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唐朝好地主-第54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多谢越王。”得到李支持,那支税吏队伍,也就从今天开始正shi 转为官方的了,人虽然是李家的,但他现在也没有其它人选,只能先用着。

    “除了这个交易税琉求还征哪些工商税?”

    “依朝廷税法,交易有交易税,屋商铺、田产交易除交易税外,还须立契,征契税。交易税百分之五,契税百分之八。”

    “我们还在琉求港征关津税,也是二十税一。对商铺收征营业税,二十锐一。”

    除了这几样税收之外,工商方面的税,还有一项是商人的两税。两税是正税,农民是按田产为主,然后按户等征税,并摊丁入亩。但商人经商,也要交两税,他们的两税不按田来,而是按所得收税。

    二十税一。

    这其实就相当于个人所得税。

    范履冰心里算了下,税似乎不少。一个福建商人带一船货前来,那么他进了琉求港先要交一次关税,二十税一。货物卖出去,要交交易税,二十税一。如果这个商人是在岛上自己开设商铺,那么还要交营业税,又是二十税一。

    每年最终,还要交一次两税,又是二十税一。

    得交四次税,每次二十税一。

    这些税目其实早已有之,比如交易税原来也叫市税,后来也称为除陌钱。而关税称为过税,营业税属于住税,对固定商铺经营的商家所征。

    其实如今的工商税收还算是比较好的,统一几种,没有其它各种名目的征收。税率也很统一,税率相对来说不高。

    草市上,商品大多是来自福建等地。

    相对来说,如今岛上最大的市场还是在琉求城,不过那里的商铺主要是面对移民们的,从中原运来的各种商品,种类繁多。从砖瓦到纸张,从陶瓷到铁器,有牛马驴骡,也有猪狗鸡鸭,既有布匹丝绸,也有药材干果,还有各种染料,茶叶,甚至是针头线脑。

    虽然李家也在琉求岛上开设工坊,但绝大多数的生活用品,还是需从中原船运过来。从耕种的犁耙到锄头镰dao,从做饭的菜dao锅铲,到铁锅。甚至连装菜的盘子吃饭的碗,都主动靠外运过来。

    其余布匹鞋子、纸墨笔砚,针头线脑等,眼下几乎都是外运来的。

    与山夷们的交易,则主要是集中在铁器、针线、布匹等上。

    尤其是各种铁器制品,铁锅菜dao等,深得山夷们的喜,不过价格也都非常贵。倒是茶叶,土著们并不喜,他们更喜的是槟榔。

    李家已经开始移栽福建的茶树上岛,在岛上建立茶园。

    有些商家,甚至把一手二手货运来售***如李记的当铺,就有许多死当的物等,过去也是定期售卖。如今李记当铺,就运来不少旧物等,结果却深得土著们的喜。

    旧服卖的跟新服一样火。

    对山夷们出售的还是盐、糖、酒等,虽然他们不太爱茶叶,可对酒和糖却很喜,而李记出产的那些白的盐,却更喜。

第1097章 唐刀() 
巴那看中了一口不错的铁锅,一个会说他们话的汉商通译告诉他,这个锅可以吊起来,做菜更方便。不论煎煮烹炸,都会非常美味。

    巴那的两个妹妹,则对汉商出售的布匹非常喜,这些布匹彩极为鲜,还有那丝绸,更是丝滑无比,只不过并不便宜。

    有商人向她们推荐成,裁减制作的很美。

    还有卖首饰的,也趁机向她们推荐。

    她们感觉自己眼睛都快看不过来了,似乎样样都是那么的吸人,牛角和木头的梳子,漂亮的发簪。甚至还有能把人照的清清楚楚的铜境!

    巴德牵来的两头鹿,还有一捆鹿皮很快就在唐商那里卖掉了,从头到尾,那唐商总是一脸微笑,哪怕讲价还价时,也总带着笑意。他听不懂唐商说什么,不过他旁边有个会讲他们话的通译,讲的不是很好,但起码他懂得意si。

    最后交易达成,唐商付了钱,是银币和铜钱,制作的很美,但拿到手的钱,比卖的价少些,通译告诉他那是税收。二十税一的交易税。

    巴德想想觉得也还算能接受,便拿着装钱的袋子去找儿。

    半lu上,隔壁一个寨子的人叫住他,招呼他去买盐。

    巴德以前也常在集市上买他们的盐,他们会制盐。不过比起唐商的盐,就差远了,而且价格还更贵些。

    巴德笑着摇头,然后走了。

    那人看着面前的几袋盐,几乎还原封没动。

    汉商不要他们的盐,因为他们有更好的盐。而过去买他盐的各寨里的人,也不买他的盐,因为汉商的盐又好又便宜。

    他气馁的坐在那里,原本还算卖了盐,从汉商那里买些布匹的。

    “这些汉商抢了我们的生意,他让我们的盐卖不出去了。”他跟同道。

    “这些该死的家伙。”

    巴德找到儿们,他们正在为买什么而犹豫不决。

    “什么价格?”

    巴德先问了下价,然后算了算自己钱袋子里银灿灿的银币和黄澄澄的铜钱,觉得还有富余。当下笑道,“都买。”

    于是儿子巴那高兴的买下了那口早看中的铁锅,背着泛着点青光的铁锅,他还不时的敲几下。

    儿也买了布。

    巴德目光却一直留在一个卫的dao上,那直是把好dao。

    他走了过去,那卫有些警惕的望着他。

    “我要买这dao。”

    旁边没有通译,卫没听明白。

    巴德干脆直接从口袋里掏出了一块子,他早知道汉人最贵的钱币是子的。他手上这块,是一块黄,只是没有汉人的币那么好看,但很大一块。

    他递过块,拿手比划,示意用这块子换他的dao。

    旁边的一个商人看明白了,笑着对那卫道,“你狗…日的还不快接下,这可是笔合算的买卖,这可是一块子,起码得有一斤左右,哪怕不是很纯,那也赚大了。”

    在中原,一两黄能值八贯铜钱,一斤十六两,一斤子可就值一百多贯钱。

    而卫手里这把dao,其实只算是较普通的唐dao,这样一把dao他当gou入的时候才了三百钱。

    卫想了想,最后还是咬牙对赶过来的通译道,“跟他说,要买我这dao可以,三千钱。”

    通译有些惊讶,“这块子肯定不止值三千,三万估计都不止。”

    “我知道,你跟他说。”卫道。他不是李家的卫,只是这里的移民,也是个民兵。赶集的时候,他受商人雇佣前来当个卫,其实也就是站个场而已。手里这dao,是他自己买的,买的时候确实只要三百钱。

    琉求城里就有dao剑铺,专门售卖不受朝廷止的dao枪剑弓。

    三百卖来卖三千,已经很赚了,回头再买一把就是。

    通译把他的话告诉了巴德,巴德惊讶不已。等确认后,不由的对这汉人卫十分佩服。他把子拿到那边去兑换,经过检测成份,称量之后,最后商人给出了价格,十币。

    十币,按正常的兑换比例,一币等于五银币,等于十贯铜钱。

    这个价格童叟无欺。

    这块近一斤的块不算很纯净,但这个商人还是赚了不少的。

    巴德对这个价格很意,甚至有些意外之喜。他要了银币,因为银币买东西更方便。五十个银币,扣除两银币和一千铜钱,最后到手是四十七个银币加一串铜钱,那一串铜钱足有好几斤重。

    他提出把那个银币剪一半给他,这样他就省得提这么多铜钱了。

    但这个要求被商人拒绝了。

    “我们这些钱币,都是不能破坏磨损的,否则,就只能称量估价,而不是按面值计钱了。”所有的商人都知道,不论是朝廷铸的银币还是李家铸的银币,都有一个特点,那就是按面值算钱。

    大家也知道,这些银币并不是纯的,实际上银币都只有九成的银含量。但银币是按面额计算的,信用很好,因此大家也都这样用。可如果钱币上的边齿和两面浮雕磨损了,那就不能按面额计算而只能按量称重,这就损失大了。

    因此,根本没有人会把银币剪开用。

    过去银还没有统一面额的币样时,银按重称量,倒是会直接剪开找零。

    一枚银币很轻,却值两千枚铜钱。半枚银币的铜钱,足重达好几斤。

    拎着这么大串的铜钱,巴德觉得汉人做事好奇怪。

    回到那个卫面前,巴德如约付了三千钱,一枚银币加那一大串钱。

    这次他倒不用再交税了,因为交易税是卖者缴税,巴德买家,不用上税。买下了那口自己喜的宝dao,他钱袋里还剩下了四十六个银币。

    这可是一大笔钱。

    巴德迫不急待的拔dao观看,dao入手沉重,敲击dao刃,声音也不同。那卫拿来一根木棍给他,巴德挥dao连斩,dao棍断,查看断口,平顺无比。

    “好dao!”巴德赞叹不已。

    那边,马上有人禀报了李超。

    “一个山夷拿出一大块子换了五十枚银币,然后拿三贯钱买了一把唐dao?”

    范履冰黑脸对李超道,“越王,某以为dao剑等物,当止向山夷出售。”

    李超却是笑了笑,“无妨,一把横dao而已,又不是铠甲等物。琉求城里一把横dao卖三百钱,这位民兵卖了三千钱,这是大赚了一笔。不过这位民兵人品不错,拒绝了五十银币的块买他的dao。”

第1098章 怀柔附远,何招而不至() 
,。

    口袋里有四十六个银币,巴德立即就成为了集市上的焦点。【。】一大群的汉商主动的就围了上去,那架式,弄的巴德还以为是要来抢他新买的宝刀。

    汉商们一个个眼睛冒光。

    四十六个银币,那就是九十二贯钱。

    这只是个小集市,来的都是各家店铺派出来的一些伙计,甚至是一些走单帮的行脚商人。他们本小,赚的是点辛苦钱。一个有着九十二贯钱的山夷,在他们眼里可是肥羊啊。尤其是这只肥羊刚刚用琉求城里十倍的横刀价格,买了一把用过的横刀,这羊真的是羊傻钱多啊。

    “这位官人,我这里有更好的铁器。有菜刀有剪刀还有铡刀有柴刀有短刀,各式都有啊。而且都是好钢打造,且价格便宜呢。”一个商人连官人都喊出来了。

    旁边的同行们心里暗骂这人真不要脸,但却也推销的更热情了。

    有人见巴德打着赤脚,于是卖力的推销起鞋子来。

    “我说你就别费那劲了,你新来的吧,没见这里的山夷都是打赤脚不穿鞋的吗,你向他们推销鞋,还不如向和尚卖梳子呢。”一个商人笑道。

    又一个人挤了过来,“这位官人,买匹马吧,我们这马可是上等的铁勒马,号称是铁蹄马,能日行五百里,耐力最好。”

    巴德看到这个汉商牵来的这匹马确实很高大。

    “多少钱?”他比划了一个数钱的姿势。

    “不贵,不贵,这可是上等的马,不是普通的挽马,一匹只要五十贯。”商人连忙开价。

    旁边的商人们闻言,脸上都露出笑容。这个价格已经很高了,哪怕这不是普通挽马,可这马也够不上战马级别。如今大唐征服突厥,契丹、吐谷浑等也臣服,大唐根本不缺马。本身河套、陇右就是养马地,加之从草原等地便宜进口,使得如今中原的牛马价格不断走低。

    现如今一匹健壮的挽马,十五贯就能买到了,在边地甚至十贯就能买一匹。就算是这样能称的上战马标准的马,可只要是没经过训练的马,那么也就二十贯左右。考虑到运到岛上来,比较费力,那这马也顶多二十五贯左右。

    这马商开口五十贯,那是加价一倍了。

    巴德听了通译的开价,有些意动。对他来说,那块金子当然也不是什么不值钱的东西,这也是他的重要财产,但金子就是金子,那是死的。如果能换成锋利的宝刀,雄骏的马,他觉得还是很划算的。

    “太贵。”巴德没急着掏钱。

    他虽然对马价不太懂,可通过悄悄旁观边上人的神色,知道这个马商明显价开高了。

    “四十八贯。”

    巴德依然摇头。

    马商很想赚这一笔,不断降价,巴德却不断摇头。

    “三十千钱。”

    一个声音在旁边响起,却是李超与范履冰等人走了过来。

    李超笑着对那马商道,“你这马正常价格应当二十五贯,已经有不少利润了,现在我帮你开个价,三十贯,如何?”

    “这位是越王,这位是新任琉求县县令,这位则是越南侯。”

    柯山对马商说道。

    马商不认识李超,也不认识张仲坚他们,但谁不认识柯山。在过去,柯山才是这琉求岛上身份最高的人,带着九百家丁驻守琉求堡,大家都说柯山那是越王的叔父。

    “小的拜见越王,拜见越南侯,拜见范使君。”

    “这马做价三十贯如何?”

    “一切全凭越王作主。”

    通译这时告诉巴德,这马三十贯。

    巴德听说一下子降了这么多钱,也知道是刚来的这几位的原因,他刚才看到这几位骑着大马,带着队伍前来,也知道这几人肯定身份不简单的。

    “这位是大唐越王殿下,也是琉求城的主人。”通译介绍。

    巴德记下这名字,点头。

    三十贯钱,十五个银币。巴德现在记住了这钱币的兑换比例,认真的数了十五个银币,然后又重新数了一遍,才递给马商。

    马商笑着把马交给了巴德,然后旁边有个税吏冲他笑笑,他便只好老实的过去填写税单交税,有些肉疼的交了三千钱税金,他直接掏了三贯宝钞。

    李超跟巴德聊了几句,问了下他们居住的寨子离这多远,他叫什么名字多。

    他从自己身上取下一把短剑递了过去,“初次见面,这是一点小礼物,希望收下。”

    李超的短剑镶金嵌玉,一看就知道不菲,尤其这还是一把乌兹钢锭打造的宝剑,虽然短,但却锋利无匹,价值不菲。

    巴德犹豫了一会,还是接下了。

    “以后我们就是邻居,欢迎来交易,有什么需要,也可以来找我们。”

    李超没有多留他,与山夷们示好是有必要的。从管理学的角度来说,这种柔和的手段更加有效,李超背靠中原,能够源源不断的运汉人移民前来,以后他的势力会越来越强,并不需要太过担忧山夷。

    武力强行征服,与慢慢的整合,李超觉得后一种更好些。

    “履冰,转了一圈,你有什么感悟?”

    “山夷们很淳朴,也知道公平交易,并不完全是不开化的蛮夷。”

    “对,他们并不全是茹毛饮血,我们和他们公平互市,慢慢接触,以后会有更好的局面。不过今天我们也看到了,不少商人,还是没把他们公平对待,交易也是欺诈那一套。那块金子,起码能值一百多贯,可那商人却只给了十金,那人还是我李记钱庄的伙计呢。”

    “那马商也是,明明二十五贯的市价,他却要买五十贯。”

    “这些人就是在乱来,这会破坏我们的诚信。履冰,你上任之后,这里的民政税赋都交给你,我希望你能把整顿市场当做第一件事情来抓,与山夷打好关系,对我们立稳这里,很重要。我不希望这里最后变成两族对立,流血冲突不断,那对谁都没有好处。”

第1099章 虎视琉求,横制千里() 
,。

    “集会?”

    “嗯,算是一次会盟吧。【。】”李超说道。这次南下之时,听张仲坚说了许多岭南汉人土豪与俚獠部落们联合,最终得到他们的支持,成为一地酋帅,成为世袭首领的时候,他考虑了许多。

    如冯陈宁这些家族,在岭南的那些做法,其实正是汉人向蛮夷们同化的一种优良方式。虽然这并不是官方的,但这些做法非常好。他们本来在那些地方是少数派,但因为得到了俚獠的支持,于是就反而摇身一变成了一地酋帅,连中原朝廷,都得册封他们为世袭首领。

    这些汉人大族得到俚獠支持,不是用的武力强征,而是利益共享。传授他们先进的生产技术,组织安抚各部,甚至是辑盗剿匪,联合各部对抗外敌等。

    他们做的那些很好。

    李超觉得自己在这里完全就可以用同样的办法来治理琉求,对山夷,并不需要上来就用强。

    能不用武尽量不用武,搞武力对抗,李超不会占便宜。毕竟那些山夷都是光脚的,他们光脚不怕穿鞋的,打生打死这些人也不怕,他们大致视死为荣耀。

    “如果有人不来呢?”柯山问,“我们来了之后,也不是所有的山夷都对我们友好的。不少部落就有些敌视我们,他们嫌我们抢了他们的生意。”

    山夷们过去也是有交易的,虽然他们生产力低下,但制盐啊制陶啊,甚至是打造些简陋的铁器、石器等,也会的。不少部落甚至因为掌握这些技术,靠交易过的很富裕。

    但李家一来,各种商品随之而来,随便一样,都远超那些蛮夷土著,他们过去赚钱的商品,现在无人问津。日子自然不好过,这怨气自然也就上来了。

    也有一些,纯粹就是比较野蛮,对如今越来越繁华的汉人心生贪婪之心。

    只不过汉人的势力扩张迅速,不到两年,已经有五万多人的规模,有城有堡,也有常驻的卫队,巡逻队四出巡逻,各屯庄也都有民兵队,有村墙,并不是那么好动手的。

    李超听了却只是笑笑。

    “这种事情,也是早在预料之中的。我们来了,不可能真的谁都欢迎。但这些人,毕竟只是少数。对于他们,我们盯紧了就好,不先动手。”李超要维持他与山夷们的大好局面,就不能先动手。

    “后发制人!”

    琉求的实力,根本用不着先发制人,待他们先动手了,李家后发制人,占据着理,其它山夷人也没话可说。

    甚至,说不定都不需要李家出面。

    到时只要这个集会成立,那么就能组建一个联盟起来,李家当然是主导。真有不知死活的山夷跳出来,李超大不了多开些好处,到时组织这些山夷联合起来灭掉那些家伙。

    山夷本来也不是拧成一股绳的,平时也是相互敌对,相互猎头,随便哪个部落,都会有不少仇敌。

    到时李家来个借刀杀人,一样轻松得逞。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