳,朝中大臣们应当都看在眼里的。
自己比建成优秀,那应当是有目共睹的。
只是他料不到,皇帝说出那句话后,会引来全体宰相的反对,尚书和九卿们也大都反对。
心寒,心塞!
哀莫大于心死!
李世民不由的想起了陇西城头,那个夜晚,张超那番大胆的言语。
想靠朝争,堂堂正正的夺储,他毫无胜算。
当初他还有些不太相信,可现在他相信了。张三,真的眼睛很毒。满朝上下,居然没有几个愿意支持自己。
他们都知道自己比太子优秀,可就因为太子比他先出生几年,他就永远没有机会染指大唐的太子之位。
一次次的付出,一次次的努力,却换来这样的结果。
李世民真的很心寒,很愤怒。
这一刻,他心底有一个破裂的声音传来。长久以来,束缚着李世民的最后一道桎梏打开了!
洮州城。
张超正为自己丰厚的战利品而犯愁呢。
两万多个冶利部俘虏,还有上万匹马,数万头牛,二三十万头羊。
这几乎就是整个黑冶利部和他们的所有财产了。
对于一个游牧部落来说,马匹是他们的坐骑,牛羊就是他们的财产,他们喝牛羊奶,吃牛羊肉。住着帐篷,甚至连车都很少。迁移的时候,都是把帐篷等全都打包装在牛背上。
一户牧民,可能有两三匹马,十几二十头牛,两三百只羊。
但现在,他们连人带着自己的马匹牛羊和帐篷,全都成了张超的战利品。
战利品是如此的丰厚,以致于军中负责登记造册的人累的要死,好不容易才统计出了结果。还幸好有张超在军中推广算盘,要不然,还真不容易。
现在摆在张超面前的一个重要问题,就是这么大批的俘虏和财产,要如何分配。
本来张超是打算冶利俘虏都成为洮州官奴隶,为公廨田、职田耕种,甚至修路筑城等等。那些牛羊马匹等,也要大部份归公。
不过这个想法,却被大部份的洮州文武给反对了。
特别是军府的将校们。
他们的理由很充分,因为按传统,按惯例,军中缴获虽然得归公,但最后都要分赏给将士们的。府兵本来就是自备装备,平时也没有粮饷,打仗甚至都得自备着干粮和驮马上阵。因此传统就是每次作战,缴获都会分给将士们。
这,是府兵们应得的。
打仗分战利品,也是府兵们的一大收入来源。
张超虽是刺史是都督还是经略使,但他不能剥夺府兵们本来就拥有的权力。
这份来自府兵们的呼唤,张超最后认真的考虑了。
他决定,不违背传统。战利品归府兵,但具体细分他也有自己的一个方案。
张超提出,先拿出四成战利品来,两成作为各军府的发展所用,这些战利品处置卖掉后的钱,用以修建军府、墩堡,平时军府的运营花费等等。有剩下的则一直累存起来,以备不需。
另外两成,则专门做为一个抚恤基金。每次战后,战死的府兵、受伤的府兵,都能从中得到一笔抚恤津贴发放,就算府兵战死了,也能保证他们的妻儿能够得到照顾。
剩下的六成中,张超还要拿出一成来,建立一个专款,专门用来购买粮食,做为战略储备粮食。
“最后剩下的五成战利品,全部分给将士们!”
当张超终于留了一半的战利品给士兵们时,在座的将校们总算脸色好看了一些。
不过张超对于这一半的战利品分配方式也有自己的方案。
“这部份钱分为两部份,一部分用来按军功大小赏赐给立功的将士们。功劳包括集体表现功,也包括个人战功,每评一份功劳,就有一份相应的赏赐。剩下的一半,则每个参战的士兵,都能得到一份。职务高低不同,得到的赏赐也有所不同。”
战利品分下去,但不是按人头分,而是要按功劳贡献,按军资职务来分。
总之,就算分,也得分的公平。按人头平分,并不叫公平。
张超的这个分法,倒是得到大家的一致同意。
有本事的人多分些,功劳大的人多分,官大的人多分,这都是正常的。
若是让一个普通府兵跟一个将军分的一样多,那才是不正常呢。
分配的原则制订好了,剩下的就是如何细分了。
“牛马羊群、战俘、武器、铠甲等,统统折成钱分下去。”
“我们先统一计算所有的战利品的价值,将他们折成统一的铜钱单位,然后再按我们的分配原则,计算好每一个士兵能分到的战利品价值。然后,我们给他们一个信用点数,他们可以参与我们的拍卖会!”
“拍卖会?”
许敬宗和马周等都很惊讶。
张超点了点头,这次的战利品比较特殊,战俘奴隶、牛马羊群、帐篷武器铠甲等等都有,直接分并不好分。因此张超想出个办法,先把战利品折算成钱,再把战士们的军功能领到的战利品也折算成钱,最后换成信用点。
然后由衙门组织一场大拍卖会,由府兵们参加的拍卖会。
拍卖会上,会有奴隶、牛马羊君皮毛帐篷金银等等各种战利品进行拍卖,所有府兵都可以竞拍。
只要他们要拍的东西,他们的信用点能够支付就行。
若是有部份不足,只要他们能够出钱补足,也可以。
通过拍卖,府兵们可以挑选自己喜欢的东西,是要奴隶还是要战马还是要牛羊,或者是金银或者是皮毛都可以。
张超还打算内部拍卖结束后,再开一场交易大会,到时允许番汉商人进场与府兵们自由交易。若是府兵们愿意把自己拍到的东西再卖给商人,也完全可以。
两万多战俘奴隶、一万多匹战马,数万头牛,还有几十万只羊。
这些的一半,属于洮州近一万的府兵,另外这次协助作战的五千多青壮,也能得到一笔钱粮赏赐,不过他们没机会分战利品。
保守估计,一个府兵能分到一个奴隶一匹马或者两头牛,十几二十只羊,十来张皮毛等。这会是笔很丰厚的战利品,当然,如果立有功勋者,能分到更多。
比如陌刀队、具装甲骑、洮州牙兵,他们是战斗中表现最突出的,肯定能分的比较多!
“你想要什么?”
洮州校场上,一群府兵蹲一起聊天。
“我啊,我想要几个冶利奴隶,最好是一家人,这样我的地就有人帮忙耕种了。”
“奴隶有什么好的,这些人不服管教。我想要牛,换一群牛。我不打算把地都垦了,也垦不过来,我打算养牛,把我家几百亩地围起来,养牛养羊。江心市的屠宰场和毛纺厂、皮革厂等也要开起来了,到时养牛肯定不亏!”
另一个则道,“我打算拍匹战马、再拍两头牛耕地,顺便拍两匹骡子,以后打仗就不愁了。剩下的点数,我不用,到时去订制一把好的横刀和一把上等的步弓,还得多订一些好箭。有了这些家伙,下次上战场还能赚到更多军功!”
3400票,加更一章,与这章加更抵消,依然还欠11章!(。)
第357章 战利品()
分脏要均匀。
分战利品当然也要均匀。
于是乎,洮州上下所有的官吏将校们都在忙碌着这件事情,而所有的府兵们也都在翘首以盼。
最后战利品分配,采用了独特的拍卖形式。拍卖会分两场,一场是先只能由洮州府兵们参加的内部拍卖会,结束后是面向所有人的拍卖会,最后还会有一场交易会。
两万多奴隶、数万牛马,几十万羊,还有无数的皮毛、盐以及帐篷等许许多多的战利品,让这次的拍卖会一经消息传出,就引来无数人的注意。许多商人闻腥而来,也想要分一杯羹。
士兵们也都在计算着自己能得到多少个信用点数,计算着这些积分能够拍到多少想要的东西。
为了重振江心市,张超特别把这次的拍卖场地,定在了江心岛上。
那天的战斗,冶利人并没来的及对江心市造成多少破坏,经过修复之后,已经迅速的恢复了原样。
距离江心市战斗过去五天,七月二十日,也是一个大市。
本来发生了这样一场大战,洮州边境形势变的有些微妙起来,许多商人都有些担忧。可现在洮州弄出这么大一个拍卖会和交易会,无疑让商人们都很兴奋。
不光是个冶利部都成了这次交易的一部份,甚至还有大批中原新到的货物,茶叶、丝绸、布匹、还有酒和佛经、瓷器等,这可是相当难得的。
尤其是数量之大,更是让胡商人们咋舌。
同样,冶利部被灭后这无数的奴隶、牛马、皮毛,也让中原商人们跟打了鸡血一样的兴奋。
中原十余年乱战之后,重归一统,百废待兴,对于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