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唐朝好地主-第56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大隋此时天下无事,便开始翻旧账,要教训下这个林邑小国。正好大臣们又都说这林邑多珍宝,也有人说了南齐时交州刺史檀和之讨伐林邑,得数万金黄金之事。

    于是乎,杨坚就真派了大将军刘方为驩州道行军总管,率钦州刺史宁长真、驩州刺史李晕、开府秦雄率领步骑万余,以及罪犯数千人进攻。

    当时那一战,林邑王率战象出战,刘方先小败了一阵,然后想了一个办法,挖了许多小坑,拿草盖上,再故意引诱林邑军。

    林邑国王率军出战,刘方假意败退,林邑王追击,到了埋伏地点,林邑的战象被坑了,林邑军乱,刘方伏兵尽出,大破林邑。

    此后,隋军士气如宏,一路高奏凯歌,林邑军则屡战屡败,丢城弃地而逃。【。】

    刘方一路攻进林邑国都,夺得林邑国十八座黄金铸造的巨大金象,以及无数珍宝,方班师而还。林邑国经此败,忙派使者入朝请罪,此后朝贡不绝。

    不过那一次刘方虽然大胜,也夺得了许多黄金珍宝。但在撤军的时候,却染上了疫病,结果全军死伤大半。

    当今林邑国王,正是当年率战象跟隋军大战,结果败的连都城都丢了的范梵志。此时的范梵志已经垂垂老迈,林邑的事务,倒多是由其王子范头黎主持。

    范头黎还是很有想法的,看着真腊打的扶南节节败退,不想看到真腊一家独大,便果断出兵动摇扶南,还派人前来寻求大唐的支持。

    “南蛮出现一个强大的势力,这是对大唐不利的。”李超先定了个基调,接着道,“但是林邑这个王国怎么说呢,秦汉时本就是中原疆土,汉几百年的统治,结果后汉末为区氏杀令自立,汉末至今,数百年来,林邑也是屡屡侵州犯境,杀人掳掠。”

    “林邑国土乃我汉家旧疆,其国又是犲狼之辈。”

    李超的意思,干脆趁眼下的机会,灭了林邑。毕竟林邑占据着后世越南中部一带,那里可是沿海地区。对于大唐来说,这块地盘还是很重要的。

    若是能够收回,则以后的海贸也更安全,当然也还能开疆拓土,或者说收复旧疆。

    “可眼下林邑、真腊、扶南两方势力均衡,若我们出兵林邑,只怕真腊就将赢得此战。那时,岂不让真腊坐大?”杨师道问。

    “我倒不是这么看的。”李超摇头,“我们可以先跟真腊、扶南谈。”

    “谈什么?”

    “跟真腊谈,我们愿意出兵支持他,计划就是我们替他们攻打林邑,让真腊可以全力收拾扶南。出兵的条件,就是事后林邑归大唐。另外,我们与真腊北方的边界,要重新划定一下。比如说,我们在西北面,当以马江南面的分水岭为界线。”

    杨师道听完李超的话,脑子里想了下他说的新界线。

    马江南面的山脉分水岭?

    原本边界是在黑水河与红河之间的山脉分水岭为界的。

    李超的赵国,其实就是夺了真腊好大的一片地盘了。不过都是山地,也算不了什么。现在真腊人还没就那事说什么呢,李超却又狮子大开口,要把边界从他现在占据的实际控制线黑水河与马江国间的山脉分水岭,往南移到马江南面的山脉分水岭。

    前后两次,这等于是大唐把边境往南移了三条大山脉。

    南北几百里宽,东西七八百里长的一块巨大地盘,哪怕都是山区,可也毕竟是好大一块地了。

    “真腊人未必肯答应吧?”

    “不答应也没关系嘛,那我们就跟他们说,我们将支持扶南,直接出兵进攻真腊。到时,我们从真腊割下来的可就不是这块本部的山区了。说不定,我们会帮扶南直接灭了真腊。”

    杨师道暗地里对李超的这番话,给了一个无耻的评价。

    太无耻了,做人怎么能这样呢。

    “赵王,这只怕有损我朝威名吧?”

    “占便宜的事情,怎么能是损害呢?”李超纠正杨师道。对外嘛,自然得是现实一些,也强硬一些。对一个南蛮番邦,跟他们客气干嘛。有便宜不占,那都是王八蛋啊。

    杨师道很想说,赵王你这是在假公济私啊。举着大唐的旗号,迫真腊承认你夺下的赵国封地,现在甚至要借大唐之名,再把自己的赵国扩张一倍呢。

    李超一副大义凛然的样子,“我这都是为了大唐,为了汉家啊,就算要担些许骂名,我也愿意。”

    这是担些许骂名的事吗?是你李超借机稳固了你的封地,还拓增几百里呢。

    “扶南国只怕未必同意我们征讨林邑。”

    “不同意?那我们连扶南一起打,正好把林邑和扶南全灭了,到时我们广南和越南两道就连在一起了,那个时候越南道就不再是一块飞地了。”李超杀气腾腾的道。

    扶南现在自身难保,如果大唐表示愿意出兵支持他,而条件是要灭了他的盟友林邑,他能说什么。他想说什么,也没有那个余力啊,应对真腊来自顾不暇呢。

    “那万一真腊趁机把扶南给灭了怎么办?”杨师道又问。

    “也不是什么大事。那个真腊不是个传统,国王继位要把其它兄弟给弄残吗?这个制度也太残忍了,我相信国王的那些兄弟们肯定是对弄残他们的国王十分怨恨的。到时我们想办法扶持一个王子出来起兵造国王的反就是了。相信有我们的全力支持,真腊肯定会非常热闹的。”

    历史上,真腊灭掉扶南之后,确实没有多久,就内讧分裂了。分裂成为了北部的陆真腊和南部的水真腊。

    况且,就算不能挑动真腊分裂,也不是什么大事。

    大唐能够趁此机会吞并林邑,就足够了。

第1141章 迷妹() 
,。

    一大早,晨练过后李超就被红线和四娘她们拉着去逛街。【。】

    马上要回汉京,她们打算在这里买点土产回去。其实如今的汉京,天南地北哪里的土产没有。就算汉京没有的,可李家的能力,想要哪的土产都能买回来。

    不过逛街也算是一种休闲,她也知道她们这次南来,自己没有时间多陪陪她们,便也打算陪她们逛街陪罪了。

    承乾却也要跟着一起,其实他也没有怎么逛过交州的街市。

    也没有让官吏们陪同,换了便服,带了几名同样便服的侍卫高手在身边,然后让其它侍卫便服在四周跟随保护。

    “交州有什么特别的土产吗?”红线这两天得了滋润,脸色红润,精神很好。

    “交州的特产么,当然就是糖了。我推荐几样特别的糖,一是黑糖。这是用最原始最传统纯手工制作的蔗糖,这种红糖呈黑紫色,因此称为黑糖。上好的黑糖有股自然的焦糖炭烧香,浓郁香醉,让人口齿留香,回味无穷。对于女人来说,在来月事期间用热水冲泡黑糖水喝,能暖肚、止痛,是温补的好东西。”

    四娘听的有些不太好意思,红线却笑道,“真有这么管用?”她认识的人里,就有不少有来月事时腹痛的毛病,那几天,痛起来可是要人命的。

    “进店里先看看。”

    交州卖的最多的商品就是糖,而且这里的店铺里卖的糖也是多种多样。

    李超他们进了一家专门卖黑糖的店。

    一个小小的黑糖,却也有各种不同的式样。

    “欢迎光临小店,几位客官想要点什么?我们这里有交州最地道的黑糖,既有纯黑姜丝黑糖、玫瑰黑【。】”

    店里的伙计很年轻,一见李超他们这几位衣着光鲜,就知道来头不小。尤其是还带着女眷,越发卖力的推荐起来。

    他一口官话说的很好,店里数十种黑糖,他一口气不停歇的给报了个遍。

    红线果然马上被那么多种类的黑糖,还有那夸的天花乱坠的功效给震住了。

    她们尤兴什么玫瑰黑糖。

    李超问了下价格,倒是也不算贵显比普通黑糖贵了不少。不得不说,这年代的商人也一样是非常有头脑的。

    交州做为大唐或者说是整个天下最大的糖产业地,如今这里的糖已经玩出花样来了。蔗糖加工、提炼的各种糖,红糖、黑糖、白砂糖、冰糖、奶糖、水果糖等等,这里一条长街全是卖糖的,但并不是千篇一律,而是各有各的侧重,每家都有自己的花样。

    不得不说,这种经营方式很聪明。

    伙计介绍的天花乱坠,红线和四娘两个精明的女人,也不免的眼睛放光,最后买买买。这个糖也买,那个糖也要,她们也不想想,李家就是做糖产业的,甚至整个交州糖产业里,李家才是那个真正的行业领导者。

    要多少糖,李家没有,可现在,两人却在这个小店里兴奋的买糖。

    李超跟承乾坐在店里特意摆放的休闲区,店里免费提供黑糖试饮。

    热水冲泡的黑糖,确实味道还是不错的,尤其是加入了花在里面后,口感又不同。

    “想不到吧?”李超笑着对承乾道,“其实女人天生就是购物狂,很容易就被那五花八门的商品打动的。”

    李超深知,这个时候男人就应当满足女人。

    要是李超来一句,我们家里糖多的是,要多少,让他们送府上来,估计会非常扫兴的。

    “你不买点吗?”李超对承乾道。

    “汉京也能买到吧?”承乾道。

    李超笑着摇头,“汉京肯定有,虽然价格上也肯定贵一点,我知道你不在意这点价格,但是,在汉京买的能和在交州买的一样吗?千里送鹅毛,礼轻情义重啊。在交州买些土产千里迢迢带回京,然后送给皇后、陛下还有诸妃嫔们,她们会怎么想?肯定觉得太子有心啊。”

    承乾一听,似乎还真是这么个礼。

    “那我也去选点。”承乾连忙起身。

    李超倒是继续悠闲的坐在那里品着黑糖水。

    这就跟后世出门旅游一样,其实好多什么地方特产,哪里都有的买。但是从当地带回去的,当然又多了几分意义嘛。

    这家店装修的还不错,服务也很好。

    红线她们选购黑糖,全程有人陪着,不但详细介绍各种糖,甚至还不厌其烦的给她们冲泡试喝。

    李超一人坐那没一会,就有一个年轻的姑娘过来招待他。

    闲来无事,李超也就跟她聊聊黑糖的制作。

    其实黑糖制作也不是什么机密,因为这是最传统的制糖工艺,黑糖没经过精炼和脱色,除了能提供热能外,还含有微量元素,说来反而比白糖营养价值更高。

    不过人都这样,黑糖虽然营养价值高,但是,在市场上,却是颜色越白的糖越值钱。在白砂糖和冰糖出现后,可以说,大家都在追逐白糖。至于营养,谁在乎呢,他们只知道白糖比黑糖多了许多工艺,看起来如冰霜一样更美丽。

    不过如今黑糖也经过一些包装,比如加入桂花等等,更注重味道口感的改变,使得黑糖倒也火了起来。

    “先将甘蔗榨汁,然后熬制六个时辰左右,去除蔗汁的水分,炼解成糖浆·····”

    李超不时的点头,黑糖确实还是纯手工的。

    “你们店生意不错啊!”李超道,他仔细打量这店,大约也就是四五十平的店铺,却有男女年轻的伙计六个,柜台后还有一个掌柜,另外这店铺后面明显还有一个院子,前店后坊的模式。

    后面的作坊就是手工加工黑糖的地方,也有不少的工人。

    这么多的人,生意肯定好的,要不然岂不亏本。

    “自今年越王南下岭南之后,我们交州城也越发热闹起来,来的商人更多了。我们店的生意也好了许多呢,如今店里六个人都还忙不过来。”姑娘说道。

    正聊着,一个衣衫破烂的老人,打着赤脚,拄着个竹杖出现在门口,手里还端着个破陶碗。

    柜台后的掌柜说了句,“去打发下。”

    姑娘对李超投以歉意的眼神,然后起身来到门口,往老头的碗里放了两个铜钱,老头向店里躬身行了个礼,说了几句谢谢才离开。

    李超看着那个身影,若有所思。

    “交州乞丐很多吗?”

    姑娘歉意的道,“以前不少,但这两年已经越来越少了。”

    姑娘也是个善谈的。

    按她说的,以前交州也有甘蔗,也制糖,但糖产量并不高,交州的糖名气也不大。那个时候,最受欢迎的糖还是天竺的白糖呢。不过天竺的白糖,其实也是红糖,或者说是黄糖,并不白。

    可当时也是独家的技术了。

    交州做为南方第一大港,还算不错的,但周边的农业并不算发达,哪怕这边有极好的平原。但这边也经常有暴风,雨季时又会有洪涝,旱季时有时也会有旱灾,并不全是风调雨顺。农民、渔民也经常受灾,和以前中原一样,一遇灾,便衣食无忧,甚至得借贷,卖田卖房卖儿卖女也是常有的事情。

    遇灾时,就会有大量灾民涌来交州,毕竟这里是个商港。

    这几年呢,许多中原的商人前来,在这边买田制业,建立了甘蔗种植园,建立了甘蔗榨糖厂,炼糖厂等。对于交州的百姓来说,这是好事,因为不但甘蔗价格涨了,而且粮食收购价也涨了,并且他们还能在农闲时打打零工赚赚钱,甚至有些人家的孩子直接送去做学徒伙计和工人,也是条出路。

    遇上风灾洪灾的,城里的李记钱庄还给低息借贷,各大种植园蔗糖厂还给捐钱捐粮救灾,还给灾民们提供些工作,总之,大家日子确实比以前好过了。

    “现在有手有脚的人,基本上都能养活自己。哪怕家里没产没业的,可也能去种植园里做活,那边待遇还是不错的。”

    说到这里,姑娘对于那些中原来的庄园主、商人们还是很感激的。她家以前有地,后来因为遇灾借了高利贷,最后还不起,田也抵押掉了,甚至姐姐还被送去大户人家做丫环了。

    正是中原的那些人来了后,他们家的生活才得以改变。他父母给一个甘蔗种植园里种甘蔗,有着一份固定的薪水,而不是佃地种植。此外她也在城里找到一份工作,每月的工钱有一千多钱,还包吃住,一年能攒下来十贯钱,这在交州,已经是不少了。

第1142章 老丐() 
,。

    红线和四娘还有承乾她们选了一堆的各式黑糖,店里推销的伙计笑的嘴都合不拢了。【。】他们做为店员,推销商品也是能拿到提成的,今天这开门就做了这么大单生意,真是开门红。

    伙计兴奋的去跟掌柜的下单,然后拿着单子去后面打包。

    “想什么呢?”红线过来看李超望着门口怔怔出神。

    李超收回目光,笑道,“没什么,你们就选好了?”

    “嗯,这里的黑糖好多品种,味道各有不同,很不错的,我挑了好几样,每样都买了一些,等带回汉京,要好多人要送呢。”

    赵四娘和承乾也是一样,每人买了不少。

    掌柜的拿着单子过来,报了价钱。

    李超看了下,确实买了不少,价格还算是有点小贵的,普通人家是消费不起的,但对于中产的地主商人们来说,倒也不算什么。至于红线承乾这种有钱人来说,自然也是湿湿水。

    李超掏出皮夹,从里面掏出的是新版的千文大钞。

    原来的宝钞最大面额只有一百文,今年李记为了适应市场,特推出了千文大钞。大红色调的千文宝钞比原来的百文钞要大点。

    “宝钞收吧?”

    掌柜的脸上露出笑容,“收,收,收,宝钞当然收。”

    宝钞的信用越来越好,哪怕在这交州,也一样如此。甚至在交州,宝钞的接受度更高。因为远离中原,铜钱在这边量更小。

    一千文的大钞,购买力还是很强的。

    如今天下一统,物价也越趋稳定,不再如武德时那几年,物价坐过山车一样上上下下。如今的汉京的米价稳定在斗米二十文左右,而在交州这样的粮仓,斗米更是只卖到五钱,谷三钱。

    这个粮价低的惊人。

    一石米才五十钱,一张千文大钞,能够在交州买二十石米,够装上两大车的。

    一千钱,够交州普通百姓几个月的开销。

    而红线她们这一会却在这店里买了六贯多钱的糖,这些钱够买一百多石大米的,但买黑糖,却只买了十来斤。差不多一斤值六百来钱,比起茶叶贵多了。

    甚至比白糖都贵的多,也可以看的出,这价格暴增了许多倍。当然,李超觉得红线她们根本没讲价。

    买东西居然不讲价,而且一看就是副贵人样子,人家不宰你宰谁呢。

    从钱夹里取出几张大钞,李超却并没有马上递给掌柜的。

    “掌柜,你家这黑糖价格也太高了吧,高的离谱啊。就算是霜糖和冰糖,都没你这个价啊,哪怕是在汉京,都没人敢卖这个价啊。”

    掌柜的看着李超手上那些崭新的红票子,面上堆起更多微笑。

    “这位客官,我们这可不是普通的黑糖啊,我们这采用的是古法秘制,我们家族几百年的传承秘法呢。而且你看,我”

    掌柜的比那些伙计们还更能说。

    “这样吧,客官买了这么多,小店也不能小气,零头就免了,只收五贯。一下子让利五百多文,这可是直接让利一成啊,就单交个朋友,这次我们就不赚钱了。”

    李超呵呵。

    这老板真是非常能忽悠啊。

    本来他刚才只说开个玩笑,但现在却觉得有些乐趣了。

    李超咳嗽一声,“店家,话可不是这么说的。你这糖再怎么秘法,它也还是块黑糖啊。就算加了桂花,那贵?加了桂花,也不应当涨价啊。你这黑糖,如果卖红砂糖的价,都已经是不得了,红砂糖才多少钱一斤?交州号称甜港,糖行交易大厅里,可是有实时的各类糖交易价格的。”

    掌柜脸上的笑容有些僵硬了,没料到这位年轻的公子,居然这么斤斤计较,如此能说。

    “这位公子,我们这是小本经营,不比糖行。他们那是批发,一次交易都是百石以上,不能比啊。【。】我们小本经营,成本大。每月还要交营业税,每年还要交两税,这平时还要交治安费啊卫生费啊,你看我这店里还请了这么多人工呢,不容易啊。”

    李超却不为所动,这点道行也太浅了。

    太子却愣愣的看着李超,身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