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码头。
岛上的高句丽岛民,现在都被捉起来,关在了码头的俘虏营里,足有三千余人。
岛的百姓几乎没有反抗,他们也反抗不了什么,在这支庞大的船队登陆之时,他们还以为是唐船来这里依靠补给,还挑着各种土产来贩卖呢。
“又是不错的收获。”程咬金笑道。
确实是不错的收获,才不到半个月,船队自登州出海,这已经扫荡了乌湖群岛、石马津、青泥洼和长生岛、长山列岛。
除了那些财货收获,最大的收益还是夺了近六万的人口。这几处的人口,几乎是一个不落的到了他们的手里。
李超和程咬金两人在船队里的份额最大,每次都能分到不少,
李超都分到一万多人口了,程咬金也分了小五千。
五千人口啊,哪怕里面包含老弱妇孺,但也非常了得了。如今大唐处处都是缺劳力,奴隶的价格是节节升高,五千奴隶,可是有钱都买不到的。
“你需要这么多奴隶吗,用不着,可以卖给我,我肯定给你一个高价。”李超笑着对程咬金道。
程咬金直接拒绝了。
“我程家也缺人呢,虽然我家领地没你多,但也是有领地的。而且,如今朝廷开边拓疆,边疆的地非常便宜,我也没少买。东南种甘蔗、西南种茶叶、西北种棉花、养牛羊,哪不需要人啊。而且,我们程家也承包了不少矿山,这开矿最要人力了。”
老程喋喋不休。
“我现在也缺人呢,你不是说朝廷肯定会罢租庸调,推行两税法,摊丁入亩,不抑兼并嘛。我还准备再趁机买些地呢,到时也需要人啊。”
如果有奴隶,直接用奴隶耕种,确实比佃田给佃户更赚钱。
李超不掩饰的鄙视程咬金。
“我说程叔啊,你怎么还是一副土老财的眼光啊。看看如今这个时代,买地建庄园,虽然看似是最保险的投资方式,但这其实就跟把钱换成黄金,然后埋在地底下是一个道理,这是最愚蠢的理财方式了。”
“想想看,朝廷不抑兼并,为的是什么?当然是因为工商业发展,能带来更多的税收。另一方面,也是因为如今朝廷的人口足够多,土地数量也多,加之近年垦荒的田亩增加,而施肥育种精耕细作,以及新式的犁耙和更好农具,让亩产大大提升了。”
田亩数量增加,农业水平提升,亩产提高,这些对于李超他们来说有关系吗?当然有关系,而且是极重的关系。
想要资本主义萌芽,甚至是发展工商业,最基础的一个,就得是农业生产能量提高,粮食产量提升,能够解放出更多的农民来。以更少的农民种出更多的粮食,满足那些非农业生产者的粮食需求。
这样,才能让更多的农民离开土地,转而投入到工商制造业。
要不然,为什么秦汉之时,一直要抑商重农,就是因为那个时候农业生产力低,得大量百姓都投入农业生产,才能满意社会所需的粮食等。
没有足够的人耕种,连填饱天下人肚子的粮食都不够,谈何工商业发展。
因此,这一切的基础,就是农业生产水平的提升,人口基数大,粮食产量高。
而既然现在的农业生产水平已经有不错的基础了,田地数量也多,那么粮食种植,就不是一个什么好生意。
当粮食不再是稀缺商品的时候,那么土地的产出,收益就会为的很多。相比之下,如今工商业正是兴盛之时,尤其是贸易业,随便投钱进去,那钱都是能获得极高收益的。这收益,甚至可能是投去买地搞种植的几倍甚至十倍。
这就好比后世的物价上涨快,钱存银行里吃利息,那么可能都赶不上通胀的水平。钱存银行吃利息,就是一个十分傻的方式。而房价飞涨,如果把钱拿去买房,哪怕是做保值,也绝对比存银行划算。
现在也是这样,把钱投去买地,那是傻。
地现在并不值钱,土地产出收益更少,靠土地的那点收益,想要回本买地的投入,周期太长。
“做生意虽赚钱,但总有些无要之本的感觉啊。”老程道。
“所以我说你傻啊。你做工商,赚大笔的快钱,然后你可以拿这钱经营你家的领地,甚至向皇帝购买新的领地啊。买领地,难道不比你买那些田地更划算?”
买块田地,只是个地主,还不能免税减税,新税法下税还增加了。但如果买了领地,那就是领主,这可是与地主完全不一样的。
有钱了,能做的事情确实更多。
“陛下还会卖领地吗?上次卖了那么多,我感觉下次不会再轻易的卖了。”
程咬金的担忧也是有道理的,领地啊,皇帝岂会轻易的卖。
“你放心,有一次就会有两次。”李超笑笑,“你可以这样想,这次皇帝能拿出高句丽人的辽东来卖。那难保皇帝下次不会把南蛮啊,东北大荒啊,泰西啊等朝廷鞭长莫及的地方拿来卖啊。”
“这也能卖?”程咬金惊叹。
“有什么不能的,皇上把那些鞭长莫及又控制不到的地方卖给功臣,既是对功臣们的一种奖赏,又赚了钱。甚至朝廷都不用亲自去把这些地方打下来,到时可以让领主们自己想办法去开拓,去夺取那些领地。”
地没夺回来,朝廷反正也卖了钱,还赏赐了功臣。
如果地夺下来了,朝廷没花钱,却又新增了疆土。毕竟按制,领主们虽然是封地之主,但领地驻军、民政、税收等都是归朝廷的,领主们最大的特权,其实就是享受税收,拥有土地。
可领地上的驻军、行政、司法、税收这些大权,却还操在朝廷之手。
因此,如果领主们真能替皇帝开疆拓土,皇帝高兴还来不及呢。
“我感觉这好无耻。”
李超笑着道,“与其说是无耻,不如叫无道。空手套白狼,这可是只有朝廷才能干的事情。当然了,若是真的能得到领地,就算算快花钱组建佣兵,去把地夺回来,也是值得的。”
“那照你这么说,我们这些人,以后的出路,就是想办法多为自己家族弄些领地了?”程咬金问。
“不,首先你们得有钱,而以后最赚钱的不再是当地主,而是搞工商业,做实业做贸易,工业和商业才是未来最赚钱的。而有了钱之后,再发展领地,这才是未来我们的发展方向。”
李超向程咬金描绘了一条未来的新路,一条以往朝都不曾有过的路。
“赚钱,当领主?”程咬金摇摇头,“我怎么总觉得不太对劲呢。”
“当然也没有这么简单,比如说,以后朝廷取士,肯定会更加偏向科举取士,以家世门荫出仕,以后肯定会大受限制。就比如我们这些实封领主贵族之家,我们虽有领地,但对朝廷时局的影响肯定更小,除非我们也让子孙读书,然后参加科举入仕。”
“嗯,我们贵族以后子弟也要走科举之路出仕?”
李超肯定的点头,“以后科举出仕肯定是主流,走科举出仕才能走的更远,而靠门荫出仕的,肯定只会是非主流了。”
“我擦,我怎么感觉你说的这些,听起来好玄乎呢?我们堂堂实封领地的贵族们,居然以后会被排挤在大唐的权力场之外了?”
“也不是那样说,我们有钱有领地,如果能够积极去适应新的那一套,难道我们的子弟还会在科举中吃亏?我们有这么强的家族后盾,人脉资源,难道我们的子弟出仕后还会比不过那些寒门出来的人?”李超很自信的道,“你其实不用太过担心的,只要我们顺应潮流,我们就依然是站在最顶端的人。除非,你逆势而行。”
程咬金依然还在惊讶之中。
“我是真的难以想象,真的会发展到那样的一天。”
“时代在发展,总是日新月异的。”
(……)
第983章 背后的阻击()
第五更送上,求月票啊!
汉京。??
翰林院。
温大雅召集院中学士议事。
“大家就马侍郎的这道摊丁入亩的议案一起讨论一下。有什么就说什么,不需要拘谨。”
翰林学士颜师古道,“我觉得此法是乱法,会害政乱民,不可行。”
颜师古是颜氏三雄的老大,与温大雅三兄弟一样的有名。他出身颜氏家族,学识渊博。隋朝时,为科举进士,出任过县尉一职。后李家起兵,颜师古和温大雅一样为李家所聘用。
其实颜师古是兄弟四人,二弟颜相时,三弟颜勤礼,三人并称颜色三雄。老大颜师古在李世民御极之后,出任过中书舍人,如今升任翰林学士,负责内制。而二弟和三弟,分别为弘文和崇贤两馆学士。
他家还有个老四颜育德,少时被称为雏凤,如今也出仕任太子通事舍人,于司经校定经史。
可以说,这颜色四兄弟在朝中是非常有名的。
另一位学士薛收也表示,“此法万万不可行。”
薛收的父亲是隋朝时一代文宗薛道衡之子,深得家传,也是文学素养很高。
温颜薛三位名气最大的学士一表态,后面的其它学士、侍讲学士、侍读学士们,基本上也都是这个态度了。
翰林院的诸学士,有一个特点,就都是当今朝才最好的一批人,而且他们基本上都是出身自士族。
这些士族本身也就是地方大地主豪强。
马周的这个新法,一看就是出自李,这摆明又是一个劫富济贫的新法,当然不能支持。他们在朝中,难道连自己阶层的利益都不保护?
一名学士道,“我们应当立即把此事奏报陛下,并表明我们翰林院的态度。坚决不能同意此等乱法推行,租庸调不可废,均田也不可罢。”
“对,要我说,两税法本来就没有必要,原本租庸调就已经税额不低了,再征两税,这是强行加税。”
温大雅抚着胡须,这次的事情只怕并不会那么容易阻止。
他可是从太子殿下那里听到的消息,而太子的态度,却是摆明了要支持这乱法。他不知道皇帝知道这新法后会是什么态度,但他之前私下里暗暗算了笔账。
如果按这个新法推行,那么朝廷实际上一年能多收两千万的税。并且,百姓的税赋其实大大降低,尤其是那个什么永不加赋的名头,真的很能唬人。
但细思一下,其实永不加赋也没那么的厉害。
毕竟现在朝廷一年的商税等加起来有近五千万贯啊,这可是以前想都不敢想的数字。
而现在按一千五百万课丁额固定下来,以后不再增加丁额,意思就是摊入田地的丁税会一直是这个数。如果田地增多,则摊入每亩的税还变少了。
不过本来朝廷就征不到一千五百万丁的税,一千五百万丁没错,可其中课丁也就三分之二左右,剩下的是官员、奴隶、军人等等免课丁。
但现在朝廷却要把一千五百万丁,都算成课丁,来摊丁入亩。
就算朝廷说一句永不加赋,实际上这摊的税比原来的租庸调多的多了。
加一起,八千万的税收啊。
有八千万的年财收,大唐以后都不会缺钱了。
而这八千万年财收,正是李的各种新政新税法弄来的。皇帝之前接受了两税法,接受了工商税法,接税了常关税海关税,接受了专卖税等诸多税,每年得到大笔的财税,皇帝已经习惯了李的新法能带来巨大好处,那皇帝还会否定这次的新法吗?
有一个学士道以联络其它官员,一起上书反对。”
大家议论纷纷,都认为应当把官员们都联络起来,一起上书反对乱政。
毕竟,官僚们也是地主,甚至官僚们多数出身地主,新的税法,会让他们大大受损。
温大雅却是叹声气,摇头道,“没用的。此前太子殿下不是也让天下人上书新法的问题,结果呢,你们看到新法罢停了吗?没有,不但没有,新法还推行的更广了。”
“可如果连我们都不反对,还有谁和我们阻止李的乱法呢。”
一名侍读学士有些悲观的道,“李蛊惑人心的本事太强了,陛下总能被他蛊惑的。”
“那我们也得争取,也得抗争,不然就这样眼睁睁看着这摊丁入亩,官绅一体纳粮?这样做,明明就是在抢钱,强迫我们为那些泥腿子们交税。”
颜师古也道,“温相,咱们自己不出头,是不行的,无论如何,也得争一争。”
温大雅叹声气,最后决定写一份联名奏章,收集京城各衙的官员们,一起联名上书反对新法,并且计划让京中的吏员、国子监的学生们一起联名上书。
他们还计划联络各地的官员、士族乡绅,以及那些勋戚贵族们,让他们一起加入反对的大军中。
“如果反对新法的人足够的多,反对的态度足够的坚定,我相信,陛下一定会慎重考虑这新法的。”薛收道。
汉京城中,突然就刮起了一股风。
中书门下。
马周听完幕僚的禀报,只是点了点头。
“相爷,温颜他们来之不善啊。”
“有多少人在他们的联名奏章上署名了?”
“不少呢。”幕僚回道,“这次反对新法的人有些多,许多官员都在反对。”
马周冷笑,“都是一群鼠目寸光的家伙,只知道盯着眼前的一点鸡毛蒜皮的小利不放。难道他们就看不出,文远为他们描绘的,是一张更美的蓝图吗?”
“朝廷如今一年的非农业土地和丁口的财收,已经达到五千万,远远过传统的税赋收入。这意味着什么?意味着时代已经变了,大唐以后要展要壮大要富强,必须得坚持现在展工商业的路子。”
不过要坚持这条路,则必须放开对百姓的束缚,得让更多的百姓离开土地,让他们进入城镇,进入工坊,成为产业工人。
只有这样,工商业才能展的起来。
马周相信李描绘的那个商品经济社会,也认为土地兼并,土地集约化耕种,能让粮食产量更高,也能让粮食生产的效率更高。
兼并后的集约化生产,也能从土地中解放更多的劳动力。
哪怕就不提展商品经济对那些地主豪强们的巨大利益前景,就仅仅是废除租庸调罢均田后,不抑兼并后给地主们带来的新土地生产模式,都能让他们赚到的更多,多交的那点税,根本算不了什么。
“赵国公是一位真正的能人,他的这些新政,其实真正能让大唐强盛五百年而不倒。可惜能够理解赵国公的人,太少了。他的这些强国富民之法,却被很多人视为乱法。真是可惜可叹。”
翰林院。
温大雅看着那长长的折册,上面已经写着密密麻麻的签名还有红红的手印。
“多少了?”
颜思古笑着道,“足足一千多名官员的签名,还有三千多名吏员的签名,另外,士人、乡绅、商贾有八千多人签名。”短短时间,能拿到这么多人的签名,非常的不容易,这充分的证明了,李的那个新法是不可行的,这是触怒了众人利益的。
都说宁犯天条,莫犯众怒。
李的新法还没拿上朝廷讨论呢,已经被无数官绅士人反对,这还怎么推行。
“这一次,我们肯定赢。”
温大雅也是面带微笑,“一万多个签名啊,这就是民意,这就是人心。我相信陛下只要看到了这个,就会明白该如何取舍。陛下不是常说,水可载舟,亦可覆舟吗,陛下是相当重视人心民意的。”
“对,这一次陛下绝不会再被李给蛊惑欺骗了。”
薛收看着那足足签满了十几本长册的万人签名册,兴奋的道,“事不宜迟,我们应当马上派人把这个送去给陛下阅览。”
温大雅点头。
“把这好消息放出去,让汉京的人都知道,也让更多的人加入到我们这边来。”
·······
幕僚急匆匆的跑进马周的公房。
马周抬头,见他一头大汗,上气不接下气的,连忙倒了一杯温茶。
“喝口茶,什么事情这么急匆匆的。”
幕僚一口气把茶喝干,勉强平息了一下气息,“相爷,大事不好了,翰林院那边,已经集齐了一万多个签名反对摊丁入亩新法。其中有一千多个官员署名,三千多个吏员签名,还有八千多个士人商贾等也签了名。”
马周眉头一皱。
一千多个京官签名了,大唐如今的官吏数量比武德朝时是多了不少,但一千多个京官签名了,也意味着绝大部份的京观都签名反对摊丁入亩官绅一体纳粮了。
“看来我还是有些低估了这些人的短视啊。”
“相爷,现在怎么办?”
都说民心不可违,现在这么多官吏和士商都全力反对这新法,只怕真的是还没开始拿出来,就要夭折了。
“事到如今,我们也没有什么其它的办法了,如今只能看陛下的态度了。”马周叹气道,虽然皇帝还拥有最终的决定权,但连马周,都已经对此事不抱太大的希望了。8
第984章 自信过头(第六更,感谢rood诺言万赏!)()
第六更送上,为了月票拼了,兄弟们,还有票的请支持一下啊!今天六更了啊!
长安。
七月的长安,比起汉京要炎热的多。李世民披着一件对襟短褂,下面穿着条宽松的大裤衩,脚上是一双人字木底拖,脖子上还披着条汗巾。
“这天可真够热的。”李世民手里端着一杯冰镇酸梅汤,不时的小抿一口。一杯酸梅汤里,倒是加了大半杯的冰。
这天气热的不像话,大出人意料之外。为此,李世民都不得不调整了出兵的时间,大军就在长安休整,整编训练,以避过这个酷暑。
“照这样热下去,我们得入秋才能走的了。”
最快,也得要过了中秋节,这意味着他们还得在这里呆上一个多月。
房玄龄、长孙无忌几个宰相也跟李世民一样的短打穿着,好在这本来就是在泳池边上,倒也不显得有失威严礼仪。
“陛下,西域的局势还不错,自统叶护死后,咥力虽继位,但并无其父之威望,加之莫贺咄打着我大唐的旗号,已经有不少原统叶护的部下开始转投莫贺咄。就算我们一时半会不入西域,局势也不会坏。”
局势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