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盛世之初-第3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好!”头领将继兴的缰绳拽到自己手里,一行人分作两路,分别向两个方向行去。

    后面的追兵立刻也分做两路,紧跟着追乘上去。

    夜色是最好的掩护,负责追人的刀得胜手下的将军,疾驰中眼中流露出焦急与不甘。

    #

    当忽蚩的儿子王子继兴被沈骥派出的人马救出,已到达沈骥部昆林大营的消息传到兰州府的时候,主帅刘宗生光着脚从榻上跳下来,“好,好!”他大笑着走出帐外,副将很久没见过他如此开怀失态了,上前唤,“大都督。”

    刘宗生拈须看向前方昆林的方向,沈骥的军队五天前从兰州府开拔前往昆林,昼伏夜行,每日行军八十里,现在已到昆林。同时兰州府仍有各地新近赶来的士兵三千人,加上当地守军、民兵,将将五千人,继续白天操演,状做大军未曾开拔,只不过坐镇的大将由沈骥换做了他刘宗生本人,用以迷惑大理,以为他们一直没有动静。

    这只是其一。

    从宋毅被杀,大周军队退守到昆林,到现在二十天,他们一共做了三件事。

    其一,刘宗生与沈骥等众部将商议后认为,如今战势,虽则大周国强,大理国弱,但就此事论此事,大理方面熟悉当地气候地形,而岭南多山地,道路崎岖,无法使用骑兵,大周士兵们不善于在山地作战——这就好比打比赛,大理是主场,大周是客场,许多原有的优势发挥不出来,大理占据天时、地利;此外,在刀太后抵御外侵论调的鼓动下,将国内各派势力团结起来,又占据人和。无论从哪一方面来说,大周都处于下风。

    沈骥建议,若要在敌人的地盘上取得对敌人的胜利,我们只能以彼道,还彼道,刀得胜可以山路潜行突袭到威楚府,我们必须做到比敌人更隐秘、更迅速、更坚决。刘宗生同意他的看法,利用对方也不敢冒进的心理,在这僵持的二十天,派出斥候,打探地形,更新修订山河图样,为潜行昆林做好准备。

    其二,刘宗生向皇帝上书,“贼何以能团结众派系,一致对外也?妖后妖言惑众,称我大周欲侵大理,我应分化其内部,声明出兵乃是帮助其正王权、清叛臣,王道曰,师出有名,是为此也!”皇帝许之,并命:“闻忽蚩有子,尚存活,若能将之救出,必大助卿!切切!”于是才有了方才那一幕。刘宗生派出幕僚,沈骥以精兵六人护卫,说服大理一名亲忽蚩派的重臣,终于将王子继兴救出,带回大周阵营。

    其三,五天前,沈骥大军开拔,昼伏夜行,行军四百里,已经抵达昆林东大营。

    刘宗生合上信件,对副官吩咐道,“传我大令,沈骥部明日即向昆林开战,务要拿下昆林西!”(注:昆林属威楚府,以昆林为界,昆林东为大周疆土,昆林西为大理所有。)

    #

    消息传到皇宫的时候,皇帝正与众臣议事。

    “知道了。”听完谢苍的陈述,皇帝淡淡道。

    谢苍等人互相看了一眼,似乎经过这一场大理的战事,年轻的皇帝益发沉稳成熟,比之太宗皇帝的刚要热烈,又多出几许谢太后坚毅凉淡的影子。

    皇帝沉思一时,对下面道,“让刘宗生,速将继兴王子接往兰州府大营,以国君礼仪待之。”想想又加上,“让赵王,代朕即刻前往兰州府,会晤继兴王子,以示天尊和关切。”

    “是。”礼部的人应下。

    皇帝的眼睛看向远方,仿佛看到那即将浴血奋战的现场,阿骥,他默默地道,你别让我失望。

    #

    初初与李医娘在屋里给家里的三个男人缝补衣衫,毛皂虽住到了军营,但衣物也被命令着拿回来换洗。漠漠进来了,“阿娘(注:那个时代,仆人也称呼主人为阿爷、阿娘),有人找你。”

    “是谁?”放下手中针线,初初问。

    “不认识,不过,好像有一个是上回去典当的老板。”漠漠道。

    初初蹙起一字浓眉。

    来到见客的外堂,伍先生陪着正与来人说话,初初一看,来人两个,一个不认识,一个如漠漠所说,确是那典当铺子里的老板。

    伍先生看见她,对二人道,“我侄女来了。”

    初初向二人一福,问店铺老板道,“钱老板,不知道来找妾身有什么事?”

    “哦,”那钱老板刚要说话,旁边的男子开口道,“见过柳娘子,在下是唐郡守家的管家,鄙姓王。”初初更疑惑了,向着他再一福身,口中道,“原来是王管家,失敬。”

    王管家从袖子里掏出一件物事,问初初道,“这枚玉蝶佩,听说是夫人拿去典当的,是也不是?”

    初初看了看,道,“正是。”

    “这可不是一般的东西啊,”王管家脸上似笑非笑,“想敢问柳娘子,这枚玉佩是打哪儿得来的?”

    作者有话要说:周末两天争取更一章出来

第46章 成名() 
————————————盛初初智脱困境;沈二郎一战成名——————————————

    王管家这一句问话;初初想起那一枚玉蝶佩;是太后所赐之物,在这偏僻的朱提城,确是扎眼了些;不过她毕竟在宫中四年,怎会一句话被一个郡守家的管家唬倒;当下从容反问道;“王管家,这玉佩有什么不对吗?”

    王管家看这小娘子黑了吧唧瘦不溜秋的;态度却从容,断定对方见过些世面,若是一般小民;见到郡守府的人还不两腿哆嗦双股战战——郡守,可是这朱提城最大的官儿啊!将玉佩收起,对初初道,“说不得,有请小娘子随在下去郡守府走一趟。”

    伍先生急了,“王老爷,便是郡守府也不能随便抓人吧?我这侄女犯了什么错就要将她带走?!”那当铺的老板只在一边垂着头不说话。

    王管家睨着眼,“谁说要抓人了?若是抓人,会让某来?”

    “那你们……”伍先生还要说话,初初止住他,“大伯勿要争辩,无缘无故,郡守大人怎么会难为我一个弱女子,”对王管家道,“既然郡守府有请,妾不敢不从,容我换过衣衫,与家人交待一下则个。”说罢也不等对方说话,福了一福转身离去。

    到后堂,告诉李医娘,“去找毛师傅,找姜大人,看是否可为我们回旋一下。”

    李医娘问,“怎么回事?为什么让你去郡守府?”

    初初道,“不清楚,不过,多半是看上了咱们的财物。”

    “啊?吓!”李医娘呸了一声,“我这就去找毛师傅!”

    #

    初初料的没有错,原来那店铺老板得了她当的几件金玉,见是好物,恰郡守的姨太太做生日,便将它们献去做寿礼。唐明亮见到东西,问起来历,知道是刚进城的外乡人拿去典当,再一细看,那家人原是与发配的罪臣之子有关联。遂起了贪意。

    要说这强取豪夺,做官做豪强的,最是精于此道。若是那一等良民百姓,特别是本地人,一般不去弄他,风险太大,便如《红楼》中的贾赦谋石呆子画扇,最后还是贾雨村诬陷罪名费了好大一番功夫才得,最后终还是抄家的一桩罪名。来自外乡的罪臣家眷就不同了,没有根基,得罪了朝廷,谋他们的财几乎没有风险,攒下来的那点子财物还不就像是盘中之物,轻轻吓唬两下就可以如数拿来。

    不过这个黑黑瘦瘦的小娘子,好像并不是被吓大的。

    无论王管家怎么样的连诱带吓唬,初初只不动声色,到最后差不多那意思都明白了,她对王管家道,“我想见郡守老爷。”

    这话说的突然,她说的却无比自然,王管家笑了,“郡守老爷忙,恐怕没空见你。”

    初初嘴角勾起一丝凉凉的笑意,看了王管家一眼,那意思好像是说,呵,想要我的东西,还嫌没时间?王管家老脸不禁一红,有些恼羞成怒,“这东西,怕就是宫里的吧?你们平民百姓,如何就得了宫里的物事?”

    初初道,“既然是宫里的东西,自然要向郡守老爷直接说才是。”

    王管家没有办法,只好放下她,去向唐明亮汇报。

    唐明亮一听,倒也有些含糊,问,“这柳小娘是什么样?”

    王管家回道,“也就十五六岁的个小娘子,初看时觉得普普通通,越后来——好像是很见过一番世面似的。”

    唐明亮想,笑话,没见过世面会敢直接要见郡守么,心里面生出几分好奇,“走,见见去。”

    来到偏厅,两下里见过,唐明亮道,“夫人请坐。”

    初初道,“落难之人,不敢,郡守老爷有礼了。”

    唐明亮问,“管家说,你有话要直接跟我说,是也不是?”

    初初看向他,“郡守老爷知道那盛予印乃是前都御史盛肇毅的遗孤,却不知是否知道,妾身的伯父伍先生是吴国公任开慎的门下?”

    唐明亮还真不知道,初初继续道,“太后娘娘治家严明,因此任家虽是外戚,行事最是低调,大人不知道也是正常。不过,太后娘娘又最是恩怨分明,当初既然能求圣上留下盛家一点血脉,派专人陪同到此教养,那么,赐几件金玉物事,不足奇怪吧?”

    她声音细柔,语调款款的,那一等娇润、温柔和镇定,让人觉得,即便再严厉难听的话从她嘴里说出来,都好像无比动人似的,唐明亮不禁细看一眼对方,只见那一双微微耷下来的眼睛,澄澄冷冷,照的人好像心底都能跟着晃起来。当下捺住心神,咳了一声,正要说话,一个丫鬟慌慌地进来,“老爷,不好了,夫人晕厥过去了!”

    唐明亮一惊一怒,“怎么回事?”

    那丫鬟跑到近前,因涉及着内宅之事,对他小声回话。初初坐在旁边,侧耳听着,听到她断断续续道,“……服了黄老的药,早上好些了……方才突然又泻了两次……撑不住晕过去……”

    唐明亮坐不住了,起身对初初道,“今日之事就到这里,”唤人送客。

    初初见让送她回去,知道自己刚才的话奏了效,想一想,唤住唐明亮道,“郡守大人,且等一等。”

    “还有何事?”唐明亮此刻关心夫人的病情,皱起眉毛,十分不耐。

    初初上前,“方才无礼,听见丫鬟似乎在说郡守夫人患了急症。妾的姨母李氏,极擅医术,如若不嫌,让她来给夫人看一看如何?”

    #

    十一月十五日,沈骥率麾下五千兵士到达边境线昆林东,与驻守在此的大将李山达汇合。

    他们是乘夜色穿山路而来,最大可能避免对方斥候的侦探,到达昆林东时,五千大军折损两百多人,几乎没有携带辎重。

    “沈将军辛苦了!”李山达今年四十岁,是一个只埋头做事,不抬头看人的性格,刘宗生将他保留下来,仍将据守边境的重任交给他。

    沈骥满身风尘,精神却十分好,问,“大都督有什么指示?”

    “王子继兴送往兰州府,”

    “唔,”

    “明日进军昆林东,务必拿下!”李山达看着他道,“沈将军有什么建议?”

    沈骥目光闪烁,抬起头和李山达的目光对视到一处,“诱击!”

    #

    昆林是威楚府的一个县,分两座小城,昆林东归大周,昆林西属大理,两国之前一向交好,虽是边境要塞,昆林西城的城墙并不高,只有不到三丈(约六七米)。

    但自古守城容易攻城难,更难是刘宗生命令他们必须在三天之内拿下昆林西城,为后续的安排做准备。

    这一炮,必须打得又准又响!

    沈骥与李山达连夜谋划,欲要作战的昆林西城地区地势平坦,城墙不高,利于发挥大周装备精良,兵强马壮的优势,可以说,按双方实力,只要用心打,十天时间必定拿下此城。但他们的问题是只有三天。

    最开始,两个人想过诱敌出城,但很快被否定,只因继兴王子刚在大周的襄赞下刚逃出都城,以刀太后的机警和狡诈,必不会在此时令手下贸然出击,定会死守城门。他们的优势,只在隐藏的沈骥这五千人军力,如何将这一优势发挥到极致,打一个短平快,须用他法。

    #

    清晨,当圆月在墨蓝色的天空还不情愿退去的时候,昆林西城城墙上的大理士兵们听见城外面隐隐传来轰隆隆的声响。

    尖利的哨音顿时传遍整个昆林西城,锣鼓敲响,“攻城啦!大周来袭!攻城啦!大周来袭!”

    守将不多时站到墙头,只见渐渐明晰的晨曦中,五千人精兵已呈菱形阵列队站好,队伍最前面,是一排投石车,并趁着夜色,两座高达六丈(约12米)的望楼已经架好,望杆上站着的士兵,正遥遥望向城内自己这里。

    守将嘴角抿过一丝坚忍的神色,喝令道,“传我军令,全城戒备!弓箭手、火弩准备!”

    弓箭、火油、盾牌,这些东西早早地就备在了城墙上,历经二十日的休战,这一仗,双方都是有准备之战。

    当第一声进攻的号角吹响的时候,城墙上的大理守将和城外五千将士中间马上的李山达脸上,同时都有一丝抽搐。

    进攻与反击的节奏都中规中矩。

    攻城的一方,使用了投石,但当时的投石机远不如后代射程远,机动灵活,一番投砸之后,砸出些许城墙上的缺口,城墙上有大理士兵哀嚎着从墙头上掉下来,守将急忙指挥兵士填补空缺,补上空位。趁着这个空当儿,士兵们开始分阵涌上,架桥蚁附登城,墙上的大理士兵忙以火弩向下纷射,并用火油制作简单的火器向城墙外纷涌上来的大周士兵投掷。一时间死伤无数,惨呼哀嚎的声音,鸟雀不敢靠近。

    第一轮鸣金收兵,李山达清点人数,死二百零一人,伤一百三十人,大理方面的伤亡约是大周的三分之一。

    攻城战役最初就是这样,几近肉搏,攻方伤亡定大于守方,以鲜血和意志蚕食对方,最终攻陷。

    李山达问,“沈骥那边情况怎么样了?”

    传信的驿卒报,“能成也!”

    李山达点点头,命众将,“休息一刻钟,继续!”

    这一天的进攻共分作了四次,直到黄昏,只见那城墙下大周的士兵尸横满地,而那李山达似乎是杀红了眼,只命部下全力押上,眼见着金光遍地,就要天黑收兵,大理守将与副将在墙头一面奋力督战,一面那副将问道,“李山达为何如此拼命,全军压上,不留一丝余力?”

    守将道,“他求速胜,你我万不可轻忽。”

    副将点头,“如此拼搏,伤亡太众,欲速则不达,他们忒也心急。”

    话音未落,突然间脚步不稳,摇晃了一下,那副将只疑自己没有站稳,却见城墙下面几个大周的士兵惊呼一声,顿时消失不见,他大惊,再定睛时,只见那几个士兵消失不见的地方,尘土飞扬中,地面上竟裂开了一个大洞,副将猛然间明白了,听到守将大喊,“退下城墙,退下城墙!墙要塌了!”

    已经晚了,偌大的城墙突然变得好像是沙土夯的一般,扭曲着倾斜,许多城墙上的士兵,无论是上面的大理守兵,还是城墙上正攀爬的大周兵士,惊叫着滑跌下去,须臾,从地底下突然钻出许多顶着泥土的兵士,他们的呼喊声如地动山摇,“冲啊,杀!”如鱼鳞般向着不断倾斜的城墙攀爬。

    城门上下一片混乱,似乎交战的双方都懵了。这时候,一匹火龙马不知道从哪里窜出,只见一人,异常矫健,飞一般跃腾到马背之上,那马高高扬起前蹄,长嘶呼啸,那人身着明光铠甲,抖去土尘,银白色的铠甲在落日余晖中闪出金黄色的光芒,仿佛是天神降临。他抽出背后大刀,向着城墙——

    “轰!”的一声,城墙一处坍塌了,打开一个大口,火龙马飞腾跃上,那人一刀将缓过神欲要迎上的一个士兵砍做两半,艳红的血溅到他年轻刚毅的脸上。

    副将从城墙废墟中爬出来的时候,就是看到这样一个身影,金色的夕阳描绘过他深麦色的脸庞,年轻却坚定如苍石一般的眼睛,那柄大刀,戳进他的心窝。

    作者有话要说:盛世上长生殿榜单了,嘎,虽然是吊尾,总算是上了主页了,哈,好凯森!

    不说假话,写文那么多年,一直小透明,我当然希望作品能火,但好像就是火不了的那种。无所谓,已经过了那一阵伤心纠结自怜自爱那一段了,现在写文,就是因为自己爱写,想写,还有,说什么也还是有乃们欣赏么,嘎嘎。盛世或许会开定制哈,到时候还请大家多捧场。

    一千个吻送给大家。

    ps,感情戏马上就有。

    pps,帝党好像都不见了?

第46章 转角() 
——————————————劝君慢步留芳探;一人就在转角边————————————

    蛟龙出土震天惊,弓做霹雳刃做冰。

    落日大旗染碧血,将军一战即成名。

    沈骥穴土为道;与李达山地上攻城大军上应下合,破城墙、陷昆林,只用了一天时间,破昆林西城,沈骥一骑当先,斩守将、副将三人;杀敌无数,余下守兵三千人尽皆被俘。

    一战成名。后世有诗人赋诗描赞当时情景,如上。

    于当时;这是一场关键的胜利,不仅在于它最后的结果,更在于它的速度和决心,是大周经历新败、更换主帅和前锋主将后的一场大捷,自此,大理军队退守二百里,威楚府中心楚雄郡直接暴露成为前线阵地。

    昆林大捷的消息传到朱提,这一天恰是冬至,一大早,有人砰砰砰地敲门,“昆林大捷,昆林大捷!沈、李大将破城杀敌,大功一件,大功一件!”是里正遣人将胜利的消息告知街坊四里。

    伍先生从屋里出来,站到院子里拈须微笑,听到本国胜利的消息,怎么能不开心,予印则是拍着小手跳跃着,“哦,打胜仗咯,打胜仗咯!”

    初初在屋里没听清,李医娘进来,她抓住她的手臂,“外面说的什么?”

    李医娘告诉她,“沈将军立大功了,昆林打了胜仗!”

    初初握着她的手好半天没说话,只见那光线在她的眸子里流转,像是有雾,像是有光,最后轻轻眨了眨,闭目念了句佛。

    古有语曰,冬至大如年。适逢前线胜利的消息传来,这一天家里家外鞭炮放的格外响。

    初初领着李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