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汉武御-第18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在下荀攸,荀公达。”袁术下手,荀攸施施然举杯,十分善意的说道。作为一个有智慧有理想有抱负的杰出青年,荀攸对于袁氏兄弟不怎么感冒。

果然是他,刘槊心中叫了一声,看向荀攸的眼神,有些火热了,这样的大才若是自己能挖过来,自己可就真的能文能武了。

荀攸,可不同与平常人。在初期,能得到这么一个人物的辅佐,那颗是邀天之幸啊。

荀攸,字公达,荀彧侄子,现年二十三岁,博学而有声明,能够出现在这里,刘槊感到有些意外,也感觉十分正常。

当然,荀攸是荀彧的侄子,但是仅仅是辈分上而言,年龄上,荀攸比荀彧还大呢。

刘槊火热的看向荀攸,想象这位主的生平功绩,刘槊就觉得激动,这样的人,在前期没有多少能人,尤其是现在没出现多少能人的时候,绝对是最犀利的武器,最强悍的辅助。

水淹下坯,官渡之战声东击西,策划乌巢,力排众议主张消灭袁绍子嗣……

荀攸一生细致低调,刚出道的时候,是被何进征辟,做了个小小的黄门侍郎,后来还弃官而去。

现在让刘槊遇到,自然,荀攸的一生,也就随之而改变了。哪怕不能收服荀攸,刘槊也打算交好和培养荀攸,徐徐图之。

若是自己在黄巾之乱前能够收服荀攸,到时候再好好地调教一下,进行一些实战演练,让荀攸好好实习一下,必然能够更快的挖掘其才能。

届时,荀攸一人,就能策划一切,让自己的计划和目标施展起来变得十分容易,而且到了董卓之乱的时候,对付李儒,也有人了。

若是在黄巾之战中,能够让荀攸拿到足够的功勋和声望,也可以替自己开拓出一片大大的地盘。

还没能够收服对方呢,刘槊就已经开始不断幻想,口水长流了。

……

“久闻公达先生大名,今日一见,果然名不虚传,人中龙凤,当世人杰,名副其实。”刘槊赞叹道,真心实意的赞叹。

荀攸野心不大,气质被曹操和袁绍二人有些压制,却也应对自如,还能够表现出属于自己的独特的风采,让人侧目,刘槊十分赞叹。

刘槊的话,让众人一愣,眼神有些诡异,脸色也有些怪异。

虽说刘槊妖孽了一些,可始终是个小娃娃不是,这样子就像同龄人甚至是长辈一样的评价,发生在一个七八岁小孩子对一个二十多岁成年人身上,要多怪异有多怪异。

只不过,众人除了脸色有些怪异一点,却没有多说甚么,荀攸有多少斤两,他们也是有所了解的,毕竟,盛名之下无虚士。

荀攸看了一眼刘槊,心中有些纳闷,却没有表现出来,而是风度翩翩的笑了笑,轻轻饮了一口酒,对刘槊的评价,不置可否,波澜不惊。

“不知先生近期可有时间,槊,有诸多疑问,还需要向先生请教呢。”刘槊微微一笑道。

众人心中腹诽,有什么问题蔡邕解决不了,还去问一个毛头小子。倒是曹操和袁绍,目光一凝,看向刘槊的眼神,有些变化。

荀攸听到刘槊的话,也是嘴角狠狠地抽了一下,荀攸自问学问不低,可是和蔡邕比起来,差的就不是一点两点了,听到刘槊的话,多少有些震惊和不解。

“蔡大家乃是海内大儒,学究天人,岂是攸一介书生,毛头小子所能相比,刘公子还是莫要说笑了。”荀攸略有不悦道。

刘槊不在意,而是反问道:“所谓术业有专攻,老师自然是学究天人,可也不能尽知天下事,我又如何不能请教先生呢?”

刘槊的眼神十分真诚,的确,他不仅仅是想让荀攸帮助自己,还想从荀攸那里学点东西,提升一下自己的属性。

在刘槊看来,系统的属性,是不合理的。论政治,说学问,蔡邕并不比荀攸低,论智慧也是。

可,刘槊相信,荀攸的属性绝对比蔡邕高,而且是各项属性都是。蔡邕政治绝对85以上,而荀攸,则绝对90以上。

至于智力,更不用说了,属性上来看,荀攸能撇出蔡邕几条街。从90以上,每一个属性都十分变态。

就像关羽和吕布的差别。关羽巅峰时,武力99,可是和吕布的100比起来,差距太大了。

听到刘槊的话,在座众人都是心中一震,术业有专攻。众人都有些模糊的明白,甚至是清楚的知道,却从来没有明确的表达出来过。

刘槊的话,给他们一种振聋发聩的感觉觉。

第五十章 搅动风云【四】

荀攸微微沉神,不断地琢磨刘槊的话:术业有专攻。

让曹操去带兵打仗,必然是一个顶两。可是让曹操去生孩子,那就成笑话了。当然,这个例子并不能说明术业有专攻。

在三国,能说明这句话的,最典型的、最具代表性的两个人是:诸葛亮和吕布。

一个代表着智力的极致,一个代表着武力的极致。

若是让诸葛亮和关张单挑,恐怕一百个诸葛亮都难以奈何关张。但是若让吕布上,情况则不一样。

同样,若是让吕布和司马懿较量,恐怕吕布会被司马懿吞的骨头都不剩,而诸葛亮,显然能改写战局。

琢磨了一阵,荀攸眼睛一亮,看向刘槊,态度明显的不同了。

刘槊心中一笑,继续道:“学无先后,达者为师。既然公达先生有学问、有才能,能解在下疑惑,为什么不能请教呢?昔日,孔圣人都不止向一个人请教问题。

莫非,圣人还做错了么?”

刘槊甚至搬出来了孔圣人增加自己语言的说服力,不过,刘槊说的是实话,众人也没办法反对。

曹操袁绍荀攸等人相互看了一下,交流了眼神果然,传言不虚,千古奇才啊。

前些日子,他们听闻《三字经》,不以为意,看过之后,才变得认真,可也仅仅是认真而已,还打不到慎重甚至尊重。

而今天,刘槊的几句话,则彻底的为自己正名。哪怕我是个小孩子,我依旧比你们有学问。

至少,我苦于学习,热爱学习钻研,不会顾及身份什么的。当然,现在的学习风气,还没有发展到唐代那样糜烂。

韩愈的《师说》还是十分有教育意义的,而且也能指出病症所在,放在这里,更是十分具有前瞻性。

刘槊虽然没有全部搬出来,但是就这几句话,就足以让他的名字响彻大汉星空了,至于其他的,实在没有必要多说。

至于其他人怎么想,刘槊不在意,心中也十分了然,至少,这几句话,足以镇住他们了。

……

“正武兄大才,吾不如也,某张范,张公仪,今天能够结识阁下,实乃大幸,请满饮此杯。”刘槊说完之后,便是一阵沉默,随即,一个十分儒雅的声音,打断了沉默。

坐在荀攸下手,一个身体瘦弱,样子有些腼腆的公子哥,眼神却十分清澈真挚。

“请。”刘槊很痛快的喝完一杯。

同时脑子里不断搜刮关于张范的记忆,奈何却没有丝毫的蛛丝马迹,这让他有些疑惑。

张昭、张紘、张飞、张辽……诸多姓张的历史名人从刘槊脑海中一一划过,却没有发现关于张范的踪迹。

想不到,刘槊也不强求。或许,会是一个和刘松一样,被历史埋没的人才呢。不过,不管是不是,自己遇到了,就意味着,机会。

……

刘槊与众人一一认识,酒不断地喝,不过,刘槊还是十分高兴,别的不说,就后面又出现的一个名字:董昭。

对三国比较熟悉的人,都知道董昭是什么样的人,是什么样的大才,刘槊对董昭不是十分了解,但是奈何不了人家的政治属性90+,虽然游戏可能和现实不一样,但是刘槊依旧充满兴奋。

还有一个人,十来岁的小孩子,其实也就和曹洪差不多年纪,但是气质儒雅,恪守礼仪。风度翩翩,进退有据,和曹洪完全就是两码事。

他叫司马朗。刘槊想到了另一个人:司马懿。刘槊并不知道司马懿的具体年龄,但是司马朗是司马懿的兄长,想必司马懿年龄也不大。

和司马朗结交,为司马懿的攻略打下基础。刘槊是这样想的,但是心中还有些犹豫,无他:得天下的最终是司马氏。

虽说这些太远了,甚至是遥不可及,但是白日梦,谁都有,不是么?而且,作为一个传统而地道的中国人,刘槊对与传承也有特别的执着。

这不,纠结了。虽然纠结,可也没有表现出了,或许是出于年龄相仿、爱好差不多的原因,刘槊和司马朗竟然十分的投缘。

随之,气氛热烈起来,曹操表现的几位爽快,大口吃肉,大口喝酒,虽然可能碍于有女眷在场,众人并没有说一些属于男人的话语。

而是不断讨论文学,不断的讨论政治,谈说天下,讨论自己的抱负理想。

刘槊听着,除非别人发问,也不说话,默默的从他们的语言中寻找有利于自己的信息。

同时,不断的判断这些人的性格,分析他们的长处和弱点。或许是多年职业生涯养成的习惯,刘槊对与推理和判断,有着浓厚的兴趣。

不断地琢磨在场众人的心思,刘槊便觉得十分有趣。

除了曹操袁绍荀攸几人之外,其他人的心思,随着他们的表现和话语,刘槊大概也有些了解。

只是对曹洪十分肉痛的表情,有些好笑。

“正武兄,不知你的抱负是什么呢?”荀攸目光一转,好奇地看着刘槊。

由于刘槊非常的表现,赢得了在场所有人的认可,除了曹操和刘槊关系特殊,袁绍和袁术等少有的几个人之外,其他人对刘槊的称呼都从“刘公子”变成了“正武兄”,哪怕是比刘槊大的也不例外。虽然,刘槊是在场除了蔡琰之外,年龄最小的。不过,谁叫人家说过:学无先后,达者为先。

刘槊正在不断琢磨曹操和袁绍还有荀攸三人的话。

由于刘槊年纪小,众人也没有询问他理想抱负,刘槊也不打算说。

听到荀攸问,刘槊一愣,旋即慷慨道:“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对比曹操的开疆拓土,愿做征西将军。袁绍的匡扶汉室,扫清奸佞。荀攸的辅佐君主治国平天下,刘槊的话十分大,却也十分模糊。

模棱两可。

但是,所有人再一次愣住了,目光齐刷刷放在刘槊身上。

就连对刘槊不怎么感冒的袁绍,看向刘槊的目光也变了,带着一丝尊敬。

刘槊心中却有些不以为然,甚至,还有淡淡的愧疚感。

他说这句话,是带有欺骗性的,可是他却不能言明。

第五十一章 搅动风云【五】

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刘槊不知道范仲淹说这话的时候,是否有其他心思,但是刘槊说的时候,却是按照自己的想法和理解说的。

这里,本来就是一个咬文嚼字、模棱两可,玩文字游戏的话。

这个天下,可以是大汉朝的天下,百姓,人民,却也可以是刘槊自己的天下和百姓臣民。

二者皆是自己的责任,可是若目的不同,自然产生的结果也就大不同了,很可能与在座众人、大多数人所想的所期盼的背道相驰。

刘槊有些愧疚,他当然是为了大汉朝,却不是刘宏一脉的大汉朝,而是属于自己的一代皇朝,他从来就不存在什么忠君思想。

他效忠的对象,一直都没变过,那就是天下芸芸众生,劳苦大众。

所以,哪怕刘槊说出了这样可以名垂千古的言语,最终的结果也会是让他们失望。

因为,刘槊心中所向和他们所想,是完全不同的。世家大族眼中,百姓,只是他们奴役和剥削,或者是怜悯,展示他们高贵博爱的对象。

但是刘槊不同,他从小就接受“为人民服务”的伟大教训,而且也一直坚持这样做,虽然困难重重,甚至为此付出了巨大代价,可是他无怨无悔。

……

想了想,刘槊并不觉得他错,这个世界,毕竟是天下人的天下,不是属于个别人的,他们,仅仅只能代表他们自己,却不能代表天下人。

而那些贵族阶级,他们却只是天下人中的一分子。

既然自己没错,刘槊也就心中坦然。虽然有欺骗的实质,却没有欺骗的罪恶。

刘槊的眼神坦荡,甚至有些激荡,与看过来的每一个人对视。

曹操,探究中有着浓浓的好奇,还有丝丝尊敬和认同,但是那一份忌惮和不屑,刘槊也敏锐的察觉到了。

不过,看到袁绍,刘槊顿时就结了,面瘫的表情,无神的目光,虽然看向自己的时候带着一丝波动,可是刘槊觉得却是那么怪异。

历史上的袁绍,可没有人告诉他是面瘫啊。

刘槊不知道的事,袁绍此刻却在努力忍耐。他不能表现出震惊、厌恶、认同,所以,他只能是面瘫。

刚见面的时候,有些不愉快,随之慢慢消散,虽然心中已经认可刘槊,可是,面子问题,袁绍还是觉得自己当做一个面瘫的比较好。

荀攸董昭几人,都是有些尊敬刘槊,看向他的目光已然大不同,如此人物,若……

他们心中已经有些期待了。当然,却没有什么“大逆不道”的想法。

反而是张非震惊得不像话,口中的酒水慢慢溢出来,都不知道,胡氏也是目光中光彩连连。

至于蔡琰,咋就眼睛中冒星星了,非常崇拜,同为小孩子的她,几乎就被这几句话给征服了。

周仓等人,也是心中感激感动。

蓦地,刘槊神色一动,显得有些惊喜,刚才系统中又有了新的变化,只不过现在的情况,明显不能查看,刘槊安耐住心中的激动,再度投入交流中。

……

“不知刘公子可知令尊刘幽州会如何对待外族呢?”刘槊这一排,一个形态有些轻狂的男子,目光湛湛盯着刘槊。

刘槊一愣,看了一圈,发现所有人都看着自己,心中有些明了,却也没说话,反而是巡视的看向他们。

你们想知道,可也得安全才是,否则我说出去的话,第二天就被传得沸沸扬扬的,给自己一身麻烦,也太划不来了。

最后,看了看从曹和袁绍,他们两个人,一个是宴会发起者,一个是在座身份名望最高的。

曹操点头,袁绍面无表情点点头。

看着两人都表示没问题,刘槊这才顿了顿,顺了一下思路道:“家父如何想,如何做,在下自然是不知道的,不过,在下到也有一些想法,或许诸位可以指教指教。”

曹操一笑,喝了口酒,道:“小师弟有何高见,不妨让我等也长长见识。”曹操对刘槊充满期待。

“凡外族,自然是狼子野心,所谓‘非我族类,其心必异’,这道理想必大家都懂,对外族,自然不能姑息,却也是要讲究策略的。

眼下各州郡且不说,单说幽州,久经征战,民生凋敝,军备落后,若说抵御外族,或许可能,但是若想要反攻且征服,消灭外族,恐怕,非常困难。”

听着刘槊的话,众人心中腹诽,什么叫困难,简直是天方夜谭,若是外族那么好惹,我大汉朝几百年来也不会常常忧心了。

“不知小师弟可有良策?”

“可以徐徐图之,温水煮青蛙。”刘槊看着曹操,两人对视。

曹操现在还没有以后那种野心,征西将军,开疆拓土,封狼居胥就是他现在的梦想。

所以,对于频频出人意料的刘槊,他还是十分期待的。

“不知怎么个煮法?”

“若是用开水煮,自然青蛙会立即跳出来。但若是用温水,却不一样。

等到水温渐渐升高,青蛙想跳出来的时候,却发现他已经无能为力,此时,自然目的也就达到了。”刘槊尽量让自己说的能让人明白。

“不错,此法可行,却不知小师弟会如何做呢?”曹操一听,就肯定了刘槊的话,刘槊不知道他懂了没有,反正刘槊自己是不懂得,就是知道,却也不知道怎么做。

“这,小弟就不知道了。具体怎么多,还得视情况而定,你我并不了解具体情况,若是妄下定论,岂不是滑天下之大稽。”不懂,就不要乱说,胡说。

曹操点头,众人也跟着附和。

“不过,最稳妥的方法,却是让一个有能力的人去幽州,整顿民生,训练士卒,前期可以选择妥协,等到兵强力壮,再度进攻。

若不能一战而竟全功,可以派一员强将,再给于坚强有力的粮草支持,守护我大汉疆土,确实没有任何问题的。”

刘槊斟酌着,让自己的话能获得认可,却不会引起反弹。让他们顺着自己的思路走。

第五十二章 搅动风云【六】

其实,这些话和废话没什么区别,不过,用在这里,用在现在,用在对大汉形势并不是十分了解的众人身上,也是十分有效的。

尤其是,放在现在这个人才凋零,贪官污吏横行的官场上,刘槊提出的看起来可用,实际上不过是空想而已,却也能给人希望。

只是,这些话也就哄哄那些不明事理的,对于像曹操这样的人杰,刘槊明白是搪塞不过去的,不过刘槊自己也不是十分了解,要他说,也说不出个所以然来。

但是有一点,刘槊可以肯定,这些家伙一个个都想着扬名天下,自己这里起个由头,或许还能为幽州并州等地方争取不少的力量呢。

别人不说,刘槊很清楚曹操对于战争和功名的欲望,若是能把这尊大佛拉到幽州去,刘槊相信幽州等地方的局面,很快就能改观的。

当然,刘槊还是倾向于曹操去凉州地区,哪里董卓可真的没有人能够镇得住,让曹操去给董卓添堵,祸害一下,也是一个十分不错的选择。

自古功名马上取。曹操想当个征西将军,自己给他提供思路和契机,这人情想必也不小吧?

……

“外族与我中原,征战由来已久,是我大汉朝心腹之患。然而最近各地祸乱频发,朝廷焦头烂额,外族不断入侵更是火上浇油。

只是眼下朝廷竟然无可征战之兵,可镇守一方之能将。实在是可悲可叹啊。”刘槊不等众人反驳,面色沉重道。

果然,所有人脸色都不怎么好看。他们能坐在这里的,除了像张非这样的,那个不是心高气傲之人。

现在刘槊的意思,很明显,对他们这些空有一身才华却不思报效国家的现状的一种嘲讽。

不过,谁也说不了什么,毕竟刘槊说的话也是事实。董昭是寒门弟子,或许会感觉到报国无门的苦闷,所以对这些话有异议,可是其他人都心知肚明。

不出所料,曹操袁绍二人低头沉思,其他人也都不再说话,喝着闷酒。刘槊也不打破,只是却毫无顾忌甚至是十分失礼的和蔡琰说说笑笑,丝毫没有把这严肃的气氛当回事。

“小师弟,天纵奇才,我等不如。只是,这天下事,乃是陛下亲自定夺,我等岂能妄言。”曹操干笑了声,打破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