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承乾道。
“臣马上草诏,然后送往内阁。”
皇帝的旨意,现在依然需要经过内阁同意盖章,并经议会通过,才算正式诏令,否则也只是一份中旨。
旨意草写而成,送往内阁。
内阁里,张超正为军制案如此顺利通过而高兴,看到皇帝的这份诏令,笑笑,便与房玄龄等打了个招呼,大家几句话就都同意通过了。
这也算是投桃报礼。
诏书转到上院吏科,人事和封赏的诏令、政令等要在这里审议。
“呀,江夏公李道宗封夏国公了。”
“有什么稀奇的,李道宗原本还是江夏王呢。”
不过在贞观时,后来已经改成是非皇帝之子、皇帝兄弟不得封王,非皇帝嫡子不封亲王这么一个潜规则了。
李道宗本来是太上皇心腹,可惜在复辟之乱里被裹胁过。
这边李道宗刚给通过了军制改革案,那边皇帝就加封为国公。
“想不到他倒是捡了个大便宜。”
“可不是。”
贵族院里,都是贵族。而能够担任六科议员的,更基本上都是那些名望大资历高的顶级贵族,县公以下,基本上不可能担任科议员的。
看着李道宗一下子霉运尽去,转眼就从县公升国公,还真是让人惊吧。
“这领地也好啊,你看多好一块封地。”
“准备一下,这个案子放下午的听证会上一起审议吧。”
“肯定通过的啊!”
六科审议,一般都是集中审议多个案子,有些重要的案子还会举行听证咨询会。
不过李道宗的这个,就不用什么咨询听证了,肯定过的。
他们手里现在还有一个更大的案子,涉及上千贵族的加封,那个才是大提案。
“我有些不太明白老师现在的许多做法?”
张超府上,苏定方等门生今天齐来府上吃饭。苏定方如今是北衙大帅,新军制改革之后,张超也依然还是打算让他继续担任北衙大帅之职。
做为张超门下学兵法的大弟子,苏定文现在真的有些迷茫。
他不明白老师到底想干什么?
“哪有自解兵权的,按这个军制改革案一改,那咱们南军可就全都交出去了,就算我还是北衙大帅,可手里不统一兵一卒,整天坐北衙帅衙里喝茶,这跟个闲人有什么区别?”
苏定方对张超的忠心是不容置疑的,张超起兵,他马上跟着举旗。甚至为给自己师弟报仇,他还亲自杀了李泰李恪李佑三兄弟。
那可是新皇的兄弟,甚至有嫡兄弟。
“定方,那你说我要怎么做?难道继续握着这些兵马,你知道这些兵马可是一座火山,我们站在上面,是随时可能会被爆发的火山化为灰烬的。”
人都有**,但张超更加有理想,他也能控制自己的**,坚持自己的理想。
南军几十万兵马不错,现在多握在张超的门下故吏亲朋好友手里也没错,可他依然是大唐臣子,这点不改变,他就不能一直握着这些兵马。
也不会有人能容忍。
而张超能不当大唐臣子吗?
他当初大旗一举,能得到那么多响应,可不全是他个人的威望,那是他举着太子旗帜,还打着护法的旗号。
若他张超现在举旗造反,那就又完全不一样了。
许多人,往往容易被权欲蒙住双眼,看不清事实,但张超不会。
他把事情看的很透彻。
“老师,万一皇帝要过河拆桥呢,万一长孙无忌要谋害老师呢?”
第1299章 削藩()
千头万绪,总还得先理清了朝廷这一块。。
第一是人事,第二是军队。这两块不先理清,大家什么事都别想干成。
张超在大刀阔斧的改革调整,皇帝承乾表示了极大的支持,内阁呈上的章程,不论是人事调整,还是军队改革,又或者是这次大分封,承乾基本上都是一字不改的通过了。
苏定方有些不理解。
“老师,你本来只差一步,就拥有天下。”
张超笑笑,他拿起一匹马,吃掉了苏定方的一个车。
“有时你认为你向前一步,就拥有天下,可实际上,你向前一步,是坠落万丈深渊。就如现在,你为吃掉我一炮又将军而高兴,却不料,你的车被我吃了。一炮换一车,我更赚。”
“定方啊,不要把眼光一直盯在中原。说实话,中原之外更加广阔,也更加大有可为。中原,这是根基,容不得搞乱。没有中原这个根基,我们发别想在外发展。”
“而且你难道没有注意到吗,这次护法起兵,已经引起大唐周边许多势力的觊觎了。东北,有新罗、百济、东瀛三国在吞食我大唐的朝鲜道领地。而在燕北、漠南,有薛延陀、室韦、奚、契也在暗暗的盯着我们,如今战事结束,可你看到这些进入漠南、燕北的蕃骑撤回去了吗?没有,他们还呆在那,他们在等什么?”
“他们无非是想观望,看我们大唐会不会继续内乱。如果继续内乱,到时中原打的一团糟,那你以为他们还会撤离吗?不,他们会就此霸占那里,甚至可能有朝一日入寇中原。”
“还有东北的人,他们也屡屡越界侵入我大唐的辽北领和辽东道。”
“南方,真腊人已经不顾扶南成为我大唐的保护领,他们还在进攻扶南,这是什么?这是不把我大唐放在眼里。”
“信度领,因为预定的援军没能前去,现在信度的大唐封臣和戒日军打的难分难解,我们的领主们伤亡损失不小。”
“而在西海那边,西突厥人的一支,可萨部向来与罗马关系较好,本来大唐灭掉西突厥后,可萨人连硬气话都没敢说一句,灰溜溜躲在西海的西北海岸一带草原。可现在,就因为我大唐内乱,这些可萨人已经公然自称为继承突厥正统,甚至可萨人已经自称可萨汗国,札比尔已经自称突厥大汗,并与罗马皇帝希拉克略会面,结成了联盟。”
“定方啊,目光要放远点。大唐不过是刚打了个喷嚏,可已经无数群狼围了上来。我们如果掀起内战,你知道会是什么结果吗?不要目光只看着中原,也许我们是实力稍强一些,可还有强敌环伺!”
“永远别做亲者痛仇者快的事情,别挑起内战使得大唐虚弱,然后让周边蛮夷入寇。这种民族的罪人,我们不能做。”
想开展大航海,必须得有中原的稳定,这样才有足够的人才、技术、资源。
张超为什么要留在中原,为什么不直接跑到海外去。
因为不能,去了海外,离开了中原的人力、物力、技术、资金、资源的支持,张超想在跟原始社会一样的海外发展,得奋斗几辈子才可能发展起来。
必须依托中原。
而要依托中原,就得在中原有权势地位,否则,如何保障呢?
篡夺天下,必然会引发战争,张超没有本事说来场不流血的政变,他不是李家人,没那个能力。
如果他是李氏皇族,这还有点可能。
一旦陷入战争,还不知道什么时候结束,真等张超打赢了,这大唐估计也打的四分五裂,甚至到时中原衰弱,四方异族又入侵了。
历史上,安史之乱可是殷鉴不远。
又或者,武则天篡唐,同样导致了大唐国力的迅速衰弱。大唐正是在武则天的手里,连个契丹都打不过,吐蕃也是在这个阶段,气势夺过大唐。
那些,都不是张超所想要的。
中原这张桌子不能掀,掀了大家都没饭吃。
中原稳定,张超他们在海外建立大唐的分封国,大河有水小河满。
未必一定要当皇帝才行,建立一个强大的联邦帝国,做强大帝国的一个诸侯也挺好。
“老师,我觉得你的想法不可能实现。陛下若有为,必不能容忍有这样超出掌控的诸侯,到时肯定会想办法削藩集权。若是皇帝暗弱,朝廷无能,那地方强大藩镇,肯定会有人想取而代之。这是必然的,不可能改变。”
张超承认苏定方说的也是事实,但人没梦想跟咸鱼有什么区别,有难道就不去做了吗。
如果只是寻常情况下,那皇帝和朝廷肯定是想着要中央集权要削藩的。朝廷弱,藩镇强,则藩镇肯定想要取而代之。
“你说的只是寻常的情况下,但我们的情况不同。大唐诸侯不分封于中原,分封在四边,而且大唐的诸侯极多,现在已经五千多实封贵族了,都有自己的领地。”
“现在所有诸侯领地的税赋,都要上缴朝廷一半,这么多的诸侯,积少成多,输给朝廷的血很多。诸侯越强,输给朝廷的血越多,朝廷也越富强。”
“而且诸侯如此之多,也就容易让诸侯相互制衡,一镇诸侯想要强大到挑战朝廷,很难。朝廷可以召集诸侯一起讨伐。”
苏定方摇头。
“可我们这次起兵,却很轻松的击败了朝廷官军。”
“我们这次不同。”张超不同意他的说法,“这次我们是护法,太子才是我们一起拥护的人,太子不是诸侯,诸侯也不可能有太子这样大的影响力。而且,眼下诸侯们还没有形成真正的规模,若是等分封诸侯形成了规模的时候,就不同了。”
“到时天下诸侯可以与皇帝约法,若有诸侯叛乱,所有诸侯必须共同起兵讨伐,共同维护大唐朝廷。”
“若皇帝要削藩呢?”苏定方问。
“诸侯领地神圣不可侵犯,除非诸侯谋逆、叛乱,否则不得收回封地或削减封地。若朝廷违背这一约定,诸侯可联盟起兵守护这一约定。”
张超这番话,可是让苏定方大开了眼界。
“能有这种约定?皇帝肯立?”
“有权力就有义务,诸侯有义务守护大唐,当然也得权力捍卫自己的领地。”
“我还是觉得老师的这个理想有些太过飘渺。”
“肯定不会一帆风顺的,正因路途艰难,所以我更希望你和我携手同行。”
张超刚才的那番话,其实已经有君主立宪之意了,不过现在也只是对苏定方透露,眼下还没到对皇帝说出这番话的时候。
走哪步再说哪步话,一步步来,不急。
“你是北衙元帅,虽然兵将分离,平时不能直接统兵,但却是将将之帅。北衙的高级将领,却是由你管着的。我希望,以后你能替我管好北衙的将领们。”
“老师放心吧。”
师生的一番交心,也让苏定方更明白了张超的目标和理想,虽然他并不完全赞成,但他愿意支持。
“带好北衙的将校们,也别忘记你自己的领地,多用点心经营好自家领地。你换封的新封地在河中,那里虽然比原来狼山北的封地远离中原,但地处大唐与波斯、罗马之间,这里可是重要的贸易商道上,发展手工业和商贸,大有可为。”
苏定方的封地原属波斯,叫做木鹿城,在阿姆河南岸。现在这里属于大唐河中领的南界,南面就是波斯。
封地数百里,地方不小,紧邻波斯,这里可以成为一个重要的贸易通商口岸。
“记得多招募些兵马,如果可以,就练足朝廷给的兵额。要想维护我们封臣的利益,也还得有武力做保证的。我们可以承诺不率先使用武力,但如果遇到朝廷哪天无理削藩,我们起码也能捍卫我们自己的利益。”
张超确实把南洋的那些军工厂交出来了,但他却不会放弃训练自己的领地私兵。
按照他封爵级别训练额内私兵,并不违反大唐的制度,这只是为保护自己的权益而已。
诸侯拥兵,这就如比后世美国人拥枪一样,谁敢说要取缔,张超把他狗脑子都要给打出来。
这个权力,神圣不可侵犯。
领主们的兵额可以按朝廷的限额严格限定,也可以按朝廷的制度,严禁越出领地边界,但是,只要一不超额,二不出界,那么朝廷就没有任何权力去管诸侯们的私军。
这一点,不容置疑。
“这个时候大练私兵,会不会比较敏感?”苏定方问。
“这个不用担心,这是诸侯们的天然权利,就好比我们可以享有领地内一半的税赋收益一样。”
大唐现在五千多实封贵族呢,好不容易到手的这个税赋权、这个拥兵权,谁会傻傻的再退让交出去?
没有了兵,那这领主当的还有什么保障。
苏定方身为郡王,可拥兵八千。之前苏定方狼山北的封地,其实只有数量不多的领地骑士加护卫骑兵,更多的还是用民兵在凑数。
而现在,张超却希望苏定方多掏点钱出来,想办法多招募一些兵,最好是招募足八千。
“你若是差钱,可以找我。”
朝廷之前查封没收的张家产业,如今又全都还给了张超。
“这倒不用,我跟着老师后面投了那么多产业,每年分红都不得了,别说养八千,养一两万都不成问题。”
第1300章 十二金刚()
,。
张家大郎马上十六了,长乐公主也快十八。承乾希望早点为妹妹完婚,张超自然没有意见。
张璟已经从广州赶了回来,其它四兄弟也都回来了,去南洋却信度的也都没去成。原本安排五兄弟分赴各地,是以防万一。
秋风阵阵,天气凉爽。
张家上下也是喜气洋洋,张璟在试着衣服。他和长乐公主早就见过,对这个媳妇那是相当满意的。虽然也短暂被皇帝取消了她们的订婚,长乐还被皇帝许给了李绩的儿子,但毕竟长乐和李绩儿子连订婚仪式都还没举行呢,甚至当初张家和皇家交换的婚书都还没来的及退,所以说那也顶多是个小插曲而已。
“转眼间,十六年了。”
崔琰看着外甥张璟感叹着道,“他长的很像你,高大英俊。”
十六年前,崔琰第一次见张超,是在长汉的城门口,张超跟张老爹背着黄馍馍入城,他带着一旅手下把守城门。因和老铁枪都是同一道军下,结果因此结下善缘。
那时的他,又怎么会想到,自己的妹妹以后会嫁给张超,他自己甚至还成了张超的门生呢。
那时的他,也想不到,自己有朝一日会成为大唐的实封国公,拥有三百里的封地。
程处默哈哈笑道,“是啊,时间真快。十六年前,我还天天被我爹逼着学文呢,说什么天下一统,以后偃武修文,学文有前途。哈哈,后来认识三郎,我还给三郎做了段时间账房,直到马相国来接了我手。”
当年张超做点面点买卖,家里的两个账房,如今一个郡王一个国公。一位是翰林院的院长,一位是大将军。
“是啊,转眼间我儿子都要成亲了,长的已经跟我一样高了。”张超坐在那里,看着家里这群小子已经长大成人,也是感慨万千。
当年,他娶十三娘,还是因为崔家卖婚,花了八百万钱才有幸娶到五姓女。可十几年后,灞上张家,已经是五姓女都争着想嫁的顶级豪门。
“爹,等完婚后我就去封地,这可你答应我的。”
张超笑笑,“小子,等你成婚了,那个时候你新婚燕尔,甜甜蜜蜜,你还舍得走?”
牛见虎在一边道,“要走也行,大郎你起码得先有了孩子才能走啊。”
他的一群师兄们都在笑。
“李感怎么还没来,大家可都来了。”张超道。
苏定方哼了一声,“怕是他没脸来了。”
上次护法起兵,张超的这些门生,都是站在他这边的,除了个王玄策远在信度,其它的哪个不是带头冲锋陷阵。
唯有李感,最后却选择站在兄长李绩一边。
这让苏定方很不耻,尉迟宝琳都能跟父亲对阵卢龙塞,他李感就特别一点?
张超倒不以为意,一边是家族,是父兄,一边是老师。他左右为难,倒也不能怪他。
“二郎,你亲自去趟你李感师兄府上,就说我让他过来吃饭。要是他以后都不认我,那他可以不来。”
高大帅气的李珲笑着点头,我这就去。
“若是玄策也在,今天倒是齐了。”
“这小子,现正在信度逍遥自在呢,听说他现在一人统领着信度上千贵族们的联军,跟戒日国打的有来有往的,不落下风呢。”
刘仁轨有些羡慕的道,他和王策玄是同期考讲武堂的时候,一起被张超亲自收入门下的。一起在张超门下多年,然后他去了信度,现在居然有机会独挡一面,指挥千军万马,那威风,别提了。
上次护法时,他本来和高侃也算是独挡一面,统领了一个集团军。可如今军制改革,他这军长也算是干到头了。
不过唯一比较值得满意的是,因为护法之功,兼之又有老师张超的帮忙,他如今也爵封国公了。
许久之后,李感面带羞愧的进来。
“老师。”李感羞愧的向张超低头。
“好了,来了就行,我还以为你以后都不愿意踏进我这家门,不愿意再称我一句老师了呢。过去的事情就过去了,咱们亦师亦友,这关系不变。大郎马上要大婚了,你既是他师兄,也是他好友,这得多帮忙。”
“再说了,这几年,你们师兄们一个个也算是展翅高飞,天各一方,平时难的再聚一起,这次除了你王玄策师弟,其它的都在这了,大家一起多聚聚聊聊。”
张超现在跟李绩的关系不太好,上次护法他站在张超对面,本来嘛,那也只是各为其主,但李绩主动退婚这事做的不地道。现在李绩回到汉京,也不来窜个门什么的,甚至他到兵部就任尚书后,见面也只是点头,似乎陌生人一样。
李绩这态度,张超也不能热脸去贴他冷屁股。
不过他跟李感,确实亦师亦友,多年交情不会轻易抛下,和李感之间也没有太复杂的政治牵扯问题。
这次评功论赏,张超还坚持给李感也晋封为国公了。
说来,如今张超门下,确实也是让人惊叹。
苏定方、程处默、牛见虎、李感、崔琰、尉迟宝琳、王玄策、刘仁轨、上官仪、高侃、祝振东、薛仁贵。
哪一个都名声不小。
在张超的指导和提携之下,现在苏定方是郡王,北衙大帅。
其余十一位,也俱封国公,为一军大将。
什么叫势力,这就叫势力。
张超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