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张大侠,朕要重赏于你!”
张仲坚微微笑道,“某斗胆向陛下请求兑换前诺!”
“好,你说!”李世民现在心情大好。
“某如今在南蛮海外岛上立足,有七十二岛,然最近被扶余属国真腊威逼,某欲向陛下借兵。”
张仲坚没有要什么爵位官职或金钱赏赐,他想要的是借兵。
南蛮,扶余、真腊,这些对于李世民来说,有些非常遥远,遥远到他只知道那些地方在遥远的南方,还在安南都护府的更南面。
李世民回忆着自己对扶余的回忆,好像安南之南是林邑,林邑之南才是扶余,扶余之南才是真腊。
张仲坚的七十二岛还在扶余之南,那真是太遥远了。(。)
第696章 你永远是太子()
李超指挥着牛见虎、程处默几个弟子在帐中又砍又削,做起木工活。李秀宁进来,看到那满地的木头的木屑花,不由的问,“你们这是在做什么呢?”
“做个轮椅。”李超手拿铅笔在纸上标示着尺寸。
李秀宁凑过来看了两眼,“给太子的?”
“嗯,等他好点,可以坐在这个轮椅上,不需要人抬着,自己就能转头轮椅走。等腿伤彻底好了,起码还得一年呢,得好好养着,有这个轮椅会方便的多。”
李秀宁拉起李超的手,“这些东西以后做也来的及,太子一时也用不上,走吧,出去散会心。你现在这个样子,我很担心你。其实太子的事情,只是个意外,你不要太过责备自己了。”
李超放下笔,对假装什么都没看到的牛见虎几个道,“我出去会,你们继续。”
出了帐篷,两人也没骑马,就散步出营,一队卫士跟着。
营里的人,对于李超跟着李秀宁公然出双入对,也全都视而不见,两人的关系如今也算是公开了,既然皇帝对此事都不管,李相国的夫人也不管,那别人哪里管的着。
“我毁了大唐的太子。”
李超叹气。
“不,那只是一个意外。”
“但这个意外,是因为我没有看顾好太子,我一直把太子看的太成熟了,把他当成了十多岁的少年,可其实他才八岁。我知道,现在好多人都已经在想着,大唐是不是要换个太子了。”
“哪个敢,我第一个饶不了他。”平阳对承乾也很喜欢,喜欢这个侄子的成熟聪慧。
“你心里清楚的,有这个想法的人会很多,还会越来越多,若不是这次有虬髯客出手,甚至可能过几年,陛下心里的愧疚之情也会渐渐散去,那时也一样会升起那样的念头。”
“你不会也有这样的念头吧?就算断了腿又如何,太子重要的是仁德睿智。”
“但从没有瞎子瘸子聋子当太子的。”李超当着李秀宁的面,并没有掩饰什么,有什么说什么,这些不是他的想法,但却会是绝大多数人的想法。就好比朝廷选拔官员一样,品相端正肯定是一条,而且会很重要的一条。长的不端正,都难以入选,更别说残疾了。
“谁说没有,你还是文宗大豪呢,残疾当皇帝的不但有,而且还有好几个。”
李超没去争论这些,他知道,若是太子真成了瘸子,太子地位还真可能很危险,毕竟太子现在还这么小,立为太子也不到一岁,这个时候换一个并非太难。
太子差点成了瘸子,还好。
“你会支持太子的,对吗?”
李超点头,无论如何,他都会一直支持太子的。尤其是这次的意外,李超自己心里也过不去那道坎。“我会一直支持太子的,会更好的保护他、教导他,让他成为一个优秀的太子,将来成为一个贤明的君主。”
秋风萧瑟。
围猎已经取消,但因为太子的伤势并不适合马上回程,因此皇帝的队伍就暂时的驻跸在武当山脚下。
“太子现在情绪好点了吗?”李超问。
手术当天,太子醒来,当他从李世民的口中得知,自己的腿保住了后,表现的非常好。他甚至都反过来安慰李世民和李超两人,让他们不用为自己的腿担忧。这样一个乐观的太子,让李超越发的觉得内心亏欠。
上天保佑,让太子的腿保住了。
不过现在太子的腿虽接好了,但也还得观察,连张仲坚也不敢百分百保证太子腿就一定能完好如初。
现在的情况是,接是接上了,但也只有七成左右腿保住了,但以后会有些跛脚,只有三成的机率,会恢复完好。
李承乾相信那三成机率。
李世民和李超也愿意相信那三成机率,但他们也得考虑另外的七成机率,万一太子的腿以后跛了,怎么办?
太子才八岁,以后大唐的太子就一直是个跛脚?
李超不愿意去见太子,见到太子,总觉得愧疚,尤其是看着太子那般乐观的躺在病床上时,越发的难受。
因为太子的事情,李超跟李世民两人的关系变的很僵。
他们君臣甚至都没有再单独谈过话,大家尽量回避着。
李超知道,太子回不到过去了,而他跟李世民也回不到过去了,两人之间有了一条深深的裂痕,再难以弥合,就算那伤口好了,可也留下了疤痕。
“皇后正在赶来,等皇后来了,也许陛下心情能好点。”
李超不觉得皇后就能马上安抚好李世民,“慢慢来吧,这得有个过程,陛下这次也受了很大打击,就算太子能好,也是受惊一场。不过让人欣慰的是太子,太子的态度很乐观,这真让我非常自豪。这次的事情,丝毫没有让太子受挫折,反而让他更加坚强,这真是一个很好的孩子。”
“你有没有考虑过你自己?因这个事情,陛下对你有了成见,心里有了怨念,虽然这件事情并不难怪你,但陛下也是父亲,他也一样很难接受太子的变化。要不,我找个时候,带你见陛下,单独谈谈?”
李超苦笑,谈什么?
李世民是个很聪明的人,有些事情他并不是不明白,只是感情上现在难以接受这些。这感情上的观点,是很难马上转变的。
前面一片干枯的野草,黄黄的,李超走过去坐下,最后干脆躺下。
天很蓝,清新的空气里带着初冬的寒冷。
头枕在手上,望着天。
李秀宁也学着李超的样子,并不嫌弃的直接躺到他身边,把头靠在他胸口。远处的卫士们自觉的停下脚步,留在那里,并把头转过去。
“这真是个多事之秋!”李超叹道。
今年这一年都不平常。
年初是玄武门之变,一番宫廷政变,虽然血流的不多,但也算是变了天。夏天好不容易大丰收,接着朝廷收复了朔方,又与突厥达成了和议,本来眼看着一切都挺好。
但入秋后,一切又麻烦起来。
持续的干旱,加上秋蝗的爆发,让秋季各地歉收严重,中原成了重灾区。朝廷费尽心机,才算是把灾害损失降到最少,控制住了局面。
可紧接着北方突厥又出事了,这完全打乱了朝廷的布置,终于,二李收复了代北,局势向着大唐有利的方向前进。
这转眼太子又出事了。
太子可不仅是皇帝的嫡长子这么简单,虽然承乾才被册封太子不到一年,但太子身为大唐的储君,是极为重要的,重要到可以称为国本。
太子腿断了,如果瘸了,那么太子的地位也就随之动摇,接下来可能就会是一场国本之争,这对于朝廷来说,是一件大的不能再大的事情,甚至比起今年的大灾,比起明年的大蝗灾,比起北方的突厥之乱,都要大的多。
废立太子,会牵涉进无数的大臣勋戚。
太子这个时候出事,甚至会让人把玄武门重新提起,会让许多在此次大灾中利益受损的豪强地主们,借机对皇帝得位的正当性提出质疑,会有流言起,会有人借机称今年秋的旱灾蝗灾和北方的兵灾,以及太子的断腿,都说成是李世民得位不正,皇位正统性不够。
这对李世民,对朝廷来说,涉及的是统治的根基。
多事之秋。
又聊了会,李超拉着李秀宁起来,一起返回营中。
李超在营门口犹豫了下,最后还是没有直接回自己帐中,而是往太子的营帐方向去。
太子帐外依然有许多卫士,旁边的营帐里,还坐着许多大夫,他们现在轮流在这值班,随时看护太子。
李超过来,侍卫们不再阻拦。
掀帐进去。
帐里生着火盆,牛皮大帐里很温暖。
李超慢慢走到太子床前,现在承乾还卧床养伤。手术做的不错,恢复的也还不错,但想要下地,却还需要很长时间。
眼下最好的消息,就是手术后没有出现伤口感染。
承乾脸色比以前苍白了许多,眼里面也没有了过去的灵光。
李超坐在床边,内侍们退下。
承乾看了李超一眼,叫了声师父。
李超点了点头,却不知道要说什么。
“师父,我想吃酥炸小鱼,微辣味的。”
“你现在养伤呢,要尽量饮食清淡一些,油炸的要少吃。”
太子嘟起嘴,“这也不能吃,那也不能吃,嘴里都要淡出鸟来了!”
李超扑哧一声,忍不住笑出声来,“哪里学来的混帐话,这都是为了你的身体着想,哪里会骗你。”
“老师,给我治腿的那个真的是虬髯客吗?柯教头的师父?我以前只以为柯教头才是最厉害的人,天天板着个脸,还经常悄无声息的出没,跟幽灵一样厉害。没想到,他的老师居然是虬髯客啊,我以前也听说这个人,据说是卫国公李靖夫妇的结义兄长,后来去了南蛮海上自立为王?那南蛮岛国在哪啊?”
“很远,从襄阳码头顺汉江而下,能从江夏入长江,然后顺长江而下,一直东入大海。到了东海,沿着海岸南下,会到达南海。那里有海南岛,一个极大的岛,再往南,就是朝廷的交州,也就是安南都护护。而从安南再沿海岸往南,是林邑国,林邑国再往南,就是扶余国,扶余国再往南,有扶余国的属国真腊国,而虬髯客所在的南蛮七十二岛,就是在真腊国沿海的群岛上。”
“哇,那岂不是离我们很遥远!”
“万里之遥吧,距离中原非常之远,尤其很多地方只能经海路,得借助每年的信风南下或者北上,非常之艰难的。”
“我好想去南海啊,老师,海上真有龙王吗?”
“四海龙王,只是人们想象出来的,其实世间并没有神明,神明只是存在于人们的想象之中。”
这番话让年轻的太子惊讶不已,从来都没有人跟他说过这样的话,世间无神明。
“老师,我不想当太子了,你帮我跟父皇说,废掉我的太子之位吧,给我一个王爵,再给我在东海边一块封地,一个海岛也好,等我伤好了,我就封之国,到海边去生活。”
“承乾,你是太子,你会一直是太子,现在是,以后也是,没有人能夺走你的太子之位。你只是受点伤而已,那算什么?等你伤好了,你想去看海,老师带你去,也可以等你将来御极登基之后,再巡幸南海。”
“我的腿真的能好吗?”承乾很认真的问李超。
“当然能好,而且会恢复如初的!”(。)
第697章 南海领主()
“扶南国,在日南之南大海西蛮湾中,广袤三千余里,有大江水西流入海。”
“扶南西去林邑三千余里,有城邑宫室。人皆丑黑拳发,倮身跣行。性质直,不为寇盗,以耕种为务,一岁种,三岁获。又好雕文刻镂,食器多以银为之,贡赋以金银文字有类于胡,丧葬婚姻略同于林邑。”
天气不错,李超的轮椅也做好了。
扶了太子坐在轮椅上推到帐外晒太阳,张仲坚过来为太子检查过后,称赞李超的白药等几样药物很强效。
太子对于大海和南蛮有着无限的好奇,于是他便被李超留下来,一起坐在那里为太子讲着南蛮海上的事情。
李超这几天也跟张仲坚聊过不少,对于张仲坚的七十二岛也算有了些了解。对照自己的地图,他对于七十二岛有了一个比较大致的了解。
有几个重要的坐标,日南、林邑、扶南、西蛮海。
日南在交州,也就是后世越南北部。林邑呢,则是后世越南中部。真腊,在后世的越南南部和柬埔寨南部,所以这个扶南,其实位置也就很确定了。
扶南,是在后世泰国和柬埔寨那块的一个王国。
而知道了这些,那么张仲坚七十二岛的位置也很清楚了。
就是在后世的泰国湾里,而根据张仲坚所说的,李超判断是在泰国湾的东部海面上,紧邻着中南半岛的南部海岸。
他猜测,极可能就是在后世越南的富国岛,或者是柬埔寨的西哈弩克港附近。
承干听着很感兴趣,不时的问那些地方的风土人情。
“原来昆仑奴就是扶南国人啊。”承干惊讶道。
“殿下,其实在林邑以南的那片南蛮大陆上,还有南蛮海上诸岛,那里的土人,大多是皮肤黝黑。当然,如果沿海向着更西方航行,那边会有更多更黑的人。”李超笑着对承干道。
虬髯客听到李超的话,心里暗暗惊讶。
中原人对于南蛮了解的人很少,更别说李超这样的宰相了。
张仲坚之所以会成为离中原万里之遥的南蛮海上的岛主,那算是相当的因缘巧合。他出生于扬州,父亲是扬州首富。他的父亲张季龄,其实就是个海商,大船主。做的是贸易,将中原的货物从海上运到南蛮海上,甚至运到波斯湾去。
正因此,张家有不少的昆仑奴。
张仲坚的母亲,其实是个波斯胡姬。
张仲坚出生时,身上有波斯胡姬的血统,处处是汉人不同,他父亲嫌弃,本想溺死,结果后来一个昆仑奴奉命把他扔去海里,却并没遵行,反而将他养了下来。等到后来张季龄发现此事后,虽然大怒,但看到孩子长的很健康,又于心不忍,最终留了下来。
张仲坚长大后,也跟着家里的船队跑去过南蛮,也曾在中原游,又跟着那个昆仑奴学习武艺,,隋末时,他曾组织义军,也有过一番大志。只是后来兵败,失败后他带着家人,带着商船队离开了扬州,一路往南。
在南方沿海的地方,有张家不少经营的商站。
后来他到了昆仑奴老师的家乡,就在西蛮海湾的一片岛上。
在那里,是不少中原商船往来经过时的补给地,那里有不少的汉商建立的商站,甚至成为与当地人交易繁荣的小商城。
他在那里居住下来,继续经营张家的商船队。
后来当地一个土人酋长,过于贪婪,压迫当地的汉商。张仲坚不肯忍气吞声,他组织家中的船员,并劝服汉商们联合起来,主动出击,袭击了那个酋长的城堡,杀死了酋长,占领了堡城。
在大家的推举下,张仲坚自立为王。
他与汉商们干脆就在那里建立了一个新的王国,后来不少附近的小岛上的汉人和土着们,也都纷纷加入到他的王国,到如今,他的王国,已经有七十二个岛屿,拥有七万余国民。
其中汉民,有九千余人。
王城就建在最大的那个岛上,那座大岛南北约百里,东西约五十里,盛产珍珠。距离扶南南岸只有二十里而已。距离真腊南岸也不过一百余里。
说到底,张仲坚的岛国,其实就是一群汉商在那里自立。汉商是那岛国的上层,但也联合了不少原着民,主要是那些地位低下的原着民。他们以贸易为主,占据着沿海的七十二岛。
对于这些海商的行为,扶南人当然不满意。
但是此时的扶南国日益衰弱,反倒是扶南的属国却强大起来。
真腊本是扶南的属国,在数十年前,真腊王子娶了扶南国的公主,后来真腊国王去世,王子继位为王。后扶南国王去世,直腊国王便欲兼任扶南王,与扶南国王的太子发生纠纷,真腊王起兵,武力攻打扶南。
后来扶南太子流亡爪哇,建立了山帝王朝。
到了此时,真腊差不多已经把扶南国给吞并了,只剩下少部份地方还未占领。
张仲坚他们的那个小岛国,也开始被真腊人认真重视起来。
如今的真腊,占地极广,国土数千里,拥有差不多后世泰国、柬埔寨的国土还大,实力雄厚。若不是因为之前真借和扶南一直在打仗,他们又是在海上,早就被灭掉了。
可就算是在海上,真腊国本也是靠海国家,真要来攻打,他们也肯定撑不住的。
万般无奈之下,张仲坚才亲自回中原,想来找结义兄弟李靖,看他能不能帮忙跟朝廷说说话,让朝廷给真腊王发道诏书,或借他点兵马,哪怕给他点旗鼓,让他借点势也好。
毕竟,那虽只是一片远在南蛮海上的群岛,可总是他们的心血。
“你们那里真的可以一年三熟吗?”承干问。
“回殿下,那里常年温和湿润,四季如春,稻谷一年能够四熟。还有许多作物也很丰富,林木、椰竹、沉香、黄腊、豆蔻等,另外石榴、甘蔗、芒果也是应有尽有,此外,犀牛、大象等珍奇异兽也很多。我们的岛上,还盛产珍珠,因此也叫珍珠岛。”
“真是一个好地方,听了让人向往。”李承干叹道。
李超其实对于张仲坚他们的那个小岛国不感兴趣,距离中原太遥远,大唐也不可能去占领。他更感兴趣的,其实是这些商人们的海上贸易商路。
从东南沿海,一直到西方的波斯湾,这可是一条遥远的海上航线。
从东海到南海,再经后世的越南沿海,再到泰国湾,再南下马来西亚半岛,经过新加坡海峡,出马六甲海峡,进入印度洋,一路到达波斯湾,可谓是数万里之遥,跑一趟,不知道有多么的艰难。
但这条海路却一直都在维持着,有许多勇敢的汉人海商,一直在前仆后继的维持开拓着这条海上丝绸之路。
史上,到了唐朝中期起,这条商路就无比的繁华了,甚至大量的阿拉伯商人也过来,在广州、泉州等地贸易,甚至在东南亚的岛上,建立了繁华的转口贸易。
“张先生打算借多少兵?”李超问。
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