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唐朝好地主-第599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李世民听不进去,他满脑子里现在只有李家居然有这么多领地,这么多兵额。

    “文远啊,军器监生产能力有限。这样,朕下一道口谕,让军器监优先给李家一批军械。”

    “臣谢旨。”

    李超再回到军器监,许敬宗已经得了皇帝的旨意。

    “半身甲一千套,索了甲两千套,皮甲三千套。”

    “长矛、横刀、弓各一万,箭五十万支!”

    李超笑着点头,“还有呢?”

    “赵王,就这些了。【。】”许敬宗有些无奈的对他眨眼。朝廷的军器监拥有许多军工作坊,生产的速度是很快的,就如现在防护力最好的板甲来说,有全身甲也有半身甲,还有简单的胸甲和头盔,这些代表着大唐最先进的钢铁冶炼工艺,以及最好的铠甲制造能力。

    装备好,技术高,产能还高。

    虽然价格不匪,但这些年大唐的北衙禁军,每年都在批量的换装板甲。已经做到人手一件胸板甲,甚至禁军将领们多装备了半身甲。皇帝还花大价钱建了一支全板甲重装骑兵。

    连南衙的十二卫,也一样在陆续装备板甲,兵部的计划,是在未来十年,做到大唐所有的府兵,人手都能有一件胸板甲。甚至让十分之一的府兵,拥有半身甲。

    而禁军不但要装备板甲,还要给他们全都发一件索子甲。

    总之,兵部的计划雄心勃勃,枢密院武帅们全力支持,皇帝也有钱可以支持这个计划。

    军器监也不断扩建军工坊,产能大大提高,李家的钢铁厂更是源源不断的提供着优势的钢铁材料,保证了材料的供应充足。

    在这种情况下,皇帝却只给了李超一千套半身甲,还说没材料,这许敬宗都不好意思说这瞎话。

    说白了,还是皇帝故意找理由,不给李超装备。

    能给这些,已经都不错了。

    “战马呢?”

    “这个得找太仆寺,他们管牧场和战马。”许敬宗无奈。

    李超估计自己去买马,也肯定买不到多少。其实战马这东西,李超倒不缺,整个大唐现在都不缺战马,优良的牧马场很多。好马能方便的买到,自己再训练一下就行。只不过坑爹的是,朝廷这方面也有禁令的,领主们的战马也只能在朝廷这买,不能私买。

    “火枪、火炮呢?”

    “这个朝廷没有库存。”许敬宗摊手。

    骗鬼,朝廷现在只有一个神机军装备有火器,朝廷有专门的火器监,怎么可能没库存。

    不过也无所谓了。【。】

    他今天狮子大开口,其实也根本没想过真要拿到几万套军器,他甚至都没想过要招募几万军队。

    李超真要招募军队,完全可以如他的那支南洋海军一样,在海外招募训练,没必要那么高调。

    就是军器,李超也不需要指望朝廷购买,他在南洋已经有一套军工体系,大到火炮火枪板甲,小到横刀长矛,完全能够自产。

    别忘记了,李家可是大唐最大的钢铁产家,有好钢好铁,还怕造不出装备?朝廷的板甲制造工艺,都是李家提供的技术。

    今天不过是一个试探。

    看看李世民的态度。

    他先漫天要价,然后再等李世民杀价,然后他接受。

    李世民以为他妥协了,也能暂时安下心。

    这也算是一种心理攻势,如果李超一开始建个一万人的私军,皇帝只怕心里不安。但如果李超开始说要建十几万私军,最后答应皇帝只建一万,那皇帝心里感觉可就不同了。

    万把人马,分到各个领地,其实也没多少。

    李超暂时不打算改变现在领地的军队情况,少量雇佣兵,配以大量民兵。平时民兵们耕种生产,农闲时训练,领地有自保之力,也不容易引起朝廷的过份担忧。

    一支数量不多的雇佣卫队,暂时足够了。

    几千套甲就几千套甲吧。

    “那就这些吧,这些铠甲什么时候能够交付呢?”

    “三个月内交付。”

    李超摇头。

    “半月内交付清楚,到时付到钱清。我可是已经理解了你们的难处,你们总不能还要坑我吧?”

    许敬宗咬牙点头,“那就半月内交付,至于价钱,都是朝廷订的价,我也没办法,望赵王能够理解。”

    “理解理解,我相当理解,一套半身板甲,你们的成本顶多二十贯,可你们去卖我二百贯,真是当我冤大头啊。幸好你们只卖我一千套,要是你们卖我五万套,那可就是一千万贯啊。”

    许敬宗讪笑。

    “板甲可是最好的铠甲,周边诸国,可都没有这样的能力。穿上这板甲,那些蛮夷对我们的士兵根本就是束手无策。别说一汉抵五胡,就是抵十胡都没问题。绝对物超所值!”

    板甲确实好东西,但这东西最贵的成本是钢铁,可这钢铁朝廷还是从我家买的呢。朝廷收购我的钢铁的时候,可没说这钢铁如何好如何好,价格可是压的非常低。

    这也就是李家有钱,一千套半身甲,二十万贯,眼都不眨一下。换了别的贵族,这可是大笔钱啊。

    二十万贯,不少贵族全部身家都不一定有这么多。

    纺织厂里,一个少女工人,一个月也就一贯来钱,熟练工人才两三贯钱。一套铠甲二百贯,她们得不吃不喝干上十年。

    “赵王,要某说,其实没有必要买这么多军械,招募这么多兵啊。买军械、养兵开销又大,而且容易犯忌,得不偿失啊。”许敬宗提醒自己的老上司。

    “你这话很有道理,但封臣们要想守住自己的领地,要屏藩朝廷,没有兵可是不行的。边疆可不比内地中原,别看眼下好像四方臣服,但是形势易变啊。太平可不是别人送的,而是自己挣来的,一旦我们没有自保的武力,有一天,被蕃人入侵袭击,到时丢了领地失了贵族爵位是小,大唐安危才是重啊。”

    许敬宗点头,但明显并没听进去多少。

    李超很想说,我这么说都是实话,而且还有一句没有说的就是,贵族们若没有自己的武装,将来如何与中央朝廷博弈呢?

    如何才能保证自己的地位,如何保证最后不被中央朝廷给集权了?

    没有兵马的领主,有封地也是虚的,都只是空中楼阁。

    只有有领地,再有武装,然后再加上朝中有议会,这些三位一体,才能保证贵族们的权益,也能维持大唐的平衡局面。

    既限制皇权,也维护一统,同时又为中央朝廷守护边疆,并开疆拓土。

    我的一番苦心,你们又有几个人是知道的呢。

    ·······

    信度领。

    信度河上游,五河流域。

    紧邻着戒日国西北边境,一条大河在平原上蜿蜒而过,这条河被分封到此的大唐领主们称为象泉河。

    这是发源于青藏高原,最终汇入信度河的重要河流。

    这条河两岸,都是肥沃的土地。

    河两岸,也是一座座大唐领主们的城堡。

    一队骑士举着红旗飞驰而来。

    “敌人,戒日军来袭了!”

    城堡上的领主家将闻言,连忙让人放骑士进城。询问过后,他脸色沉重的扭头冲手下喝令,“赶紧点起烽火,把消息传到后面去,让大家都撤进城堡,准备迎敌!”

    烽烟起!

    平原上不远,几十里外的另一座领主城堡也跟着升起狼烟。

    一座两座三座,一座座城堡升起狼烟。

    一缕缕狼烟直冲天际。

    烽烟四起,早已经听闻戒日国要大军来犯的各地大唐领主们,也全都下令点起狼烟,同时敲响警钟,让城外的百姓都撤入城堡,把能带回的粮食牲畜等都送入城堡。

    “召集家将家丁和民兵们集结,这一天终于来了。”

    “侯爷,我们现在怎么办?”家将问。

    “自然是按照我们此前王都护召集大家商议时定下的策略,咱们现在按原定计划,率领领地兵马往预定地点集结。”

第1216章 王玄策() 
一秒记住,。

    看到烟的时候,王玄策正在犍陀罗堡跟士兵们饺子。这天正好是大年三十,除夕大年,犍陀罗堡的驻军将领和这里的商贾们准备联过新年。

    城里的汉商们拿出了许多商品问将士们,有面粉有大米,还有牛羊等。

    王玄策围着围裙,正擀着饺子皮,在赵王边学艺多年,王玄策不但学到了一手好兵法,同样也学到了许多烹饪技巧,擀饺子皮对他来说,毫无难度。

    正擀的开心,结果烟起。

    “五股烟!”

    值班的校尉大步赶到,面凝重。

    王玄策拍拍巴掌,把手上的面粉拍净。

    跟随李超学兵法十年,也了不少硬仗,哪怕听说是五股烟,他也没有惊慌。跟着赵王过的硬仗多了去了,不论是征讨突厥,还是干高句丽,哪一仗不比眼下这个厉害。

    “都,五股烟,这表示戒日是全力来犯啊。”

    王玄策点了点头,这些他自然清楚。他今年下半年才到的信度领,由老师李超举荐出任信度领都一职。是信度八千驻军的最高指挥军官,本来李超提议朝廷设立信度领总督府,要在信度设立总督、提督等官职,全面统领信度领的军政。

    不过暂时朝廷还没同意,现在这边还是比较原始的状,只有他这个都府,下面是三大堡城,以及下面的数个卫堡。

    大唐在信度领,主要有三大堡城,一是在大雪山山口的白沙瓦城。这座城紧守着山口,也是一座贸易大城。

    然后就是信度河一北一南的两大城堡,一是北面离白沙瓦城并不算远的这座犍陀罗堡,一座则是南面入海口的信度港城。

    “这些该死的家伙,然了这么一个时候来犯,让我们新年都过不好。”一名校尉咒骂道。

    “那些家伙又不过我们的新年。”王玄策冷哼了一声。

    “好了,留些人继续饺子,其它人去做出征准备。今天晚上吃完这除夕饺子,明天我们就出发。”

    犍陀罗堡,大约位于后世巴基斯坦的首都位置。

    这里地位陆,背依高骏的喜马拉雅山,面向宽阔的信度河大平原,东侧是秀丽的拉瓦尔湖,西侧是一片开阔的河谷地带。

    群山起伏,湖水清澈,这里山清水秀,交通发达。也是自开伯尔山口过来,通往恒河域的重要lu径。

    唐军占据这里,既扼守要道,同时对信度河域,还占有上游之势。

    犍陀罗,本是古印度大陆的十六古之一,千年前就存在。曾经高度繁荣,还是佛的兴盛地。盛之时,其控制着后世阿富汗和巴基斯坦以及印度北部大片区域。

    不过到了此时,犍陀罗早已消亡,厌哒人、突厥人、斯人先后占据这里,如今大唐是这里的新主人。

    犍陀罗城不小,和白沙瓦一样,这里是重要的贸易线上的要道商城,还曾经是古代重要的香料贸易之lu。

    不过这些年,大唐控制了香料贸易,并改从海上贸易,这让这条陆上贸易线萎缩了许多。兼之zhan乱,使得本来周长二十余里的犍陀罗堡,也一度冷清了许多。

    直到大唐到来,控制这里后,这里的贸易重新又繁荣起来。

    不过大唐控制这里的时间很短,大唐在信度领整个只有八千兵,在犍陀罗更只有两千兵马。

    “去通知各领主,是时候展现真正的力量了。”

    大唐的官军确实只有八千,但这片信度河域,还有大量的分封贵族。因为这边土地肥沃,因此分封的贵族也多,还多是些有名望有实力的家族。

    比如大唐士族第二的灞上李家,就在这片土地上有三个伯爵领。

    “饺子好了给我留点,我先去趟南边。”

    ·····

    在犍陀罗城的南面,这里有三个伯爵领紧靠在一起,各据百里之地。这就是灞上李家赵王的三位幼子的封地,因为几个孩子的年纪太小,目前这里是由李家的家将在代管。

    铛铛的警钟声中。

    新白鹿堡的守骑士郑柱已经让人为自己披甲。

    藏青的板甲,闪着幽光,前纹着灞上李家的白虎玄鸟李树枝家徽。

    待郑柱披挂好,手按腰间长剑来到议事大厅时,驻扎在堡中的二十位领地骑士已经都来了,全都披挂着板甲。

    “见过骑士长!”一众骑士们起见礼。

    郑柱伸手虚按,让大家坐下。

    “诸位兄弟,烟已起,不出家主和王都的所料,戒日果然出兵前来。我们为灞上李家的领主骑士,负有守领地的职责,大敌当前,当众志成城,团结一心。现在,大家按照我们原先训练过的,去召集各个庄园的骑士以及所有的民兵,准备zhan斗吧!”

    “喏!”

    二十位骑士腾的起,上铠甲发出锵锵之声。

    同时,在新蓝田堡,在新宁民堡,李家守骑士李栓,柯霸道,也都做了动员令。

    一切都井井有序,来到这里两年,他们每年都会抽出许多时间训练民兵,也制ding过动员计划,进行过演练。

    现在烟四起,但他们并不慌张。

    郑柱,赵王李超妾侍郑红线的弟弟,早年他一直是李超的亲卫。

    钱栓,赵王府大管家的儿子,最是李超的长随兼车夫。

    柯霸道,当年灞上张家沟的村民,柯五的兄弟,十几年过去了,当年的那个少年柯小八,如今也成了李家在信度领一个领地城堡的守骑士,代管着这块领地。

    一百二十位领地骑士,都是锐的老兵,个个都有自己的zhan马,还有一板甲。他们每人还有两名侍从骑士,这些人,就构成了李家在信度最锐的一支力量。

    一支三百六十人的骑兵部队。

    除了这三百六十人,每个骑士还各有一个庄园,他们手下各有一队五十人的民兵。

    这可是六千人的民兵部队,虽然真正能拉出来的青壮可能只有半数不到,但三个伯爵领也能拉出起码两千民兵。

    这就是底气。

    王玄策带着一队骑兵赶到的时候。

    郑柱、钱栓、柯霸道三个正坐一起牛逼呢。

    一百二十位骑士,两百四十位骑士侍从,都已经到了。广场上,还有两千名集结起来的青壮民兵,他们虽然没有铠甲,没有zhan马,但却装备着火枪、弓箭、长矛。

    甚至这些人还都换上了统一的蓝的袍。

    非常有正规军的气势。

    几千人涌进城堡,一定也不乱。

    “你们动作很快!”

    王玄策赞赏的道。

    郑柱三人迎上前来,“都演练多次了。”

    三个与王玄策也不陌生,都是赵王麾下共事多年。

    王玄策也不跟他们ke气,“戒日大军来犯,五道烟,这意味着起码有五万大军。我需要你们支持我!”

    郑柱拍着脯道,“王都不用ke气,咱都是一家人。再说这戒日敢来,我们也不能惯着他们。你放心,我们已经把队伍都集结好了,三百六十骑兵,两千名民兵步军,我们都可以带着听从王都遣。”

    王玄策量着这支兵马,越看越喜,丝毫不比他麾下的两千唐军弱。

    “好,有你们这话我就放心了。今天是大年三十,大家这就跟我回犍陀罗堡,先吃顿饺子,过完除夕,明天我们就出兵。”

    柯霸道笑道,“你们准备了这么多饺子没,要是没有,干脆还是留下来跟我们这里吃烤全羊算了。我们一会杀牛,晚上就吃烤全羊。”

    “嗬,你们这伙食更好啊?”

    “咱们灞上李家,向来待下宽厚。过年嘛,杀猪宰羊,也是应该。”郑柱笑道。

    王玄策发现民兵里不少土著。

    “这些人可靠吧?”

    “放心,虽是土著,但我们来了后,跟着我们日子可好过的多。这些人现在差不多都会些汉话,对我们很忠心。”

    “这就好。”王玄策点头,大唐来的移民还是数量不多,来的领主也大量招募本地的土著,给他们分田授地,大加笼络。如李家,甚至在这里设立了孔子学,免费给土著们的孩子上学育,甚至他们的住宿。

    对于土著也比较宽厚,只要肯跟着大唐,跟着李家,日子过的都还不错。这些策略,使得李家在这边比较得土著的拥。

    “当上民兵,每年都有一笔钱粮补贴,每次训练还有额外的赏。如这次受召出zhan,更有赏赐,如果能立功,到时还有更多赏赐。那些土著民兵可是争着抢着要来,要不是得留人看家,这次我们可以拉出四五千民兵出去。”

    哪怕装备比较简陋,但李家的民兵还算好的,起码弓箭装备率达到了百分百,另外长矛和横dao、盾牌的装备率也挺高,就是没有甲。但就算如此,这装备都可以说胜过戒日军的王军大多数的装备了。

第1217章 三代之后,真千古一帝() 
,。

    大年初一。

    犍陀罗堡。

    迎着初升的朝阳,一面红底绣着白虎玄燕李树枝家徽的旗帜出现,后面跟着一支气势如宏的军队。

    三百多骑士在前,后面是两千名民兵排着整齐的队列。在他们后面,还有一千人的辎重队,赶着一辆辆满载着粮食、箭矢的马车,后面甚至还有数门火炮。

    站在城头上的一群将校和商人们都惊叹。

    “好有精神的一支队伍!”

    “想不到这样的队伍居然是民兵!”

    “赵王不愧是大唐军神,哪怕是家将带出来的民兵,也不同凡响。”

    队伍到达,没有进城,王玄策安排他们就在城外扎营。

    当天,陆续有其它队伍开拔到来汇合,都是附近领主们的卫队和民兵。

    不怕人比人,就怕货比货。

    同样是领主骑士带领的民兵,两相一对比,高下立判,简直是天差地别。

    李家的民兵,不论是规模数量,还是装备,以及精气神,都远胜其它家的队伍。

    勉强能跟李家民兵队比一比的,也就是江夏郡公家的队伍了。

    江夏公领拥有一百名骑士,四百名骑兵,还有三千名民兵,这也是兵力最强的一个领主了。带队的还是李道宗的儿子,他本身是一名庶子并无爵位,但却比较得李道宗欣赏,据说带兵也很厉害。

    李道宗家五百名骑兵,三千名步兵,装备也都还不错,起码往那一站,很有气势。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