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乱唐奇情-第18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只是阿苏妹妹去哪里了?”阿苏环顾一周,发现除开在军中的李义忠不在,还有一个最活跃的的阿苏不见了。

    “说曹操曹操就到了,你们看,阿苏这不来了啊。”贺二娘笑着指着门口。

    果然门口一位梳着双环垂练髻,穿着一袭鹅黄月白高腰襦裙的少女款款走来,不戴珠钗,不施粉黛,姿色天然,令人忘俗。

    “阿苏,这才几日不见,就变漂亮了。”阿茹第一个赞叹道,上前扶住阿苏瞧了又瞧。

    “这孩子本就生得不错,之前是太瘦弱了,也一直没好好打扮过,这身子养好些,稍加打扮下,也是一个标致的美人了。”李老夫人点头微笑道。

    “是啊,那天收拾柜子,发现阿茹还留了一身新衣裳没带走,就想阿苏今年长高不少,怕是可以穿了,就让她换了来,果然合适。”小女儿被人夸奖了,贺二娘喜不自胜的补充道。

    阿苏听道众人夸她,心里自然是高兴万分,偷偷瞄了一眼李汇,发现他也望着自己,眼神中似乎带着一点点赞许?阿苏赶紧收回目光。

    “阿苏姐姐,二哥一直看着你呢。”阿月冷不丁的来一句,立刻让大家哄笑起来。

    原来,阿月发现自从阿苏进来,坐在自己对面的李象就一直盯着阿苏看,这让阿月想起了自己盯着糖葫芦的表情,便脱口而出。

    窘得李象脸顿时红到了耳根,赶紧辩解道,“我是有点不敢认了,昨天的阿苏还把我当人肉沙包,今天的阿苏就这么娇滴滴的样子。”

    “这个人肉沙包,怎么回事啊?”李光弼抿了一小口茶,饶有兴趣的问道。

    李象便把阿苏想学点功夫的事情说了出来,没想到李光弼听了哈哈一笑道,“一个小姑娘能有未雨绸缪自我保护的意识不容易啊。”

    李老夫人、王夫人她们虽然心里不是很理解阿苏的想法,嘴里却也不说只是陪着笑笑。

    “李伯伯,我今天来,我也是想找府上哥哥学东西的呢?”仆固珊瑚此时笑语盈盈望着李光弼。

    “仆固小娘子,但说无妨。”李光弼道。

    “我平日里喜欢看书法名帖,尤其是褚遂良的《孟法师碑》。去年在贵府看到春联上的字颇有褚遂良字的风骨,一问才知是李三郎写的,所以今日来,想让他指点一二。”仆固珊瑚说完看了李汇一眼,心想,这下子给你父亲说了,你就得好好教我了吧。

    李光弼抚须道,“难得仆固小娘子有此雅兴,汇儿,这个月你放假在家,就多和仆固娘子一起学习下便是。”

    李汇听了当然一口答应了,此时李光弼看着远处,想起了什么又说道,“说起书法,其实本朝有一个人的字,我觉得可谓是极好,甚至比得过虞世南、虞世南。你们知道是谁吗?”

    在座的不是妇孺就是还未入仕的小郎君,李光弼本也不指望他们知道,他只是想起了这位朋友,突发感叹说说而已。

    这时候阿苏脑海中立马跳出来一个人名字,说起书法,后代书法入门练习最多的就是颜真卿了,难道是这个时期的?于是低声回答道,“姨父说的可是颜真卿?”

    她这一回答,大伙儿的目光都投向她,李光弼此时也被惊了一跳,于是问道,“我想说的确实是他,只是阿苏从何得知,颜公一手好字,但是名气如今并不到妇孺皆知的程度啊。”

    这时候,李汇便想起来阿苏跟他提到过得高人,于是就也问道,“莫非也是那位高人告知的?”

    阿苏心里三条黑线,好吧,既然自己造了一个高人,就还得往下编。

    阿苏便开始侃侃而谈自己老家有一位高人,不单是上知天文下知地理,连天下局势,名人轶事都有所知晓。当然隐去了和李汇说即将大乱,皇帝要禅位之类的耸人听闻言论。

    听完阿苏乡间高人故事,李光弼不禁有点神往,“当今世上还有此等人,我真想去拜访一下。”

    阿苏连忙道,“他后来去云游了,我也不知道他去哪里了,高人嘛,四海为家的。”心里面忍不住嘀咕,姨父啊姨父,虽然你现在失业在家,还是不要去想寻访高人的事情了。

    “那真是可惜了,我现在在家也无所事事,如果有个高人指点一二还是好的。”李光弼有点叹气道,确实这人一直忙惯了的,一下子闲下来还真特别不适应。

    “姨父,相信我,你马上就会得到重用,以后你要做的事情非常大,非常多。”阿苏看到李光弼有点小沮丧,赶紧目光坚定给他打鸡血。

    末了,不忘补一句,“高人教过我一点点看相之术,姨父,你会成为大唐的栋梁。”阿苏继续用坚毅又高深的眼睛看着李光弼,完全没有发现周围的人,望着她的各种问号脸。

    阿苏演到深处自己都把自己感动了,心想,来日姨父就会发现自己所言不虚,就会愈发相信自己是受过高人指点的了。心里不禁一丝窃笑。

    李光弼看着这个小侄女情真意切的鼓励他,既是感动又觉得不可思议的笑了笑,心想,就当这孩子说好话逗自己开心罢了。

第五十一章 边下棋边偷窥() 
一场家宴过后,大家便三三两两的走开了。贺二娘迫不及待的拉着阿茹回屋里说母女之间的体己话。李光弼难得在家如此清闲,就陪王夫人出门了。仆固扬听说李象买了一把新弓箭,便说要去看看。李老太太是老人家便也由小春搀着回屋休息。

    再接下来,阿苏就眼睁睁的看着仆固珊瑚满心欢喜和李汇一起去临帖。再一回头,自己身边,只剩下一个鬼马精灵的小阿月。

    “阿苏姐姐,到我屋里去玩连五子去吧?”阿月仰起头问坐在那儿神色有点落寞的阿苏。

    “连五子?是不是就是同色的五个就算赢那种。”

    阿月小鸡啄米似的点点头。

    “那你可不是姐姐我的对手了。”阿苏一脸自信的说,五子棋原来在唐朝也有啊,围棋她不会,但是五子棋,绝对的强项啊,小学三四年级开始作业本画勾勾叉叉玩起,号称班上五子棋小达人啊。

    “那未必,阿苏姐姐,别看我小,我很厉害的。”阿月也是一脸的自信,欢快的拉着阿苏就往外走。

    到了阿月的屋子阿苏惊讶又惊喜,因为发现阿月和李汇的房间是南北相对的两件,窗户正对着,此时坐在阿月窗前,正好能看见对面的仆固珊瑚和李汇。

    阿苏赶紧找了个正对窗户的位置做好,然后一边摆棋盘一边观察这对面的动静。

    那边屋子里,一袭红衣的是仆固珊瑚,此时手里正在翻阅着一本字帖,一身白衫正在研墨便是李汇了。只是隔着一个庭院的距离,听不清楚他们说什么。

    “阿苏姐姐,开始了,你老看着窗外干什么呢?阿娘说,下棋要专心。”坐在对面的阿月看着阿苏心不在焉的样子抗议道。

    “好啊,来吧,你比我小,你先下吧。”阿苏完全不在意,如果连这个小萝莉都搞不定,那些年玩游戏花的时间都喂狗了吗。

    和阿月走了几步以后,阿苏也发现阿月原来也不是那么简单好骗,下棋还有一点章法的。阿苏也不得不拿出自己十分的注意力,开始在棋局上用心布陷阱下套子,到底姜还是老的辣,趁着阿月不注意,阿苏走出了两个活三,基本锁定了胜局。

    看着阿月咬着嘴巴思考,阿苏便抬起头又开始观察对面窗户里的情况。不看不要紧,这一看阿苏差点一口老血喷出来。

    对面窗户那里,仆固珊瑚和李汇的身影一前一后贴在了一起,这是干什么啊!阿苏忍不住站起来继续看。

    原来是仆固珊瑚在前面悬腕握笔,李汇在后面用手握住她的手写字,阿苏的心里此刻已是泪流满面,要不要这么亲密啊。

    虽说写书法手把手教也不算过分,但是看着他们二人,阿苏只觉得心里好苦好酸。只隔着一个院子,阿苏分明还看到了仆固珊瑚脸上的一丝甜笑,只是李汇侧着头看不出表情。但是这个画面足够让阿苏觉得冷冷的冰雨在脸上胡乱的拍了。

    李汇房间这边,刚才仆固珊瑚一直说有个笔画写不好,让李汇手把手教,人家姑娘都不扭捏,李汇一个大男人也不好推辞,只好轻轻的握住仆固珊瑚的手,表情十分专注的一边写一边说着要领。

    “珊瑚妹妹,你看,就是这样用力,这一点收笔的时候要快一点,不要拖。”李汇语气认真的一句句说着。

    而此时珊瑚就听得没有那么认真,虽说小时候他和李汇也经常一起玩,但是大了之后,像这样亲密的接触也是第一次。

    这样子手把手,珊瑚的手掌心早已出了一层细密的汗。她心里此刻也是小鹿乱撞,不敢抬头看李汇,可嘴角却忍不住的往上扬,只是低着头默默的由着李汇的手带着她写字。

    李汇此时也察觉到一种异样的气氛,似乎这样子教,二人太过亲密了。连忙收回了手,顿了顿说,语气平静的说,“珊瑚妹妹天资聪颖,多加时日,一定进步神速。”

    阿月房间这边,被对面手把手教写字暧昧画面打击的阿苏,瘫坐在凳子上,双眼无神望着棋盘。

    “阿苏姐姐,你赢了耶,怎么一副输了的表情啊。”阿月看着阿苏就像是斗败了的公鸡。

    阿苏听了这一句话,心想,可不是真的是输了啊,人家都发展到牵手了。

    “阿苏姐姐,再来一盘,再来嘛。”阿月央求着阿苏再战。

    阿苏此时也只能敷衍着答应,继续埋头的和阿月下棋,这下子阿苏倒是不敢也不想再去望对面了,心情虽然不好,但是牌品不能丢,接下来几局,阿苏还是轻轻松松赢了阿月,只是赢了也是一副输了的表情。

    “阿苏姐姐,你不开心啊。”阿月看着赢了棋还一脸苦瓜样子的阿苏问道。

    “哦,没有啊,我只是有点累了。”阿苏无力地辩解道,停了一会儿,又说,“阿月,今天姐姐就陪你在这儿,下次再来玩好不好。”

    阿月只得乖巧的点点头,末了,她又仰起头补充一句,“下次来教我连五子的秘诀,姐姐这么厉害,肯定有章法的。”

    阿苏无力的笑了一下又点了点头,摸了摸阿月的小脑袋,便转身离去。

    只是她刚打开门,却发现对面李汇和仆固珊瑚从对面屋子正走出来。

    阿苏微微一怔,赶紧转身。

    “阿苏”身后却传来仆固珊瑚清澈的嗓音。

    阿苏木然站住,心想完了,被看到了,那就挤出一个明媚的微笑吧,就当什么都没看见。

    阿苏慢慢的转身过来,露出一脸有些虚假的灿烂,“珊瑚姐姐和汇哥哥在这儿啊。我刚在阿月屋里和她下棋玩呢,现在有点困了,我就先回去休息了啊。”阿苏巴拉巴拉一下子说了一串话,言毕便要疾走出去。

    刚迈出两步,身后有一个熟悉的声音。

    “等一下。”原来是李汇的呼唤声。

    阿苏心里一惊,停住步伐,忐忑不安的转过头来。目光闪烁的看着李汇和仆固珊瑚。

    李汇也没吭声,只是走上前来,一步一步靠近,几乎袖子都要挨到阿苏的襦裙了,阿苏紧张得脖子不由自主往后一缩,低垂着眼眸不敢向前看。

    却只见,李汇温柔的举起手来,竟然是帮她绑头上的发带。

    “你的发带松了。”李汇冲着她微微一笑,柔声说道。

    阿苏愣了一下,猛然抬起头,却对上了他乌黑深邃的眼眸,心里一颤,赶紧含糊不清的说了一句谢谢,便匆匆的转身离去。

第五十二章 终来一场离别() 
气温一天天转凉,日照的时间也逐渐缩短,转眼正到了秋深露重天渐寒的时节。

    这期间,李象不单是心甘情愿给阿苏当了人肉沙包,还主动请缨一起教李汇和阿苏一些简单的枪法,兄妹三人在小花园一起练习拳脚功夫,倒也是其乐融融。阿苏对李象的态度也变得友善起来,不再和他呛声,心情好的时候也叫一声师傅。

    虽然仆固珊瑚还是三天两头的往李府跑,屁颠屁颠的跟着李汇临帖。不过阿苏却没再去观察偷看了,有些事啊,还只能随它去,现在要紧的,还是按照自己的计划,把想学的都学好了,阿苏这么想着,心里也坦然了许多。

    这一日,阿苏还是和平时一样,早早的来到了小花园,她得充分利用这段还不算太冷的秋天时光,真到了冬天,朔方滴水成冰的日子,可是不敢出门活动的了。

    每日里,阿苏总是第一个来到小花园的人,因为她有运动之前要做热身动作的习惯,既然当徒弟,总不能给让师傅等着她热完身。可今天她还才准备开始,就听见背后有人跟着进来了。

    阿苏转头望过去,原来是穿着一身绛红色圆领袍的李汇,今日他将领子自然的翻出,白色的中衣衬着内里褐色的大翻领,倒是平添了几分潇洒不羁,更加显得英俊不凡,修长的身姿在清晨的薄雾中感觉带了一分仙气,让人移不开眼睛。

    “汇哥哥,怎么这会子来了?”阿苏眉眼弯弯看着他微微一笑道。

    李汇面容此时却不似往常那样子轻松,而是深深的看了阿苏一眼,缓缓说道,“阿苏,我要离开这儿了。”

    离开?想必是授衣假已经结束了,要去州学上学了吧,阿苏噗嗤一笑,“汇哥哥,不就是开学了吗?不用这么郑重的道别吧。”

    李汇听了却苦笑了一声说道,“到时候你就知道了,我是有个东西想送给你,怕到时来不及,你且收下吧。”

    说罢,从怀里掏出一把造型精美的小匕首,匕首的木质的把柄上还刻了一个“苏”字,看得出字是后来人为刻上去的,虽然有点粗糙,但也是看得出用了心。

    阿苏一脸欣喜的接过礼物,这还是她来这里之后,第一次收到别人送的礼物啊,而且还不是别人,想到这,阿苏白皙的脸庞,有了一点粉色。

    “谢谢汇哥哥,可是这是为何?”欣喜之余,阿苏不解问道。不过节不生日的为什么突然送自己一把匕首呢?

    “我听贺二娘说,过了年你就及笄了,本来想那天找时间给你的,可是怕赶不上。看你学了这么多天的功夫,也需要有一个自己的小兵器,这东西容易携带又轻巧,所以想着给你。”李汇仿佛听到了阿苏的心语,淡淡的说道。

    “你要一直上学不回来了?过年也不回来?”阿苏越发疑惑了,赶紧追着问道。

    李汇愣了一下,轻叹一口气,继续说道,“具体的我也说不清楚,今天我想父亲会召集家里人说的,昨夜父亲突然找我,说要带我离开灵州去长安,估计半年内也不会回来,让我有个准备,收拾收拾东西。”

    “去长安?”阿苏有点不可思议的重复了一遍,脑子里一下子冒出好多个问题。这好端端的怎么就要离家外出了啊?姨父不是辞官在家了,难不成去长安做生意?为什么还带上李汇?除开李汇是不是还要带走其他的人?

    看到阿苏拧眉头咬嘴巴一副陷入深思状的样子,李汇不免觉得有点好笑,赶紧轻喊一声,“喂,想啥呢?”。

    唬得阿苏一哆嗦,一脸无辜的看着李汇。

    “你就别自己瞎想了,到时候就知道了,不过看昨天父亲找我的神情,我猜应该是个好事。”李汇说完,嘴角勾起一抹微笑,让人看着踏实又温暖。

    果然,午膳前,李光弼把所有家人就叫到了一起,讲事情的原委说了出来。

    原来,他昨日收到了一封非常重要的来信,写信的是当朝太子太保,兼御史大夫哥舒翰。

    哥舒翰在信中大肆赞扬李光弼宁愿辞官也不娶安思顺女儿的精神,说没想到李光弼如此有气节,有魄力,让他十分佩服。但是如果就这样不干了,太浪费人才了,于是他上书朝廷,帮李光弼要了一个京官。

    又说据闻李光弼有个小儿子还在州学读书,就说那也别再那小地方浪费时间了,自己国子监有亲信,过了授衣假随着李光弼进京,直接去国子监读书,准备正月的科举考试,言辞里还表达了自己可以推荐上榜贴。

    这确实是个大好消息,不仅给李光弼安排了工作,还帮他儿子联系了名校啊。难怪有人说塞翁失马焉知非福。得罪了安思顺,却等于讨好了哥舒翰,敌人的敌人就是朋友啊。

    “上次阿苏说我会得到重要,没想到京城这边就来了信,虽然还谈不上重用,但是总比在家赋闲来得好一些。”李光弼说罢望着阿苏笑了笑。

    阿苏赶紧回道,“那是姨父才华卓绝,朝廷肯定会想起您来的。”

    李光弼抚了抚胡须,继续说道,“初到长安,我想着就不带着一大家子人过去折腾了,我先带着汇儿去那边安顿下来,等安顿好了,快的话,接你们过去过新年,慢的话过了年就接你们过去。”他的心中已经做好了安排计划。

    “长安啊。”王夫人脸上此时突然闪过一丝忧虑,低低的说了一句。

    “夫人,放心。”李光弼拍拍王夫人的肩膀说道。

    李老夫人此时最为开心,儿子,孙子都有了大好的前程像他们招手,老人家脸上的褶子似乎都笑开了花。

    李老夫人满面春风的说道,“长安好啊,天子脚下皇城根。当初我儿他出入仕途就是在长安啊,王氏你不就是长安人氏吗?说起来汇儿也是长安出生的。咱家和长安有缘的。”

    在座的人大多都为以后可以去长安而高兴,畅想着在皇都下的锦绣生活。

    而阿苏却在焦虑又有一丝害怕,安史之乱明确记载过,长安是要沦陷的,皇帝都要跑出去的,这时候一家人过去不是往地雷里踩啊,可是,自己现在也不能这么说,或许事情还有别的什么发展,只能走一步看一步,步步小心了。

    “那父亲和三弟什么时候出发?”一旁的李义忠问了个关键问题。

    李光弼思考了一下,环视了了一下众人,继续说道,“我想着明日一早就走。昨夜里我已经让汇儿准备要带的东西了,哥舒翰说不到几日,国子监就开学了,让我速去,莫要耽误汇儿的功课。”

    王夫人有点诧异,转头有点不舍的看了李汇一眼,再看着李光弼有点担忧的问道,“会不会快了一点。”

    贺二娘看出了王夫人是舍不得儿子,笑着接过话,“王夫人莫不是舍不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