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些消息很震惊,可既然李超都很淡定,他没理由更恐慌。遇大事,更需要冷静。
他只是心里很担忧汉京的妻儿,还有姐姐和外甥们。
“皇帝的使者还有一个月左右时间到来,我们现在还有时间。张叔,我和太子已经谈过,太子也不打算回去,他同意举兵。”
张仲坚捋了捋卷须。
造反他不怕,但用什么口号呢。
太子造皇帝的反,这可不是好事。
“护法,清君侧!”李超说出了五个字。
不能直接说皇帝不行,也不能直接打出太子造皇帝反的旗号,那样的旗号缺乏大义名份。
“我们就说皇帝身边有奸臣蛊惑皇帝,进谗言要皇帝废太子,停新法,撤分封,罢议会。我们举兵,是为了护法清君侧!”
如果仅仅只是造反,还是儿子造父亲的反,是夺皇位,只怕没多少人会支持他们。
但如果是护法,是清君侧,说反的不是皇帝,而是朝中的奸臣,这可就完全不同了。
“太子不立即登基吗?”张仲坚问。
李超摇头。
现在太子在岭南登基,没有半点好处。
“我们这是一场护法运动,一场正义的护法战争。在清除君侧奸臣之前,太子不会登基,太子将以监国之名。”
确立起兵的口号,这是第一要务,这是行动的纲领。
没有这个,就师出无名,得不到别人的响应支持。
“张叔,我已经写了许多信,联络各方。现在,我有一个任务交给你们两个。张叔你立即回南洋,先不要管南洋那些土著了。把我们的军队拉过来,五万人,都带来。还有,我们在南洋各地的那些军备储存,也都带来。”
这五万人,是李超这次起兵的基石。
这些不是官军,一开始就是李超他们秘密打造的一支私军。他们是雇佣军,他们并不为朝廷卖命。
“张师,一定要控制好军心,那些人虽是雇佣兵,可里面也许有皇帝的支持者。”
李超必须提醒人一点。
“放心吧,我会尽快带兵回来。”
李超又叫过崔琰。
“怎么样,你现在心里真实想法是什么?你可以直说。”
崔琰感叹了一句,“我只是没有想到,会走到今天这一步。”
李超笑了笑。
“我知道,你心里肯定觉得我这有些折腾了。如果我能放下一切,不去插手过问朝事,悠闲的在京当个闲人,肯定能得善终。五郎,我曾经确实也是这样想的。可是后来,我改变了想法,不是我多么的贪恋权力,我只是想守护这大唐盛世,不想让他如昙花一现,转瞬即逝。我更希望,大唐能够走的更远。”
“我也许不会善终,可能落一下乱臣贼子称号,甚至更惨,可先贤们说的好,能力有多大,责任就有多大。”
崔琰点了点头,表示有些理解,毕竟跟随李超这么多年,知道老师的许多不同常人的想法。“可是,现在你家眷在京被困,灞上李家的产业被抄,你不后悔吗?”
“说实话,我确实没有料到皇帝会突然翻脸,我本以为,就算他知道了南洋这支兵马存在,可一时也查不到我头上,顶多也就是些猜疑,没有真凭实据皇帝在这个时候,总要顾着大局,我以为我还有很多时间。”
这是实话,李超确实没有料到,李世民这次下手这么快,这么果决。
可很多事情,就是这样,计划赶不上变化。
李世民根本不需要证据,他也不想再等。
五万大军,一个脱离朝廷掌控布置在海外的庞大军工体系,这些都意味着可能早就在谋划,甚至是谋划多年,这背后更可能是一个庞大的集团势力。
这些都极大的震惊并威胁着皇帝。
尤其是太子和李超都不在京城了。
也有人提醒过皇帝,要不动声色,慢慢下手。起码先让太子和李超回京再说啊,可太子和李超刚出京,这去信度,没个一年不可能回来。甚至他相信,李超肯定也能知道他知道了那五万私军的事情,到了年底,他们也不一定回来。
这就有如一场遭遇战,虽然战前双方都有详细的计划,可却不期而遇,所有的计划都用不上了,只能走一步看一步了。
“五郎,你在交州多年,这里的将领与你都熟。你还与张叔指挥了灭林邑之战,林邑军也是你解散的。现在我要给你一个重要的任务,你马上联络广南、林邑的将领,争取他们站到我们这一边来。”
“能拉过来多少军官就拉多少,能拉出多少军队就拉出多少来。”
“夜晚,我将占领交州,稍后,我会率军立即北上,先控制钦州、广州。到时,我会奉太子在广州监国,发布清君侧的檄文。”
“我们要抢在朝廷大军南下讨伐之前,争取把整个岭南以及福建都控制在手。到时凭借五岭、武夷山为屏障,把守各处大山通道。”
这个时代,岭南与中原隔绝,虽秦皇和汉武时大军都征讨过岭南,可进军的路线都只有那几条,是相对固定的路线。同时那几条线路非常难行,可通军队,却难通商旅。
李超只要抢占先机,占据山中险隘,便能起到一夫当关,万夫莫开的功效。
而福建,过去更是与外不通出马,在唐末黄巢开辟仙霞古道连通浙江和江西之前,这里是个十分封闭的地区,李超只要能抢占这里,就能很好的屏障广州。
虽然海上也能过来,但海上能以迅速投入大军团,哪怕朝廷拥有不少的禁军水师,可跨海而来,并不占优,因为李超这边同样有战舰先进、航海技术先进的水师。
而朝廷远征来战,李超却是以逸待劳,本土做战,有补充的优势,还有港口可守。
这方面是完全优势的。
“我们要龟守岭南?”
“当然不是。”李超告诉他们,“我们肯定要北上中原,但不是现在。我们得先稳定脚阵,更要稳固我们内部。绝不能冒然北上,却让后院起火。”
张仲坚对李超那清晰的思路很赞赏。
没有慌乱,也没有急迫。
两人起身,向李超告别,各自去招兵买马。
送走二人。
李超叫来在外面站岗的长子李璟,“去把你马叔请来!”
十四岁的李璟一脸忧色,“父亲,我们要造反吗?”
“我们要起兵护法。”
“这不还是造反吗?”
李超笑笑,伸手拍了拍长子的肩膀,“是的,我们造反了,去吧。”
第1230章 程咬金的态度()
陇右。'【^】
一只白鸽振翅而来,由远而近,极快的落在了鸽楼。
养鸽来听着咕咕的鸽子叫声过来,眼里充满怜爱,他伸手捉起鸽子。先看了下鸽子脚上的环,上面有编号。
“是带去长安的那批。”
养鸽人低声说着,从鸽子脚上取下竹筒。转身拿了把精心制作的鸽子饲料,放在了鸽笼。
鸽子飞了许久,早已经疲惫饥饿,但这些鸽子训练的很好,在路上是不会吃食的,它们一放飞,就会立即返回鸽巢。这些鸽子飞行速度很快,而且距离极远。能够一日夜千里,只不过它们都只能单程。
这只从长安回飞来的鸽子,就是在陇右程咬金领地上鸽楼里饲养训练熟的,程家人会定期的把鸽子运去长安、凉州等周边地方。每次从那边送鸽信过来,就放飞这边送去的鸽子。信收到,又要把鸽子再送去。
虽然这样也挺麻烦,但鸽信厉害之处还是在于信息传递极快,不易被拦截。
喂好鸽子,信很快送到了程咬金的面前。
三月的陇右,还很冷。
说是陇右,其实距离黄河很近了,这里过去是党项羌人的地盘。正月底才从汉京回来,回领地也没多久,这估时间,老程从朝廷军器监那边陆续拿到一批军械,正加紧训练自家的骑队以及民兵们。
“郡王,有从长安来的鸽信。”
程咬金接过。
信筒封蜡完好,打开,里面是一连串的数字。一张并不大的白纸一角有几个小红点。
这是李超的信,而且还是他们约定过的紧急情况下的联系方式。
不简单。
程咬金连忙转身回了书房。
他从书房里取出一本隋唐英雄传,对照着那纸上的数字密码,翻译着内容。
信其实很简单。
“陛下欲废太子、停新法、罢分封、撤议会!李超等奉太子于岭南举兵,清君侧、护新法,保分封、存议会。此大唐生死存亡之机,太子与某望郡王支持,公当速举旗起兵,以为支持。”
护新法,清君侧!
举旗起兵!
程咬金沉默了好一会,再次看了那信几遍,确认并无错误之处。
他叹惜一声,把信放到火盆里烧了。
“父亲!”
人还没到,声音已经传了进来。一身铠甲的程家嫡次子程处亮从外面大步进来,“爹,不是说今天出城训练吗,你怎么躲书房来了。”
三年前,程处亮便被授封为东阿县开国公,并尚皇帝十一女清河公主李敬为妻。不过公主那时才十岁,入门之后,两人并未圆房。本来打算去年正式圆房,结果皇后没了。
程咬金面色平静,“二郎,今天的出城训练取消。”
“取消?为何啊?”十八岁的程处亮,眼下正是精力旺盛的时候,家里虽有位漂亮的公主妻子,可好看又不能吃,还得顾着这位公主殿下,不能纳许多妾侍。于是乎,程处亮便把精力用做训练骑射上。
他自己也有块领地,但他更多的时间还是呆在陇右。因为他的领地在辽北,地方是大,可一年中有大半年冰雪覆盖,苦寒的不得了。上百里的一片领地,根本看不到几个人。他隔壁的靺鞨人、室韦人,一个是穿鱼皮的部落,一个是穿野猪皮的部落。
跟他们呆一起,他担心自己久了也成野人了。
还是陇右好,他老爹麾下人多马壮地盘广,距离长安、汉中、汉京也都不算远,呆着舒适。
“二郎啊,过来坐。”
“爹,我还穿着板甲呢。”程处亮手里拿着个头盔,身上是一套全身板甲。这种板甲,在大唐又称为骑士甲,尤其是程处亮身上的这种,采用的是最好的材料,同时不但结实坚固,同样的还十分华丽。
每片甲,都有雕纹,图案华丽,甚至可以订制。
铠甲的颜色,也可以定制。
加上上等小牛皮的内衬,各个铆钉部分也是最结实的。
这样的一套铠甲,当的是一个小地主的全部家当。
“那你就站着。”程咬金白了这个儿子一眼。
“跟你说点重要的事情。”
程处亮也大了,十八岁的年纪,若不是因为皇后去世,公主有孝在身,孩子也早生了。
“刚收到长安来的鸽信,转的是你老师的来信。”
“哪个老师?”程处亮问,他拜过很多名师,既有文宗也有武将。
“当然是赵王。”
“哦,太师不是和太子去信度了吗?难道他要召父亲去信度帮他打仗,那太好了,我也一定要去。”
“不是这事。”程咬金神情有些凝重,“好好听着,是大事。”
“哦。”程处亮收起笑容。
程咬金叹惜一声。
事情发生的太突然,突然到他都不知道要如何选择。可事情已经发生了,早晚都得面对。逃避,从来不是解决的办法。
“文远在岭南举兵造反了!”
“啊!”处亮一声惊呼。
“啊个屁,严肃点。”
“爹,这是真的?不可能吧?”
“为什么啊?”
程咬金起身,背负双手,神色无比凝重。
为什么,他也在想啊,为何会走到这个地步呢。
“还不是因为天家父子,陛下说太子和文远谋反,要召他们回京。事情已经无可转寰,所以他们举兵了。现在他来信,让为父也举兵响应。”
程处亮咋舌,“爹,我媳妇是公主呢,皇帝的女儿。”
“李超的女儿还是太子妃呢!”程咬金瞪着儿子。
这种时候,是站队的时候。涉及的是整个家族的生死存亡,站对了,那将来自然是受益无穷。可站错了,就有灭顶之灾。
这个时候,与皇帝是亲家又如何,那不是第一考虑的要素。
皇帝是他老程的亲家公,李超是也是他的亲戚,李超的妻子是他妻子的堂侄女,李超又喊他一声世叔。
更何况,李程两家这些年的关系那么好,他老程的几个儿子都是李超的学生,程家跟着李家好处没少得。
但涉及造反这样的事情,可不是一两句交情、亲戚就能决定的。
“太子他们必败吧!”程处亮道。
“你懂个屁,哪有这么多什么必败必胜。”
“难不成老师还能打赢?这怎么可能,朝廷可是有八十万大军啊!”
程咬金考虑事情的方向跟儿子不一样,他看事情看的更深,而不是表面。打仗,又不是简单的兵力数量等问题。
尤其是太子造反这种事情,百年难得见一次。
说简单点,这也跟当年玄武门之变,和后来的汉京之乱一样的。
玄武门之变,秦王造太子和皇帝的反,发动宫变,动用的人很少,却赢了。而后来太上皇复辟,一度得到许多人的支持,草草的也拉起了几十万军队,占据了大片地方,可最后却也失败了。
所以说,这种事情,没有个定数。
太子起兵,口号不是皇位,却是清君侧,护新法。护法,才是他们的口号。
这个口号,谁会支持?
道理上来说,所有新法受益的人,都应当支持。但皇帝真的要废新法废分封废议会吗?
也许皇帝会废太子,也许会废议会,这些皇帝是能做到的。
但废新法,废分封,他相信皇帝就算真有此心,也不敢这样做。
表面上来看,太子和李超很弱,与皇帝实力完全不对等。
可偏偏有太子这面旗帜在,李超这边也还是有不少的号召力的,特别是他的这个口号,相信还是有很多人愿意相信并支持的。毕竟无论是太子还是李超,都是很有威望的。
再加上,以他对李超的了解,李超既然敢反,肯定也是有些依仗的。
他们又处于岭南,那是个很特别的位置啊。
把几个关口一堵。
岭南就跟蜀中一样,自成一国。
太子如果想割据岭南,还真能撑很长时间。
“爹,我们要怎么办?”
“先等等,别急。”程咬金最后决定观望一下,不是墙头草。而是他现在只要观望,也算是对李超的支持了。
“大哥那边,要去信吗?”处亮问。
程处默现在还是镇南都护,镇守云南。手里的兵不多,但对南诏等国,影响力很大。特别云南往东南去,就是李超的赵国领以及交州了。
“我一会给你大哥去信一封,让他先别着急表态。”
“爹,咱们就这样什么也不做”
程咬金哼了一声,“不表态,不表示我们就什么也不做。去通知一下,反正这段时间也没什么事,让我们城堡的骑兵都加强训练,同时,让下面庄园的领地骑士们,都把各自的民兵都拉到城堡来集合,咱们搞一下春秋集结演练。”
“爹,这个时候调动兵马,只怕不太好吧?”
“有什么不太好的,难道就真如你说的什么也不做?那真要是皇帝到时把分封给罢撤了,我们就哭都来不及了。适时的做点事情,还是很有必要的!”
第1231章 挤兑()
汉京。
御书房,李世民正在听取金吾卫大将军的奏报。金吾卫为南衙十二卫之一,其番上宿卫的府兵,更多的承担着京畿治安这块的重任。
这一次,李世民正是派金吾卫去查抄李家汉京的产业。
不少大臣劝说皇帝不要这样做,这样会逼反李超。可李世民没有理会,李超真要反,也不会因为他这样做有什么改变。相反,这个时候,对京城更加需要加强掌控,李家在京城的实力很大。
深入各个行业,到处都是他们的人,京畿重地,万一李超来场京城叛乱,也会造成很大麻烦。
早下手为强。
查抄李家的产业,并是图李家的钱。
不过当皇帝听说查抄了李家京畿所有的钱庄之后,查抄到的金银币和铜钱的数量时,还是大为震怒。
李记钱庄经营十几年,遍及天下。他们的规模庞大,尤其是宝钞的信用极好,远超朝廷的金券,在李记钱庄存储借贷,周转汇兑的也最多。
现在大家都习惯用于纸钞,铜钱用的很少了。金银币也用的不多,虽然钱庄发行的纸币都有随时兑换成铜钱金银币的承诺,但谁真会去兑呢。
每年铸造的铜钱现在也少了,如今都是直接铸造成纯铜的铜砖、银锭、金条储存在钱庄的金库之中。
市面上流通的金属货币并不多,只是小量流通。
大唐如今的经济体量是巨大的,远不是武德年间可比,现在是个工商兴旺的商品经济时代。大唐朝廷一年的财政税收达到八千多万贯,这还是早几年,如今已经向着一亿大关迈进。
这样庞大的税收,农业方面的税已经占比很小,并且是被固定了,朝廷当初喊出的永不加赋,正是田赋的固定。不管新增多少人口,新开垦多少田,总的田赋数量不变,然后每年把这个总量再分摊到田数里,实际上每年的田赋分在每亩上还是在不断下降的。
朝廷的工商税收大大增加,没海诸港的市舶司海关的税收比例越占越高。盐酒糖茶铁等专卖税收,也大大增加。
朝廷一年有近亿的财收,那么整个大唐的货币流通量是多少?
户部做过估算,约为十亿贯。
这个货币量是相对符合如今大唐的经济总量的,尤其是纸币流通,使得大唐的绢已经退出货币体系,连金银铜,都流通的少。
纸币流通,毕竟不比金属货币。金属货币容易沉积,埋藏起来不用。纸币却不会有人这样做,也不会流通到国外去,更不会被人销毁铸成铜器等。而且纸币还有一个好处,可以超发一些,这也大大减少钱荒问题。
加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