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浴火重生之大宋中兴-第76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冲上去,和他们接舷近战。”接替张弘范指挥的李恒嚎叫着,率领着百多艘元军战船迎头冲了过来。
    元军船只虽多,但在船的整体性能上处于劣势,为了避开光复军的远战优势,李恒也只能寄希望冲过光复军的火网,依*船只的数量优势,与光复军打一场接舷战了。
    “李恒?”许汉青指着元军旗舰上的帅旗,说道,“陛下,来的是西夏奴李恒,要做最后的顽抗了。”
    “张弘范呢?怎么不见?”赵昺问道。
    “张弘范的座舰刚才被击中起火燃烧,可能是受伤或者是死了。”许汉青答道。
    “发信号,集中所有炮火,轰击元军旗舰。”
    “轰,轰…”重炮率先发出了怒吼,燃烧弹划破夜空,在元船上空炸出一片火光。
    由于许汉青的船慢,其它的战舰已经冲到了前面,开始左右打舵,利用船舷的火炮猛烈向元军轰击。
    “通”的一声巨响,一艘燃烧的元船试图作垂死的挣扎,冲过火线,向许汉青的座舰撞来,却被斜刺冲过来的光复军战舰撞中了船舷,燃烧的元船立刻断成了两截,船尾迅速下沉,船头向天上翘去,然后来个180度转体倒扣下来,再斜斜扎入海中。
    光复军的战舰似乎也受到了损伤,速度慢了下来,斜斜地让开,继续用火炮轰击。
    “打中了,打中了。”赵昺拍手叫道,远处李恒的座舰冒出了火光。
    “发射链弹,打它的桅杆和船帆。”许汉青笑着下令道。
    李恒的旗舰已经中了两炮,速度明显慢了下来,李恒兀自不肯退却,他知道只要自己的旗舰完了,那么好容易聚起的士气也就泄了。他一面命令元兵灭火补漏,一面用灯号指挥元军船只继续冲击。
    带着呼啸声的几枚链弹打着旋,猛地飞了过来,一枚正刮在桅杆上,猛烈的撞击之后,半截桅杆发出“吱呀呀”的断裂声带着信号灯笼,轰然倒了下来。
    正在船上指挥的李恒猝不及防,惨叫一声,被断桅砸中,倒在了地上。
    大火越烧越旺,火光中不时传来元军濒死的嚎叫声,间或有一两人窜到舷边试图跃入海中,李恒被亲兵救起,抬头望着火势熊熊地甲板,“完了,完了,桅杆一断,众军胆寒,没法阻挡光复军胜利的脚步了。”
    “轰”又是一发炮弹,正中船身。
    远处,许汉青的旗舰正向前冲,挡路的元军小船要么被火炮击沉,要么被巨船撞沉,一路势不可挡地冲杀而来。
第四十六章 海上决战(八)

       
    李恒的旗舰帆倒桅折,又中了炮弹,冒着熊熊火焰缓缓下沉,完全丧失了指挥的功能。
    指挥中枢再一次被打烂,望着气势如虹猛冲而来的许汉青舰队,元军骇得肝肠寸断,连那仅有的一点勇气都尽失了,纷纷转舵向北面逃去,有的干脆向浅滩搁去,然后士兵们狠狠心跳下水,又不知有多少人被淹死,剩下残兵败将泅渡至附近的小岛上避难,弃置的战船歪歪斜斜地侧倒在沙滩上,有的转眼又被击中起火。
    趁着元军船队军心大乱,许汉青率海军一路追杀,又击沉了很多元军战船。落水的元军士兵挣扎着呼救,光复军战舰也不理会,只是径直驶过去,将众兵压入水中,然后碾过浮尸继续前行。
    “砍断桅杆,咱们,咱们降了。”世事难料啊,刚刚投降元军没过五、六个时辰,就又要投降宋军了,原大宋将军翟国秀痛苦地下令道,百般滋味涌上心头。
    “将军,咱们刚降了元军,又降回去,这,这也…”部将方达带着哭音问道。
    “唉,不降,难道你还有别的路可走吗?你我家小都还在行朝水寨之中,如果降了,纵然你我难以保住性命,可给家人们一个生存的机会也好啊!还有船上的众位兄弟,我一个人把罪名承担下来,还是不要拖累他们了。”翟国秀脱下外面罩着的元军服装,挥手对船上同样惶恐不知所措的宋军降兵下达了命令。
    大宋丞相文天祥的异样命运也同样降临在他的身上,混战中,他所被囚的元船被光复军战舰的火炮摧毁沉没,他在落水以后,由于穿着宋朝的文官服装,比较显眼,幸运地被翟国秀所在的船搭救起来。
    “是文丞相?”翟国秀又惊又喜,自己救了文丞相,是不是算立了一功啊?能不能算是将功折罪,自己的小命是不是能够保全?人的心思随着环境时刻在变化,刚刚还存着死的念头,现在生的想法又占据了他的心。
    见砍断桅杆的船只不再受到火炮的攻击,被打得魂失胆丧的元军纷纷仿效,砍断自家桅杆,任船在海上打圈,更有胆大的汉人士兵已经开始攻击船上试图阻挠的蒙古人,砍下他们的人头准备邀功请赏了。
    “命令许青华率舰队乘胜追击,许汉桂负责收拾顽抗的元军,把船停在这里,用大炮进行火力支援,张舰长,现在我向你移交此舰的指挥权。”许汉青见胜局已定,而且自己的船吃水太深,再往前开,有触礁搁浅的危险,便向旁边的将领命令道。
    “是,舰长张大成奉命接收指挥权。”舰长张大成郑重敬礼道。
    “陛下,战斗已无悬念,外面风大,还是进船舱休息休息吧,再过一两个时辰天便要亮了。”许汉青冲着身旁兴趣不减的小皇帝赵昺说道。
    “也好。”小皇帝赵昺恋恋不舍地放下手中的望远镜,转身慢慢地走向等候的杨太后。
    “孩子是个好孩子,可不能让那些腐儒给教坏了。”许汉青慢慢地走在后面,心里想着。
    进了宽敞温暖的会议室,众人都落座以毕,一杯热茶下肚,驱走了身上的寒冷。
    借着舱内明亮的灯光,杨太后和陆秀夫开始细细地打量着许汉青。
    “不到三十岁,这么年轻,头发怎么都白了,怪不得都叫他许白毛呢,听说他曾遇到神仙指点,才能得此成就,这样也就顺理成章了。”杨太后这样想着。
    “虽然年轻,但眼神却深邃得令人害怕,仿佛能看透千百年的事情,睿智坚强,果断勇敢,有这样一个人在,不知是皇上之福,还是朝廷之祸呢?”陆秀夫却是这样想着。
    “这个杨太后,长得真漂亮,可惜啊,年纪轻轻便守了寡,封建礼教真是害死人呀。皇上他妈就不要性福了,当太后也挺没意思的。”许汉青也是在胡思乱想。
    杨太后突然发现桌案上有一张纸,上面写着些东西,却不是用毛笔写的,但字看起来却很工整,一点不舒服的感觉也没有。
    “许将军,这个是何人所写啊!象诗又象词,怪异得很,而且这个字体哀家也从没见过。”杨太后不由得奇怪地问道。
    “哪个?”许汉青忙接过来仔细观看。
    “这个是微臣所写,乃是一首歌词,这个字体吗,是用鹅毛笔所写,用的是庞氏书法。”许汉青笑了笑,解释道。
    “是歌词啊,没想到许将军还精通音律,真是文武全才。”杨太后恍然点头道。
    “庞氏书法?恕陆某孤陋寡闻,不知这是哪位大家?”陆秀夫想了想,问道。
    “这位庞氏大家一向不喜热闹,在乡间隐居,许某也是偶然得到了一些指点,学到了一点皮毛而己。”许汉青胡说道。
    “许爱卿,不知可否唱来听听。”小皇帝赵昺顿时来了兴趣,伸手拉着许汉青的束甲丝绦说道。
    “这样啊?不好吧,臣嗓音粗糙,恐怕有污太后与陛下的清音。”许汉青犹豫地说道。
    “久闻许将军得仙人所传,涉猎广泛,今日就让哀家和皇上,还有陆丞相都见识一下也好,许将军不必过谦,但唱无妨。”杨太后笑着鼓励道。
    “既然太后下旨,微臣便献丑了。”许汉青喝了口茶,清了清嗓子,开口唱了起来。
    沧海笑
    滔滔两岸潮
    浮沉随浪记今朝
    苍天笑
    纷纷世上潮
    谁负谁胜出天知晓
    江山笑
    烟雨遥
    涛浪淘尽红尘俗事知多少
    清风笑
    竟惹寂寥
    豪情还剩
    一襟晚照
    ………………………………………………
    略带沙哑的嗓音,配着舱外的炮声,别有一番韵味。
    “好歌,曲调虽有些怪异,但听起来却是很悦耳。”杨太后微笑点头。
    “许将军,等有时间,把这首歌教给朕,行吗?”小皇帝赵昺带着孩童特有的天真问道。
    “陛下,臣会的可不只是唱歌,只要陛下愿意,臣愿把从神仙处所学到的都教给陛下,说不定陛下会另有所悟,成就非凡呢。”许汉青笑着说道。
    “真的吗?”小皇帝赵昺欢喜地问道,在得到许汉青肯定的表示后,转头向杨太后说道:“母后,皇儿想拜许将军为师,不知可否?”
    “这个吗?”杨太后犹豫着,望向陆秀夫。
    “许将军曾得神仙传授,所学自然是好的,只是许将军对于儒家经典可能还不够精通,不如由礼部侍郎邓光荐来教授陛下儒家学问,许将军传授其它知识,这样便好。”陆秀夫略想了想,提出了自己的建议。只要皇上学的是正统儒家经典,许汉青的那些微末之技恐怕就不能影响陛下了。
    “好,还是陆丞相想得周到,等打完仗便宣旨,请礼部侍郎邓光荐和许将军同为帝师。”杨太后笑着说道。
    许汉青见计划没全成功,也不在意,哼,到了福建路,还不得听我的安排。
    李芳凝听完歌后,一直处于失神状态。“李姑娘…李姑娘…”许汉青连唤了几声,她都没反应过来,直到许夫人在旁轻轻推了一下,才清醒过来。
    “那个,李姑娘,麻烦你告诉船上的厨房,做些饭菜端来好吗?”许汉青笑着说道。
    “哦,好的,好的。”李芳凝脸上莫名地一红,快步转身走了出去。
第四十七章 暴怒

       
    迎着早晨微寒的风,许汉青走上了甲板。
    天空已经变成了浅蓝色,很浅很浅,一道红霞出现在了天边,看来是要日出了。
    红红的太阳不一会儿便出现了一小半,却没有亮光,慢慢地,它冲破了云霞,完全跳出了海面,忽然发出夺目的光,刺得人眼睛有些痛,附近的云也着了光彩。
    崖山海面上飘浮着无数浮尸和战船的残骸,还在向人们诉说着昨夜大战的惨烈,炮声已经停歇,光复军战舰在海上来往穿梭,打扫着战场,投降的元军船只帆落桅折,正慢慢地划桨围拢在一起,等候最后的安排。
    小哨船正不断地*拢过来,向许汉青汇报战果和各舰队的损失情况。
    “许汉桂舰队击沉敌船八十一艘,击伤一百余艘,俘虏三十三艘,本身沉没战舰九艘,受伤十四艘。”
    “许青华舰队击沉敌船一百零五艘,击伤九十余艘,俘虏四十七艘,本身沉没战舰六艘,受伤十九艘。”
    “本队击沉敌船七十二艘,击伤大概有一百多艘,俘虏三十五艘,本身沉没战舰四艘,受伤十六艘。”
    “这样计算的话,元军共被我军击沉两百五十八艘,击伤三百多艘,俘虏共一百一十五艘,我军损失战舰十九艘,受伤四十九艘。”参谋满脸喜色地念道。
    “逃到北面*岸的元军船只怎么计算的?”许汉青问道。
    “全部算到击伤数目中,有些船拖回来,修理修理应该还能够使用。”参谋如实答道。
    “行朝水寨那边怎么样了?咱们留守的人员都安全吗?”许汉青又问道。
    “已经派出水兵前去,情况还没回报。”
    “嗯,咱们不能在这久待,我去向皇上说明情况,水寨那边有了结果,速速回报。”许汉青点了点头,走回了船舱。
    经过了短暂的休息,杨太后与皇上的脸色都好了许多,仗打胜了,这么长时间压在心头沉甸甸的危机感一下子消失,吃起饭来也香甜了许多。
    “许将军,外面情形如何?”杨太后笑着问道。
    “禀太后,我军经一夜激战,终于取得大胜,这是刚传进来的战报,请太后过目。”许汉青恭恭敬敬地将军报递了过去。
    “如此巨大的战果,损失却很轻微,真是难得啊!”杨太后看过后由衷赞叹道。
    “太后有所不知,此次我福建路海军尽出,总数不过一百六十多艘,经此一战,连沉带伤已经有四成,可谓损失惨重啊!”许汉青苦笑着解释道。
    “原来是这样啊!”杨太后恍然地点了点头,“以少胜多,更加不易,难怪许将军雄踞福建路,屡次让元军铩羽而归啊!”
    “太后,陛下,臣打算明日便回师福建路,毕竟元军对福建路还虎视眈眈,而且海军受此损失也急需休整。”
    “这么急,那行朝与皇上怎么办?”杨太后吃了一惊,急问道。
    “行朝水寨之中应该还有很多忠勇的士兵与将领,元军水师损失殆尽,应该暂时威胁不到行朝的安全。”许汉青略想了一下,又说道:“如果太后与陛下还不放心,行朝也可去福建路驻骅。”
    “陆丞相,你看该如何?”杨太后转头向陆秀夫问道。
    “这个吗,”陆秀夫犹豫了一下,向许汉青问道:“许将军,不知行朝水寨那边还剩多少兵将?”
    “现在还没有具体的回报,我已经派水兵去打探,相信很快便会有消息了。”
    “许将军可否迟上几天再回师福建路,帮助行朝将剩余军队整束一下,或者支援一些物资粮草。”陆秀夫问道,此一战,行朝不仅兵员损失严重,估计物资粮草也所剩无几,一支残兵败将,又没有了物资的供应,天知道还能支持多久。
    “陆丞相,许某不过是区区福建路安抚使,如何有权力整束朝廷军队啊?”许汉青用略带嘲讽的口气反问道,“再者,我军前来是为作战而来,哪里又会携带那么多的物资粮草,我真的是有心无力啊!”
    陆秀夫的脸上微微一红,半晌无语。
    “许将军不是还兼着枢密院副使吗,再者说此次重创元军,救驾有功,朝廷自然会有封赏,许将军还是不要急着回师吧?”杨太后在旁笑着接口道。
    “如今大事已定,我军留在此地徒费粮草,并无半点益处,还请太后与陛下三思。”许汉青并不松口。
    “太后,丞相,朕想随许汉青回师福建路,崖山乃弹丸之地,行朝蜗居此地,又有什么发展?再说,朕还要拜许将军为师呢!”小皇帝开口说道。
    “陛下…………”陆秀夫欲言又止,无奈地摇了摇头,总不能当着许汉青的面说朝廷对他存有戒心,怕到了福建路,便被他全盘控制吧!
    许汉青冷笑着站起身,“微臣出去一下,安排明日回师的事情,等水寨那边的消息传过来,还请太后与陛下移驾吧!”
    此次海战,许汉青达到了消灭元军水师的目的,而且行朝的力量基本已经被打残,一个没有实力的朝廷还敢与自己翻脸吗,哼,要走要留,随你们的便,懒得再看你们这帮白眼狼的嘴脸,许汉青恨恨地想。
    其实许汉青执意出战,还有一个考虑:如果张弘范拿下行朝后,万一小皇帝没死,被其俘获,他自然可以凭借小皇帝为人质,下旨指斥光复军为叛军,许汉青是打着忠义的名号,是割据一方的乱臣贼子。这样,元军便可以打着为宋除奸,伸张正义的名号,率军入闽。这样,在名义上,许汉青与光复军便处于被动,甚至失去江南宋人的支持也不一定。现在这种情况已经避免,自己不仅全歼元军水师,而且还成了救驾之臣,如果行朝再进行逼迫,便成了迫害功臣,自己大可以打着清君侧,诛奸臣的旗号,再度出兵,将行朝牢牢掌握在手中。
    想通了这些,许汉青不禁放松了心情,自己是进退自如啊,可留给行朝的选择却不多。
    “夫君,心情很好啊!”许夫人也走上了甲板,冲着正面带微笑的许汉青说道。
    “是啊!此战大获全胜,哪能不高兴呢?”许汉青笑着答道。
    “夫君为何要急着回师福建呢?行朝,您真的不管了。”许夫人疑惑地问道。
    “管,怎么管?”许汉青皱了皱眉,“支援他们物资粮草,再帮他们整束军队,等他们有了实力,然后让他们再对光复军指手划脚,再指斥我居心叵测,割据一方,抗旨不遵。”
    “那夫君可以交出兵权以示忠心,行朝官员又拿什么借口来为难夫君呢?”
    “交出兵权,哼,哼,不出两年,光复军便会被这帮家伙败个干净,辛辛苦苦打下的地方也会丢失得一个不剩,到最后受苦的是谁,还不是江南的百姓,你怎么会有这么混帐的想法?”许汉青终于爆发了,大声斥责道。
    “你又要跟我提什么名声吧?和国家百姓比,名声算个屁,忠臣,一群误国的忠臣还不如一个兴国的奸臣,你要是觉得跟着我有辱你陈家历代忠臣的名声,我马上写休书,你愿意干什么就干什么,我受够了,你以后不要再来烦我。”如果说一个外人来劝说他,许汉青不会控制不住自己的情绪,可自己的妻子一而再再而三地反对他,实在让他无法忍受。
    许夫人流着泪跑开了,发过怒火的许汉青的心里也不是滋味,乱糟糟地混乱。
    “大人,夫人不是说您是奸臣,只是……。”不知何时,李芳凝悄悄地走到了他的身后。
    “世间事岂能尽如人意,但求无愧我心!”许汉青喃喃自语道,猛回身,抓着李芳凝的手,有些失态地问道:“你懂吗,我无愧于心。”
    “懂,我懂。”李芳凝坚定地点了点头。
    “我是英雄吗?”许汉青又急着问道。
    “是,许大人是个顶天立地的大英雄,大豪杰。”
    “是吗?英雄,英雄不可自剪羽翼,历史是由胜利者所书写。”许汉青慢慢恢复了常态。
    “对,英雄不可自剪羽翼,历史也是由胜利者所书写,许大人是大英雄,也必将是最终的胜利者。”李芳凝清晰地重复着。
    许汉青慢慢松开了手,疲惫地挥了挥手,“你去吧,和夫人待在一起,莫让她出事。”
第四十八章 大转折

       
    一个人静静地坐在冰凉的甲板上,许汉青依然在苦苦地思索。
    看来自己对于人们头脑中根深蒂固的封建思想还是低估了,虽然自己在福建路努力地推动着思想领域地变革,但时间还是太短,连自己身边亲近的人都还在抱着忠君爱国不放,可想而知别的人会怎么想了。
    再一方面,在自己的潜意识中,未尝没有对历史上文天祥、陆秀夫等民族英雄的崇敬之情,但往深里想,文天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